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果聖者能否體驗涅磐?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wong2013
文章: 67
註冊時間: 2013-01-14, 08:00

文章 wong2013 » 2013-05-01, 01:50

peacecila 寫:相應部36相應第15經/阿難經第一(受相應/處篇/修多羅)
這篇經文講的是一種止觀合一的修行模式,不是一般的純觀行者可以達到的修行方式。經文講的原理很簡單,定力達到八定的任何一定,凡夫的自我感一定會跟當時禪定狀態的心、意、識產生自我認同感:“此時的心、意、識為我,為我所有…“。但佛陀教導應該不斷地超越禪定,不要一直停留在某種禪定境界,並且同時密切地觀照超越的過程,一旦突破到下一個禪定的境界,不斷地超越、不斷地觀照,瞭解到心、意、識的變化無常。這種修行模式,我個人認為是佛陀那種等級的波羅密才能達到的修行,因為佛陀是無師自通,他未證悟前並不曉得何謂內觀,只能透過這樣艱苦的禪定超越修行模式而證悟心、意、識的無常、非我、無我。當然,證悟後,這種修行觀念還是會傳授給一般學生瞭解,這樣學生才會知道:即便是禪定的心、意、識也是無常,並非恆久不變。

謝謝法友留言,正念正知是在修習上必要完整的部份,沒有正念正知證果必然都是空談,稍為對禪修有了解也會知道這個常識。

佛陀在經典上一再地告訴我們,在證悟的一刻,六根已經超越正念正知,當行者只要超越六個感官範圍後就能體驗涅槃的境界,這時候六個根門都會停止作用,這就是六處滅。當感受的根門停止作用後,就不可能再有接觸,於是觸滅。這樣便會到達受滅的境界。而末學就義理已提出六處滅相關的經文依憑,法友能否就此再表述或提供一些論據?就末學的了解,已有一位阿羅漢和幾位須陀行同樣認同這條止息的道路而體驗涅槃,法友能否再表述或提供一些論據?末學可以再繼續提供相關的論據。

關於相應部36相應第15經/阿難經第一(受相應/處篇/修多羅)的經文, 末學貼出這篇經文的內容就是對照觸滅受滅而涅槃的理據,而法友另一個論述「而不是一般的純觀行者可以達到的修行方式 (中略) 這種修行觀念還是會傳授給一般學生瞭解,這樣學生才會知道:即便是禪定的心、意、識也是無常,並非恆久不變。」

這個論述也是稍為了解佛陀的歷史也會知道這個常識,末學想了解法友為何重複提出兩個常識的論述?
理論實踐並駕齊驅

頭像
wong2013
文章: 67
註冊時間: 2013-01-14, 08:00

文章 wong2013 » 2013-05-01, 02:37

peacecila 寫:不管任何的證悟(初、二、三、四果),在證悟的時刻,六根都不可能完全處於停止作用的狀況。尤其是四果證悟的時刻,那正念正知都已經達於圓滿的境界,就是必須在那最關鍵的時刻,徹知一切苦,大徹大悟,解去所有生死的束縛。正念正知在每種果位證果的時刻都是很重要,一旦失去了正念正知,證果都是空談。
歷史與禪修的常識

(1)佛陀在世時,定〈samādhi〉的修持就有許多不同種類。即使在佛陀之前,已經有人修持定。修苦行的菩薩悉達多太子,曾先後向阿羅羅伽羅摩阿闍黎(Ācariya Āḷāra Kālāma)和羅摩子阿闍黎(Ācariya Uddaka Rāmaputta)學習第七次第定(禪那jhānas)以及第八次第定。也就是說當時已有人修習禪定,而禪定並非源自佛陀;然而,佛陀將定既有的種種修持轉變成為正定(sammā-samādhi),他將現有的世間定(lokiya-samādhi)轉化為出世間定(lokuttara-samādhi):定引領人們趨向解脫的目地,這是佛陀的貢獻。


(2)正念(sammasati) 是: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 vedanasu vedananupassi viharati…
citte cittanupassi viharati… dhammesu dhammanupassi viharati
atapi sampajano satima, vineyya loke abhijjhadomanassam.
佛陀無論在什麼地方闡釋念sati 時,都重複地敘述四念住satipatthana:
那就是,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nna,感受生滅的體驗必須現前。否則所修習的就不是正念sammasati,而是馬戲團演員的一般覺知。


(3)正知 ─ 時時徹知無常


本論文中,我們將討論佛陀在經典(suttas)裡如何解釋「正知」(sampaja&&a或sampajāno),而如何將此詞正確地翻譯成英文。

每當佛陀被問及講述sati(正念或覺知)時,他的解釋必定包含sampaja&&a(正知)這個詞:

Katamā ca, bhikkhave, sammā-satiṃ Idha, bhikkhave, bhikk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ahā-domanassaṃ.

而禪修者們,甚麼是正知?於此,禪修者不斷思帷,時時徹知無常,向身內觀察,得以根除對此(心與物)世間的貪愛與嗔恨。

由此可清楚得知,依照佛陀的教導,念住(sammā-sati或satipaṭṭhāna)總伴隨著正知(sampaja&&a),亦即伴隨著智慧(pa&&ā)。否則僅是念頭,僅是回憶或覺知而已。

大藏經裡,佛陀給了正知這個詞兩種解釋。在相應部經典裡,佛陀對正知(sampajāno)做了以下定義:

Katha&ca, bhikkhave, bhikkhu sampajāno hoti? Idha, bhikkhave, bhikkhuno viditā vedanā uppajjanti, viditā upaṭṭhahanti, viditā abbatthaṃ gacchanti; viditā sa&&a uppajjanti, viditā uppaṭṭhahanti, viditā abbhatthaṃ gacchanti; viditā vitakkā uppajjanti, viditā upaṭṭhahanti, viditā abbhatthaṃ gacchanti. Evam kho, bhikkhave, bhikkhu sampajāno hoti.

而禪修者們,修行人如何徹知?於此,禪修者們,修行人覺知感受正從內在生起,覺知感受相續,並覺知它們滅去;他覺知想法正從內在生起,覺知想法相續,並覺知想法滅去;他覺知(心對所緣的)每一個起心動念,覺知念頭相續,並覺知念頭滅去。禪修者們,修行人如是徹知無常。

上述說法清楚顯示,禪修者只有藉由親身體驗感受(viditā vedanā)了知無常的本質,才是正知。倘若並非透過感受(vedanā)修證而來,那僅算理智上明白而已,因為感受是我們與世間一切根本接觸的基礎。只有透過感受才能直接體驗。佛陀的說法進一步指出,正知就在體驗感受(vedanā)、起心動念攀附所緣(vitakka)及想(sa&&ā)的無常中證得。於此,我們應注意要先從洞察感受無常入手,因為佛陀說:

Vedanā-samosaraṇā sabbe dhamma.

所有在心中所生起的(諸法),皆有感受伴隨而生。

佛陀對正知所作的第二種解釋,強調正知必須持續不斷。佛陀說:

Katha&ca, bhikkhave, bhikkhu sampajāno hoti? Idha, bhikkhave, bhikkhu abhikkante paṭikkante sampajānakārī hoti. Ālokite vilokite sampajānakāri hoti. Sami&jite pasārite sampajānakāri hoti. Sanghāti-patta-civara-dhārane sampajānakāri hoti. Asite pīte khāyite sāyite sampajānakārī hoti. Uccāra-passāva-kamme sampajānakārī hoti. Gate ṭhite nisinne sutte jāgarite bhāsite tuṇhī-bhāve sampajānakārī hoti.

禪修者們,修行人如何徹知?同樣地,禪修者們,修行人在進退時徹知無常;向前方或兩旁觀看時徹知無常;穿衣攜缽時徹知無常;咀嚼、喝飲,進食、品嚐時徹知無常;如廁時徹知無常;行、住、坐、臥、清醒、說話、保持靜默時皆徹知無常。

sampaja&&a under Kāyānupassanā in the 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 of Digha-Nikāya.

同樣的段落也見於其他經典,包括長部經典裡大念住經身念住章節的正知部分。

佛陀對連續正知的重視非常清楚。禪修者無論做甚麼,都應時時徹知無常:前行與後退時,直視與旁觀時,彎腰與伸展時,穿衣及從事其他活動時。坐著、站著,甚至睡眠時,禪修者須時時徹知無常。是為正知。

如實瞭解佛陀對正知的教導,便會明白僅僅對行進、吃東西或其他身體活動的過程完全了知,那只是覺知。然而,如能時時洞察感受生起又滅去的無常本質,那就是智慧。這才是佛陀修行教法的關鍵。

佛陀在增支部經典(Aṇguttara-Nikāya)一個段落裡,對此作出更明確的描述,用詞令人想及大念住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的正知所成慧(sampajā&&a-pabba):

Yataṃ care yataṃ titṭṭhe, yataṃ. acche yataṃ saye, yataṃ sammi&jaye bhikkhu, yatamenaṃ pasāraye, uddhamatiriyaṃ apācinaṃ yāvatā jagato gati, samavakkhitā ca dhammānaṃ, khandānaṃ udyabbayaṃ.

禪修者無論行住坐臥,彎腰或伸展,無論在從事著甚麼─登高、橫越、後退-他都在觀察著五蘊的生起又滅去。

如此,關鍵在於以身體感受為基礎,持續覺知無常(anicca)。佛陀屢屢強調,禪修者不應失去對無常的徹知,甚至僅一剎那:sampaja&&aṃ na ri&cati(不疏忽正知)。對於遵循佛陀教導正確修習內觀法門的禪修者,能於正知毫不間斷者,佛陀作出以下保證:禪修者將證得最高果位阿羅漢果(arahata),或次高的阿那含(不還)果(anāgāmitā)。

每種語言無論何其豐富,仍有其侷限,即使最豐富細膩的語言,也難找到可與佛陀使用的巴利文術語準確對應的字句。如果將正知(sampaja&&a)這個詞過於簡潔地翻譯成英文,可能會失去原義。一般將之譯成「清楚的理解」、「最基本的理解」等等。這些譯法表面上看似正確。有些人將之理解為僅僅須對身體活動清楚理解。如此侷限的譯法或會在法的道路上對禪修者造成誤導。佛陀明確教導我們,要在所有身心活動上徹知無常的本質。因此,要瞭解正知這個詞,我們將之翻譯成:「時時徹知無常」。這種譯法能更完整傳達佛陀用詞的精義。
理論實踐並駕齊驅

頭像
TrueFour1
文章: 103
註冊時間: 2012-09-20, 08:00

文章 TrueFour1 » 2013-05-01, 08:45

原來『十二緣起』還滅是這樣解釋的!

「六入處滅」就是─「六根都停止作用」。

那依此原理( 滅=停止作用 ),

「六入處滅」往前,
─「名色滅」就是「名色都停止作用」。
─「識滅」就是「識都停止作用」。
─「行滅」就是「行都停止作用」。
─「無明滅」就是「無明都停止作用」。


「六入處滅」往後,
─「觸滅」就是「觸都停止作用」。
─「受滅」就是「受都停止作用」。
─「愛滅」就是「愛都停止作用」。
─「取滅」就是「取都停止作用」。
─「有滅」就是「有都停止作用」。
─「生滅」就是「生都停止作用」。
─「老死滅」就是「老死都停止作用」。


法友!『十二緣起』還滅,依你的解釋是不是就是這樣?!


如果是,那恭喜你們諸位依此修行而進入證果!


唉!泰國、緬甸佛教中,出了好多阿羅漢!也出了好多證果者!不久的將來,可能也會出現很多「男佛」、「女佛」來!


是幸?!是不幸?!就此打住。好好過生活比較實在!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3-05-01, 09:45

wong2013 寫:..這時候六個根門都會停止作用,這就是六處滅...
這個叫做死人,你若是可以找出一活人(包括阿羅漢)六入處能停止作用,那就是新聞了。

學佛法是好事,不過基本判斷能力還是要有,再來是基本的閱讀能力。這兩樣都沒有的情況下,說修行都是多餘,就像是沒有人駕駛的車子,會開到哪都沒人知道。

頭像
IanTsai
文章: 355
註冊時間: 2006-09-12, 08:00
來自: 高雄市

文章 IanTsai » 2013-05-01, 10:03

TrueFour1 寫: 唉!泰國、緬甸佛教中,出了好多阿羅漢!也出了好多證果者!不久的將來,可能也會出現很多「男佛」、「女佛」來!
是幸?!是不幸?!就此打住。好好過生活比較實在!
「男佛」、「女佛」? 請法友說明何出此言?

頭像
TrueFour1
文章: 103
註冊時間: 2012-09-20, 08:00

文章 TrueFour1 » 2013-05-01, 10:44

版主!文的前面有『可能』兩字,是揣測語!沒有別的用意!只覺得佛教界亂象叢生!就像現在佛教界還有以『活佛』自稱的出家人一樣,『佛』─還有『死』、『活』之分嗎?

頭像
TrueFour1
文章: 103
註冊時間: 2012-09-20, 08:00

文章 TrueFour1 » 2013-05-01, 11:58

奇怪!要就此打住,卻有點打不住。抱歉!還是一吐為快!


●雜阿含237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毘舍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
時,有長者名郁瞿婁,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何故有一比丘見法般涅槃?何故比丘不得見法般涅槃?」

佛告長者:
「若有比丘眼識於色,愛、念、染著,以愛、念、染著故,常依於識,為彼縛故,若彼取故,不得見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識法亦復如是。

若比丘眼識於色,不愛樂、染著,不愛樂染著者,不依於識,不觸、不著、不取故,此諸比丘得見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識法亦復如是。

是故,長者!有比丘得見法般涅槃者,有不得見法般涅槃者。」
如長者所問經,如是,阿難所問經,及佛自為諸比丘所說經,亦如上說。


...................................................................................................................................................................................


●相應部35-124經

毘舍離
爾時,世尊住於毘舍離之大林重閣講堂。
時,名為郁瞿婁毘舍離之居士,來詣世尊住處……
坐於一面之毘舍離人郁瞿婁居士,白世尊曰:「大德!於此或有情於現生不得入於涅槃,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大德!於此而又,或者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以何為因?以何為緣耶?」

「居士!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則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之諸識,則依止於此,取著於此。居士!有取執之比丘,則不入於涅槃。
居士!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 所識之法……居士!有取執之比丘,則不入於涅槃。
居士!於此,或有情於現生不入於涅槃,即以此為因,以此為緣。

居士!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喜愛,誘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則不喜悅、不讚美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之識,即不依止於此,不取執於此。居士!無取執之比丘,則入於涅槃。居士!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居士!無取執之比丘,則入於涅槃。
居士!於此,或有情於現生入於涅槃者,以此為因,以此為緣。」


............................................................................................................................................................................

小隱於野法友!這兩部經裡,有教我們「六入處都停止作用」,才是「六入處滅」!才是「涅槃」嗎?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3-05-01, 11:58

wong2013 寫:...佛陀明確教導我們,要在所有身心活動上徹知無常的本質。因此,要瞭解正知這個詞,我們將之翻譯成:「時時徹知無常」。這種譯法能更完整傳達佛陀用詞的精義。
朋友,引用他人大段文章是否該註明出處呢?

頭像
lueo
文章: 38
註冊時間: 2005-08-27, 08:00
聯繫:

文章 lueo » 2013-05-01, 15:36

wong2013法友,「正念正知」的解釋各門各派都不同,不是「常識」。您引用的段落,充實量只能說是葛印卡老師這一派的解釋。

南北傳禪修者共通的理論基礎就只有「三十七道品」。除此之外,很多指導都不太一樣,不是「常識」的。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

佛陀是我們唯一的導師;
我們都皈依佛陀、佛法和僧團;
我們都不相信世界是由神所創造和管治的;
我們都認同人生的目標是:對所有眾生培育無差別的慈悲,為眾生的利益、快樂與和平而努力,並培育能導向究竟真理的智慧;
我們都接受四聖諦,亦即是苦,苦因,苦滅,滅苦之道,以及緣起法則;
一切有為法是無常、苦的,及一切有為法和無為法是無我的;
我們都接受三十七道品是佛陀所教導的導向覺悟之道的分別述說;
達至覺悟和解脫有三種:聲聞、獨覺、正自覺;我們都認同菩薩行和成就正自覺以拯救眾生是最高、最神聖和最英勇的;
我們認同,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對於佛教的信仰和修習方式,但這些外在的形式和表現不可與佛陀教導的基本教義混為一談。
wong2013 寫:
peacecila 寫:...(前略)正念正知在每種果位證果的時刻都是很重要,一旦失去了正念正知,證果都是空談。
歷史與禪修的常識

...(前略)

因此,要瞭解正知這個詞,我們將之翻譯成:「時時徹知無常」。這種譯法能更完整傳達佛陀用詞的精義。

頭像
IanTsai
文章: 355
註冊時間: 2006-09-12, 08:00
來自: 高雄市

文章 IanTsai » 2013-05-01, 19:31

TrueFour1 寫:唉!泰國、緬甸佛教中,出了好多阿羅漢!也出了好多證果者!不久的將來,可能也會出現很多「男佛」、「女佛」來!
泰國,緬甸佛教在長遠的2千餘年間,我相信出了好多阿羅漢,也出了好多證果者。而你這段話的語意為何?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