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東西,我前面也說過了。盡管很多人說,這個全身是指呼吸,但是我認為是“身體”。BBCALL 寫:請說明一下「全身」?這裡是指身體的全身還是指出入息?沿用這個比喻,在解悟禪法的第一步,是要先把呼吸點亮(小範圍的,在鼻子周圍的),第二步就是要把全身點亮。
解悟禪法(暫定名)
心念處是最難表達的,這是因為,什末是這裏所指的心呢?難以把握。不象身體,和感受。比較具體,一說大家好理解。freshman 寫:什末是心念住呢?就是,当你心中有善法的时候,你知道心有善法;当你心中有恶法的时候,你知道心有恶法。
接下来,当你觉察到心有恶法的时候,你要舍弃,要断除之;当你觉察到心有善法的时候,你要培养,要保持之;这就是四正断或者四正勤。为什末有四个呢?因为除了善恶,还有已生卅未生两对。
在【雜阿含經】第616經當中,世尊用了比喻來說如何修心念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癡.不辨.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譬如廚士愚癡.不辨。不善巧便調和眾味。奉養尊主。酸堿酢淡。不適其意。不能善取尊主所嗜。酸堿酢淡。眾味之和。不能親侍尊主左右。司其所須。聽其所欲。善取其心。而自用意調和眾味。以奉尊主。若不適其意。尊主不悅。不悅故不蒙爵賞。亦不愛念。愚癡比丘亦復如是。不辨.不善。於身身觀住。不能除斷上煩惱。不能攝取其心。亦復不得內心寂靜。不得勝妙正念正知。亦復不得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本所未得安隱涅盤。是名比丘愚癡.不辦.不善。不能善攝內心之相而取外相。自生障閡
若有比丘黠慧才辯。善巧方便。取內心已。然後取於外相。彼於後時終不退減。自生障閡。譬如廚士黠慧聰辯。善巧方便。供養尊主。能調眾味。酸堿酢淡。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眾味。以應其心。聽其尊主所欲之味。數以奉之。尊主悅已。必得爵祿。愛念倍重。如是黠慧廚士善取尊主之心。比丘亦復如是。身身觀念住。斷上煩惱。善攝其心。內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心法。現法樂住。得所未得安隱涅盤。是名比丘黠慧辯才。善巧方便。取內心相。攝持外相。終無退減。自生障閡。受.心.法觀亦復如是
可以看到,如何修心念處,要有善巧方便。
在我看來,就是要個別指導,學人細細體會這個“善巧方便”才能成功。
身念處,受念處修習多了,再有別人的指導,比較容易體會這個“善巧方便”。
有人說這個經文說的是所謂的"禪相",不一定是說心念處.這是他們的理解,和我沒有關系.我只是就我自己的理解來自圓其說,建立解悟禪法的理論體系.
再看【雜阿含經】第622經
雲何為比丘勤攝心住。若比丘已生惡不善法當斷。生欲.方便。精進攝心。未生惡不善法不令起。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習增滿。生欲.方便。精勤攝心。是名比丘勤攝心住.
再看南傳長部大念處經
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心觀心耶?於此,諸比丘!比丘心貪者,知:“心貪。”
又心,離貪者,知:“心離貪。”
又心,嗔者,知:“心嗔。”
又心,離嗔者,知:“心離嗔。”
又心,癡者,知:“心癡。”
又心,離癡者,知:“心離癡。”
我認為,心念住的修習,就是要
1)能夠先把握住"心"-----這個本來很難把握的東西. 如果把握住了,就叫善攝內心之相.
如何是把握住"心"了呢?是能夠穩定的,比較長久的,比較容易的可以念住它. 其實,普通人看見了自己的雜念和思想,也算是念住了心,但是,不能長久和穩定,所以算不上是善攝內心之相.還有,如果沒有雜念和思想的時候,心在哪裏呢?他不很清楚,所以根本談不上善攝內心之相.
2)看心的內容,有沒有貪,癡等.只有能夠穩定地念住心,才可能知道它的內容,而知道心的內容,依照念住經的記載就是在修心念住.
再看【雜阿含經】第622經
雲何為比丘勤攝心住。若比丘已生惡不善法當斷。生欲.方便。精進攝心。未生惡不善法不令起。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習增滿。生欲.方便。精勤攝心。是名比丘勤攝心住.
再看南傳長部大念處經
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心觀心耶?於此,諸比丘!比丘心貪者,知:“心貪。”
又心,離貪者,知:“心離貪。”
又心,嗔者,知:“心嗔。”
又心,離嗔者,知:“心離嗔。”
又心,癡者,知:“心癡。”
又心,離癡者,知:“心離癡。”
我認為,心念住的修習,就是要
1)能夠先把握住"心"-----這個本來很難把握的東西. 如果把握住了,就叫善攝內心之相.
如何是把握住"心"了呢?是能夠穩定的,比較長久的,比較容易的可以念住它. 其實,普通人看見了自己的雜念和思想,也算是念住了心,但是,不能長久和穩定,所以算不上是善攝內心之相.還有,如果沒有雜念和思想的時候,心在哪裏呢?他不很清楚,所以根本談不上善攝內心之相.
2)看心的內容,有沒有貪,癡等.只有能夠穩定地念住心,才可能知道它的內容,而知道心的內容,依照念住經的記載就是在修心念住.
如果沒有雜念和思想的時候,心在哪裏呢?freshman 寫:
1)能夠先把握住"心"-----這個本來很難把握的東西. 如果把握住了,就叫善攝內心之相.
如何是把握住"心"了呢?是能夠穩定的,比較長久的,比較容易的可以念住它. 其實,普通人看見了自己的雜念和思想,也算是念住了心,但是,不能長久和穩定,所以算不上是善攝內心之相.還有,如果沒有雜念和思想的時候,心在哪裏呢?他不很清楚,所以根本談不上善攝內心之相.
2)看心的內容,有沒有貪,癡等.只有能夠穩定地念住心,才可能知道它的內容,而知道心的內容,依照念住經的記載就是在修心念住.
如果你正念在身,心就在身上....
如果行者有能力"取自心相"就可以現觀此時的心就在身念處上....也在眼,耳,鼻等六根處....也正好是:看只是看,聽只是聽.....
這是一層功夫,很難用語言表達.
說到這裏,未免又要發一發感慨:
四念處並不是簡單的如實觀之,或者如實知見----直觀生滅/無常/無我。而是轉轉深,轉轉勝。
念住於身,對於初學來說,只是身念處,等你功夫深了,你會發現,一念之間,不只是身念處,受念處,甚至還有心念處,法念處。
同時,舉上面那個例子:遇到煩心事了,並不是如實知見----直觀煩惱的生滅/無常/無我。而是這樣的:
念住於心,煩惱升起時,知道這是煩惱,這是惡法,要斷除之。要有這個意願(這是以欲斷欲-四如意足之一)斷除已經升起的惡法(四正勤之一)。
當心無煩惱時,知道心無煩惱,這是善法,要保持之。也要有這個意願。
再說一說法念處:用佛法的概念,分類來區分善法/惡法,這就可以是擇法覺支(所以我們要多聞佛法),再在現觀的時刻一一可以標明諸法。這也是法念處。
然後,去除惡法(五蓋),保持善法(五禪支),要有進入禪那的意願。
這就是轉轉深,轉轉勝。
四念處並不是簡單的如實觀之,或者如實知見----直觀生滅/無常/無我。而是轉轉深,轉轉勝。
念住於身,對於初學來說,只是身念處,等你功夫深了,你會發現,一念之間,不只是身念處,受念處,甚至還有心念處,法念處。
同時,舉上面那個例子:遇到煩心事了,並不是如實知見----直觀煩惱的生滅/無常/無我。而是這樣的:
念住於心,煩惱升起時,知道這是煩惱,這是惡法,要斷除之。要有這個意願(這是以欲斷欲-四如意足之一)斷除已經升起的惡法(四正勤之一)。
當心無煩惱時,知道心無煩惱,這是善法,要保持之。也要有這個意願。
再說一說法念處:用佛法的概念,分類來區分善法/惡法,這就可以是擇法覺支(所以我們要多聞佛法),再在現觀的時刻一一可以標明諸法。這也是法念處。
然後,去除惡法(五蓋),保持善法(五禪支),要有進入禪那的意願。
這就是轉轉深,轉轉勝。
freshman 寫:好了,再回過來看[二三] 第三 緣
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二 [爾時,世尊曰:]‘諸比丘!我依知、見說漏之滅盡,非不知、不見而說。
三 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見為漏之滅盡耶?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滅如是如是;受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識如是如是,識之集如是如是,識之滅如是如是。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為漏之滅盡。
四 諸比丘!滅盡之時,我說於滅之智為有緣而非無緣。
五 諸比丘!何為滅智之緣耶?當謂‘是解脫’。諸比丘!我說解脫是有緣而非無緣。
六 諸比丘!何為解脫之緣耶?當謂‘是離貪。’諸比丘!我說離貪是有緣而非無緣。
七 諸比丘!何為離貪之緣耶?當謂‘是厭離。’諸比丘!我說厭離是有緣而非無緣。
八 諸比丘!何為厭離之緣耶?當謂‘是如實知見。’諸比丘!我說如實知見是有緣而非無緣。
九 諸比丘!何為如實知見之緣耶?當謂‘是三摩地。’諸比丘!我說三摩地是有緣而非無緣。
一〇 諸比丘!何為三摩地之緣耶?當謂‘是樂。’諸比丘!我說樂是有緣而非無緣。
一一 諸比丘!何為樂之緣耶?當謂‘是輕安。’諸比丘!我說經安是有緣而非無緣。
一二 諸比丘!何為經安之緣耶?當謂‘是喜。’諸比丘!我說喜是有緣而非無緣。
有了,輕安覺支.喜覺支.定覺支,再加上正念正知(如實知見,包含了念覺支)----〉擇法,我大膽推測,這裏的厭離就是舍覺支+精進覺支。
所以,造成了解脫,也就是覺悟。
●SN 12-23經:
[二三] 第三 緣
[爾時,世尊]住捨衛城。
[爾時,世尊曰:]「諸比丘!我依知、見說漏之滅盡,非不知、不見而說。
諸比丘!如何知、如何見為漏之滅盡耶?色如是如是,色之集如是如是,色之滅如是如是;受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識如是如是,識之集如是如是,識之滅如是如是。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為漏之滅盡。
諸比丘!滅盡之時,我說於滅之智為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滅智之緣耶?當謂「是解脫。」諸比丘!我說解脫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解脫之緣耶?當謂「是離貪。」諸比丘!我說離貪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離貪之緣耶?當謂「是厭離。」諸比丘!我說厭離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厭離之緣耶?當謂「是如實知見。」諸比丘!我說如實知見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如實知見之緣耶?當謂「是三摩地。」諸比丘!我說三摩地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三摩地之緣耶?當謂「是樂。」諸比丘!我說樂是有緣而非無後。
諸比丘!何為樂之緣耶?當謂「是輕安。」諸比丘!我說經安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經安之緣耶?當謂「是喜。」諸比丘!我說喜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喜之緣耶?當謂「是悅。」諸比丘!我說悅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悅之緣耶?當謂「是信。」諸比丘!我說信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信之緣耶?當謂「是苦。」諸比丘!我說苦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苦之緣耶?當謂「是生。」諸比丘!我說生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生之緣耶?當謂「是有。」諸比丘!我說有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有之緣耶?當謂「是取。」諸比丘!我說取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取之緣耶?當謂「是愛。」諸比丘!我說愛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愛之緣耶?當謂「是受。」……當謂「是觸」……當謂「是六處。」……當謂「是名。」……當謂「是識。」……當謂「是行。」諸比丘!我說行是有緣而非無緣。
諸比丘!何為行之緣耶?當謂:「是無明。」
諸比丘!如是緣無明而有行,緣行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愛,緣愛而有取,緣取而有有,緣有而有生,緣生而有苦,緣苦而有信,緣信而有悅,緣悅而有喜,緣喜而有輕安,緣輕安而有樂,緣樂而有三摩地,緣三摩地而有如實知見,緣如實知見而有厭離,緣厭離而有離貪,緣離貪而有解脫,緣解脫於滅有智。
諸比丘!譬如天降雨於山頂,落大粒時,其水轉向低處、充滿山側之洞穴、罅、隙、壑,充滿山側之洞穴、罅、隙、壑,更充滿小池,充滿小池更充滿大池,充滿大池更充滿小河,充滿小河更充滿大河,充滿大河,繼而充之於海,大海。
諸比丘!同於此者,緣無明而有行,緣行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愛,緣愛而有取,緣取而有有,緣有而有生,緣生而有苦,緣苦而有信,緣信而有悅,緣悅而有喜,緣喜而有輕安,緣輕安而有樂,緣樂而有三摩地,緣三摩地而有如實知見,緣如實知見而有厭離,緣厭離而有離貪,緣離貪而有解脫,緣解脫而有滅智。」
...........................................................................
●雜阿含經263經:
(二六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留國雜色牧牛聚落。
爾時,佛告諸比丘:「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云何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
不修方便隨順成就,而用心求,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當知彼比丘終不能得漏盡解脫。
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習何等?謂不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
「如是,比丘善修方便,正復不欲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所以者何?以勤修習故。
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
「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一切結縛、使、煩惱、纏,漸得解脫。
所以者何?善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說是法時,六十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雜阿含28經:
(二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
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得見法涅槃,云何比丘得見法涅槃?」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見法涅槃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識,於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
請教法友─
1、世尊‧於尼連禪河側所悟‧是「緣起法」,而「緣起法」最完整的是「十二緣起法」,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但是,SN 12-23經所談的,卻是「二十二緣起」,且不見於北傳聖典中。
「二十二緣起」如下:
─「緣無明而有行,緣行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愛,緣愛而有取,緣取而有有,緣有而有生,緣生而有苦,緣苦而有信,緣信而有悅,緣悅而有喜,緣喜而有輕安,緣輕安而有樂,緣樂而有三摩地,緣三摩地而有如實知見,緣如實知見而有厭離,緣厭離而有離貪,緣離貪而有解脫,緣解脫而有滅智。」
(1)請問:為何「緣苦而有信,緣信而有悅」?
(2)是不是由「無明」往下「緣」,就可以達「解脫」,得「滅智」?也就是:只要由「生死流轉」的「十二緣起」為起點,不需要「十二緣起」「還滅」的功夫,就可以達「解脫」,得「滅智」?那‧大家都不用再修行了!
2、依雜阿含28經所說:「比丘見法涅槃」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貪」、「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也就是說「見法涅槃」的步驟: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貪」、「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而並不是SN 12-23經所談的:經由「生死流轉」的「十二緣起」,突然轉成「信」、「悅」、「喜」、「輕安」、「樂」、「三摩地」,來達成「厭離」、「離貪」、「解脫」、「滅盡」。
3、與SN 12-23經相對應的經,是雜阿含經263經:
兩經前段所談的都是「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云何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
但是,後面就不同了。
雜阿含經263經,認為要達到「以知見故,得諸漏盡」,則必須「善修方便,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而
SN 12-23經,則是認為依「二十二緣起」,即可達到「以知見故,得諸漏盡」,「二十二緣起」如下:
─「緣無明而有行,緣行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愛,緣愛而有取,緣取而有有,緣有而有生,緣生而有苦,緣苦而有信,緣信而有悅,緣悅而有喜,緣喜而有輕安,緣輕安而有樂,緣樂而有三摩地,緣三摩地而有如實知見,緣如實知見而有厭離,緣厭離而有離貪,緣離貪而有解脫,緣解脫而有滅智。」
這是‧不同部派所傳的法,其差異竟是如此之大!SN 12-23經所說的「二十二緣起」可達「漏盡」,諸位聽說了嗎?你贊成嗎?
The4 寫:雜阿含經263經,認為要達到「以知見故,得諸漏盡」,則必須「善修方便,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而
SN 12-23經,則是認為依「二十二緣起」,即可達到「以知見故,得諸漏盡」,「二十二緣起」如下:
─「緣無明而有行,緣行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緣名色而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緣觸而有受,緣受而有愛,緣愛而有取,緣取而有有,緣有而有生,緣生而有苦,緣苦而有信,緣信而有悅,緣悅而有喜,緣喜而有輕安,緣輕安而有樂,緣樂而有三摩地,緣三摩地而有如實知見,緣如實知見而有厭離,緣厭離而有離貪,緣離貪而有解脫,緣解脫而有滅智。」
這是‧不同部派所傳的法,其差異竟是如此之大!SN 12-23經所說的「二十二緣起」可達「漏盡」,諸位聽說了嗎?你贊成嗎?
SN12.23經文如何讓你看出是所謂22[緣起]???經文有你所說棕色的意思嗎?要不要先說明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