拒絕面對的真相(二版)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3-06-04, 22:14

VPHC 寫:對四聖諦知,修,證的次序(三轉十二行相)可否解決此問題?
我認為很困難解決。

我提一個問題好了:
如215經,於色貪如實知,這時候是知?或修?或證?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3-06-05, 08:08

leeyc2法友:
例如像我這種凡夫俗子,若於日常作務有些時刻察覺我於某色貪,這時候我自己內心做了決斷,不讓色貪繼續增長,當下我知道我此色貪已經沒有了。我前前後後內心都沒有唱名「這是苦、這是苦集、.........」,也沒有特別指名哪些「道支」使我知色貪,讓我當下斷貪。我也知道我當時貪愛的是色有,而不是色本身。我也知道我內心完全沒有任何唱名「緣起支」。甚至,連那些叫做「法功德」的一個名詞也沒有。

每次事後回想才知道當時有哪些諦支、道支、緣起支如何不完整地在內心真正存在過、作用過,而也才明白對我而言所謂念法,不是在心裡拿「現見、........、緣自覺」來念念有詞,而是法在內心真正存在過當然也作用過。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yunshui
文章: 311
註冊時間: 2009-08-06, 08:00

文章 yunshui » 2013-06-05, 10:06

upasaka 寫:leeyc2法友:
例如像我這種凡夫俗子,若於日常作務有些時刻察覺我於某色貪,這時候我自己內心做了決斷,不讓色貪繼續增長,當下我知道我此色貪已經沒有了。我前前後後內心都沒有唱名「這是苦、這是苦集、.........」,也沒有特別指名哪些「道支」使我知色貪,讓我當下斷貪。我也知道我當時貪愛的是色有,而不是色本身。我也知道我內心完全沒有任何唱名「緣起支」。甚至,連那些叫做「法功德」的一個名詞也沒有。

每次事後回想才知道當時有哪些諦支、道支、緣起支如何不完整地在內心真正存在過、作用過,而也才明白對我而言所謂念法,不是在心裡拿「現見、........、緣自覺」來念念有詞,而是法在內心真正存在過當然也作用過。
大道無言,當法現前時才明白什麽是解脫的世界,離開語言,離開壹切相。
就如闡陀尊者的感受:

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于他,于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

“正應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于壹切行皆空、皆寂、悉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複轉還,不複見我,唯見正法。”
-----《雜阿含262經》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3-06-05, 23:41

upasaka 寫: 古層的正見散見於雜阿含某些小經,例如1經、188經等。

我還以前從沒看過和辻哲郎的著作,傍晚碰巧看到網路上有他[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第三章]的部份文章,與師兄的看法有些接近..(這位學者早年研究過齊克果.尼采的哲學,這令我有點好奇)~謝謝師兄!!!
http://3746537.blog.hexun.com.tw/18605993_d.html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3-06-07, 08:47

leeyc2 寫:這位學者早年研究過齊克果.尼采的哲學,這令我有點好奇。
請問你為什麼好奇?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3-06-07, 09:54

upasaka 寫:
leeyc2 寫:這位學者早年研究過齊克果.尼采的哲學,這令我有點好奇。
請問你為什麼好奇?
一是感情因素:我年輕時背叛了家庭信仰的基督教之後,又尚未接觸大乘之前,曾讀了好幾本齊克果的書(尼采反而讀的少),他對虛偽宗教徒的批判讓我印象深刻;第二是和辻哲郎的專業原來是並不在佛學而是哲學,能有效地運用哲學的方法解析佛典,或許是他的著作受到重視的關鍵之一;還有此書的[實踐]兩字,不知道是否與他個人研究存在哲學有關聯?(目前我只從網路上讀了很小的部份..持續努力中)

ps 曾與一些法友談到有人提過的:存有論的[我] vs認識論的[我],結果他回答說:佛陀在世時,哪說過什麼存有論.認識論?...

頭像
goofy
文章: 102
註冊時間: 2012-04-01, 08:00

文章 goofy » 2013-06-09, 08:36

leeyc2前輩與萊特賀爾大德,兩位很仁慈!很有心!引導大家思考「正見」與「四聖諦」的關係,很好!

對於The4、leeyc2與萊特賀爾三位大德所說,其實都對!「正見」就是圍繞在五蘊上。

◎以下,是小弟的拙見,也不知能不能解決此疑惑?!大家參考看看。


「四聖諦」包含「苦」、「集」、「滅」、「道」。
「道」又以「正見」為首,「正見」是「知四聖諦」,但此「知」是「智」的別稱!
當你依「聞」而得的是知識!
當你依「見」而得的是智慧!
這兩者的心境層次是天差地別的!

我們先來拆字句:
─「四聖諦」包含「苦」、「集」、「滅」、「道」。→此是依「聞」而得的是知識。
─「道」又以「正見」為首,「正見」是「知四聖諦」,但此「知」是「智」的別稱。
→這是進入實踐「滅苦」的首要功夫。要「滅苦」,首先要先「見」到什麼是「苦」!「苦」是怎麼集起!「苦」是怎麼滅去!以及清清楚楚楚地看到不只「正見」還有其他的「滅苦的步驟」!

佛世時,佛陀教導弟子「四聖諦」,對弟子來說:此是依「聞」而得的是知識。
弟子依著佛陀教導的「四聖諦」去精勤修習,下手之處,當然是「道」諦,而「道」諦又以「正見」為先。什麼是「正見」?即「苦之智、苦集之智、苦滅之智、苦滅道之智」。因此,弟子首要之務是要先修「正見」,依「見」而來得「苦之智、苦集之智、苦滅之智、苦滅道之智」。待最後的「苦滅道之智」已得,含攝其中的「正見」才真正的完全成就!「正見」成就,其他七道也會跟著生起。


◎萊特賀爾大德說:「正見包含知八正道,而八正道包含正見,正見又包含知八正道,八正道又包含正見......」

─此中「正見包含知八正道」,即是指「正見」中包含「苦滅道之智」,其他尚包含有「苦之智、苦集之智、苦滅之智」。→這是依「見」而得的是智慧!

─此中「八正道包含正見」,是指「苦滅道」中包含「正見」。→這是依「聞」而得的是知識!

─但如果是說「知八正道包含知正見」。→這就與上條句子不一樣了。其意就變成:得「苦滅道之智」,包含「正見」的完全成就。


◎再來說說萊特賀爾大德所說:「古層的正見散見於雜阿含某些小經,例如1經、188經等。」

依「見」而得的是智慧,包含:「見」到五蘊的集滅!當你「見」到五蘊的集滅之前是不是要先「見」到自己的五蘊?而這是不是就是雜阿含第一經的「觀五蘊無常」的內容?

如果你能「見」到「苦」、「集」、「滅」等三諦,你也會「見」到「道」諦!當「正見」生起,其他七道也會跟著生起。
雜阿含第一經後面這段「厭離、喜貪盡」是不是「道」諦的實踐功夫?!

一果到四果所斷的,就是證果的層次分別,也是後七道的實踐功夫的程度差異!
所以,好好想想經文後七道的內容是不是與「厭離、喜貪盡」的實踐功夫吻合!?
好像話講太多了,要閉嘴了。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3-06-11, 09:30

upasaka 寫: 請問你為什麼好奇?
「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和辻哲郎) (觀法的意義) P176
[真理性只能經由如實知,亦即經由本質直觀來得到基礎。]

這個本質直觀就是現象學的那個本質直觀嗎?我的程度還很不夠,可以麻煩萊特賀爾師兄簡單說明兩句嗎?或者指點一下未來可能該朝哪個方向下功夫比較好。謝謝!(如果離題太多,請原諒)

Ps關於現象學,我只聽過大陸學者不到20小時的講解,至於現象學的書因為「很硬」,幾乎都沒讀完(例如現象學十四講,也只讀了一半)

頭像
suibiliau
文章: 465
註冊時間: 2004-09-17, 08:00

文章 suibiliau » 2013-06-11, 17:33

各位法友 好

拒絕面對的真相(二版)已貼在本站下載專區,有需要的法友,可自行下載,謝謝!
.......願大家平安法喜,日日精進......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3-06-11, 17:53

leeyc2 寫:
upasaka 寫: 請問你為什麼好奇?
「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和辻哲郎) (觀法的意義) P176
[真理性只能經由如實知,亦即經由本質直觀來得到基礎。]

這個本質直觀就是現象學的那個本質直觀嗎?我的程度還很不夠,可以麻煩萊特賀爾師兄簡單說明兩句嗎?或者指點一下未來可能該朝哪個方向下功夫比較好。謝謝!(如果離題太多,請原諒)

Ps關於現象學,我只聽過大陸學者不到20小時的講解,至於現象學的書因為「很硬」,幾乎都沒讀完(例如現象學十四講,也只讀了一半)
關於如實觀,幾天前我寫了一篇小文,法友們可以看看,歡迎批評指正。

“如實觀”初探(原創:解悟)
http://bbs.foyuan.net/thread-234622-1-1.html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