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明白法友引用這篇文字的用意,內容和主題沒什麼關係。wong2013 寫:最後希望法友們和賢友們看看這篇文章能否給我們得到一些啟示。
佛陀並沒有教授佛教。在他的一生中,他沒有讓一個人改信佛教。聽到這個說法,人們會很吃驚,並且不願意相信。因長久以來我們一直都在聽聞、述說、閱讀並寫作與此事實相反的東西。但歷史事實是,佛陀從來沒有教導過佛教,也沒有讓任何人成為佛教徒。
......
初果聖者能否體驗涅磐?
yunshui 寫:看不明白法友引用這篇文字的用意,內容和主題沒什麼關係。wong2013 寫:最後希望法友們和賢友們看看這篇文章能否給我們得到一些啟示。
佛陀並沒有教授佛教。在他的一生中,他沒有讓一個人改信佛教。聽到這個說法,人們會很吃驚,並且不願意相信。因長久以來我們一直都在聽聞、述說、閱讀並寫作與此事實相反的東西。但歷史事實是,佛陀從來沒有教導過佛教,也沒有讓任何人成為佛教徒。
......
謝謝法友提問,由於文章涉獵層面廣泛,末學應該加以詮釋。驟眼看,引用這篇文字的用意的確和主題沒有什麼關係,正如日月明行法友認為末學表述"涅磐一刻和出定後的五蘊處於毫無無常的運作"誤解為省察智,忽視六根停止作用而沒有五蘊的處境就是沒有任何接觸和生滅無常的層面,也就是體驗涅槃境界的六處滅,所以在末學的角度認為省察智與六處滅並無關係。同理,有些事對一個人似乎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對另一個人卻不會有同一樣的道理,事實上在這個主題的討論上已經屢見不鮮。
末學貼出文章的原因,是希望我們能夠從回顧佛陀與法的歷史中得到警惕,歷史的經驗反映出因為人們的錯誤見解,而把正法局限至狹窄的範圍,直至在印度消失後再輾轉重回印度,這個二千五百多年的事實反映出,只有覺悟者拔除貪愛、瞋恨和無明的技法優勝於錯誤的見解和盲目的信仰,也就是不要對證果涅槃的解脫目標,採取扭曲或過度盲目信仰的態度。
覺悟者一再告訴我們要探討"我",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並公開修行的方法、解脫的路標和經典的詮釋,可是人們只着重依賴理智層面上的理解而忽略"理論實踐並駕齊驅"的真知灼見,真理的掌握是要建基在體驗的層次而不是智力的遊戲,當然,理智可以試著去了解涅槃,但別只依賴理智,因為真理有很多層面和境界,我們必需要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去探索實相,這樣我們就能夠以每一次的經驗去逐層分析名色是如何運作?如何檢查一個面向影響到另一個面向,進而達到修行目的。
理論實踐並駕齊驅
法友!
你這段話─「..............六根停止作用而沒有五蘊的處境就是沒有任何接觸和生滅無常的層面,也就是體驗涅槃境界的六處滅.............」
與
雜阿含211經:「...........世尊說言:『當覺六入處,若彼眼滅,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滅,法想則離。』
...........尊者阿難語諸比丘:「諦聽,善思,於世尊略說法中,當為汝等廣說其義,世尊略說者,即是滅六入處,有餘當說故,言眼處滅,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入處滅,法想則離,世尊略說此法已,入室坐禪,我今已為汝等分別說義。」
或者,
相應部35-117經:「...........世尊為吾等說:『諸比丘! 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以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
.................尊者阿難作如次言曰:「諸友!世尊為汝等說:『諸比丘!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以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如是諸友!世尊之略說示教,而未詳細 解說其意義,余如是知此教之意義。『諸比丘!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諸友!於此,世尊乃說示六處之滅盡也。................」
意義‧是否一樣?
是不是體證涅槃的阿羅漢,其當下「六根都停止作用」?
又或者是能「六根都停止作用」的人,他就能「體驗涅槃」?他就是阿羅漢?
你這段話─「..............六根停止作用而沒有五蘊的處境就是沒有任何接觸和生滅無常的層面,也就是體驗涅槃境界的六處滅.............」
與
雜阿含211經:「...........世尊說言:『當覺六入處,若彼眼滅,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滅,法想則離。』
...........尊者阿難語諸比丘:「諦聽,善思,於世尊略說法中,當為汝等廣說其義,世尊略說者,即是滅六入處,有餘當說故,言眼處滅,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入處滅,法想則離,世尊略說此法已,入室坐禪,我今已為汝等分別說義。」
或者,
相應部35-117經:「...........世尊為吾等說:『諸比丘! 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以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
.................尊者阿難作如次言曰:「諸友!世尊為汝等說:『諸比丘!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以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如是諸友!世尊之略說示教,而未詳細 解說其意義,余如是知此教之意義。『諸比丘!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諸友!於此,世尊乃說示六處之滅盡也。................」
意義‧是否一樣?
是不是體證涅槃的阿羅漢,其當下「六根都停止作用」?
又或者是能「六根都停止作用」的人,他就能「體驗涅槃」?他就是阿羅漢?
謝謝法友的關注與提問,末學認為激動的心不單會封滅我們的智慧,也會蒙敝我們探索事物的實相和令我們迷失了方向,只要有合理的義理和實修,才能令法友取得改善上的精進。然而,我們不能單一關注「神通」「十力」跟「四無畏」,滅苦的目的和起步點不在於此,而是在三學。先不說「十力」「四無畏」,假若人沒有了解自己身心交互的運作,是難以形成「神通」中的「他心通」的能力,一個沒有在經驗上了解心念運作的人,是不可能了解他人的心念。TrueFour1 寫:法友!
你這段話─「..............六根停止作用而沒有五蘊的處境就是沒有任何接觸和生滅無常的層面,也就是體驗涅槃境界的六處滅.............」
與
雜阿含211經:「...........世尊說言:『當覺六入處,若彼眼滅,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滅,法想則離。』
...........尊者阿難語諸比丘:「諦聽,善思,於世尊略說法中,當為汝等廣說其義,世尊略說者,即是滅六入處,有餘當說故,言眼處滅,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入處滅,法想則離,世尊略說此法已,入室坐禪,我今已為汝等分別說義。」
或者,
相應部35-117經:「...........世尊為吾等說:『諸比丘! 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以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
.................尊者阿難作如次言曰:「諸友!世尊為汝等說:『諸比丘!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耳之……鼻之……舌之……身之……意之滅,以離法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如是諸友!世尊之略說示教,而未詳細 解說其意義,余如是知此教之意義。『諸比丘!然則,此為須知之境。眼之滅,以離色想之欲,此為須知之境。』諸友!於此,世尊乃說示六處之滅盡也。................」
意義‧是否一樣?
是不是體證涅槃的阿羅漢,其當下「六根都停止作用」?
又或者是能「六根都停止作用」的人,他就能「體驗涅槃」?他就是阿羅漢?
讓我們回到主題,法的偉大之處在於共通,法的萬條經文最終都會帶領我們到同一的終點,法早已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和心的當中,讓我們換三段經文來看看(由於版面篇幅,在此不再多舉同義經文)。
(1)雜阿含3經[正聞本6經/佛光本3經](陰相應/五陰誦/修多羅)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 ... SA0003.htm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
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22相應第24經/證知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不證知、不遍知、不離貪、不捨斷色,則不能有苦的滅盡。
不證知、不遍知、不離貪、不捨斷受,則不能有苦的滅盡;不證知想……;不證知、不遍知、不離貪、不捨斷行,則不能有苦的滅盡;不證知、不遍知、不離貪、不捨斷識,則不能有苦的滅盡。
比丘們!證知、遍知、離貪、捨斷色,則能有苦的滅盡。
證知受……想……行;證知、遍知、離貪、捨斷識,則能有苦的滅盡。」
(2)雜阿含39經[正聞本151經/佛光本85經](陰相應/五陰誦/修多羅)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 ... SA0039.htm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種種子,何等為五?謂:根種子、莖種子、節種子、自落種子、實種子。
此五種子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新熟堅實,有地界而無水界,彼種子不生長增廣。
若彼種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水界而無地界,彼種子亦不生長增廣。
若彼種子新熟堅實,不斷、不壞、不腐、不中風,有地、水界,彼種子生長增廣。
比丘!彼五種子者,譬:取陰俱識;地界者,譬:四識住;水界者,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何等為四?於色中識住,攀緣色,喜貪潤澤,生長增廣;於受、想、行中識住,攀緣受、想、行,貪喜潤澤,生長增廣,比丘!識於中若來、若去、若住、若沒、若生長增廣。
比丘!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癡,以非境界故。
色界離貪;離貪已,於色封滯意生縛斷;於色封滯意生縛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識無住處,不復生長增廣。
受……想……行界離貪;離貪已,於行封滯意生觸斷;於行封滯意生觸斷已,攀緣斷;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不復生長增廣。
不生長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脫;解脫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22相應54經/種子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
起源於舍衛城。
「比丘們!有這五類種子,哪五類呢?根種子、莖種子、枝種子、節種子,以及第五:種子種子。
比丘們!如果有不被毀壞、不腐爛、不被風吹日曬破壞、新成熟、安全地被播下了的這五類種子,沒有地與水,那麼,比丘們!這五類種子能來到成長、增長、擴展嗎?」
「不,大德!」
「比丘們!如果有不被毀壞……(中略)安全地被播下了的這五類種子,有地與水,這五類種子能來到成長、增長、擴展嗎?」
「是的,大德!」
「比丘們!四識住應該被看作如同地界;比丘們!喜貪應該被看作如同水界;比丘們!識連同其食物應該被看作如同五類種子。
比丘們!當識住立時,會住立在攀住的色、所緣的色、所住立的色上,有喜的澆灑,就能來到成長、增長、擴展。
比丘們!當識住立時,會住立在攀住的受……(中略)比丘們!當識住立時,會住立在攀住的想……(中略)比丘們!當識住立時,會住立在攀住的行、所緣的行、所住立的行上,有喜的澆灑,就能來到成長、增長、擴展。
比丘們!如果任何人這麼說:『除了色,除了受,除了想,除了行外,我要安立識的或來或去,或沒或生,或成長或增長或擴展。』這是不可能的。
比丘們!如果比丘對色界的貪已捨斷,以貪的捨斷而所緣被切斷了,識的立足處就沒有了。
比丘們!如果比丘對受界……比丘們!如果比丘對想界……比丘們!如果比丘對行界……比丘們!如果比丘對識界的貪已捨斷,以貪的捨斷而所緣被切斷了,識的立足處就沒有了。
無安住處的那個識不增長、不造作而解脫;以解脫而穩固;以穩固而滿足;以滿足而不戰慄,不戰慄就自證涅槃,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3)雜阿含287經[正聞本468經/佛光本325經](因緣相應/雜因誦/修多羅)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 ... SA0287.htm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
我復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
譬如:有人遊於曠野,披荒覓路,忽遇故道、古人行處,彼則隨行。漸漸前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淨,彼作是念:『我今當往白王令知。』即往白王:『大王!當知:我遊曠野,披荒求路,忽見故道、古人行處,我即隨行。我隨行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流清淨。大王可往,居止其中。』王即往彼,止住其中,豐樂安隱,人民熾盛。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開示顯發。」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38品4經[佛光本336經/6法](力品)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本為菩薩時,未成佛道中有此念:『此世間極為勤苦,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然此五盛陰不得盡本原。』
是時,我復作是念:『由何因緣有生、老、病、死?復由何因緣致此災患?』當思惟此時,復生此念:『有生則有老、病、死。』
爾時,當思惟是時,復更生念:『由何因緣有生?』此由有而生。
復生此念:『有者,何由而有?』當思惟是時,便生此念:『此有由受而有。』
復念:『此受何由而有?』爾時,以智觀之,由愛而有受。
復更思惟:『此愛何由而生?』重觀察之,由痛而有愛。
復更思惟:『此痛何由而生?』當作是觀察時,由更樂而有此痛。
復重思惟:『此更樂何由而有?』我生此念時,緣六入而有此更樂。
時,我重思惟:『此六入何由而有?』觀察是時,由名色而有六入。
時,我復作是念:『名色何由而有?』觀察是時,{復}由識而有名色。
『此識何由而有?』觀察是時,由行生識。
時,我復作是念:『行何由而生?』觀察是時,行由癡而生。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名為苦盛陰所習(集)。
我爾時復作是念:『由何因緣滅生、老、病、死?』我觀察是時,生滅,老、病、死滅。
時,復生此念:『由何而無生?』觀此生原,有滅,生則滅。
復念:『由何而無有?』時,生此念:『無受則無有。』
時,我生此念:『由何滅受?』觀察是時,愛滅,受則滅。
復生此念:『由何而滅愛?』重更觀察,痛滅,愛則滅。
復思惟:『由何而滅痛?』觀察是時,更樂滅,則痛滅。
復思惟:『更樂何由而滅?』觀察是時,六入滅,則更樂滅。
復觀此六入何由而滅?當觀察時,名色滅,則六入滅。
復觀名色何由而滅?識滅,則名色滅。
復觀察此識何由而滅?行滅,則識滅。
復觀此行何由而滅?癡滅,則行滅。
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痛滅;痛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滅;老、病滅,則死滅,是謂:名為五盛陰滅。
時,我復生此念:『此識最為原首,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然,不能知此生、老、病、死{生}之原本。』
猶如有人在山林中行,逐小徑道。小復前行,見舊大道,古昔諸人在中行處。是時,彼人便復[行]此道,小復前進,見舊城郭、園觀、浴池,皆悉茂盛,但,彼城中無有居民。此人見已,還歸本國,前白王言:『昨遊山林見好城郭,樹木繁茂,但彼城中無有人民。大王!可使人民在彼城止住。』是時,國王聞此人語,即居止人民,然此城郭還復如故,人民熾盛,快樂無比。
諸比丘!當知:我昔未成菩薩時,在山中學道,見古昔諸佛所遊行處,便從彼道,即知生、老、病、死所起原本,有生有滅,皆悉分別,知生苦、生習(集)、生盡(滅)、生道,皆悉了知,有、受、愛、痛、更樂、六入、名色、識、行、癡,亦復如是。無明起則行起,行所造者復由於識,我今以明於識,今與四部之眾而說此本,皆當知此原本所起,知苦、知習、知盡、知道,念使分明,以知六入,則知生、老、病、死,六入滅則生、老、病、死滅。
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於六入。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12相應65經/城市經(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
住在舍衛城……(中略)。
「比丘們!當我正覺以前,還是未現正覺的菩薩時,這麼想:『唉!陷入了苦難的這個世間被生,老去,死去;去世,再生,但對這老、死苦的出離不了知,什麼時候對這老、死苦的出離才將被了知呢?』
比丘們!我這麼想:『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老死?以什麼為緣而有老死呢?』
比丘們!從如理作意,對它有我的以慧之現觀:『當生存在了,則有老死;以生為緣而有老死。』
比丘們!我這麼想:『當什麼存在了,則有生?……(中略)有有……有取……有渴愛……有受……有觸……有六處……則有名色?以什麼為緣而有名色呢?』
比丘們!從如理作意,對它有我的以慧之現觀:『當識存在了,則有名色;以識為緣而有名色。』
比丘們!我這麼想:『當什麼存在了,則有識?以什麼為緣而有識呢?』
比丘們!從如理作意,對它有我的以慧之現觀:『當名色存在了,則有識;以名色為緣而有識。』
比丘們!我這麼想:『這識轉回,往前不超越名色,就這個範圍,可能被生、老去、死去;可能去世、再生,即:以名色為緣而有識;以識為緣而有名色;以名色為緣而有六處;以六處為緣而有觸……(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集!集!』
比丘們!在以前所不曾聽過的法上,我的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比丘們!我這麼想:『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老死?以什麼滅而老死滅呢?』
比丘們!從如理作意,對它有我的以慧之現觀:『當生不存在了,則沒有老死;以生滅而老死滅。』
我這麼想:『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生?……(中略)沒有有……沒有取……沒有渴愛……沒有受……沒有觸……沒有六處……則沒有名色?以什麼滅而名色滅呢?』
比丘們!從如理作意,對它有我的以慧之現觀:『當識不存在了,則沒有名色;以識滅而名色滅。』
我這麼想:『當什麼不存在了,則沒有識?以什麼滅而識滅?』
比丘們!從如理作意,對它有我的以慧之現觀:『當名色不存在了,則沒有識;以名色滅而識滅。』
比丘們!我這麼想:『我已經證得這通往[正]覺的道路,即:以名色滅而識滅;以識滅而名色滅;以名色滅而六處滅;以六處滅而觸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
『滅!滅!』
比丘們!在以前所不曾聽過的法上,我的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生起。
比丘們!猶如男子在林野山邊中漫遊,如果見到古道;被過去人們所隨從的古路,他會隨之而行。從隨之而行會見到為過去人們所居住的,林園、森林、蓮花池具足的,有堡壘,令人愉快的古王都之古城。
比丘們!那時,那男子會通報國王或國王的大臣:『真的,大德!你應該知道,我在山邊林間漫遊,見到古道;被過去人們所隨從的古路,我隨之而行,從隨之而行見到為過去人們所居住的,林園、森林、蓮花池具足的,有堡壘,令人愉快的古王都之古城。大人!請你建造那座城市吧!』
比丘們!那時,那國王或國王的大臣會建造那座城市。過些時候,這座城市就是成功的、繁榮的、人口眾多的、人群擁擠的,得到了成長與擴充。同樣的,比丘們!我確實見到古道;被過去遍正覺者們所隨從的古路。
比丘們!什麼是那古道;被過去遍正覺者們所隨從的古路呢?
就是八支聖道,即:正見……(中略)正定。
比丘們!這古道;被過去遍正覺者們所隨從的古路,我隨之而行,從隨之而行我證知老死,證知老死集,證知老死滅,證知導向老死滅之道跡。
我隨之而行,從隨之而行我證知生……(中略)證知有……證知取……證知渴愛……證知受……證知觸……證知六處……證知名色……證知識……。
我隨之而行,從隨之而行我證知行,證知行集,證知行滅,證知導向行滅之道跡。
證知了它們後,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解說。
比丘們!這梵行成為成功的、繁榮的、廣大流傳的、人多的、廣大的,直到被天、人善知道。」
按照暫時性的了解,末學認為「六根都停止作用」就是感受的完全止息,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得正等覺的要素,就是體證涅槃的阿羅漢境界。
而這個感受完全止息的事實反映出,當感受的根門停止作用後,就會達到觸滅的境界,但末學認為這是禪修狀態時的其中一個面向,而這個面向也包括須陀洹、斯陀含和阿那含,因為他們已從生死輪迴進入了完全解脫之流,也就是已達到部分的解脫(同樣達到觸滅的境界),就算他們在成就阿羅漢前還有些業習,也可以從不間斷的實修中取得究竟解脫,成為阿羅漢,但這個滅諦的面向必需要親身體證實相才能成為聖者。
末學認為,當我們在進行往內去觀察身心實相的探索和修習的過程中,在毗婆舍那(Vipassana)的過程中觸受身體任何部位的剎那,就會有訓練六根停止的意義(這是實修行者的經驗),也就是創造了涅槃元素的條件,從而進入超越六個感官感受的領域而體驗出真理,體驗到涅槃的境界,於是在觸滅的情况下取得滅盡。
而另一個面向,就是在離開禪定後在生活中的涅槃,法(Dhamma),其實已經存在我們的軀體內,涅槃也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由於我們的修行程度,涅槃是會瞬間出現也會瞬間消失,而穩定的關鍵在於堅毅的實修;當我們能夠看見和親證自己身與心的交互運作,只要能從法的實修中孕育出無與倫比的正念,發揮「六根都停止作用」的境界,那麼這個狀態就是涅槃。
理論實踐並駕齊驅
1、飲食‧可以隨便吃!但是,有些話不能亂講!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以及涅槃等,都是內心的修持境界,不是單看外表的一些蛛絲馬跡就能斷定!
2、『六入處滅』‧是不是就是「六根都停止作用」的意思,法友可不可以再仔細推敲!?
3、「六根都停止作用」‧是禪修狀態時的過程,有人認可(阿姜查系);但也有人不認可(阿姜李、坦尼沙羅系)。
4、「六根都停止作用」‧是涅槃的境界,這話‧好像是第一次聽到!
5、日常生活中,常有短暫性地沒有思緒想法,這應該不叫涅槃吧!誠如希拉版主前面所說「涅槃是斷煩惱後的結果與經驗,一時性短暫的經驗體會卻被認定是涅槃,那應該是煩惱暫時被壓制的狀況卻被誤認為涅槃經驗。」
6、法友最後一句說「當我們能夠看見和親證自己身與心的交互運作,只要能從法的實修中孕育出無與倫比的正念,發揮「六根都停止作用」的境界,那麼這個狀態就是涅槃。」。
─個人覺得「對五蘊的愛、喜、貪樂著的滅」,才是「苦滅」!也就是「貪、瞋、痴永盡無餘」,這就是涅槃義!
2、『六入處滅』‧是不是就是「六根都停止作用」的意思,法友可不可以再仔細推敲!?
3、「六根都停止作用」‧是禪修狀態時的過程,有人認可(阿姜查系);但也有人不認可(阿姜李、坦尼沙羅系)。
4、「六根都停止作用」‧是涅槃的境界,這話‧好像是第一次聽到!
5、日常生活中,常有短暫性地沒有思緒想法,這應該不叫涅槃吧!誠如希拉版主前面所說「涅槃是斷煩惱後的結果與經驗,一時性短暫的經驗體會卻被認定是涅槃,那應該是煩惱暫時被壓制的狀況卻被誤認為涅槃經驗。」
6、法友最後一句說「當我們能夠看見和親證自己身與心的交互運作,只要能從法的實修中孕育出無與倫比的正念,發揮「六根都停止作用」的境界,那麼這個狀態就是涅槃。」。
─個人覺得「對五蘊的愛、喜、貪樂著的滅」,才是「苦滅」!也就是「貪、瞋、痴永盡無餘」,這就是涅槃義!
謝謝法友留言,有時候上來這個討論區,看到有些留言是為了形式上的討論,當中有學術研究、有如法行者、也有初學者、甚至有尋求超自然力量的人士,從激情、憤怒、嗔恨和渴求的留言中就可以判斷出,有些人明顯地不喜歡"法",詳細精要的論述只會困擾他們,為他們產生煩惱,使他們違返"法"的特質而使內心積聚更多的不淨污染來促生一種漏,而這種漏就會持續繁殖負面的情緒,受到自然法則的懲罰並接受苦的惡性循環。TrueFour1 寫:1、飲食‧可以隨便吃!但是,有些話不能亂講!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以及涅槃等,都是內心的修持境界,不是單看外表的一些蛛絲馬跡就能斷定!
2、『六入處滅』‧是不是就是「六根都停止作用」的意思,法友可不可以再仔細推敲!?
3、「六根都停止作用」‧是禪修狀態時的過程,有人認可(阿姜查系);但也有人不認可(阿姜李、坦尼沙羅系)。
4、「六根都停止作用」‧是涅槃的境界,這話‧好像是第一次聽到!
5、日常生活中,常有短暫性地沒有思緒想法,這應該不叫涅槃吧!誠如希拉版主前面所說「涅槃是斷煩惱後的結果與經驗,一時性短暫的經驗體會卻被認定是涅槃,那應該是煩惱暫時被壓制的狀況卻被誤認為涅槃經驗。」
6、法友最後一句說「當我們能夠看見和親證自己身與心的交互運作,只要能從法的實修中孕育出無與倫比的正念,發揮「六根都停止作用」的境界,那麼這個狀態就是涅槃。」。
─個人覺得「對五蘊的愛、喜、貪樂著的滅」,才是「苦滅」!也就是「貪、瞋、痴永盡無餘」,這就是涅槃義!
法友的心情末學十分理解,末學同樣是過來人,在起步階段會面對各式各樣的困難而思辨失調,例如在正念的保持,自身修行的體會、上師的開示和指導、對義理的分析和理解、網絡上的資訊等等都會讓我們造成知見上的混亂。
在探討問題的基礎上,末學向法友建議一些觀點,在"法"和解脫的面前,要清楚甚麼都可以相信,也要明白甚麼都不可以迷信,盡力做到在相信中進行思考和探討,在實踐中見證可信度。不管甚麼經驗或理論,都要以客觀和親身體驗的方式,去檢查和搜索它的可信度,也要明白它的品質,更要觀察到它形成的缺憾,是理論上的錯?還是人為的錯?經典是人寫的,網絡上的資訊也是人編的,它們的差異有多大?文字上的記錄又是何況?漢語的文言白話和巴利文英文字義在詮釋上有甚麼分別?在當時的真實情況又是如何?因此,末學會虛心平靜謹慎細緻地進行考證,仔細檢視每一個理論,聽聽上師和各方的評說,對照經典和實修經驗,從浩瀚的資源中過濾出實相,哪怕是蛛絲馬跡,最重要心裡有數。
關於法友所建議參考雜阿含經的經文,末學已說過,「由於版面篇幅,在此不再多舉同義經文」。之前亦已向法友提及無論從律藏的經分別,經藏的相應部、長部、中部、增支部,論藏的發趣論等等都有對感受、證果和涅槃的狀態有深刻的文字記載。也有對法友提出不妨告訴末學看過哪些經典來進行研究,可是法友的表現只是貼出風馬牛不相及的經文。所以,法友無需多此一舉地尋找經文來提供"交功課"的對照,末學希望只着重提出精義的部份,讓有進行實修的行者進行經驗上的交流。
讓末學再進行補充涅盤在禪修中的面向,佛陀在開示中提及通往滅苦的道路就是感受的止息,所謂「六根都停止作用」就是六觸停止,然後感受也就停止,沒有六塵的感受就會達到受滅的境界,它的狀態並不是無生命跡象或呆頭呆腦那種「六根都停止作用」的意義,更甚者會誤解受滅的涅盤境界就是死去或沒有感覺。
在涅盤前的過程,行者會經過許多感官反應的環節,例如粒子的剎那生起滅去和撞擊就是其中一個「內在感受的修持境界」,而「內心的修持境界」例如初果就是斷三結,再就是「外表的一些蛛絲馬跡」方面,也可以由行者的舉止行為洞察所屬的果相,例如初果的確立戒行,不犯惡事,三果的五下分結,不過我們這些凡夫的判斷未必能有十足的準確。
而涅盤在生活中的面向,在覺悟者親證涅盤的那一刻,都是沒有“我”的錯覺,在禪修後也會如實地生活在現實的當下,不受六塵形成的貪瞋癡擺佈,這種狀態就是涅槃。人如果內心安詳和平靜,不受六塵升起的感受控制,超越感受的領域而沒有貪瞋癡,那麼這種狀態同樣是涅槃。
法友看看這篇經文是否你說的「貪、瞋、痴永盡無餘」的涅槃義?
相應部36相應第15經/阿難經第一(受相應/處篇/修多羅)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067.htm
那時,尊者阿難去見世尊。抵達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尊者阿難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什麼是受?什麼是受集?什麼是受滅?什麼是導向受滅之道跡?什麼是受的樂味?什麼是過患?什麼是出離?」
「阿難!有這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阿難!這些被稱為受。
以觸集而有受集;以觸滅而有受滅。
這八支聖道是導向受滅之道跡,即:正見……(中略)正定。
欲貪的調伏緣於受而生起樂與喜悅,這是受的樂味。
欲貪的調伏受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這是受的過患。
凡對於受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這是受的出離。
而,阿難!諸行次第滅也被我所講述:入初禪者,言語被滅了;……(中略)入想受滅者,想與受被滅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滅了,瞋被滅了,癡被滅了。
而,阿難!諸行次第平息也被我所講述:入初禪者,言語被平息了;……(中略)入想受滅者,想與受被平息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平息了,瞋被平息了,癡被平息了。
而,阿難!諸行次第安息也被我所講述:入初禪者,言語被安息了;……(中略)入虛空無邊處者,色想被安息了;入識無邊處者,虛空無邊處想被安息了;入無所有處者,識無邊處想被安息了;入非想非非想處者,無所有處想被安息了;入想受滅者,想與受被安息了;煩惱已盡的比丘,貪被安息了,瞋被安息了,癡被安息了。」
法友再看看這篇經文是對生活中的涅槃有甚麼解讀?
相應部36相應31經/精神的經(受相應/處篇/修多羅)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083.htm
「比丘們!有肉體的喜,有精神的喜,有比精神更精神的喜;有肉體的樂,有精神的樂,有比精神更精神的樂;有肉體的平靜,有精神的平靜,有比精神更精神的平靜;有肉體的解脫,有精神的解脫,有比精神更精神的解脫。
又,比丘們!什麼是肉體的喜?比丘們!有這五種欲,哪五種呢?能被眼識知,令人滿意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著欲、貪染的色……(中略)能被身識知,令人滿意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著欲、貪染的所觸,比丘們!這些被稱為五種欲。比丘們!凡緣這五種欲生起的喜,比丘們!這被稱為肉體的喜。
又,比丘們!什麼是精神的喜?比丘們!這裡,比丘從離欲、離不善法後,進入後住於有尋、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禪;以尋與伺的平息,自信,一心,進入後住於無尋、無伺,定而生喜、樂的第二禪,比丘們!這被稱為精神的喜。
又,比丘們!什麼是比精神更精神的喜?比丘們!這裡,凡煩惱已盡的比丘,從觀察解脫貪的心,從觀察解脫瞋的心,從觀察解脫癡的心而生起喜,比丘們!這被稱為比精神更精神的喜。
又,比丘們!什麼是肉體的樂?比丘們!有這五種欲,哪五種呢?能被眼識知,令人滿意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著欲、貪染的色……(中略)能被身識知,令人滿意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著欲、貪染的所觸,比丘們!這些被稱為五種欲。比丘們!凡緣這五種欲生起的樂與喜悅,比丘們!這被稱為肉體的樂。
又,比丘們!什麼是精神的樂?比丘們!這裡,比丘從離欲、離不善法後,進入後住於有尋、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禪;以尋與伺的平息,自信,一心,進入後住於無尋、無伺,定而生喜、樂的第二禪;以喜的褪去與住於平靜,正念、正知,以身體感受樂,進入後住於這聖弟子宣說:『他是平靜、專注、住於樂者』的第三禪,比丘們!這被稱為精神的樂。
又,比丘們!什麼是比精神更精神的樂?比丘們!這裡,凡煩惱已盡的比丘,從觀察解脫貪的心,從觀察解脫瞋的心,從觀察解脫癡的心而生起樂與喜悅,比丘們!這被稱為比精神更精神的樂。
又,比丘們!什麼是肉體的平靜?比丘們!有這五種欲,哪五種呢?能被眼識知,令人滿意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著欲、貪染的色……(中略)能被身識知,令人滿意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著欲、貪染的所觸,比丘們!這些被稱為五種欲,比丘們!凡緣這五種欲生起的平靜,比丘們!這被稱為肉體的平靜。
又,比丘們!什麼是精神的平靜?比丘們!這裡,比丘以樂的捨斷與苦的捨斷,及以之前喜悅與憂的滅沒,進入後住於不苦不樂,由平靜而正念遍淨的第四禪,比丘們!這被稱為精神的平靜。
又,比丘們!什麼是比精神更精神的平靜?比丘們!這裡,凡煩惱已盡的比丘,從觀察解脫貪的心,從觀察解脫瞋的心,從觀察解脫癡的心而生起平靜,比丘們!這被稱為比精神更精神的平靜。
又,比丘們!什麼是肉體的解脫?有關於色的解脫,為肉體的解脫。
又,比丘們!什麼是精神的解脫?有關於無色的解脫,為精神的解脫。
又,比丘們!什麼是比精神更精神的解脫?比丘們!這裡,凡煩惱已盡的比丘,從觀察解脫貪的心,從觀察解脫瞋的心,從觀察解脫癡的心而生起解脫,比丘們!這被稱為比精神更精神的解脫。」
一百零八法門品第三,其攝頌:
「尸婆迦、一百零八、比丘,以前、智、比丘們,
沙門婆羅門三則,單純、精神的。」
受相應完成。
理論實踐並駕齊驅
生前如果經歷到涅槃經驗,那是指在六根、名色俱在的狀況下,親證“六根或名色非我、非我所“,因此原先隨著“六根、名色的生滅而一起生滅的自我感消失了“,從此無生無死,不再有任何的生死痛苦。
無明最苦的一點,也最不容易為人所知的一點:就是凡夫的自我認同一直隨著五蘊的生滅而生滅卻毫不自覺,但那無間生死的痛苦,一死再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一剎那間經歷無窮的生死痛苦,死到不想再死,生到不想再生,但又無可奈何。生死的痛苦並不會因為凡夫的無知而自然消失,不知苦、不知生死苦、不知苦何以為苦,就是“苦苦“。
生已盡滅…滅的並非六根、名色、五蘊,而是那原本就不應該存在的自我認同。如果認同五蘊為我,那就表示有個東西,必須跟隨著那五蘊的生死而一直生死,如果認同肉身為我也就罷了,也不過就是一世的生死,遲早會發現肉身非我,但如果認同心、意、識為我,那就十分慘烈了,心、意、識的生滅,一天也不知道要經歷多少?所以雜阿含經才會提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而於心.意.識。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小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剋。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彼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彼如是思惟。此受觸生.觸樂.觸縛。彼彼觸樂故。彼彼受樂。彼彼觸樂滅。彼彼受樂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是。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無明最苦的一點,也最不容易為人所知的一點:就是凡夫的自我認同一直隨著五蘊的生滅而生滅卻毫不自覺,但那無間生死的痛苦,一死再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一剎那間經歷無窮的生死痛苦,死到不想再死,生到不想再生,但又無可奈何。生死的痛苦並不會因為凡夫的無知而自然消失,不知苦、不知生死苦、不知苦何以為苦,就是“苦苦“。
生已盡滅…滅的並非六根、名色、五蘊,而是那原本就不應該存在的自我認同。如果認同五蘊為我,那就表示有個東西,必須跟隨著那五蘊的生死而一直生死,如果認同肉身為我也就罷了,也不過就是一世的生死,遲早會發現肉身非我,但如果認同心、意、識為我,那就十分慘烈了,心、意、識的生滅,一天也不知道要經歷多少?所以雜阿含經才會提到:“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而於心.意.識。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小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剋。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彼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彼如是思惟。此受觸生.觸樂.觸縛。彼彼觸樂故。彼彼受樂。彼彼觸樂滅。彼彼受樂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是。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相應部36相應第15經/阿難經第一(受相應/處篇/修多羅)
這篇經文講的是一種止觀合一的修行模式,不是一般的純觀行者可以達到的修行方式。經文講的原理很簡單,定力達到八定的任何一定,凡夫的自我感一定會跟當時禪定狀態的心、意、識產生自我認同感:“此時的心、意、識為我,為我所有…“。但佛陀教導應該不斷地超越禪定,不要一直停留在某種禪定境界,並且同時密切地觀照超越的過程,一旦突破到下一個禪定的境界,不斷地超越、不斷地觀照,瞭解到心、意、識的變化無常。這種修行模式,我個人認為是佛陀那種等級的波羅密才能達到的修行,因為佛陀是無師自通,他未證悟前並不曉得何謂內觀,只能透過這樣艱苦的禪定超越修行模式而證悟心、意、識的無常、非我、無我。當然,證悟後,這種修行觀念還是會傳授給一般學生瞭解,這樣學生才會知道:即便是禪定的心、意、識也是無常,並非恆久不變。
這篇經文講的是一種止觀合一的修行模式,不是一般的純觀行者可以達到的修行方式。經文講的原理很簡單,定力達到八定的任何一定,凡夫的自我感一定會跟當時禪定狀態的心、意、識產生自我認同感:“此時的心、意、識為我,為我所有…“。但佛陀教導應該不斷地超越禪定,不要一直停留在某種禪定境界,並且同時密切地觀照超越的過程,一旦突破到下一個禪定的境界,不斷地超越、不斷地觀照,瞭解到心、意、識的變化無常。這種修行模式,我個人認為是佛陀那種等級的波羅密才能達到的修行,因為佛陀是無師自通,他未證悟前並不曉得何謂內觀,只能透過這樣艱苦的禪定超越修行模式而證悟心、意、識的無常、非我、無我。當然,證悟後,這種修行觀念還是會傳授給一般學生瞭解,這樣學生才會知道:即便是禪定的心、意、識也是無常,並非恆久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