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友們的留言就知道對佛陀的歷史和禪修的基本要求有基本的認知,都能明白「正念正知」是「三十七道品」的基礎,是修習的標準,這是對佛陀正法有基本認知的行者的「常識」,「正念正知」是禪修的核心,沒有禪修,就沒有聖賢開悟的道路,也根本沒有佛法可言,這是基礎學佛者的「常識」。法友可以這樣說:「佛法歷經二千五百多年已演變成各式各樣的宗派和形式,在不同的文化和環境裡,活生生的法總是藉著新的型態展現出來。」 (1) 末學總是提及「常識」就是因為明白法友們在法教上有基礎的認知,末學想了解法友為何又是提出常識的論述?為何不針對這個主題進行"質"的剖析?法友是想表達甚麼呢?是想在討論上取得誰輸誰贏?
的確,末學引用的部份段落是葛印卡老師這一派的解釋,而葛印卡老師這一派追本溯源是由佛陀向帝波須(Tapassu)與跋利迦(Bhallika)教導正法而初次傳至緬甸,接著伽梵婆提(Gavampati)尊者把佛陀法教第二次傳至緬甸,然後在阿育王推動的第三次佛經集結完成後,目犍連子帝須(Moggaliputta Tissa)尊者派遣須那(Sona)及鬱多羅(Uttara)兩位阿羅漢到緬甸蘇凡納布來傳法。此後的千百年,佛陀的法教從來不曾在緬甸完全的失傳。到了十一世紀中葉的辛(Dhammadassi)阿羅漢向阿奴律陀王教導正法,然後佛法輾轉抵達了中緬甸的蒲甘,再到大約125年前的高僧雷迪大師(Ledi Sayadaw)(1846-1923 ) ,在家老師薩亞泰吉(Saya Thetgyi 鐵吉老師)(1873-1945) ,烏巴慶老師(Sayagyi U Ba Khin) (1899-1971) ,直到現在的葛印卡老師(SNGOENKA)(於1924年出生)等等傳承這個解脫的法門,內觀禪法(Vipassana)。 (2-2.1) 至此,而這一派法脈的傳源就是佛陀。
末學一直強調實修的原因,就是從留言中明顯地看到這裡大部份人並沒有實修,「法」,並不是這個精神。不是說不能談論涅盤,而是在對話中知道法友對涅盤的基本認知和特質,再加上禪修經驗的不足,甚至不知道法的意義和不知道沒有佛教的實相,在這個情況下,末學是難以與法友們進行實際討論或推論,更遑論法友們能理解末學般對涅盤在禪修和生活上的解讀與意境;所以,末學只能勸勉法友們一定要實際修習和體驗才會取得利益和效果,華山論劍式的討論對正法的實踐於事無補。印度的一位偉大聖者曾說過:「Kathai, badai, sunai saba koi; kathai, badai, sunai sab koi」。 「Kathai」談論得太多的人,談論成癮,他們對於法高談闊論;「Badai」演說太多的人,演說成癮,他們對於法經常演說;而「sunai」聽講成癮的人,他們不斷地聆聽法的演講。然而,只是談論、只是聽講,並沒有用。 (3)
由於末學歷年來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不同的嘗試和研究,當中包括北傳漢藏兩地和南傳東南亞的不同系統,末學認為在解脫的原則上條條道路通正法,只是理論和修習方法上的差異,只要你深入佛法,精進地體會佛法,根本不需要到處找修行方法,一個法門就已經足夠如法。而事實上末學在理解和要求方面,除了多位大德之外,在家行者的認同就是葛印卡老師,無論在義理和禪修上都有高深思辨和研究,貼合佛陀正法的教導。在此,末學向法友提出一個觀點,就是不要把葛印卡老師歸入教派的觀念,他本人是受正法感召而修法的行者和傳介者,如果我們在強調教派上有著極大的執著和不同,那麼只會引起永不停止的辯論、討論與爭執,永遠得不到結論和實修的好處,也不會使我們有良好的品德慈愛和福慧資糧的增值,這並不是「法」的精神,希望法友牢記。
對於「六根都停止作用」,我們要明白六根並非沒有生命活動的跡象,而是行者在通過禪修後在涅盤的一刻和延續的狀態,六根不會再受六觸六塵升起的感受所產生的貪嗔癡來燃燒苦焰而達到苦的止息,無論是初果須陀洹或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都會體驗到涅盤的境界,只是果位的特徵要視階段而定,生前的涅盤為有餘涅槃,死時的涅盤為無餘涅槃。
法友們可下載班迪達尊者的「就在今生-佛陀的解脫之道」和隆波通的「尋找涅槃」,認真消化並對自己的禪修經驗與涅盤的論述作出相應,班迪達尊者和葛印卡老師對涅槃都有同樣的詮釋,而班迪達尊者和隆波通的論述也找到支持末學對生活中存在涅槃的觀點。 (4-5)
(4.1)有些人認為:涅槃是某種特殊的名或色。其實不然,有四種巴利語稱之為勝義法(Paramatta dhammas),前面曾經提過,是指不經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或思考而能直接體驗的實相。這四種勝義法分別是:色法(material phenomena)、兩種心法(mental phenomena):心本身,和每一心剎那與心俱生的其他心所,以及涅槃。因此涅槃是不同於色法,也不同於心法。
第二個錯誤的觀念是:涅槃是名法和色法寂滅後的存留物。涅槃是勝義法的根源,被視為是外在的,而非內在之物,因此,涅槃與名色的生滅過程結束後所存留在體內的東西無關。不像可見色或聲音能讓人聽聞到,涅槃不能經由感官被體驗,涅槃不是感官的目標,因此不屬於任何感覺(或六處)的愉悅範疇。涅槃不是感官之樂,不以感官為基礎。
有關涅槃性質的爭論,從佛陀時代便延續至今。曾經有位寺院的住持,在一群比丘前討論涅槃之樂。其中一位比丘站起來說:「如果證入涅槃沒有感覺,如何會有極樂?」
這位長者回答說:「我的朋友,正因為涅槃中沒有感覺,所以才如此快樂。」這答案就像個謎。我很好奇你會認為答案是什麼?如果你無法找到,我很樂意提供你答案。
(4.2)然而,證入涅槃者的平靜與安樂,遠甚於出離樂與感官之樂,在本質上也大不相同。涅槃樂發生在名色寂滅時,是苦滅之後的寂靜,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毫不相干。事實上,涅槃之樂正是完全沒有與六塵接觸而生起的。
那些認為快樂來自休假、野餐,或在湖中游泳的人,以及那些利用閒暇去參加宴會或烤肉的人,他們不了解完全沒有感官體驗時,快樂如何生起?以他們而言,只有當眼睛可以看到可意的所緣,以及能注意到景象的心識存在時,才有美麗可言,而其他感官也是如此。他們會說:「如果有香味,卻沒有鼻子與鼻識,我在哪裡能找到樂趣呢?」他們會覺得無法想像,怎麼有人發明出像涅槃這麼可怕的東西。他們認為涅槃是某種神祕的死亡,某種非常可怕的東西。
其他人則懷疑涅槃是否存在,他們說:「這是詩人的夢。」或說:「如果涅槃是空無,怎麼可能強過一個美好的經驗?」
(4.3)貪愛是感官所緣(objects)的根本原因。
苦的根源是貪愛。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星球上的情況,不難看到世上所有的問題都根源於追求六入處的歡樂。因為想延續這些快樂,才會形成家庭,家人必須外出辛苦工作,以賺錢來維持生計。因為要求快樂,使得家中發生爭吵,鄰居無法和睦相處,政府衝突,國際戰爭。由於追求六入處的歡樂,這些問題困擾著世人,使人泯滅人性,既冷酷又殘暴。
有人會說:「生而為人,我們需要感官之娛。為什麼要為了證入涅槃而修行?證入涅槃會摧毀所有的感官之娛。」對於這種人,可以問他一個簡單的問題: 「你願意整天坐著,一次又一次重複觀看同一部電影嗎?你可以不間斷的聽你心愛的人的聲音,可以聽多久?從聽這甜美的聲音所生起的喜悅又如何?」感官之娛不會殊勝到連休息都不需要。
非感官經驗的快樂遠甚於感官之娛,它更純淨、微妙,更令人滿意。事實上,熟睡與涅槃大不相同,發生在睡眠中的是「有分識」,是一種非常微細的心識狀態,及非常微細的所緣。因為所緣非常微細,使睡眠幾乎沒有感受。事實上,涅槃的非感覺之樂,比熟睡中所經驗到的樂大上千倍。
由於阿那含與阿羅漢極重視無有感受(nonexperience),而長期進入滅盡定(nirodhasamapatti),在定中,名法、色法、心所,甚至最微細的色法-心生色(mind -bornematter)都不生起。當阿那含和阿羅漢(從滅盡定)出定時,會對「無有感受」讚美、歌頌。
(5)涅槃是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之中,但我們卻不知道,不明白,忘記原有的自心,向外追求。假使我們有很強的願力,想要在今生認真地尋找,我們將能找到。
如果此時此刻,我們能看見自己的心與生命,看見清淨平穩(中性)的心,那就是涅槃。因此,我們說涅槃可以證明,可以接觸到。佛陀所教的真理是真實存在的現象,他看到生命沒有一切幻相,沒有任何痛苦煩惱。幻相與苦惱不是實有的,他們只是過客。
事實上,每個人都想要找真理。現在這個時刻,如果心平靜沒有貪瞋癡,涅槃已經在這裏。這樣的境界很自然地存在每個人的心。人人可以親自體會,不需要等到遙不可及的未來。
問:師父提到看見自心清淨平穩時,就是涅槃的境界,請問師父這樣的涅槃與練習後的涅槃有何不同?
答:現在我們體會到是短暫的涅槃,至少知道這是短暫涅槃的滋味。因為短暫,所以會變、會退轉。當覺性透過練習愈來愈增強直到圓滿時,就能證入永恆的涅槃。所謂永恆的涅槃是指不變、不來也不去,不生不滅。
最後說說四果,無論是佛陀時代或當今世上,都有證果聖者,在家有須陀洹,亦有阿那含,出家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而聖者並不是神,聖者是滅了苦的人,涅盤也不是遙不可及,只要你願意實踐佛陀正法的教導,今生同樣可以達到涅盤。
(6)在菩提迦耶自證成道的悉達多喬達摩(Siddhartha Gautama)太子終於成為全然的覺悟者。佛陀隨後在瓦拉納西(Varanasi)的迦毗羅衛城(Kapilavatthu)對五位婆羅門苦行僧說法。他首次說法所闡述的就是四聖諦的實修法,並且詳細說明了四聖諦是如何導向最終的涅槃實相,這個實相是超越一切感官的:是永恆、永存不變的真諦。佛陀以三個方面(十二種行相)來說明修行四聖諦將如何引導人們體證究竟實相。
根據佛陀的教導,每一聖諦都涵蓋了整個四聖諦。每一位超脫痛苦的人,也都因為了知苦的全部實相而解脫的。因此,苦諦也涵蓋了其他三個聖諦在內。五位婆羅門苦行僧修持了這個殊勝的方法之後,七天之內便達到完全的解脫,而成為繼佛陀之後,首次證得阿羅漢的五位比丘。也顯示出內觀的成效。
自此佛陀便開始從拉迦斯坦(Rajasthan)的東岸到孟加拉(Bengal)的西岸,不停地四處傳法、服務人群。他教導人們如何透過內觀的修持來了知四聖諦,終能親證涅槃的究竟實相。因此,佛陀住世期間,有數以千計的出家眾(比丘[bhikkhu]及比丘尼[bhikkhuni])證得阿羅漢。此外,還有數十萬出家及在家眾親證了究竟實相,並證得了須陀含(sotapanna,即預流果)果位。許多人後來還證得了斯陀含(sakadagami一來果)及阿那含(anagami不還果)果位。內觀修行更利益了數以百萬計的人,得以了知四聖諦,進而在今生就解脫了痛苦。
(7)有些人已修習超過了七年,問為什麼還未成就阿羅漢。必要的條件是evam bhaveyya要依正確的方式修行。 Sampajannam na riNcati 在生命中無時無刻不忘失時時徹知無常。你現在就正為這個境界做準備,練習在做任何事時覺知身體上的感受,並了知生起和滅去。當你依此方法修習時,你就獲得了佛陀的成果保證。
佛陀更說,不用說七年,六年,五年,四年,甚至不用到一年;然後七個月,六個月,不用到一個月,甚至半個月,或只要七天也夠了。連無時無刻都在修習sampajanna,也還要看以往積存的業習有多少而定。可能要七年,但修習同樣的方法也有人只在幾分鐘內就體驗涅槃的,就如從孟買來的隱士,只教幾句diuuhe diuuhamattam bhavissati 「看的時候只是看」就成了。
佛陀、法、感受、涅盤的觀點。
觀息法(覺知入出息)
http://www.udaya.dhamma.org/c_Right_Sam ... a_Sati.htm
智慧的實修:內觀修習
http://www.udaya.dhamma.org/c_Wisdom_in ... havana.htm
沒有佛教的觀念-為何興建內觀大佛塔?
http://www.udaya.dhamma.org/C_Why_the_G ... Pagoda.htm
Dharma(法)的特質-法與派別
http://www.udaya.dhamma.org/discourse_D ... ianism.htm
「六根都停止作用」的解讀-感受停止處痛苦也停止
http://www.udaya.dhamma.org/discourse46.htm
佛陀徹底研究過所有的思想流派,並親身經歷他們的修習或苦行,或是與他們的擁護者討論思想觀點。他的結論是,這些流派的想法都不正確,無法導向完善圓滿,因此佛陀稱這些為「謬誤」(miccha)。他說這些人的體驗或結論是由分析而來,他們的基礎論點完全依賴「接觸」(phassa)或者說六種感官(六根)和外界的接觸。他說只要這些人未能如實了知:生起(集/samudaya),滅去(滅/atthangama),引人貪愛的滋味(味/assada),由此引起的危險(患/adinava),以及從這六種感官範圍(六塵/hassayatana)出離(離/nissarana)的方法,他們就無法超脫這個世界。 Yato kho bhikkhu channam phassayatananam samudayam ca atthangamam ca assadam ca adinavam ca nissaranam ca yathabhutam pajanati, ayam imehi sabbani uttaritaro pajanati.
跟佛陀同時代的人一直都不了解從六個感官(六根/salayatana)領域中出離(nissarana)的方法,因此一直停留在「觸」(phassa)的範疇中。只要人們不能真的了解「觸」或是在六根接觸六塵時升起的感受,他們就會停滯在貪愛或嗔恨中。不了解感受的本質是無常(anicca),就無法由感受的領域中跳脫出來,了解最終的真理。相對之下,佛陀在禪修時體驗了整個六根的領域,然後了解到究竟的真理是要超越這些的,六根停止六觸就停止,然後感受也就停止了(nirodha)。
為了達到涅槃(nibbana)的境界,他下了很大的功夫,了解到感受升起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接觸(phassa),觸是必要根源,觸也左右了感受。在雜阿含經(Samyutta-nikaya) 的Pubba-sutta中,佛陀強調,在他完全覺悟之前想過這樣的問題:「感受(vedana)是什麼?感受的升起(samudaya)是什麼?感受的止息(nirodha)又是什麼?以及什麼是讓感受止息的方法?」他透過內觀(Vipassana)對這些問題作了徹底的研究,他在深入的禪修中正確地了解到對感受的貪愛,貪愛感受的危險,以及最終如何出離超越感受的方法。他因此體悟到感受的真正本質,只有到這時候,他才稱自己為完全覺悟的人(正等正覺者Sammasambuddha)。
在雜阿含經的Nana-sutta中佛陀提到,在他深入內觀修習後,所得到的知識(nana),見解(cakkhu),洞察力(panna),智慧(vijja)和光明(aloko) ,都比不上對感受的真正認識-感受的升起,止息,以及讓感受止息的方法。他已經體驗過整個感受的領域,以及感受的完全止息(nirodha)。這就是佛陀在印度菩提迦耶(Bodh Gaya)的菩提樹下所證得的正等覺(Sambodhi/完全覺悟)。
佛陀的確發現了緣起法則(Paticcasamuppada-- the Law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為印度思想貢獻了新的領域。但是當我們仔細檢視這個理論,便會發現它就是解釋感受的理論,而我們的感受隨時都會在體內產生。很多人都知道觸(phassa)和受(vedana)包含在十二緣起法中。
佛陀了解感受的基本特性是anicca(無常),dukkha(苦)和anatta(無我/沒有實體)。他超越感受的領域而體驗到真理,體驗到涅槃的至高喜悅(nibbanam paramam sukham)。當人超越六個感官的範圍後,就能體驗到涅槃的境界,這時六個根門都會停止作用,這就是六處滅(salayatana nirodha)。當感受的根門停止作用後,就不可能再有接觸(phassa),於是觸滅(phassa-nirodh)。這樣便會到達受滅(vedana-nirodha),而到貪愛滅(tanha-nirodha)的境界。
這就是導向止息的道路(nirodha-gamini-patipada),佛陀在很多開示中都有完整的陳述。他教導的通往滅苦的道路(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或是中道(majjhima-patipada)也可以說是通往感受止息的道路(vedana-nirodha-gamini-patipada)。佛陀告誡出家眾,只有在沙門(samana)或婆羅門(brahmana)完全了解感受的實相並超越它們,才算達成內觀的修練。這就是涅槃(nibbana),就是最終的目標。
1.創巴仁波切(Ven. Chogyam Trungpa)於當代南傳佛教大師序言
2.對緬甸無限的感恩-葛印卡老師1997年10月出版的印度語內觀通訊
2.1.葛印卡老師簡介 內觀中心網站
3.「法」是要修行的-葛印卡老師1998年四月份Vipashhyana Patrika上的一篇文章,該文改編自葛印卡老師於印度ZEE電視台一系列四十四次電視演講中的首播內容。
4.今生解脫-班迪達尊者
5.尋找涅槃-隆波通的「尋找涅槃」
6.佛陀是悲觀主義者? -本文節錄自內觀研究所出版的Was the Buddha a Pessimist? 原文為SN 葛印卡老師的印度語出版品Kya Buddha Dukkhavadi The?,經內觀研究所編譯後出版。
7.四念住課程開示集要第七天-葛印卡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