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果聖者能否體驗涅磐?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wong2013
文章: 67
註冊時間: 2013-01-14, 08:00

文章 wong2013 » 2013-04-27, 07:42

最後希望法友們和賢友們看看這篇文章能否給我們得到一些啟示。

佛陀並沒有教授佛教。在他的一生中,他沒有讓一個人改信佛教。聽到這個說法,人們會很吃驚,並且不願意相信。因長久以來我們一直都在聽聞、述說、閱讀並寫作與此事實相反的東西。但歷史事實是,佛陀從來沒有教導過佛教,也沒有讓任何人成為佛教徒。

佛陀教導正法(Dhamma),使人們正直。位於法崗的內觀研究所,出版了一張巴利語光碟,內含佛陀的全部教導及有關文獻。這些文獻的確浩瀚。它包含146卷,共52,602頁7,448,248字。這個令人驚歎的新工具能輕易快速地在浩瀚的文獻裡找到任何詞彙。人們可以快速地找到一個特定詞彙所出現的地方:在第幾卷、第幾頁和第幾行。藉由這項普遍適用的現代科技,上述說法的真實性得以確立。在佛陀的所有教法、浩瀚的相關評註與各種註釋中,「佛教的/佛教徒」這個詞並沒被用以指涉他的教法或追隨者。

在佛陀的整個教法中,用以形容佛陀教法的詞語是「法」,不是「佛教的法」。任何時候出現在「法」之前的形容詞都是定性的,而不是宗派性的。譬如,正法(saddhamma)、神聖的法(ariyo dhammo)、永恆的法(dhammo sanātano)等。在任何地方,佛陀的追隨者都沒被稱為佛教徒。有六個詞彙曾被用來形容那些走上他所指出的道路而獲益的人:如法(dhammim)、依法而行者(dhammiko)、法住者(dhammattho)、依法生活者(dhammacarim)、依法皈依者(dhammavihari)、隨法行者(dhammanusari)。

不僅是佛陀在世的時代,即便在佛陀涅槃之後的幾個世紀,我們在任何地方都沒有見到過像「佛教的/佛教徒」或「佛教(主義)」這樣的詞彙。在佛陀涅槃之後大約兩個半世紀,因掀起了一場殘酷的大屠殺,並以被稱為「殘暴的阿育王」而感到自豪,這位著迷於皇室權力的阿育王遇到了法。阿育王受益於法,並鼓勵他人走上法的道路,因此被稱為「法的阿育王」,而不是「佛教的阿育王」。出於對子民的慈愛,他鼓勵法的傳播,而不是佛教。他傳送的不是佛教,而是法的珍寶(Dhamma ratana)―以源於印度的無價贈禮形式,不僅傳送到鄰近的國家,還傳送到遙遠的西方國家。在履行對這些國家有益的、歷史性的和重要的使命中,他派出法的使者(Dhammadūtas),而不是「佛教的使者」。眾所周知,刻在石碑或石柱上的阿育王政令不曾發現有「佛教的」這個詞;到處使用的詞都是「法」。法是普遍性的,它適用於每一個人。

因此,走在法的道路上的阿育王教導子民,一個宗派的人永不應批評另一個宗派的人,而應對另一個宗派的人滿懷愛心和關愛之情。這是普遍適用的法所具有的高貴特質。當佛陀這普遍適用法的教導,被局限至狹窄範圍內時,它即是一個需要被探索的課題。如「佛教的/佛教徒」、「佛教」和「佛教哲學」這些宗派性詞彙,究竟是什麼時候及由誰開始使用,乃語言學家與歷史學者要去研究發現的課題。內觀研究所也將對此領域進行相關研究。

人們可以合理地猜測到,在印度這個國家遺忘了佛陀真正教導的本質後,此詞彙或許開始被運用。逐漸地,這個國家還失去了所有原始相關文獻,而最嚴重的是失去了內觀,那是實踐佛陀教導本質的技法。內觀的技法是佛陀教導的實修層面,通過實修內觀,打破種姓、種族、階級和宗教的所有人為障礙,人類獲得利益,直接證明了佛陀的教導是普遍適用的。當內觀的技法遺失時,佛陀的原始教導也遺失了,這不僅是印度非常巨大的損失,也是全人類的一大損失。

適用於每個人的佛陀教導,變成了「佛教」,並局限在那些自稱為「佛教徒」的人們當中。由於失去了內觀,大多數人忘記了適用於所有國家,佛陀教導之普遍性與永恆性的重要性。只有當它是「法」,人們才會毫不猶豫地去修習,但當它開始被稱為「佛教」,妄想錯覺自然蔓延,「這是佛教徒的法,不是我們的法」。佛陀稱之為不受限制的法(appamano dhammo)被局限在一個有組織宗教的狹窄領域裡,變成有限的(pamanavatti),而不幸地被置於世上不同宗教的狹窄領域裡。正因如此,人們一直昧於法的普遍有益特質,也因此失去從中可獲得的利益。

幸運的是,鄰國緬甸的少數智者多個世紀以來,一代接一代以純淨的方式,保存著內觀這項普世適用的技法。內觀已然復甦,重回印度,再次出現在世上。在過去近三十年裡,人們對內觀的修習,完全證明了佛陀的原始教法是不受限於宗教的藩籬。內觀是普世適用的。世上所有宗教、種族、種姓和社群的人們都能夠運用這項有益的技法,並已從中獲益。人們可以相信透過傳播內觀,不同宗教和社群之間的衝突、憎恨和敵意將結束,而相互間的愛心與關愛之情,將在這個國家和世界上所有人群中產生。

內觀是印度一非常古老的禪修技法。任何成為佛陀的人,都是透過重新發現這項失傳的技法而達至證悟。在佛陀出生前的吠陀文獻中,對此技法有諸多讚譽,然僅止於讚譽。那個時代的印度已完全遺忘這項技法的實際修持。釋迦牟尼悉達多喬達摩作出了非凡的努力,重新發現了此技法。本著對受苦人類的極大慈悲,佛陀傳授這技法,讓所有人獲益。不幸的是,僅在幾世紀之後,印度遺忘了佛陀這位歷史人物,再一次讓內觀這古老技法失傳。印度失去了這有益的技法,由於這項技法,過去的印度曾經非常繁榮,而被世界譽之為世界的導師(vishwa-guru)。

這座宏大的佛塔(stupa)(一座圓形或圓頂紀念建築,通常保存著神聖的遺骨),將成為古代繁榮和聲望的一座明亮燈塔。它將為了世界的利益,再次將法這古老永恆的普世適用傳統發揚光大。這座金色大佛塔將預示那黃金時代的再臨,彼時印度不僅在精神領域,也在物質繁榮上領導群倫。這座巍然仰首高聳入雲的大佛塔,將不僅召喚印度人,亦將召喚世上所有人,以洪亮之音宣揚普世適用、有益眾生之佛陀(Tathāgata)的教法。

大佛塔的圓型展覽廳有傳統雕塑和繪畫,描繪佛陀一生的重要事蹟與教法,而藉著現代科技如特殊燈光和聲效視訊設備,展覽品將可消除流傳當中對佛陀的誤解。參觀者將認識到,釋迦牟尼喬達摩佛陀既不是神,也不是任何神的化身或先知。他成為佛陀不是因為神性恩典,憑藉的是完善波羅蜜(paramitās)(有助消融自我的良善心理素質並由此達到解脫),經過多生累劫的持續精進,佛陀在最後一生達到了至高無上的證悟,並因此被稱為透過自己的努力而成為正等正覺者(sammāsambuddha)。他不是神話當中的人物,而完全是一位歷史人物。

佛陀被稱為超人,是因為他達到了一個人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懷著無盡的慈悲,佛陀一生不斷向受苦的人們傳授內觀技法,使他們能從痛苦中解脫,他因此被稱為對一切眾生慈悲的聖者。因為他完全拔除了貪愛、瞋恨和無明,他被稱為聞苦行出離之道而成就的世尊(Bhagavā)。因為他藉由親身直接體驗,發現並教授業(kamma)的自然法則其運轉及相應後果,佛陀被稱為至高的導師。在印度的那個年代,這是唯一可接受的導師的定義。

如果歷史上的超人佛陀,其真實本質為人所知,印度人對佛陀的誤解將會消失,取代對神跡的盲目信仰,人本身的努力和精進之重要性將得以確立。在釋迦牟尼喬達摩漫長的一生中,發生過許多歷史事件。但圓形展覽廳的展覽室數量有限。因此即使不能展出所有事件,所展出的東西將證明佛陀沒有建立任何宗派。他從沒讓任何人改變宗教的意願,並把他們限制於一個有組織的宗教範圍內。懷著對所有人的無盡慈悲,他教導純淨的法,只秉持一目的:為了眾人的利益,為了眾人的快樂(bahujana hitāya bahujana sukhāya),而不是為了某個人或某個宗派的利益。獲得佛陀法的徹底教導的人們,並蒙佛陀派遣去教導其他人的人們,都僅是在受到佛陀高尚的情操―為了眾人的利益,為了眾人的快樂,出於對世界的慈悲(bahujana hitāya bahujana sukhāya lokanukampaya)― 的啟迪之後才被派遣的。佛陀並沒有建立宗派,反而是將古老真實永恆的法,以其原始純淨的風貌重新確立。

如同一位充滿無盡慈悲和醫術的醫生,佛陀作出堅定的努力,移除依附在純淨正法健康美麗身軀上,那醜陋腐爛令人痛苦的污穢潰瘍。他成功地阻止了以法的名義,讓溫順無辜的動物作牲祭的殘酷儀式。根除充滿染污的階級制度,以及由此而來低劣的種姓制度,這種制度忽視美德並建立在出身的基礎上。佛陀付出很大努力,將法的純淨奠基於個人行為。易受騙的人們盲目地相信,通過沒有意義的儀式能夠獲得心的淨化,並從輪迴中解脫。懷著無盡的慈心(mettā)和慈悲,佛陀致力於引領這些受蒙蔽的人們走上法的道路―戒(sīla,遵守道德)、定(samādhi,對心的掌控)和慧(pa&&ā,智慧)的道路。

佛陀教導蒙騙的人們,藉由修習內觀,將純淨的法與生活結合,這些人以閱讀和背誦經文,推論或否定哲學信仰,作為生命渴求的目的。許多人錯以為,如果用誇張的頌揚方式懇求或呼喚一些想像的無形力量,那個力量將會感到歡喜,並把他們從所有的痛苦中解救出來。佛陀解釋了真實永恆的法―根據人自身行為所造成的後果的自然法則―其重要性,佛陀還教導改善人的身、口、意行為的有益技法。

藉由內觀這項技法的幫助,佛陀達到從輪迴解脫的境界,並成為正等正覺者(sammāsambuddha)。發現這項技法時,他發展出法的力量,具有無比耐心、勇氣、平等心、慈悲和慈心,由此能以平等心面對許多不愉快的處境。佛陀生命中這些鼓舞人心事件的某些片段,將會在這個展覽廳中展出,好讓人們對純淨的法產生熱忱。在佛陀時代,無數的人們變得無畏、從敵意中完全解脫並到達從存在的輪迴中完全解脫出來狀態。他們的一些鼓舞人心的歷史事件,也將會被展出。

內觀大佛塔最重要的是塔內將珍藏佛遺骨舍利。世界大戰發生前,大英帝國政府的考古部門在印度一座古佛塔的廢墟中,發現了佛陀的遺骨。他們把佛遺骨舍利帶到倫敦,安放在博物館裡。博物館並不是保存佛遺骨舍利的適當地方。佛陀大涅槃的月圓之夜最後一輪守夜,時值衛塞節的月份,由於阿難提問,佛陀清晰的指示,他的色身舍利應珍藏在首都公眾場所的佛塔內,以便忠誠的人們能像佛遺骨舍利致敬,並獲取功德。禪修者被指示進行禪修。

在更早的場合裡,佛陀曾清晰地解釋,對佛的真正禮敬是腰背挺直地盤腿靜坐,並堅定地練習內觀禪修。為了實踐佛陀的指導,當時北印度八個王國的統治者,都想把這些佛遺骨舍利珍藏在本國首都,並因而開始互相爭執。他們都知道,無論佛舍利珍藏在哪裡,那座城市的榮耀都會大幅增加。當地的佛塔將成為朝聖之處。許多虔誠的人將從很遠的地方來朝聖;王國將不僅獲得功德,聲譽也將廣為傳播到四方。因此人人都希望裝有佛遺骨舍利的聖匣珍藏在本國首都的佛塔裡。看到爭吵不斷加劇,一個名叫多納的明智婆羅門,將佛遺骨舍利分成八份,讓所有人都感到滿意。如此,按照佛陀的指示,珍藏佛遺骨舍利的八座宏偉佛塔,在八座首都建造。多個世紀以來,它們成為忠實追隨者朝聖的地方,並激勵人們走在法的道路上。因此很明顯的博物館並非展示佛遺骨舍利的合適所在。

因此在斯里蘭卡曾發生了針對英國政府和平但強烈的抗議。英國政府很快體認到,由於他們的缺乏瞭解,此舉不僅讓斯里蘭卡,也令全世界虔誠人們的感情都深受傷害。他們因此把佛遺骨舍利從博物館撤離,並做出了明智的決定,將佛遺骨舍利歸還印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些佛遺骨舍利被歸還印度。在獨立的印度政府協助下,佛遺骨舍利被供奉在大菩提學會所建造的佛寺裡。大菩提學會非常仁慈,將部分佛遺骨珍藏於內觀大佛塔內,在10月26日舉行的大佛塔土地捐獻集會上,這將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部分。由於珍藏了這些佛遺骨舍利聖物,內觀大佛塔將成為千千萬萬虔誠人們朝聖之處。

這樣的佛塔通常是實心的。但借助於最現代的建築技術,內觀大佛塔不必建成實心的,一座巨大的禪堂將興建於大佛塔的內部,在禪堂的中央,將安放佛遺骨舍利聖物,以便數千名禪修者能圍繞而坐,一起共修並從聖物所產生的法的波動中獲益。孟買有數以千計的內觀禪修者。人數與日俱增,未來也將會持續增長。

因此,這座巨大的內觀禪堂將會非常有用,並會對來此共修的人們大加鼓舞。顯然,孟買的榮耀將因這座內觀大佛塔而增長,而這座法堂佛塔的功用,在孟買這個人口稠密的首府也會大增。

還有一個問題是,為甚麼內觀大佛塔是以緬甸建築式樣,而不是印度建築式樣興建?所有人都應瞭解這點。按照純淨古老的印度傳統,衡量一個人在法的進步有兩項重要指標。第一項指標是成為無私地服務他人而不期待任何回報的人(pubakari)。第二項指標是感恩(kata&&u katavedi)。實際上,一個人應感恩任何在世俗事務上給予他幫助的人。

我們已從緬甸獲得失傳了兩千年的無價內觀技法,緬甸保存了內觀最原始純淨的風貌。我們因此才能以純淨的方式獲得這項技法。兩千至兩千五百年前,當這項技法從這裡傳入不同國家時,他們藉由按印度建築風格建造大佛塔的方式,向印度表達謝意,以便當地虔誠的人們看到大佛塔時,會銘記對印度的謝意。多個世紀過去了,原始的印度建築風格受到當地建築樣式影響,不同國家的佛塔具有不同的特色。今天,我們從緬甸獲得了這項技法。對緬甸表達謝意是我們的責任。往後的多個世紀,當這個國家的人們看到內觀大佛塔,將會懷著感恩記起緬甸的仁慈。生起了這種感激之情,他們對法的願力也會增強。如此,仿照仰光大金塔建造的內觀大佛塔,將會意義非凡。印度的人民將會變得快樂,變得安詳。

葛印卡老師於1997年9月17日《內觀通訊》所發表的一篇文章
理論實踐並駕齊驅

頭像
TrueFour1
文章: 103
註冊時間: 2012-09-20, 08:00

文章 TrueFour1 » 2013-04-27, 09:59

怎麼『大隱於市』換成『小隱於野』?!


請教法友:關於─→紀念柏卡西醫師的那一段文,個人有點疑問,能不能請法友釋疑!?


「...........第三天早上老師又打電話給我:「趕快過來,你的朋友進展神速,他似乎有累世的波羅蜜,已經達到接近涅槃的境界了。我現在必須傳授他一些必要的指導。」我非常的快樂,立刻趕往內觀中心,坐在烏巴慶老師的旁邊。柏卡西醫師接受了進一步的指導,並且立刻體證了涅槃,也就是超越感官的境界。我的喜悅真是難以言傳。烏巴慶老師也非常高興,他仔細地檢查了柏卡西醫師,發現所有跡象都顯示這是涅槃的境界。我欣喜萬分,我的摯友已經進入解脫之流,成為須陀洹,一個神聖的人。..............」

→請教法友:文中的烏巴慶老師如何知道柏卡西醫師,體證了涅槃?成為須陀洹?

→早期,佛陀弟子們,證果或證得涅槃,只有佛陀能說!能做證!烏巴慶老師如何得知?

頭像
lueo
文章: 38
註冊時間: 2005-08-27, 08:00
聯繫:

文章 lueo » 2013-04-27, 17:33

「看只是看」並不適合初學者。這是「法念住」中六入處的修習內容。

宣隆大師說,在還沒探索完感覺前,法念住是非常微細的。不過,他也告訴我們,四念住就像一杯檸檬汁,只要修習其中的一個念住,即已專注於所有念住,就如同喝下檸檬汁時,有人會說它是水汪汪的、甜的、酸的、鹹的一樣。

哪一個念住對現在的你來說比較明顯,就去觀注它,是最安全而有效的。可參考怎麼修法念住
在實踐中,受干擾的心意能覺察到干擾它的東西是極端地困難的。如果注意力是強勁而又集中的話,它根本就不會被干擾,離開了原來的禪修觀察對象。
此外,注意干擾會有下述危險:禪修者會以為自己正在覺察著它,殊不知自己已不知不覺地被那些干擾所牽引著。因此,最安全而又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加強專注最初的禪修觀察對象,譬如觸覺或感覺。
wong2013 寫:
leeyc2 寫:
wong2013 寫:..
當你看時,就只是看,當你聽時,就只是聽;當你嗅、嚐、觸時,就只是嗅、嚐、觸;當你認知時,就只是認知。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不要有價值判斷,也不要有因循舊習的分別心。..
這應是出自Bahiya經,也是提倡內觀禪法的老師可能引用的一段經文,有的老師更依此強調所謂的bare attention,但我懷疑這段經文是否適合做為一般初學者修習正念samma sati 的準則?譚尼沙羅尊者和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都有相關的評論,可參考.

ps雜阿含312經SN35.95有類似的文句
謝謝法友提出指導,末學認為這個Bahiya經的開示是非常明顯的四念住精華,而四念住也就是內觀禪,內觀禪是佛陀正法裡修持戒、定、慧的精義。一般初學者修習正念理應以包含佛陀正法裡戒、定、慧的精義的準則來進行禪修。

當我們連接"長部22大念住經"的部份,就可以端視出如實觀察和感受的真理是否和Bahiya經的開示存在共通,別忘記身念住和受念住的修持圓滿之際,其餘兩種念住也會自然鞏固,這是重點。

頭像
wong2013
文章: 67
註冊時間: 2013-01-14, 08:00

文章 wong2013 » 2013-04-27, 17:58

TrueFour1 寫:怎麼『大隱於市』換成『小隱於野』?!


請教法友:關於─→紀念柏卡西醫師的那一段文,個人有點疑問,能不能請法友釋疑!?


「...........第三天早上老師又打電話給我:「趕快過來,你的朋友進展神速,他似乎有累世的波羅蜜,已經達到接近涅槃的境界了。我現在必須傳授他一些必要的指導。」我非常的快樂,立刻趕往內觀中心,坐在烏巴慶老師的旁邊。柏卡西醫師接受了進一步的指導,並且立刻體證了涅槃,也就是超越感官的境界。我的喜悅真是難以言傳。烏巴慶老師也非常高興,他仔細地檢查了柏卡西醫師,發現所有跡象都顯示這是涅槃的境界。我欣喜萬分,我的摯友已經進入解脫之流,成為須陀洹,一個神聖的人。..............」

→請教法友:文中的烏巴慶老師如何知道柏卡西醫師,體證了涅槃?成為須陀洹?

→早期,佛陀弟子們,證果或證得涅槃,只有佛陀能說!能做證!烏巴慶老師如何得知?

謝謝法友關注,是這樣的,當初將『大隱於朝』折換成『大隱於市』是出於暱稱的需要,而『大隱於市』換成『小隱於野』也是暱稱的需要,末學認為『小隱於野』的內容比較適合目前對暱稱的形容,所以才由最早的『大隱於朝』折換成『大隱於市』,到昨天再換成『小隱於野』。

詳見大隱於市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 ... 9092805656


關於葛印卡老師紀錄了烏巴慶老師知道柏卡西醫師體驗涅盤的那一段文,我們可以用智慧來向問題進行不同角度的觀照而取得洞見。

在幾世紀前,緬甸因為接受和受惠於印度南傳而來的佛陀正法,追本溯源由高僧雷迪大師(Ledi Sayadaw)(1846-1923) ,在家老師薩亞泰吉(Saya Thetgyi 鐵吉老師)(1873-1945) ,烏巴慶老師(Sayagyi U Ba Khin) (1899-1971) ,葛印卡老師(S.N.GOENKA)(於1924年出生)等等傳承這個解脫的法門,內觀法。

韋布尊者 (Venerable Webu Sayadaw)—(1896-1977)

法友提問文中的烏巴慶老師如何知道柏卡西醫師體證了涅槃和成為須陀洹的原因,我們可以有這種分析,烏巴慶老師是傳承和遵從佛陀教導的正法弟子,也曾參與第六次佛經結集(Sixth Council)的策畫,對於巴利經文的認知和高深思辨的研究已有相當程度的造詣,當中包含對涅槃者的情境和成為聖者須陀洹的標準。而早期佛陀弟子們證果或證得涅槃只有佛陀能說和能做證,直到烏巴慶老師究竟是如何得知?這個答案可以由從釋迦摩尼佛劃時代的教導、神聖的經典、出家和在家弟子師生的傳統和保存的原始教導來作出對證。

站在正法弟子的角度和理解,當然認同凡夫俗子的我們可以用否定的思維來懷疑一切,否定這些聖者們沒有遵守五戒中的妄語,否定聖者們曾經認同這些傳承者們保存了佛陀教導的法理與實修的功德和成就,否定沒有親眼認知烏巴慶老師如何檢驗柏卡西醫師而體證涅槃和進入超越感官的涅槃境界,否定烏巴慶老師不是出家人而推倒他對實相如實觀照的修為。

雷迪大師 (Venerable Ledi Sayadaw)-- (1846-1923) http://www.udaya.dhamma.org/ledisaw.htm

鐵吉 老師 (Saya Thetgyi)--(1873-1945)
http://www.udaya.dhamma.org/thetgyi.htm

韋布尊者 (Venerable Webu Sayadaw)—(1896-1977)
http://www.udaya.dhamma.org/webusaw.htm

烏巴慶 老師 (Sayagyi U Ba Khin) (1899-1971) http://www.udaya.dhamma.org/subk.htm

葛印卡老師(S.N.GOENKA)
http://www.udaya.dhamma.org/goenka.htm

百年紀念 譯自葛印卡老師在三月的Hindi Vipashhyana Patrika所發表的文章
http://www.udaya.dhamma.org/discourse10.htm
理論實踐並駕齊驅

頭像
TrueFour1
文章: 103
註冊時間: 2012-09-20, 08:00

文章 TrueFour1 » 2013-04-27, 19:58

『隱』氏法友!謝謝撥空回覆。

不過,佛典中好像未提到證果及涅槃狀態的認定,而只提到證果及涅槃會完成什麼任務!

為什麼佛陀不提證果及涅槃的狀態呢?而只提證果及涅槃會完成什麼任務!?

..............................................................

頭像
wong2013
文章: 67
註冊時間: 2013-01-14, 08:00

文章 wong2013 » 2013-04-27, 20:38

lueo 寫:「看只是看」並不適合初學者。這是「法念住」中六入處的修習內容。

宣隆大師說,在還沒探索完感覺前,法念住是非常微細的。不過,他也告訴我們,四念住就像一杯檸檬汁,只要修習其中的一個念住,即已專注於所有念住,就如同喝下檸檬汁時,有人會說它是水汪汪的、甜的、酸的、鹹的一樣。

哪一個念住對現在的你來說比較明顯,就去觀注它,是最安全而有效的。可參考怎麼修法念住
在實踐中,受干擾的心意能覺察到干擾它的東西是極端地困難的。如果注意力是強勁而又集中的話,它根本就不會被干擾,離開了原來的禪修觀察對象。
此外,注意干擾會有下述危險:禪修者會以為自己正在覺察著它,殊不知自己已不知不覺地被那些干擾所牽引著。因此,最安全而又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加強專注最初的禪修觀察對象,譬如觸覺或感覺。
wong2013 寫:
leeyc2 寫: 這應是出自Bahiya經,也是提倡內觀禪法的老師可能引用的一段經文,有的老師更依此強調所謂的bare attention,但我懷疑這段經文是否適合做為一般初學者修習正念samma sati 的準則?譚尼沙羅尊者和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都有相關的評論,可參考.

ps雜阿含312經SN35.95有類似的文句
謝謝法友提出指導,末學認為這個Bahiya經的開示是非常明顯的四念住精華,而四念住也就是內觀禪,內觀禪是佛陀正法裡修持戒、定、慧的精義。一般初學者修習正念理應以包含佛陀正法裡戒、定、慧的精義的準則來進行禪修。

當我們連接"長部22大念住經"的部份,就可以端視出如實觀察和感受的真理是否和Bahiya經的開示存在共通,別忘記身念住和受念住的修持圓滿之際,其餘兩種念住也會自然鞏固,這是重點。

謝謝法友的觀點,根據末學的了解,四念住就是內觀法,內觀法包含法念住,只是在身、受、心、法四個面向時所專注時而建立出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末學在重複的練習中體會到身體的表面是仍然存在於身體的架構內,當眼、耳、鼻、舌、身體對外部有任何表面接觸,或是心在進行任何表面接觸時的內外六處都會有相互束縛的了知,而束縛就會不斷地繁衍。對盲人而言,就不存在有色彩、光線、形狀或形象的世界,但對初學者而言,也的確沒有甚至不存在四念住、七覺支或三十七道品的概念。

末學希望和法友交換一個觀點,因為末學的觀點著重於不會死背經文中的章句或理解一個道理,也盡可能以智慧和實修的體驗來避免只了解字眼或對經文的單一的洞察,為此,我會審視"當你看時,就只是看"的整個開示和實修的關連和精義,事實上當六根形成認知六塵時,就只是認知,不要有價值判斷,也不要有因循舊習的分別心,這個體驗正正就是正念的寫照,也包含「身」、「受」、「心」、「法」念住,無論是初學者或行者在進入禪修中的狀態,都能體證出四念住四個面向的息息相關和相互的關連。

例如當你在眼所看到色塵,認知到瞋恨的色塵時,就只是認知,回歸專注入出息來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而形成訓練和保持正念;當你在出入息念的坐禪中閉上眼所看到色塵,認知色塵時(顏色或其他動、靜態禪相),就只是認知,回歸專注的所緣而形成觀息智能的訓練和保持正念;又例如​​當你在內觀實相中嗅到異常的氣味,認知到香塵時(臭、香或怪氣),同樣地就只是認知,回歸專注的所緣而形成內觀智能的訓練和保持正念,如實觀照實相;再例如當你在意根的觀照中所分別出的法塵,認知到分別,同樣地只是認知,回歸覺知的所緣而形成訓練和保持正念,不會有價值判斷,也不會有因循舊習的分別心。以上這些種種實修的經驗均能演示出「身」、「受」、「心」、「法」的一體四面,法可以看到身、身可以看到心、受又可以看到身,心又可以看到法,只是質的組合成份的差異對比。

然而,分隔專攻四個部份來獨立修習,是會對初學者或根器存在差異的行者帶來不便,可是內觀法都包含四念住的四個面向內容,也是初學者必然經過的過程,只是能否洞察出真理的問題。所以宣隆大師所說的"在還沒探索完感覺前,法念住是非常微細的"是實在的,而四念住是一體四面而一脈相承,就像一杯檸檬汁,只要修習其中的一個念住,就有充份的了解和體驗也是實在的。
理論實踐並駕齊驅

頭像
wong2013
文章: 67
註冊時間: 2013-01-14, 08:00

文章 wong2013 » 2013-04-28, 00:33

TrueFour1 寫:『隱』氏法友!謝謝撥空回覆。

不過,佛典中好像未提到證果及涅槃狀態的認定,而只提到證果及涅槃會完成什麼任務!

為什麼佛陀不提證果及涅槃的狀態呢?而只提證果及涅槃會完成什麼任務!?

..............................................................
懶惰,是一種享受,勤奮不懈的行者要設法對治一切不善心所,修習正法的人都要經過日積累月和按步就班來研習法理和實修,就算你熟讀幾千萬字的所有經典而沒有一天的守戒和實修,佛陀再世也是幫不了自己去了解經典中的微言大義。

末學對於證果及涅槃的狀態尚且是學習階段,單是字詞的分析和實修的理解已有不同的詮釋,無論從律藏的經分別,經藏的相應部、長部、中部、增支部,論藏的發趣論等等都有對感受、證果和涅槃的狀態有深刻的文字記載,法友不妨告訴末學看過哪些經典?讓我們來進行共同研究和直搗問題的根源。
理論實踐並駕齊驅

頭像
TrueFour1
文章: 103
註冊時間: 2012-09-20, 08:00

文章 TrueFour1 » 2013-04-28, 07:30

法友飽覧群書,學識淵博,令人敬佩!說實在的,根本不需要再『隱』了,大可藉此興起慈悲心,以利益眾生!

小弟不才,懶惰成性,所學不多,就請大哥直接指教,以開眼界!

長久以來,敝人一直認為:佛陀‧具有深不可測的「智慧」,以及,無人能比的「神通」,和「十力」,跟「四無畏」!所以,佛陀能知他人之心:是否染污!?是否清淨!?染污到什麼程度?清淨到什麼程度?是否解脫!?是否已體證涅槃!?

這也就是敝人質疑→「烏巴慶老師如何知道柏卡西醫師,體證了涅槃?成為須陀洹?」的原因!

頭像
TrueFour1
文章: 103
註冊時間: 2012-09-20, 08:00

文章 TrueFour1 » 2013-04-28, 08:11

aller 寫:哇!像在看布袋戲一樣,金光萬道,瑞氣千條!氣勢驚人!


離我甚遠!

還是一句話:─→─→能不能告訴我:「 ...... 您們是以『什麼』做為所謂的五蘊中的『行蘊』呢?以及什麼是『滅盡』?怎麼『滅盡』?.....」




還有,
Aller法友於前面所問:

「 ...... 您們是以『什麼』做為所謂的五蘊中的『行蘊』呢?以及什麼是『滅盡』?怎麼『滅盡』?.....」


小弟也想聽聽大哥的高見!不知有沒有這個耳福!?

頭像
TrueFour1
文章: 103
註冊時間: 2012-09-20, 08:00

文章 TrueFour1 » 2013-04-28, 09:35

TrueFour1 寫:在下文,我Po出兩篇敘述:─什麼是「五蘊」的經文,大家參考參考!


◎雜阿含46經:


1、若『可閡』、『可分』,是名『色受陰』: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復以此色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2、『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復以此受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3、『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復以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4、『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復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5、『別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復以此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相應部22-79經:(節錄自莊春江公作站)


1、又,比丘們!為什麼你們稱它為『色』?比丘們!『變壞』,因此被稱為『色』,被什麼變壞?被寒、暑、飢、渴變壞,被與蠅、蚊、風、日、蛇的接觸而變壞,比丘們!『變壞』,因此被稱為『色』。


2、又,比丘們!為什麼你們稱它為『受』?比丘們!『感受』,因此被稱為『受』,感受什麼呢?感受苦、樂、不苦不樂,比丘們!『感受』,因此被稱為『受』。
─(vedayati →感受 )


3、又,比丘們!為什麼你們稱它為『想』?比丘們!『認知』,因此被稱為『想』,認知什麼呢?認知藍、黃、紅、白,比丘們!『認知』,因此被稱為『想』。
─(sa&jānāti →認知 )


4、又,比丘們!為什麼你們稱它為『行』?比丘們!『作被作的』,因此被稱為『行』,作什麼被作的呢?以色的特性而作被作的色;以受的特性而作被作的受;以想的特性而作被作的想;以行的特性而作被作的行;以識的特性而作被作的識,比丘們!『作被作的』,因此被稱為『行』。
─(saṅkhatamabhisaṅkharonti →作被作的)


5、又,比丘們!為什麼你們稱它為『識』?比丘們!『識知』,因此被稱為『識』,識知什麼呢?識知酸、苦、辛、甜,刺激、不刺激,鹹、不鹹,比丘們!『識知』,因此被稱為『識』。
─(vijānāti →識知)


1、『作被作的』,被稱為『行』!作什麼被作的呢?以色的特性而作被作的色;以受的特性而作被作的受;以想的特性而作被作的想;以行的特性而作被作的行;以識的特性而作被作的識。

─那,此經中「行蘊」的定義,似與雜阿含41、46經「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 」,因『觸』而生『行』的語意不合!

我們如何以以色的特性而作被作的色?.........以識的特性而作被作的識?這裡頭有『觸』的成分嗎?


2、『認知』,被稱為『想』,認知什麼呢?認知藍、黃、紅、白。我們的「想」蘊,只在認知藍、黃、紅、白嗎?


3、『識知』,被稱為『識』,識知什麼呢?識知酸、苦、辛、甜,刺激、不刺激,鹹、不鹹。我們的「識」蘊,只在識知「酸、苦、辛、甜,刺激、不刺激,鹹、不鹹。」嗎?


可能我太笨了!太懶惰了!請『隱』法友或知情的法友點撥。謝謝!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