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愁和憂惱的區別!
《大念住經》有幾個名詞意思相近,比如憂愁和憂惱,個人看不出明顯的區別。佛陀是大智慧者,說的每個詞語都在表達不同的意思。
諸法友,憂愁和憂惱的區別在哪里呢!
比丘們!這是為了眾生的清淨、為了愁與悲的超越、為了苦與憂的滅沒、為了方法的獲得、為了涅盤的作證之無岔路之道,即:四念住。
-----《念住大經》/中部10經(莊春江譯)
sokaparidevanam samatikkamaya, 3dukkhadomanassanam atthavgamaya,
悲傷 哭泣 一起 超越 去 苦 憂 為滅絕
soka+parideva sam + ati+k+kama dukkha+domanassa atthavgama(=atthagama)
adj. m.p.Dat. m. adj.(n.s.Dat.) m.n. n.p.Dat. m.s.Dat.
2為諸悲傷及諸啼哭的超越,3為諸苦憂的消滅。
-----《大念處經》長部經典(明法尊者譯)
憂愁和憂惱的區別
性空長老是這樣解說‘超越憂愁和滅除憂惱’的:
(個人覺得憂愁和憂惱沒什麽區別)
(二)超越憂愁
第二種利益是超越憂愁,註釋書提到一個很有名關於山達帝大臣(Santati)的故事19。山達帝是憍薩羅國王的大臣,因在邊境打退外患的入侵,波斯匿王很高興,就大為獎賞,又賜給他一位善於歌舞的美女。山達帝很愛這位美女,帶著她出城遊玩,經過城門時,遇見入城托缽的世尊。佛陀告訴阿難:「山達帝今晚會證悟阿羅漢果20,隨後在空中入般涅槃。」大家都很好奇,因為耽於欲樂的山達帝,怎麼可能當晚成就阿羅漢入涅槃?
山達帝與美女在城外花園玩樂,正當絃歌妙舞時,美女突然瞠目張嘴倒地而亡。山達帝看到最心愛的美女突然死去,非常憂愁、傷悲,於是去請求佛陀為他開解。佛陀知道他開悟的因緣已經成熟,便為他開示,並誦出偈文:「清除過去事,未來不生起,不執此二者,安詳步道旅。」
山達帝聽了佛陀的開示很快就開悟,成就了阿羅漢、四無礙解智21與諸神通22。他檢查自己的壽命,知道當晚就要入涅槃,便盤腿上昇空中,向大眾宣說自己在過去世所累積的善業、善行。然後在空中入火遍三昧23,而後般涅槃。由於過去功德的累積,他在今世修習四念處,運用世間的智慧與出世間的智慧,因而成就涅槃,得四無礙智。當然他過去所有的功德,與修行所成就的波羅蜜24,都是他今世成就的重要因緣。這是由修習四念處而超越憂愁的故事。
......
(五)滅除憂惱
四念處法門有助於滅除內心的憂惱,就如同帝釋天王(Sakka)的例子。帝釋天王見到自己的五種衰相27後,由於害怕死亡而滿懷憂惱。他前來拜見佛陀,並提出十四個問題,佛陀回答了關於捨受的問題後,帝釋天王證得初果的聖位。他再次轉世,仍投生為帝釋。由於修習受念處,得以超越內心的憂惱。
-----禪修開示(性空長老)
(個人覺得憂愁和憂惱沒什麽區別)
(二)超越憂愁
第二種利益是超越憂愁,註釋書提到一個很有名關於山達帝大臣(Santati)的故事19。山達帝是憍薩羅國王的大臣,因在邊境打退外患的入侵,波斯匿王很高興,就大為獎賞,又賜給他一位善於歌舞的美女。山達帝很愛這位美女,帶著她出城遊玩,經過城門時,遇見入城托缽的世尊。佛陀告訴阿難:「山達帝今晚會證悟阿羅漢果20,隨後在空中入般涅槃。」大家都很好奇,因為耽於欲樂的山達帝,怎麼可能當晚成就阿羅漢入涅槃?
山達帝與美女在城外花園玩樂,正當絃歌妙舞時,美女突然瞠目張嘴倒地而亡。山達帝看到最心愛的美女突然死去,非常憂愁、傷悲,於是去請求佛陀為他開解。佛陀知道他開悟的因緣已經成熟,便為他開示,並誦出偈文:「清除過去事,未來不生起,不執此二者,安詳步道旅。」
山達帝聽了佛陀的開示很快就開悟,成就了阿羅漢、四無礙解智21與諸神通22。他檢查自己的壽命,知道當晚就要入涅槃,便盤腿上昇空中,向大眾宣說自己在過去世所累積的善業、善行。然後在空中入火遍三昧23,而後般涅槃。由於過去功德的累積,他在今世修習四念處,運用世間的智慧與出世間的智慧,因而成就涅槃,得四無礙智。當然他過去所有的功德,與修行所成就的波羅蜜24,都是他今世成就的重要因緣。這是由修習四念處而超越憂愁的故事。
......
(五)滅除憂惱
四念處法門有助於滅除內心的憂惱,就如同帝釋天王(Sakka)的例子。帝釋天王見到自己的五種衰相27後,由於害怕死亡而滿懷憂惱。他前來拜見佛陀,並提出十四個問題,佛陀回答了關於捨受的問題後,帝釋天王證得初果的聖位。他再次轉世,仍投生為帝釋。由於修習受念處,得以超越內心的憂惱。
-----禪修開示(性空長老)
Re: 憂愁和憂惱的區別
往後讀就有解釋了不是嗎?
soka:憂
[blockquote]比丘們,什麼是憂呢?面對各種不幸,受各種苦惱的事情影響,生起憂傷、憂愁。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憂了。[/blockquote]
domanassa:惱
[blockquote]比丘們,什麼是惱呢?各種內心的苦,各種內心的不快;感受各種由內心接觸事物所帶來的苦和不快。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惱了。[blockquote]
面對不幸、苦惱的事件產生的:愁(soka)、悲(parideva)、哀(upayasa)。
任何身體的痛苦:苦(dukkha)
任何心理的痛苦:憂(domanassam)
愁:就像用小火煮油
悲:就像用大火煮油
哀:就像油已煮滾,火卻不滅直到乾沽
苦、憂:受念住可以分為三種受(大念住經)和五種受(一百零八經,SN 36.22)。五種受中,苦受可以分解為身體上和心理上的,身體上的苦就是dukkha,心理上的苦就是憂(domanassam)。這兩種合起來,就是三種受中的「苦受」(dukkha vedana)。
[blockquote]可以超越(samatikkama) 各種事件帶來的影響(愁、悲);再進一步,與事件無關,任何身體、心理的苦受(苦、憂)都可以被滅除(atthangama),證得涅槃。這就是四念住的用處。[/blockquote]
哀沒有提到,個人的解讀是超越愁悲就沒有哀的可能,哀比較像陷在事件裡自我放棄的狀態。
soka:憂
[blockquote]比丘們,什麼是憂呢?面對各種不幸,受各種苦惱的事情影響,生起憂傷、憂愁。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憂了。[/blockquote]
domanassa:惱
[blockquote]比丘們,什麼是惱呢?各種內心的苦,各種內心的不快;感受各種由內心接觸事物所帶來的苦和不快。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惱了。[blockquote]
面對不幸、苦惱的事件產生的:愁(soka)、悲(parideva)、哀(upayasa)。
任何身體的痛苦:苦(dukkha)
任何心理的痛苦:憂(domanassam)
愁:就像用小火煮油
悲:就像用大火煮油
哀:就像油已煮滾,火卻不滅直到乾沽
苦、憂:受念住可以分為三種受(大念住經)和五種受(一百零八經,SN 36.22)。五種受中,苦受可以分解為身體上和心理上的,身體上的苦就是dukkha,心理上的苦就是憂(domanassam)。這兩種合起來,就是三種受中的「苦受」(dukkha vedana)。
[blockquote]可以超越(samatikkama) 各種事件帶來的影響(愁、悲);再進一步,與事件無關,任何身體、心理的苦受(苦、憂)都可以被滅除(atthangama),證得涅槃。這就是四念住的用處。[/blockquote]
哀沒有提到,個人的解讀是超越愁悲就沒有哀的可能,哀比較像陷在事件裡自我放棄的狀態。
yunshui 寫:憂愁和憂惱的區別!
《大念住經》有幾個名詞意思相近,比如憂愁和憂惱,個人看不出明顯的區別。佛陀是大智慧者,說的每個詞語都在表達不同的意思。
諸法友,憂愁和憂惱的區別在哪里呢!
比丘們!這是為了眾生的清淨、為了愁與悲的超越、為了苦與憂的滅沒、為了方法的獲得、為了涅盤的作證之無岔路之道,即:四念住。
-----《念住大經》/中部10經(莊春江譯)
sokaparidevanam samatikkamaya, 3dukkhadomanassanam atthavgamaya,
悲傷 哭泣 一起 超越 去 苦 憂 為滅絕
soka+parideva sam + ati+k+kama dukkha+domanassa atthavgama(=atthagama)
adj. m.p.Dat. m. adj.(n.s.Dat.) m.n. n.p.Dat. m.s.Dat.
2為諸悲傷及諸啼哭的超越,3為諸苦憂的消滅。
-----《大念處經》長部經典(明法尊者譯)
Re: 憂愁和憂惱的區別
恩恩 而且當事情發生的時候
幾乎在短時間內,複合的產生~~ 很少會單純生起一種。
例如 : 因為地震 家毀掉了,
要面對家人傷亡,財產毀掉,還有未來生計,重建,
食物,工作,學業,等等許多種問題產生,
每個事情都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煩惱。
有時候真的很難分辨,現在產生的是 愁悲惱哪一種
人在很慘的時候,常常每一種都會在短時間內,輪流生起。
幾乎在短時間內,複合的產生~~ 很少會單純生起一種。
例如 : 因為地震 家毀掉了,
要面對家人傷亡,財產毀掉,還有未來生計,重建,
食物,工作,學業,等等許多種問題產生,
每個事情都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煩惱。
有時候真的很難分辨,現在產生的是 愁悲惱哪一種
人在很慘的時候,常常每一種都會在短時間內,輪流生起。
Re: 憂愁和憂惱的區別
謝謝法友的解析,找了壹些資料。lueo 寫:往後讀就有解釋了不是嗎?
soka:憂
[blockquote]比丘們,什麼是憂呢?面對各種不幸,受各種苦惱的事情影響,生起憂傷、憂愁。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憂了。[/blockquote]
domanassa:惱
[blockquote]比丘們,什麼是惱呢?各種內心的苦,各種內心的不快;感受各種由內心接觸事物所帶來的苦和不快。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惱了。[blockquote]
面對不幸、苦惱的事件產生的:愁(soka)、悲(parideva)、哀(upayasa)。
任何身體的痛苦:苦(dukkha)
任何心理的痛苦:憂(domanassam)
愁:就像用小火煮油
悲:就像用大火煮油
哀:就像油已煮滾,火卻不滅直到乾沽
苦、憂:受念住可以分為三種受(大念住經)和五種受(一百零八經,SN 36.22)。五種受中,苦受可以分解為身體上和心理上的,身體上的苦就是dukkha,心理上的苦就是憂(domanassam)。這兩種合起來,就是三種受中的「苦受」(dukkha vedana)。
[blockquote]可以超越(samatikkama) 各種事件帶來的影響(愁、悲);再進一步,與事件無關,任何身體、心理的苦受(苦、憂)都可以被滅除(atthangama),證得涅槃。這就是四念住的用處。[/blockquote]
哀沒有提到,個人的解讀是超越愁悲就沒有哀的可能,哀比較像陷在事件裡自我放棄的狀態。
帕奧禅師是這樣解說的:
愁(soka)
相:內裏在燃燒,或心發愁。
作用:徹底地燃燒心。
現起:對失去親戚等處境不斷地發愁。
近因:面對不可喜目標,例如失去親戚等。
悲(parideva)
相:不斷地哭泣;出聲痛哭。
作用:宣說功德與過失。
現起:有悲的有情,或心的不穩定與旋轉,或導致混淆與暈轉的心。
近因:面對不可喜目標,例如失去親戚等。
苦(dukkha)= 身苦(k&yika dukkha)
即與「苦俱身識」相應的「受」是苦。(選出它的苦受來辨別。)
相:令身體遭受苦楚。
作用:令到缺乏智慧者內心不快。
現起:身體的痛苦。
近因:能帶來此苦的不可喜目標。
憂(domanassa)= 心所之苦(cetasika dukkha)
相:令心遭受苦楚。
作用:令與瞋相應的心煩燥。
現起:內心的痛苦。
近因:能帶來此憂的不可喜目標。
惱(up&y&sa)
能帶給面對失去親戚等的有情極度內心痛苦的瞋是惱。(這即是說它並不是憂受domanassa vedan&。)有些論師說它是行蘊十四不善心所的其中之壹。
相:徹底地燃燒內心,或不正常地執著失去的親戚等。
作用:導致悲歎。
現起:身與心投入于目標,如失去親戚;或導致身與心投入于目標,如失去親戚。
近因:面對不可喜目標,例如失去親戚。
-----帕奧禅師《智慧之光》 第十四章:相、作用、現起、近因
Re: 憂愁和憂惱的區別
是的,这些微细的差别,在心很清净和慧很明觉时才能觉察。shane 寫:恩恩 而且當事情發生的時候
幾乎在短時間內,複合的產生~~ 很少會單純生起一種。
例如 : 因為地震 家毀掉了,
要面對家人傷亡,財產毀掉,還有未來生計,重建,
食物,工作,學業,等等許多種問題產生,
每個事情都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煩惱。
有時候真的很難分辨,現在產生的是 愁悲惱哪一種
人在很慘的時候,常常每一種都會在短時間內,輪流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