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率天是不是有大量菩常住?
Re: 兜率天是不是有大量菩常住?
巴利經典的說法是qch8889 寫:兜率天是不是常有很多菩常住呢?
要有佛陀受記 [指定] 才能被稱為菩薩
所以菩薩是非常少的
因為佛陀的出世 就很少
一個世界有[成住壞空] 一整個週期的循環
時間可能長達200-300億年
而且只有 [住]這個階段才有佛陀出現
因為佛陀 只會生在人類 只會生在人間 絕對不生在天界 鬼 地獄 動物
而且同個時間不會有 兩個佛陀出現
而經典的說法是~~ 我們現在此時這個世界 似乎只有5個佛陀
悉達多 是第四個
下一個就是 mettaya buddha
所以如果以上為真 按照這樣的情況
菩薩 佛陀 都是數量很少 稀有~~
- Vipasyananda
- 文章: 16
- 註冊時間: 2012-09-10, 08:00
我發現中國佛教的淨土法門通常都主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然而南傳佛教通常都是發願往生兜率淨土的比較多。接觸上座部南傳佛法是最近這一年的事,如果沒有錯,是否兜率天的往生會比西方極樂世界容易?根據過讀淨土十疑論智者大師的解說中,求西方極樂世界是比兜率淨土容易,然而,在其他的地方,末學也收集到資料說淨土十疑論是偽論,實際的作者並非智者大師,而是有心人擅用大師的名字做此著作,想推翻兜率淨土。我查過彌勒三經,上面也沒有明確地說到往生兜率內院會退墮下來,在上生經有提到,往生內院則能夠逢見賢劫千佛及未來星宿劫千佛,所以有人說往生兜率內院是沒有退墮的可能。
至於往生的條件,諸說不一,依照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的看法是持五戒十善加上修福則能得生彼處;而有些弘揚淨土法門的法師卻強調,兜率內院雖處欲界散地的第四層天,但是得生內院者必需有止觀的工夫。請問哪一個說詞才是正確的?又依南傳上座部的看法,要具足哪些條件方能得生彼處?有具體的步驟、理論與修持方法嗎?論禪定的話,禪定必備條件是近行定嗎?
至於往生的條件,諸說不一,依照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的看法是持五戒十善加上修福則能得生彼處;而有些弘揚淨土法門的法師卻強調,兜率內院雖處欲界散地的第四層天,但是得生內院者必需有止觀的工夫。請問哪一個說詞才是正確的?又依南傳上座部的看法,要具足哪些條件方能得生彼處?有具體的步驟、理論與修持方法嗎?論禪定的話,禪定必備條件是近行定嗎?
龍樹菩薩造之《中論》: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名中道義。』
"Things born of causes and conditions, I say are empty; they are also false names, and also the meaning of the Middle Way." --- Madhyamika by Nagarjuna
"Things born of causes and conditions, I say are empty; they are also false names, and also the meaning of the Middle Way." --- Madhyamika by Nagarjuna
- Vipasyananda
- 文章: 16
- 註冊時間: 2012-09-10, 08:00
阿彌陀經 無量壽經 這類的經
來源不清楚.
經文結構也不像 阿含 巴利
經文內容更不像 佛陀的說話方式
但我不否認 [淨土] 這個地方
而且我跟印順懷疑的一樣 如果真的生 [淨土]
應該就是生在 某種[欲界天]
幾個有趣的資料可以參考看看
1. 19世紀左右 一個大基督徒兼大科學家 : 史威登堡 他形容[天人形態]
博客來有賣他幾本書
2. 本世紀的美國大基督徒 [凱西] 他的內容 共有 1.5萬則的錄音記錄
3. 阿毗達摩裡面對於 天人 的概念分類 形態分析
4. 根據一些大量 數萬的瀕死經驗案例~跟台大校長李先生作的資料
也說明了些天人的形態
為什麼不說是 色界天 或是 無色界天
因為在阿毗達摩的範疇裡
色界天人 似乎不能講話 只有 眼耳意 三種感知
他們沒有 鼻舌身 三種感知
=============================
無色界天人更慘 連[眼耳]都沒有 也不能看 不能聽~~
只有意識
似乎只能像 [作夢] 一樣
混個 無以計數億年的時間 後才能投生欲界天
而且絕對無法投生色界天 why ? 我不知道 阿毗只有這樣說
但沒說明原因~~~~
================================
所以在經典裡面佛陀不建議投生無色界天~~
三果聖者 死後一定投生 色界4禪天人 過最後一生
這些在在顯示 阿彌陀經 無量壽經 形容的各種世界
的確是符合某種欲界天~~
(常寂光淨土不算 那個可能是在說明涅槃 雖然有點歪曲)
但小弟沒有直接證據~~
然而在投生法則裡面
如果你在死亡的時後 入禪1-禪四 4種無色界禪
就會生在對應的世界
但欲界天就不太能指定 必須要靠善業~~
或是你有明確的目標 善業也夠 緣也夠 死前又沒干擾
那麼你就有可能生在 你指定的欲界天~~
所以結論是 生淨土還是沒有解脫 (證果者不算)
因為解脫法 一定要先斷 [我見] 確認無我
再熄滅貪瞋癡 ~~
生淨土恐怕是後者編輯經文時候 多加了料....
把淨土解釋成無敵
除非你生在欲界天之後 修行 四念處 八正道 證4果
那麼 就可能不在輪迴 ~~~
來源不清楚.
經文結構也不像 阿含 巴利
經文內容更不像 佛陀的說話方式
但我不否認 [淨土] 這個地方
而且我跟印順懷疑的一樣 如果真的生 [淨土]
應該就是生在 某種[欲界天]
幾個有趣的資料可以參考看看
1. 19世紀左右 一個大基督徒兼大科學家 : 史威登堡 他形容[天人形態]
博客來有賣他幾本書
2. 本世紀的美國大基督徒 [凱西] 他的內容 共有 1.5萬則的錄音記錄
3. 阿毗達摩裡面對於 天人 的概念分類 形態分析
4. 根據一些大量 數萬的瀕死經驗案例~跟台大校長李先生作的資料
也說明了些天人的形態
為什麼不說是 色界天 或是 無色界天
因為在阿毗達摩的範疇裡
色界天人 似乎不能講話 只有 眼耳意 三種感知
他們沒有 鼻舌身 三種感知
=============================
無色界天人更慘 連[眼耳]都沒有 也不能看 不能聽~~
只有意識
似乎只能像 [作夢] 一樣
混個 無以計數億年的時間 後才能投生欲界天
而且絕對無法投生色界天 why ? 我不知道 阿毗只有這樣說
但沒說明原因~~~~
================================
所以在經典裡面佛陀不建議投生無色界天~~
三果聖者 死後一定投生 色界4禪天人 過最後一生
這些在在顯示 阿彌陀經 無量壽經 形容的各種世界
的確是符合某種欲界天~~
(常寂光淨土不算 那個可能是在說明涅槃 雖然有點歪曲)
但小弟沒有直接證據~~
然而在投生法則裡面
如果你在死亡的時後 入禪1-禪四 4種無色界禪
就會生在對應的世界
但欲界天就不太能指定 必須要靠善業~~
或是你有明確的目標 善業也夠 緣也夠 死前又沒干擾
那麼你就有可能生在 你指定的欲界天~~
所以結論是 生淨土還是沒有解脫 (證果者不算)
因為解脫法 一定要先斷 [我見] 確認無我
再熄滅貪瞋癡 ~~
生淨土恐怕是後者編輯經文時候 多加了料....
把淨土解釋成無敵
除非你生在欲界天之後 修行 四念處 八正道 證4果
那麼 就可能不在輪迴 ~~~
抱歉 忘了說明一點....
[往生內院則能夠逢見賢劫千佛及未來星宿劫千佛]
這個說法是個大騙局 因為佛陀不可能是天人
佛陀一定是人類 也是最後一生
佛,皆出人間,從不在天上成佛
成佛死後就涅槃了~~
絕對不會生為天人 或是某種神奇無敵的存在
也就是熄滅生命現象...... 多數人看到這裡會很反彈
但請接受事實...而且涅槃是快樂的~~
舍利佛尊者也是這樣描述的~~~
===================================================
佛陀:我只說滅苦之道。 巴利《增支部》,第345-346 頁
佛陀:「以前和現在一樣,我只說苦及苦的止息(之道)。」
佛陀:「我只解釋了苦、苦的生起、苦的止息和滅苦之道」 巴利《增支部》四冊201 頁
佛陀:「如大海只有一個味道:鹹味;我的教法也只有一個味道:解脫之味。」
增支部 第8 集 伍波薩他經
1. 以解脫究竟智覺悟了一切應了知者,稱為佛陀。
2. 自己無需導師的教授而覺悟了四聖諦,也能教導其他有情覺悟者,稱為佛陀。
3. 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漢、正自覺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間解、無上者、調御丈夫、天人
導師、佛陀、世尊。
[往生內院則能夠逢見賢劫千佛及未來星宿劫千佛]
這個說法是個大騙局 因為佛陀不可能是天人
佛陀一定是人類 也是最後一生
佛,皆出人間,從不在天上成佛
成佛死後就涅槃了~~
絕對不會生為天人 或是某種神奇無敵的存在
也就是熄滅生命現象...... 多數人看到這裡會很反彈
但請接受事實...而且涅槃是快樂的~~
舍利佛尊者也是這樣描述的~~~
===================================================
佛陀:我只說滅苦之道。 巴利《增支部》,第345-346 頁
佛陀:「以前和現在一樣,我只說苦及苦的止息(之道)。」
佛陀:「我只解釋了苦、苦的生起、苦的止息和滅苦之道」 巴利《增支部》四冊201 頁
佛陀:「如大海只有一個味道:鹹味;我的教法也只有一個味道:解脫之味。」
增支部 第8 集 伍波薩他經
1. 以解脫究竟智覺悟了一切應了知者,稱為佛陀。
2. 自己無需導師的教授而覺悟了四聖諦,也能教導其他有情覺悟者,稱為佛陀。
3. 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漢、正自覺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間解、無上者、調御丈夫、天人
導師、佛陀、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