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文中"使息平靜下來"是後段所說的"息變得微細"的意思嗎? 謝謝
智慧之光第三章p24末:
『
.... 修習:「我止身行而入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
若要做到這一點,應決定使息平靜下來,並持續不斷、從頭到尾地專注於息。不必刻意使用任何方法使息變得更為平靜,因為這樣會使定力退失。在《清淨道論》裡提到四種能夠讓息平靜下來的因素,即:思惟、念慮、作意和觀察。因此,在這階段所需要做的是下定決心使息平靜下來,然後繼續地專注於息。以此方法修習,息就會更平靜,禪相也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生起之前,許多禪修者會面對一些困難,尤其是氣息會變得非常微細,甚至覺察不到它。如果這現象發生,應該在之前能覺知氣息的那一點等息重現。
』
請教"智慧之光":「我止身行而入息」,「我止身行而出
Re: 請教"智慧之光":「我止身行而入息」,「我止身行
winfred 寫:請教文中"使息平靜下來"是後段所說的"息變得微細"的意思嗎? 謝謝
智慧之光第三章p24末:
『
.... 修習:「我止身行而入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
若要做到這一點,應決定使息平靜下來,並持續不斷、從頭到尾地專注於息。不必刻意使用任何方法使息變得更為平靜,因為這樣會使定力退失。在《清淨道論》裡提到四種能夠讓息平靜下來的因素,即:思惟、念慮、作意和觀察。因此,在這階段所需要做的是下定決心使息平靜下來,然後繼續地專注於息。以此方法修習,息就會更平靜,禪相也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生起之前,許多禪修者會面對一些困難,尤其是氣息會變得非常微細,甚至覺察不到它。如果這現象發生,應該在之前能覺知氣息的那一點等息重現。
』
安般念 每個人遇到的狀況都會不同~~主因是 觀念 跟 身體狀況
但有些訣竅都是一樣的 又是 必須專注 觀察呼吸
就算呼吸變的微細 或是 快要消失不見
都不重要
持續觀察呼吸就對了~~~不要想
你一想心就會產生多於的指令
就會不夠專注
你只要專注在 持續觀察呼吸
範圍越小越好
呼吸不見 我體驗過 也疑惑過 最後答案是 : 正念不夠強
就是你的念頭不夠強 不夠集中 所以感受不到呼吸
不然 除了四禪 或是 死掉 溺水 之外 不可能感受不到呼吸~~
等觀察呼吸的念頭越來越強 那個範圍會越來越小
最後感知到的呼吸 會從1公分平方 變成一個點而已
像雷射般的集中~~
從開始練習到 一個點 我個人花了3天密集的禪修
等到一個點的呼吸 狀況越來越穩定 念頭專注1小時都一樣
多數人會體驗到禪相~~ 但禪相 還是持續觀住
反正訣竅就是 不論如何 都讓自己 持續單一念頭~~
jhana禪 的意思是也是這樣的 [極度的專住]
等到更穩定 正念夠強 會只剩下 5個心所 變的強 明顯
心的指令 會呈現 純粹的五種心所[ 尋伺喜樂 一心] 這五個指令
接著沒幾天就能體驗初禪~~~
我雖然不是學程式設計
但我認為 [程式碼]是很好的比喻 跟描述
類似以前 DOS那種畫面~ 一下指令 就會一直跑一堆文字[程式碼]
練習禪定的意思是 讓CPU 一直重複在跑 同個指令
你一想別的事情 就是跑出多餘 沒幫助的指令
只要一直持續跑同樣的指令
心~正念力量就會越來越強~~越來越集中
每1-2個小時休息一次 但休息時 還是要專住在呼吸
如果很專注的時後 你做任何事情 心都會自然的專住在呼吸
(雖然沒有打座的時候專住) 但還是會專注 這代表 心的力量很強
會持續~~~
類似當你遇到嚴重車禍 心有餘悸 害怕 緊張的情緒 會持續好幾天~~
那也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嗔~~~
這些原理現象 可以好好觀察很有趣 也很明顯的是 [無我]
心 跟 色 都有自己的規則在RUN~~
願你持續進步 感恩!!
Re: 請教"智慧之光":「我止身行而入息」,「我止身行
謝謝 shane 指導
經比對 "如實知見"一書, 發現"智慧之光"有所遺漏, 這裡依照"如實知見"就沒有疑問了.
以下為兩書同一部份的對照
智慧之光:
如果持續不斷、從頭到尾地專注大約一小時之後,而沒有禪相出現,那你應該換到下一個步驟:修習:「我止身行而入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
若要做到這一點,應決定使息平靜下來,並持續不斷、從頭到尾地專注於息。不必刻意使用任何方法使息變得更為平靜,因為這樣會使定力退失。在《清淨道論》裡提到四種能夠讓息平靜下來的因素,即:思惟、念慮、作意和觀察。因此,在這階段所需要做的是下定決心使息平靜下來,然後繼續地專注於息。以此方法修習,息就會更平靜,禪相也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生起之前,許多禪修者會面對一些困難,尤其是氣息會變得非常微細,甚至覺察不到它。如果這現象發生,應該在之前能覺知氣息的那一點等息重現。
如實知見:
如果能平靜地在同一點上覺知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持續約一小時,卻仍然沒有禪相出現,那麼你應進行到第四個階段: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要做到這一點,你應下定決心要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在同一點上專注於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你不應刻意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氣息變得平靜,因為那樣做會使定力退失。《清淨道論》提到四種能使氣息平靜的因素,即:思惟(abhoga)、專念(samannahara)、注意(manasikara)和觀察(vimamsa)。因此,在這階段,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氣息。以此方法修行,你將發現氣息變得更平靜,更微細。此時,不論氣息是長還是短,你都持續不斷地專注於微細的氣息。這就是說「長短息、全息及微息」三個階段可以同時發生,可以同時修行。當你如此持續修行時,禪相就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出現之時,許多禪修者會遇到一些困難。大多數禪修者發現氣息變得非常微細且不明顯;他們可能會以為呼吸已經停止了。如果這種現象發生,你應保持覺知的心,在之前你還能注意到氣息的那一點等待氣息重現。
經比對 "如實知見"一書, 發現"智慧之光"有所遺漏, 這裡依照"如實知見"就沒有疑問了.
以下為兩書同一部份的對照
智慧之光:
如果持續不斷、從頭到尾地專注大約一小時之後,而沒有禪相出現,那你應該換到下一個步驟:修習:「我止身行而入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
若要做到這一點,應決定使息平靜下來,並持續不斷、從頭到尾地專注於息。不必刻意使用任何方法使息變得更為平靜,因為這樣會使定力退失。在《清淨道論》裡提到四種能夠讓息平靜下來的因素,即:思惟、念慮、作意和觀察。因此,在這階段所需要做的是下定決心使息平靜下來,然後繼續地專注於息。以此方法修習,息就會更平靜,禪相也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生起之前,許多禪修者會面對一些困難,尤其是氣息會變得非常微細,甚至覺察不到它。如果這現象發生,應該在之前能覺知氣息的那一點等息重現。
如實知見:
如果能平靜地在同一點上覺知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持續約一小時,卻仍然沒有禪相出現,那麼你應進行到第四個階段: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要做到這一點,你應下定決心要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在同一點上專注於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你不應刻意使用其他任何方法使氣息變得平靜,因為那樣做會使定力退失。《清淨道論》提到四種能使氣息平靜的因素,即:思惟(abhoga)、專念(samannahara)、注意(manasikara)和觀察(vimamsa)。因此,在這階段,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氣息。以此方法修行,你將發現氣息變得更平靜,更微細。此時,不論氣息是長還是短,你都持續不斷地專注於微細的氣息。這就是說「長短息、全息及微息」三個階段可以同時發生,可以同時修行。當你如此持續修行時,禪相就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出現之時,許多禪修者會遇到一些困難。大多數禪修者發現氣息變得非常微細且不明顯;他們可能會以為呼吸已經停止了。如果這種現象發生,你應保持覺知的心,在之前你還能注意到氣息的那一點等待氣息重現。
MN118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Thanissaro Bhikkhu
"[1] Breathing in long, he discerns, 'I am breathing in long'; or breathing out long, he discerns, 'I am breathing out long.' [2] Or breathing in short, he discerns, 'I am breathing in short'; or breathing out short, he discerns, 'I am breathing out short.' [3] He trains himself, 'I will breathe in sensitive to the entire body.'[2] He trains himself, 'I will breathe out sensitive to the entire body.' [4] He trains himself, 'I will breathe in calming bodily fabrication.'[3] He trains himself, 'I will breathe out calming bodily fabrication.'
The commentaries insist that "body" here means the breath, but this is unlikely in this context, for the next step — without further explanation — refers to the breath as "bodily fabrication." If the Buddha were using two different terms to refer to the breath in such close proximity, he would have been careful to signal that he was redefining his terms (as he does below, when explaining that the first four steps in breath meditation correspond to the practice of focusing on the body in and of itself as a frame of reference). The step of breathing in and out sensitive to the entire body relates to the many similes in the suttas depicting jhana as a state of whole-body awareness (see MN 119).
在這一點上,我個人非常支持Thanissaro Bhikkhu,而堅決反對菩提比丘所代表的註疏書派.他們將整個佛法禪修方向帶上了歧路.
Thanissaro Bhikkhu
"[1] Breathing in long, he discerns, 'I am breathing in long'; or breathing out long, he discerns, 'I am breathing out long.' [2] Or breathing in short, he discerns, 'I am breathing in short'; or breathing out short, he discerns, 'I am breathing out short.' [3] He trains himself, 'I will breathe in sensitive to the entire body.'[2] He trains himself, 'I will breathe out sensitive to the entire body.' [4] He trains himself, 'I will breathe in calming bodily fabrication.'[3] He trains himself, 'I will breathe out calming bodily fabrication.'
The commentaries insist that "body" here means the breath, but this is unlikely in this context, for the next step — without further explanation — refers to the breath as "bodily fabrication." If the Buddha were using two different terms to refer to the breath in such close proximity, he would have been careful to signal that he was redefining his terms (as he does below, when explaining that the first four steps in breath meditation correspond to the practice of focusing on the body in and of itself as a frame of reference). The step of breathing in and out sensitive to the entire body relates to the many similes in the suttas depicting jhana as a state of whole-body awareness (see MN 119).
在這一點上,我個人非常支持Thanissaro Bhikkhu,而堅決反對菩提比丘所代表的註疏書派.他們將整個佛法禪修方向帶上了歧路.
就我看過的 南傳修行人的書freshman 寫:可能是我沒有表達清楚.
我是問,為何?
息之身 = 身
靜止 = 細微
經文上說的是:「我止身行.....]而不是說「我止(息)身].
尤其 是經驗之談
她們都提到 佛陀講的有點簡化
意思是指說 [呼吸的全身 = 整段的呼吸]
不是指人類的骨頭 肌肉動作這類的身體~~
也不包含 呼吸運動的三羚酸循環系統
肺泡 二氧化碳 氧氣 紅血球等內部運作~~
個人兩種都實驗~~ 整斷呼吸的說法 是比較可行 也合理~~~
抱歉~~ 個人比較科學一點 ~~
所以都實驗 ~~~
我不是那種經書 說啥 我就聽啥的人
我還是需要證據 因為追求真相~~
---------------------------------------------------------------------
Thanissaro 跟 菩提 都不錯
菩提在某個影片檔裡面有提過 他因為身體的關係 無法禪修~~
所以他在禪修上面的一些執行細節 的確極少著墨
菩提的確比較愛談經書 但對禪修的經驗值 沒甚麼幫助~~
禪修上細節著墨較深的~
還是[阿姜查] 那類的比丘 跟 怕奧那類的比丘
描述的最多 (包含他們的前輩 & 後輩)
可以多參考這[兩種類別] 的經驗談~~很有幫助~~
我自己在禪修的體驗上 真的比較吻合 她們所描述的~~
怕奧系統的書 很適合現代人
除了 我最愛的 攝阿毗達摩億論表解 這本超大表格書
就是出自他的女學生~~ 非常系統化
為什麼最適合現代人?
我覺得是因為 他的描述很SOP~~
就像管理7-11企業一樣
各種流程 狀況 細節 應對方法 都描述的很詳細
這是 其它禪師的書 比較少用的方法
例如 近代重要的禪修復興運動者 [馬哈希]
他用的描述也跟 阿姜查一樣 比較偏向口語化~~
覺大多數的禪修大師 通常也都是口語化的描述方式~~
阿姜布拉姆 或是 怕奧系統的 描述方式
就非常[企業工程化]~ 比較能提供全面性的拆解~~
也使用很少的口語字眼~~
PS : 布拉姆原本是 現代物理科學的英國白人高學歷者~~~
所以我猜想他比較能用現代人了解的字眼跟經驗
轉述禪修經驗 跟 流程方法
而不是用 [中國文言文] 去描述禪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