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原始佛教與大乘信仰的差異[/b]
我覺得這位法友,你猜想的也有些超過了吧。upasaka 寫: ....「不待時節」照字面解釋就是不必等待時節(季節),隱含立即性的意思。我猜想就是因為自然界的花開花落、日出日落都有其時節性、時間性,佛陀擔心聽法者一聽到「法」就會落入到花開花落、日出日落自然法則坑洞中,所以特別把它叮嚀作為佛陀善說法的特質之一:只要行者一決斷,法就立即存在,不必等待。這個詞漢譯還有「不擇時節」、「非時」等翻譯。
什麼叫做一決斷,法就立即存在?
那決斷要不需要具備決斷的諸多要素?
八正道難道是立即成就的嗎?
你這樣說,我還真的被你嚇到了
你說的這有點類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概念呀
這種話都是大乘用來扭曲佛陀教法的
沒想到在這裡也會從大得的筆下看到
***********************
所謂的沒有時間
就是指法則的必然性與非關性
日出日落跟時間其實也沒有必然關係
而是跟太陽與地球的相對位置與光線與陰影的位置有關係
有人若能夠移動或固定太陽與地球的位置自然能夠出現
某些要素條件俱足就出現日出
某些要素條件俱足就出現日落
佛陀說的法:四聖諦,當然也是一樣
必須具備修四念處然後完成八正道的修行
然後才能夠成就
佛陀的教法當然不是立即性的
而是漸進的具備要素才能成就
但是只要諸般要素具備了
當然也能成就了
所以四聖締法並不受到其他無關緊要的因素影響
只要法的解脫的要素具備
偉大的解脫就能成就
一些無關緊要的因素
例如有人在旁邊亂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耍嘴皮子
也不會妨礙真正證道者的偉大成就
所以外在的一些無關要素
無論法存法滅
無論空間環境或時代季節時辰白天黑夜
無論是吃飽還是餓肚子
無論是少年還是老者
無論是黑人還是白人還是什麼種族
無論旁邊是否有人故意反對而反對
這些外在因素都不重要
因為這些跟完成四聖締的因素沒有相關
只要能夠發現法的成就要素
然後去實踐具備這些要素
當要素被具備的當下
四聖締的解脫法就能成就了
因此可以明顯的知道所謂的**不待時節**是指
不用花時間等待其他無關緊要的要素具備
時節當然只是泛指外在無關要素具備的時間的代詞
因為外在要素有太多無可奈何也跟四聖締的成就無關
我等到發現確定出最正確的原始經典才要開始修行(自觀五蘊)
我等到存有多少錢才要修行
我要等到退休才要修行
我要等到弄懂全世界的哲學概念才開始修行
我要等到....才要修行
佛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用花時間去等這些
是用來與內在的(現見法,離熾燃)諸般正法要素做分隔
這才是世尊所說:不待時節,通達涅槃
的真正義理
你不明白世尊所說的法的真義
反而汲汲營營於外在的諸多事務
尤其是文字語言的堆砌與概念組合拆解當中
這樣當然無法成就
總而言之
這些就是你正在等待中的無關要素
你等錯了
還自以為正確
然後跳出來運用你等錯的東西去亂扯誤導大眾
從這整個討論串的發言當中
就可以看到你的明顯缺失
還望你能真切自省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我看不出來萊特赫爾什麼時候有說過或是暗示過,要離熾然不必學八正道,你似乎不太懂他們討論的主題是什麼。Honesty 寫:因此可以明顯的知道所謂的**不待時節**是指
不用花時間等待其他無關緊要的要素具備
時節當然只是泛指外在無關要素具備的時間的代詞
因為外在要素有太多無可奈何也跟四聖締的成就無關
我等到發現確定出最正確的原始經典才要開始修行(自觀五蘊)
我等到存有多少錢才要修行
我要等到退休才要修行
我要等到弄懂全世界的哲學概念才開始修行
我要等到....才要修行
佛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用花時間去等這些
是用來與內在的(現見法,離熾燃)諸般正法要素做分隔
這才是世尊所說:不待時節,通達涅槃
的真正義理
另外,建議你去把雜阿含經中跟不待時節有關的經文都看一遍,包含別譯雜阿含經在內,看看不待時節所指的對象是什麼。每一經的說法都很一致,不過就是跟你說的不同。
如果你還是看不懂,這裡可以給你一點提示。不待時節是針對離熾然這件事說的。要離熾然本來就是要學習八正道,這是本來大家都知道也同意的前提,已經不需要你特別提出來了,這不是討論的重點,你真的離題很大。
佛法离开两边,见缘起既见法。aller 寫: →去掉「集」因,而色、受、想、行、識還在呢?
還是
→去掉「集」因,而色、受、想、行、識不在呢?
尔时阿难语阐陀言:
“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
‘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
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
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
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
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杂阿含262经》
《雜阿含》的原典已無從查考,先不談可供對讀的巴利經典,單就漢文詞義來解,「不待時」、「不待時節」很簡單就是不必時間、用不著時間的意思,我的理由是:
1.當時譯經團隊除了音譯或逐字直譯的情況之外,在義譯經典大多是採用當時漢文的習慣用語來義譯。
2.古漢藉、章回小說裡有很多「不待◎◎」、「不待◎」的例句。它們都是「不必◎◎」、「用不著◎◎」」的意思。若要舉例,我可以舉出很多它們在典藉、古章回小說的例句。
3.除了詞意之外,把它放經文脈絡(context)來看,法特質除了個別特質的詞意之外,需要看它們之間的關聯性,還有整個經文脈絡,談這一點需要比較多時間,先不談這一點。
1.當時譯經團隊除了音譯或逐字直譯的情況之外,在義譯經典大多是採用當時漢文的習慣用語來義譯。
2.古漢藉、章回小說裡有很多「不待◎◎」、「不待◎」的例句。它們都是「不必◎◎」、「用不著◎◎」」的意思。若要舉例,我可以舉出很多它們在典藉、古章回小說的例句。
3.除了詞意之外,把它放經文脈絡(context)來看,法特質除了個別特質的詞意之外,需要看它們之間的關聯性,還有整個經文脈絡,談這一點需要比較多時間,先不談這一點。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葉均譯《清淨道論》頁217:「智者各自證知。」yunshui 寫: 請問法友,南傳是怎樣解釋「緣自覺知」的。
《清淨道論》巴利文及各種英譯我就不再引述了。雖然諸多英譯或現代語體中譯的表現方法各自不一,但意思大致雷同。唯一的差別是有些翻譯有提到「各」的意思,有些沒有。
《清淨道論》的解釋如下:
「智者各自證知」即一切敏智(提頭即悟)等的智者,當各各自知:「我修道,我證果,我證滅。」因為弟子是不能依賴和尚所修之道而斷除他的煩惱的,不能享受他的和尚的果定之樂,不能作證和尚所證的涅槃。所以出世法是不應如看別人的頭飾一樣,當於自己的心中見。這是指智者的實證而說;不是愚者的境界。
May All Beings Be 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