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版主!感謝提醒!上禮拜瀏覽版面時已經注意到了,我會注意的。peacecila 寫:to goofy:
「我們協會去年有請一位南傳的老師在台北開辦了禪修課程,內部人員對於護持僧寶弘法都非常熱誠,但實際去參加禪修課程的會員卻不多,也對外開放,但好像也沒有很多人來參加。下次,如果協會或其他佛教團體有辦類似的禪修課程主動去報名參加吧。自由(解脫)是自己用盡一切可用的資源積極努力去爭取來的。」
「我」attan能不能《支配》五蘊?!
- JAMESWHEEL
- 文章: 44
- 註冊時間: 2008-07-03, 08:00
末學認為楊郁文居士的《我與無我》並非正知正見,在沒有得到法眼淨之前, 說無我都是不著邊際。goofy 寫:另外,
請教D版主一下,有關楊郁文居士《我與無我》的文章:─
...............................................................................
楊居士說:
─佛教反對作名詞及形容詞用時之「我、自我、我的、自我的」;
因為沒有常、一、絕對自主自在之「我(attan)」。
但是,
佛教承認:空相應緣起隨順法裡,有相對的安定(似常)、統合(似一)、自主(合乎緣起條件下之自在)的「我(aham第一人稱代名詞─我)」;
此緣起假名之「我」,起惑造業而流轉生死受苦報;
此緣起假名之「我」,生明修無漏業而解脫生死苦繫,受涅槃樂。
在生滅無常、相續不斷之「緣起流」裡,上述流轉‧還滅都是各人自作業,果報還自受;
這裡所說自作自受之「自」字,指「各人自己(attan)」。
........................................
楊居士說:
佛教承認:空相應緣起隨順法裡,有相對的安定(似常)、統合(似一)、自主(合乎緣起條件下之自在)的「我(aham第一人稱代名詞─我)」
........................................
請問此處有經文佐證嗎?
還有,
楊居士說:─
.........................................
異學於五蘊不如實知故,即蘊‧離蘊見有我‧無我皆非實;世尊批判如是:「思惟有我,是為邪思;思惟無我,亦為邪思。.......若念有我,則是邪念,則是有為,則是戲論;若念無我,.......亦是戲論。」
異學之有「我(attan─哲學的、宗教的分別的我;ayam aham asmi─常識的分別的我)」為絕對的常、一、自主;在現實的世界裡,此「我(attan‧aham asmi)」是妄情遍計,屬「增益(samaropa)執」。異學之斷滅的‧惡取的無「我(aham)」,此「我(aham─是相對的安定的、統合的、隨順緣起才自在的我)」,在無常又相續之緣起系列裡,作業受報;在現實的世間裡否定此緣起之「我(aham)」,是屬「損減(apavada)執」。「增益、損減」與實在不相等,違反實際。
佛教之無「我(attan─哲學的、宗教的分別的我;ayam aham asmi─常識的分別的我)」故,無增益;佛教之有「我(aham─是相對的安定的、統合的、隨順緣起才自在的我)」故,不損減。「無增益、不損減」與實在相等,符合實際。
.........................................
同樣一個「我」aham,解釋不一樣!
異學的「我」aham,是「常識的分別的我」,是妄情遍計,屬「增益(samaropa)執」。─這裡可以理解!
但是,
佛教之有「我(aham─是相對的安定的、統合的、隨順緣起才自在的我)」故,不損減。
而爭議的重點就在於─
佛教徒本身上!
佛教徒,極大多數都是對自己的五蘊《不如實知》、《不如實見》,更甭談『緣起』!
在這種情形下,佛教徒執「我(aham─是相對的安定的、統合的、隨順緣起才自在的我)」,難道不危險嗎?
他們能分別什麼是─「我」aham,是「常識的分別的我」嗎?什麼是─隨順緣起的代名詞「我」aham嗎?
如果不能分別兩者,那我們(佛教徒)與異學間有什麼差別嗎?
希拉版主說的要體會「無我」,最快的方式就是進入禪定。也是不正確。
佛陀並不是進入禪定來體會「無我」。
何況禪定是共法,外道也修禪定,有那個外道承認或認同「無我」?
不會阿~~ 現代科學的認知 也是無我....JAMESWHEEL 寫:goofy 寫:另外,
希拉版主說的要體會「無我」,最快的方式就是進入禪定。也是不正確。
佛陀並不是進入禪定來體會「無我」。
何況禪定是共法,外道也修禪定,有那個外道承認或認同「無我」?
他們認為人的意識 感知 是腦部內的神經元的電子訊號反應...
裡面也的確沒有一個[我] ... 不過 跟佛陀說的完全不同...
而且誰說 只要修禪定 就能體會無我?? 這兩者是不相關的~~
禪定 是一種狀態
證明無我是一種認知
兩者是無關的
除非善知識 ,的確可以透過禪定 去證明無我~~~
[禪定] 可以用車子來比喻
[無我] 可以用目的地來比喻
[善知識] 可以用 導航設備 來比喻~~~
這樣解釋應該非常清楚了~~
另外
無常 苦 無我 這三樣..
其實不用佛陀.. 現代人也能證明~~ 尤其[無常]
大多數人都知道 ..只是不知道範圍如此廣~~
佛陀最重要的 價值在於 四聖諦~~ 尤其是
[發現涅槃] & [教導滅苦的方法]
方法就是 八正道~ 或 戒定慧 (很多外道也說他門有戒定慧 只是內容不同)
所以要證得涅槃 或 果位 其實還是有些SOP的
不是隨便找個戒律 或是去宮廟打坐 或跑去念佛號就OK
SOP = 標準作業程序
程序的粗略大鋼 就是 中部24經 [轉車經] ~~
不過我不知道這邊對於 中部經典的認同~~
但我目前為止,覺得還不錯 ,還沒看到有破綻~~
--------------------------------------------------
希拉版主說的沒有錯~~ [最快] 的方法的確是透過禪定~
但不是禪定中看~~ 禪定中 是沒有這種感知的 也沒有時間感~
出定之後才能感知 如果能更進一步
可以利用剛出定後的定力 觀智去看 [心]的狀態~~
等到真的[全面性]的確定無我 + 時間[條件成熟] 會有一刻
你將會體驗到初果~~
另外佛陀體會無我 . 我相信是有經過[禪定] 的過程~~
佛陀證果 跟發展 [法] 的架構說明,
有兩個重要因素 就是 天眼 跟 宿命
由這兩樣功能 才能證明 緣起 輪迴 四聖諦 等等 ~~
如果沒有 宿命通 佛陀如何確認輪迴 跟輪迴的運作規則?
如果沒有 天眼通 佛陀如何確認緣起 過去/過去生 產生的業果法則?
經裡面在描述佛陀在樹下證果的經歷 ,也的確說明 天眼跟宿命的重要性
而這兩樣的確要經過禪定 ,不然很難知道 [法] 的規則
但禪定很多種 , 我相信佛陀教的 是最OK的~~
所以我相信 正確的 [定] 還是很重要~~~
不好意思
我怕你誤會 外道也有神通 為什麼就不能成為佛陀?
在這舉幾個案例
1. 古代人與 現代人都看過太陽吧?
但並不是看的到太陽就能了解 太陽系 太陽的尺寸
太陽= 氫氣 核融合 銀河系的座標等細節內容~~
所以外道看的到 過去生, 輪迴 天人 鬼 因果
並不代表能徹知四聖諦 ,因為他們解讀可能有盲點
2. 古代人 與 現代人 都會生各種病吧?
但並不代表 古代人知道
各種癌細胞 , 或各種流行性病毒 等種種原因
但現代人依靠 許多人的研究 儀器觀察 卻能知道原因~~
然後發明抗生素 等 醫藥 得到某種程度的緩和~~~
3. 大家都吃過 好吃的菜 跟難吃的菜
老饕常吃好料 ,也常頭頭是道 ,但那只是老饕的解讀
老饕 = 外道~~
常吃 常聽 並不代表老饕知道怎樣弄 才會導致好吃 難吃
但阿基師一吃就知道~~哪邊是關鍵 哪邊出問題
他會告訴你 火侯 新鮮度 食材 調味料 下料時間 順序等等 各種因素~~
阿基師 就好比佛陀 ,佛陀知道四聖諦 整套運作細節~
4. 其實能舉的案例很多 例如 汽車工程師 電腦工程師 等等~
大概就是這樣 感恩
我怕你誤會 外道也有神通 為什麼就不能成為佛陀?
在這舉幾個案例
1. 古代人與 現代人都看過太陽吧?
但並不是看的到太陽就能了解 太陽系 太陽的尺寸
太陽= 氫氣 核融合 銀河系的座標等細節內容~~
所以外道看的到 過去生, 輪迴 天人 鬼 因果
並不代表能徹知四聖諦 ,因為他們解讀可能有盲點
2. 古代人 與 現代人 都會生各種病吧?
但並不代表 古代人知道
各種癌細胞 , 或各種流行性病毒 等種種原因
但現代人依靠 許多人的研究 儀器觀察 卻能知道原因~~
然後發明抗生素 等 醫藥 得到某種程度的緩和~~~
3. 大家都吃過 好吃的菜 跟難吃的菜
老饕常吃好料 ,也常頭頭是道 ,但那只是老饕的解讀
老饕 = 外道~~
常吃 常聽 並不代表老饕知道怎樣弄 才會導致好吃 難吃
但阿基師一吃就知道~~哪邊是關鍵 哪邊出問題
他會告訴你 火侯 新鮮度 食材 調味料 下料時間 順序等等 各種因素~~
阿基師 就好比佛陀 ,佛陀知道四聖諦 整套運作細節~
4. 其實能舉的案例很多 例如 汽車工程師 電腦工程師 等等~
大概就是這樣 感恩
若照希拉版主與shane法友的方式,
以「禪定」去快速體會「無我」,
那麼,
「禪定」前的功課,就不能不先準備了!
有那些功課呢?
就是shane法友所說的『八正道』:─
1、正見
2、正誌
3、正語
4、正業
5、正命
6、正精進
7、正念
8、正定
學佛者,要入「正定」,
那必先完成前七項功課,
問題是,你做到了嗎?
首先,
「正見」─你完成了「見」的功夫了嗎?
再下來,「正誌」、「正語」、「正業」、「正命」等功課,
你對它們了解清楚了嗎?做到了嗎?
如果做到了,再來就是「正精進」的功夫,
你了解什麼是「正精進」嗎?什麼是「已生惡不善法」?什麼是「未生惡不善法」?什麼是「未生善法」?什麼是「已生善法」?你如何讓「惡不善法」令斷?令不起?你如何讓「善法」令生起?令增長?
當你「正精進」功夫做完成,
再下來,「正念」─「四念處」,
你完成了「四念處」的功課了嗎?
如果沒有,你根本進不了「正定」!
如果有完成「正念」功夫,
最後,就是進入「正定」!
「正定」中的「初禪」,內容中的「離欲」、「離不善法」,
什麼是「離欲」?什麼是「離不善法」?
再來,如何「有覺」?如何「有觀」?
「二禪」,如何「離有覺有觀」?如何「內淨一心」?
「三禪」,如何「離喜」?如何「捨心住」?如何「正念正智」?什麼是「捨念樂住」?
「四禪」,如何「離苦息樂」?如何「憂喜先斷」?什麼是「不苦不樂捨」?什麼是「淨念一心」?
也許,你知道「正定」的內容,但是,做得到嗎?
體會「無我」的路途,好像不近哦?!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進入「正定」一定要走這一條路?
而為什麼走這一條路,才能稱為「正定」?
有經文佐證嗎?
有!
雜阿含754經說:─
舍利弗白佛曰:
「世尊!
所謂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云何為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
佛告舍利弗:
「謂七正道分為賢聖等三昧,為根本,為眾具。
何等為七?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舍利弗!
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
是名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
以「禪定」去快速體會「無我」,
那麼,
「禪定」前的功課,就不能不先準備了!
有那些功課呢?
就是shane法友所說的『八正道』:─
1、正見
2、正誌
3、正語
4、正業
5、正命
6、正精進
7、正念
8、正定
學佛者,要入「正定」,
那必先完成前七項功課,
問題是,你做到了嗎?
首先,
「正見」─你完成了「見」的功夫了嗎?
再下來,「正誌」、「正語」、「正業」、「正命」等功課,
你對它們了解清楚了嗎?做到了嗎?
如果做到了,再來就是「正精進」的功夫,
你了解什麼是「正精進」嗎?什麼是「已生惡不善法」?什麼是「未生惡不善法」?什麼是「未生善法」?什麼是「已生善法」?你如何讓「惡不善法」令斷?令不起?你如何讓「善法」令生起?令增長?
當你「正精進」功夫做完成,
再下來,「正念」─「四念處」,
你完成了「四念處」的功課了嗎?
如果沒有,你根本進不了「正定」!
如果有完成「正念」功夫,
最後,就是進入「正定」!
「正定」中的「初禪」,內容中的「離欲」、「離不善法」,
什麼是「離欲」?什麼是「離不善法」?
再來,如何「有覺」?如何「有觀」?
「二禪」,如何「離有覺有觀」?如何「內淨一心」?
「三禪」,如何「離喜」?如何「捨心住」?如何「正念正智」?什麼是「捨念樂住」?
「四禪」,如何「離苦息樂」?如何「憂喜先斷」?什麼是「不苦不樂捨」?什麼是「淨念一心」?
也許,你知道「正定」的內容,但是,做得到嗎?
體會「無我」的路途,好像不近哦?!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進入「正定」一定要走這一條路?
而為什麼走這一條路,才能稱為「正定」?
有經文佐證嗎?
有!
雜阿含754經說:─
舍利弗白佛曰:
「世尊!
所謂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云何為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
佛告舍利弗:
「謂七正道分為賢聖等三昧,為根本,為眾具。
何等為七?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舍利弗!
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
是名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
哇...問題好多項
但其實很簡單
主要最關鍵
就是 大念處經 按照經裡面的步驟做就好了~~~
佛陀有一行道 能清淨 憂愁悲苦惱
那就是 出入息念~~
SOP 如下 :
1 舒服坐著
2 專注 人中或 鼻子付近的呼吸
3 持續都這樣做 (前提是不去上班 專心做這件事)
4 五蓋完全消失之後 將會體驗到 [光明生]
5 專注光明 持續2-3小時都沒有任何五蓋生起
6 通常會體驗到初禪~~
後面就跟大念處經 的程序一樣~~
有類似說明SOP的還有很多經
例如 :
初轉法輪
中部 51經 乾達羅迦經(Kandaraka Sutta)
中部 64經 摩羅迦大經(Mahamalunkya Sutta)
包含 阿毗達摩 清淨道論也不錯
程序都是從 持戒 然後
定的部分就是 : 安般念 開始 然後四禪八定
慧的部分就是 : 利用定力 出定後 因為心的力量集中
沒有五蓋 , 練習熟悉 ~接著就有能力 去看看 過去生 天人 輪迴
看看物質 地水火風
看看心 等基本單位
再看看 緣起 12因緣
等到你都確認 各種五蘊都是 無常 苦 無我
時機成熟 就會證初果~~ 簡單說就這樣囉
經歷過上面的程序 你剛的問題 全部會完全解決~~
如果你覺得經典中的文字非常重要~~
我自己覺得 滿重要的經典有
1 初轉法輪
2 無我相經
3 燃燒經
4 大念處經 (長部 中部 等等都有提到 出入息念)
5 卡拉馬經
6 轉車經
7 業分別經
8 梵網經
---------------------------
我個人比較喜好 阿毗達摩 跟 清淨道論
因為那個拆解的比較詳細
沒有太多文字上的問題 , 多數用 [元素] 說明~~
大致上來說 要入門 就從 出入息念開始囉~~
但其實很簡單
主要最關鍵
就是 大念處經 按照經裡面的步驟做就好了~~~
佛陀有一行道 能清淨 憂愁悲苦惱
那就是 出入息念~~
SOP 如下 :
1 舒服坐著
2 專注 人中或 鼻子付近的呼吸
3 持續都這樣做 (前提是不去上班 專心做這件事)
4 五蓋完全消失之後 將會體驗到 [光明生]
5 專注光明 持續2-3小時都沒有任何五蓋生起
6 通常會體驗到初禪~~
後面就跟大念處經 的程序一樣~~
有類似說明SOP的還有很多經
例如 :
初轉法輪
中部 51經 乾達羅迦經(Kandaraka Sutta)
中部 64經 摩羅迦大經(Mahamalunkya Sutta)
包含 阿毗達摩 清淨道論也不錯
程序都是從 持戒 然後
定的部分就是 : 安般念 開始 然後四禪八定
慧的部分就是 : 利用定力 出定後 因為心的力量集中
沒有五蓋 , 練習熟悉 ~接著就有能力 去看看 過去生 天人 輪迴
看看物質 地水火風
看看心 等基本單位
再看看 緣起 12因緣
等到你都確認 各種五蘊都是 無常 苦 無我
時機成熟 就會證初果~~ 簡單說就這樣囉
經歷過上面的程序 你剛的問題 全部會完全解決~~
如果你覺得經典中的文字非常重要~~
我自己覺得 滿重要的經典有
1 初轉法輪
2 無我相經
3 燃燒經
4 大念處經 (長部 中部 等等都有提到 出入息念)
5 卡拉馬經
6 轉車經
7 業分別經
8 梵網經
---------------------------
我個人比較喜好 阿毗達摩 跟 清淨道論
因為那個拆解的比較詳細
沒有太多文字上的問題 , 多數用 [元素] 說明~~
大致上來說 要入門 就從 出入息念開始囉~~
請教shane法友!
您於上文提到:─
..........................................................................................................................
主要最關鍵
就是 大念處經 按照經裡面的步驟做就好了~~~
佛陀有一行道 能清淨 憂愁悲苦惱
那就是 出入息念~~
SOP 如下 :
1 舒服坐著
2 專注 人中或 鼻子付近的呼吸
3 持續都這樣做 (前提是不去上班 專心做這件事)
4 五蓋完全消失之後 將會體驗到 [光明生]
5 專注光明 持續2-3小時都沒有任何五蓋生起
6 通常會體驗到初禪~~
...........................................................................................................................
請問法友:─
您在開始,以「數息」修「四念處」時,先有「五蓋」,修後無「五蓋」,是否是這樣?
如果是,
原有「五蓋」生起時,是以何為食?
依雜阿含715經所說:「五蓋」之「食」是─
「貪欲蓋」以何為食?
謂「觸相」,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欲」令起,已起「貪欲」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
何等為「嗔恚蓋」食?
謂「障礙相」,於彼不正思惟,未起「嗔恚蓋」令起,已起「嗔恚蓋」能令增廣,是名「嗔恚蓋」之食。
何等為「睡眠蓋」食?
有五法。何等為五?「微弱、不樂、欠怯、多食、懈怠」,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蓋」令起,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是名「睡眠蓋」之食。
何等為「掉悔蓋」食?
有四法。何等為四?謂「親里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於彼不正思惟,未起「掉悔蓋」令起,已起「掉悔蓋」令增廣,是名「掉悔蓋」之食。
何等為「疑蓋」食?
有三世。何等為三?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於過去世猶豫、未來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疑蓋」令起,已起「疑蓋」令增廣,是名「疑蓋」之食。
修後無「五蓋」,即「五蓋」之「不食」─
何等為「五蓋」之「不食」?
何等為「貪欲蓋」不食?
謂「不淨觀」,於彼思惟,未起「貪欲蓋」不起,已起「貪欲蓋」令斷,是名「貪欲蓋」不食。
何等為「嗔恚蓋」不食?
謂彼「慈心思惟」,於彼思惟,未起「嗔恚蓋」不起,已起「嗔恚蓋」令斷,是名「嗔恚蓋」不食。
何等為「睡眠蓋」不食?
謂彼「明照思惟」,於彼思惟,未起「睡眠蓋」不起,已起「睡眠蓋」令斷,是名「睡眠蓋」不食。
何等為「掉悔蓋」不食?
謂彼「寂止思惟」,於彼思惟,未起「掉悔蓋」不起,已起「掉悔蓋」令斷,是名「掉悔蓋」不食。
何等為「疑蓋」不食?
謂彼「緣起法思惟」,於彼思惟,未起「疑蓋」不起,已起「疑蓋」令斷,是名「疑蓋」不食。
是否是這樣?
如果是,
那請教法友─
您於「數息」中,會產生的「觸相」有那些?爾後,「觸相」是如何消失?
您於「數息」中,會產生的「障礙相」有那些?爾後,「障礙相」是如何消失?
您於「數息」中,還有「微弱、不樂、欠怯、多食、懈怠」嗎?爾後,「微弱、不樂、欠怯、多食、懈怠」是如何消失?
您於「數息」中,還有「親里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嗎?爾後,「親里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是如何消失?
您於「數息」中,還會對「過去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未來世猶豫」嗎?到底您在猶豫什麼?爾後,「過去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未來世猶豫」是如何消失?
如果「五蓋」的消失,是因為對「五蓋」之不食的緣故,
那請教法友,
您於「數息」中,是如何做到的呢?
是如何做到─
於「數息」中,是如何對「貪欲蓋」作「不淨觀」?
於「數息」中,是如何對「嗔恚蓋」作「慈心思惟」?
於「數息」中,是如何對「睡眠蓋」作「明照思惟」?
於「數息」中,是如何對「掉悔蓋」作「寂止思惟」?
於「數息」中,是如何對「疑蓋」作「緣起法思惟」?
法友!您不怕岔氣嗎?您不怕逆火攻心嗎?您不怕思想混亂嗎?做了這麼多「思惟」的同時,您還能「正常數息」嗎?
假設您的「五蓋」完全消失,那,隨後的「光明生」情景,能否請法友再深入的描述清楚?!
此「光明」,
是「虛」?或是「實」?
我們要如何分辨?方不致於「走火入魔」?
您於上文提到:─
..........................................................................................................................
主要最關鍵
就是 大念處經 按照經裡面的步驟做就好了~~~
佛陀有一行道 能清淨 憂愁悲苦惱
那就是 出入息念~~
SOP 如下 :
1 舒服坐著
2 專注 人中或 鼻子付近的呼吸
3 持續都這樣做 (前提是不去上班 專心做這件事)
4 五蓋完全消失之後 將會體驗到 [光明生]
5 專注光明 持續2-3小時都沒有任何五蓋生起
6 通常會體驗到初禪~~
...........................................................................................................................
請問法友:─
您在開始,以「數息」修「四念處」時,先有「五蓋」,修後無「五蓋」,是否是這樣?
如果是,
原有「五蓋」生起時,是以何為食?
依雜阿含715經所說:「五蓋」之「食」是─
「貪欲蓋」以何為食?
謂「觸相」,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欲」令起,已起「貪欲」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
何等為「嗔恚蓋」食?
謂「障礙相」,於彼不正思惟,未起「嗔恚蓋」令起,已起「嗔恚蓋」能令增廣,是名「嗔恚蓋」之食。
何等為「睡眠蓋」食?
有五法。何等為五?「微弱、不樂、欠怯、多食、懈怠」,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蓋」令起,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是名「睡眠蓋」之食。
何等為「掉悔蓋」食?
有四法。何等為四?謂「親里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於彼不正思惟,未起「掉悔蓋」令起,已起「掉悔蓋」令增廣,是名「掉悔蓋」之食。
何等為「疑蓋」食?
有三世。何等為三?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於過去世猶豫、未來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疑蓋」令起,已起「疑蓋」令增廣,是名「疑蓋」之食。
修後無「五蓋」,即「五蓋」之「不食」─
何等為「五蓋」之「不食」?
何等為「貪欲蓋」不食?
謂「不淨觀」,於彼思惟,未起「貪欲蓋」不起,已起「貪欲蓋」令斷,是名「貪欲蓋」不食。
何等為「嗔恚蓋」不食?
謂彼「慈心思惟」,於彼思惟,未起「嗔恚蓋」不起,已起「嗔恚蓋」令斷,是名「嗔恚蓋」不食。
何等為「睡眠蓋」不食?
謂彼「明照思惟」,於彼思惟,未起「睡眠蓋」不起,已起「睡眠蓋」令斷,是名「睡眠蓋」不食。
何等為「掉悔蓋」不食?
謂彼「寂止思惟」,於彼思惟,未起「掉悔蓋」不起,已起「掉悔蓋」令斷,是名「掉悔蓋」不食。
何等為「疑蓋」不食?
謂彼「緣起法思惟」,於彼思惟,未起「疑蓋」不起,已起「疑蓋」令斷,是名「疑蓋」不食。
是否是這樣?
如果是,
那請教法友─
您於「數息」中,會產生的「觸相」有那些?爾後,「觸相」是如何消失?
您於「數息」中,會產生的「障礙相」有那些?爾後,「障礙相」是如何消失?
您於「數息」中,還有「微弱、不樂、欠怯、多食、懈怠」嗎?爾後,「微弱、不樂、欠怯、多食、懈怠」是如何消失?
您於「數息」中,還有「親里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嗎?爾後,「親里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是如何消失?
您於「數息」中,還會對「過去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未來世猶豫」嗎?到底您在猶豫什麼?爾後,「過去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未來世猶豫」是如何消失?
如果「五蓋」的消失,是因為對「五蓋」之不食的緣故,
那請教法友,
您於「數息」中,是如何做到的呢?
是如何做到─
於「數息」中,是如何對「貪欲蓋」作「不淨觀」?
於「數息」中,是如何對「嗔恚蓋」作「慈心思惟」?
於「數息」中,是如何對「睡眠蓋」作「明照思惟」?
於「數息」中,是如何對「掉悔蓋」作「寂止思惟」?
於「數息」中,是如何對「疑蓋」作「緣起法思惟」?
法友!您不怕岔氣嗎?您不怕逆火攻心嗎?您不怕思想混亂嗎?做了這麼多「思惟」的同時,您還能「正常數息」嗎?
假設您的「五蓋」完全消失,那,隨後的「光明生」情景,能否請法友再深入的描述清楚?!
此「光明」,
是「虛」?或是「實」?
我們要如何分辨?方不致於「走火入魔」?
Hi 您好
你的問題 其實在於 你平常沒有很觀察心的運作~~
以至於你的問題 會有解讀方向的混亂~~
其實不是這樣的~~
我試著解釋 希望能更清楚~~
但因為礙於語言 文字.. 所以我只能盡量
-------------
你應該朝[力]的概念去理解
我在別篇文有提到 [力] 概念
SOP如下
1.不自主的念頭生起 :
剛開始靜坐 絕對會有一堆 思緒跑出來
有的人常達3天 5天 都無法平靜
也就是說 ... 你根本沒有叫那些念頭跑出來
偏偏就會一直冒出來
有的人是 想吃的
有的人是 想家裡的事情
有的人是 隨機 亂跑 甚至5秒內 會有10件事情 亂跳
所以這又證明了一次 [無我]
因為你根本就沒有命令那些念頭出現
你刻意希望念頭保值專注在一個目標上
但偏偏就是辦不到
這些都是過去貪嗔癡 & 各種善業 不善業 的 [業力] 產生的念頭
很類似做夢~~ 但又不太一樣
你過去對某種東西 煩躁 ,當妳常是要安靜的時候
那些 嗔的力量會生起~~ 尤其是你越在意的事情
[力量]越大 越容易生起
2. 當你很用功硬逼自己 專注在呼吸上
剛開始的確很慘~~
但第二天 第三天 第五天
通常你一定會發現 慢慢的 念頭越來越少
妳的意識 [心] 越來越能安住在 呼吸這個目標上
這就是前面幾天 培養 的 [善果報]
其實佛陀不說 [修行]
佛陀說 [培養 培育 練習] ~~ 巴利文bhagava
但中國人翻成修行 = = 我也滿無奈的~
培養 練習 意思就是 妳長時間訓練
心自然就會往那邊走 , 經書上也說過
人死後投生 就像砍樹一樣
你往哪邊砍 樹就會往哪邊倒
又例如 王建民常常 培養 培育 練習 投球
就會投的比一般人好
相同的案例 發生在 所有執業
所有行為 所有生命上~~
這是遍一切的現象~~ 沒人能抵抗 因為這是 [自然法則]
心的法則就是這樣運作的 佛陀稱為 dhamma [法]
3. 當你體驗到 念頭越來越少 也就是 五蓋的力量
開始變少 但每個人不同
像我本身 [掉舉]比較嚴重
但我的 貪蓋 嗔蓋 後悔蓋 疑蓋 就很薄弱~~~
這是我過去業力的關係
[業力] kamma 翻譯成中文 應該是 [行為]
但中國人翻成 業力 也常常被亂解釋....
反正意思是 業 = 我過去 常常做的行為
導致我個人 [掉舉]蓋 嚴重~ 掉舉是我的惡果報
因為我過去常常幹了許多 會導致掉舉的 [因]
例如 我喜歡研究各種資料
這是一種貪愛~~ 貪愛是不善心
每當我開始研究各種資料 就是 開始造做 不善因 {貪愛}
所以打坐的時候 我必須要面對這種干擾~~~~
---------------------------------------------
當我打坐的時候 , 前幾天很慘
但後來 因為我想盡辦法 讓自己專注
開始造善業
3天後 這些善因(包含過去 或是 許多過去生累積的)
慢慢會成為果報~~
我開始能專注了 五蓋的力量 開始顯著的削弱~~~
我心的專注力
變集中了~~
變得越來越好控制
變的清淨 ~~
變的煩惱越來越少~~
打座 專注時間持續越長 ,這些現象會越明顯
但前提是 方法要對~~~ 善知識很重要
不然會像中國2000年來許多和尚時間都浪費掉了
大量念佛號 就是效率很低的做法
---------------------------------------------------------
4. 您提到的 數息也是一樣的~~
數息是一種 幫助現代人進入 安靜的方法之一~~
像我朋友 就非常不適合數息
他數息反而會心亂....
但有些女生數息很好用
數息的目的 只是為了剛開始比較好進入狀況
等你進入狀況 就停止數息
因為 你心已經 更安靜了
數息只會更不安靜 更粗!!!!!!!!!!!!
所以 等你心的清淨程度提升
請停止數息!!!
這差不多大約是第2天就能辦到~~~但還是要看人
有的人數息5天也沒成效......QQ
或許是念頭太多 他不知道如何處理
(看 又證明了[無我] ... 如果有個 具備主宰能力的[我]
怎麼會被自己的念頭干擾 不受控制 = ='' )
--------------------------------------------------------------
所以你提的問題
例如 XX如何消失
你只要 專注培育 安靜的心 慢慢的就會體驗~~
你問的那些狀況 根本就不會生起
因為心安靜
心的目標 只要慢慢讓他專注~~ 五蓋 猶豫 等等任何心理現象都會消失
因為專注~~
舉個案例 :
當你專注在開車 ... 你就不會去 邊開車 邊吃飯糰 邊講電話 邊看風景
因為你專注
當你不專注 .. 失念 不正念 ....依著過去習慣 ...你就會邊開車 邊分心.....
這時候你就無法體驗 專注開車的感覺~~~
你只體驗 分心的感覺~~
你只體驗 心跟著貪嗔癡走的感覺~~
--------------------------------------
岔氣 逆火攻心 走火入魔 ...這類名詞 我不知道是甚麼
印象中好像武俠小說 才會出現這類的名詞@@
小說 跟現實無關 ~~~所以我無法理解 岔氣... 走火入魔
事實上我也沒聽過 現實上有發生這類的事情...
因該都是 廟裡面 被鬼附身 或是 搞一些怪東西才會有的吧??
正統的 原始教法 or 上座部 or 南傳 教法
從沒聽過這種事情.....
也不知道打哪來的 經裡面好像沒提到這類的名詞~~~~
我跟我朋友 也沒體驗過~~~~~~
---------------------------------------------
在我的體驗中 正常的專注呼吸 = 很順利專注呼吸...
不會有任何的情況發生
除非 溺水 被攻擊 被火燒 被車撞 等等外來因素
才可能發生 不正常事件~~
所以在安般念中 盡量的專注
越專注 思維就越少~~~~~~
你只把心 持續投入專住呼吸上~~~~
達到最專注的狀態 = 毫無思維~~~
思維是一種多項指令的狀態
多項指令無法進入禪定
禪定 或 禪那 或 入定
這些名詞 的標準 定義 = 心持續完全專注在一個目標上的狀態
當心達到那種狀態 .... 是無法有思維的
只有脫離那種狀態 你才能發生 [思考的狀態] ~~~
思考是 心在多種目標上跑來跑去的狀態
禪定是 心持續專注在同一個目標上的狀態
-------------------------------
最後... 我覺得如果你沒時間做 5-10天的安般念打坐練習
我強烈建議 你去買 阿姜布拉姆的書 [禪悅]
若有時間再買 [佛陀的女兒] 都很便宜 兩本不到500吧@@
這是我最愛的書之二...
阿姜布拉姆 他講超棒 很清楚 !!! 我講的可能你無法理解
試試看 布拉姆的說法 一定要去看!!!
看完 再來討論 好嗎? 不然 ....灰撒撒
拜託了 一定要看完~~~ 若可以的話 你可以每天花1-2小時的時間
按照 禪悅的SOP方法 試試看....你就會知道 怎麼回事
不然你依然會 提出這些問題~~
感恩~~~
你的問題 其實在於 你平常沒有很觀察心的運作~~
以至於你的問題 會有解讀方向的混亂~~
其實不是這樣的~~
我試著解釋 希望能更清楚~~
但因為礙於語言 文字.. 所以我只能盡量
-------------
你應該朝[力]的概念去理解
我在別篇文有提到 [力] 概念
SOP如下
1.不自主的念頭生起 :
剛開始靜坐 絕對會有一堆 思緒跑出來
有的人常達3天 5天 都無法平靜
也就是說 ... 你根本沒有叫那些念頭跑出來
偏偏就會一直冒出來
有的人是 想吃的
有的人是 想家裡的事情
有的人是 隨機 亂跑 甚至5秒內 會有10件事情 亂跳
所以這又證明了一次 [無我]
因為你根本就沒有命令那些念頭出現
你刻意希望念頭保值專注在一個目標上
但偏偏就是辦不到
這些都是過去貪嗔癡 & 各種善業 不善業 的 [業力] 產生的念頭
很類似做夢~~ 但又不太一樣
你過去對某種東西 煩躁 ,當妳常是要安靜的時候
那些 嗔的力量會生起~~ 尤其是你越在意的事情
[力量]越大 越容易生起
2. 當你很用功硬逼自己 專注在呼吸上
剛開始的確很慘~~
但第二天 第三天 第五天
通常你一定會發現 慢慢的 念頭越來越少
妳的意識 [心] 越來越能安住在 呼吸這個目標上
這就是前面幾天 培養 的 [善果報]
其實佛陀不說 [修行]
佛陀說 [培養 培育 練習] ~~ 巴利文bhagava
但中國人翻成修行 = = 我也滿無奈的~
培養 練習 意思就是 妳長時間訓練
心自然就會往那邊走 , 經書上也說過
人死後投生 就像砍樹一樣
你往哪邊砍 樹就會往哪邊倒
又例如 王建民常常 培養 培育 練習 投球
就會投的比一般人好
相同的案例 發生在 所有執業
所有行為 所有生命上~~
這是遍一切的現象~~ 沒人能抵抗 因為這是 [自然法則]
心的法則就是這樣運作的 佛陀稱為 dhamma [法]
3. 當你體驗到 念頭越來越少 也就是 五蓋的力量
開始變少 但每個人不同
像我本身 [掉舉]比較嚴重
但我的 貪蓋 嗔蓋 後悔蓋 疑蓋 就很薄弱~~~
這是我過去業力的關係
[業力] kamma 翻譯成中文 應該是 [行為]
但中國人翻成 業力 也常常被亂解釋....
反正意思是 業 = 我過去 常常做的行為
導致我個人 [掉舉]蓋 嚴重~ 掉舉是我的惡果報
因為我過去常常幹了許多 會導致掉舉的 [因]
例如 我喜歡研究各種資料
這是一種貪愛~~ 貪愛是不善心
每當我開始研究各種資料 就是 開始造做 不善因 {貪愛}
所以打坐的時候 我必須要面對這種干擾~~~~
---------------------------------------------
當我打坐的時候 , 前幾天很慘
但後來 因為我想盡辦法 讓自己專注
開始造善業
3天後 這些善因(包含過去 或是 許多過去生累積的)
慢慢會成為果報~~
我開始能專注了 五蓋的力量 開始顯著的削弱~~~
我心的專注力
變集中了~~
變得越來越好控制
變的清淨 ~~
變的煩惱越來越少~~
打座 專注時間持續越長 ,這些現象會越明顯
但前提是 方法要對~~~ 善知識很重要
不然會像中國2000年來許多和尚時間都浪費掉了
大量念佛號 就是效率很低的做法
---------------------------------------------------------
4. 您提到的 數息也是一樣的~~
數息是一種 幫助現代人進入 安靜的方法之一~~
像我朋友 就非常不適合數息
他數息反而會心亂....
但有些女生數息很好用
數息的目的 只是為了剛開始比較好進入狀況
等你進入狀況 就停止數息
因為 你心已經 更安靜了
數息只會更不安靜 更粗!!!!!!!!!!!!
所以 等你心的清淨程度提升
請停止數息!!!
這差不多大約是第2天就能辦到~~~但還是要看人
有的人數息5天也沒成效......QQ
或許是念頭太多 他不知道如何處理
(看 又證明了[無我] ... 如果有個 具備主宰能力的[我]
怎麼會被自己的念頭干擾 不受控制 = ='' )
--------------------------------------------------------------
所以你提的問題
例如 XX如何消失
你只要 專注培育 安靜的心 慢慢的就會體驗~~
你問的那些狀況 根本就不會生起
因為心安靜
心的目標 只要慢慢讓他專注~~ 五蓋 猶豫 等等任何心理現象都會消失
因為專注~~
舉個案例 :
當你專注在開車 ... 你就不會去 邊開車 邊吃飯糰 邊講電話 邊看風景
因為你專注
當你不專注 .. 失念 不正念 ....依著過去習慣 ...你就會邊開車 邊分心.....
這時候你就無法體驗 專注開車的感覺~~~
你只體驗 分心的感覺~~
你只體驗 心跟著貪嗔癡走的感覺~~
--------------------------------------
岔氣 逆火攻心 走火入魔 ...這類名詞 我不知道是甚麼
印象中好像武俠小說 才會出現這類的名詞@@
小說 跟現實無關 ~~~所以我無法理解 岔氣... 走火入魔
事實上我也沒聽過 現實上有發生這類的事情...
因該都是 廟裡面 被鬼附身 或是 搞一些怪東西才會有的吧??
正統的 原始教法 or 上座部 or 南傳 教法
從沒聽過這種事情.....
也不知道打哪來的 經裡面好像沒提到這類的名詞~~~~
我跟我朋友 也沒體驗過~~~~~~
---------------------------------------------
在我的體驗中 正常的專注呼吸 = 很順利專注呼吸...
不會有任何的情況發生
除非 溺水 被攻擊 被火燒 被車撞 等等外來因素
才可能發生 不正常事件~~
所以在安般念中 盡量的專注
越專注 思維就越少~~~~~~
你只把心 持續投入專住呼吸上~~~~
達到最專注的狀態 = 毫無思維~~~
思維是一種多項指令的狀態
多項指令無法進入禪定
禪定 或 禪那 或 入定
這些名詞 的標準 定義 = 心持續完全專注在一個目標上的狀態
當心達到那種狀態 .... 是無法有思維的
只有脫離那種狀態 你才能發生 [思考的狀態] ~~~
思考是 心在多種目標上跑來跑去的狀態
禪定是 心持續專注在同一個目標上的狀態
-------------------------------
最後... 我覺得如果你沒時間做 5-10天的安般念打坐練習
我強烈建議 你去買 阿姜布拉姆的書 [禪悅]
若有時間再買 [佛陀的女兒] 都很便宜 兩本不到500吧@@
這是我最愛的書之二...
阿姜布拉姆 他講超棒 很清楚 !!! 我講的可能你無法理解
試試看 布拉姆的說法 一定要去看!!!
看完 再來討論 好嗎? 不然 ....灰撒撒
拜託了 一定要看完~~~ 若可以的話 你可以每天花1-2小時的時間
按照 禪悅的SOP方法 試試看....你就會知道 怎麼回事
不然你依然會 提出這些問題~~
感恩~~~
阿 真抱歉 因為這個論壇 無法重新編輯
(我的文章裡面 常常忘了打標點符號 請見諒QQ)
我再打一篇 . 原因是 你回文裡面提到 佛陀說 食 與 不食
的經文~~~ 我想再解釋清楚一點~~~
佛陀說 五蓋以何為食
意思是 這五種心的生起 是因為過去造作的因
佛陀用 [食]來比喻 , 有時候 佛陀用 [燃燒] 來比喻
意思是 過去心造作的[因] = 食物 = 生起 = 燃料
就是各種行為的延續力 也就是 kamma [業]
就像我之前說的比喻 當你對 ipad產生貪愛
之後就會生起 不善的結果 = 很想買 ipad的貪慾心生起
------------------------------
第二 :
培養專注的心 將會無「五蓋」,即「五蓋」之「不食」
因為你造了 安般念的善業
你讓心 培養了 專注 安靜 的能力
當專注 安靜的心越來越集中 越來越強
五蓋就會越來越弱~~
佛陀就比喻為 [不食]
------------------------------
而且佛陀 也建議了幾種方法來對抗 五蓋
意思是
如果你打座 或平常保持正念
但 貪慾特別強 常常生起 到不堪其擾~~~
請使用 [不淨觀] 或 [無常想]
這是一種 佛陀建議的 [最佳 解決方案]
另外四種也是這樣~~
當妳常常使用這些[解決方案]
可以幫助你除去 這些很粗的五蓋
當然最好不要同時 處理兩種
最好慢慢一次處理一種就好
處理完 再慢慢處理第二種 第三種
處理到越來越細 就升起的 [力道] 越來越小
也就是 你的四念處 [正念] [力道] 越來越強
五蓋也越來越弱~~~
所以稱為五蓋~~ 當你 正念越來越強
那五種心 就不能蓋住你
你的心將呈現 煩惱少 清淨 快樂 知足 少欲 離欲 離嗔 的狀態
是一種 穩定 力道 強大 集中 的正念~~~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
當你生活開始複雜 ~~ 開始上班 處理事情
正念會變弱...
除非運氣好 有一天 四果心生起 ..
.. 五蓋就會全斷光
你想生起 都無法生起 !!
那就很爽了~~~因為你已經完全的滅苦
不再有下一生~~~
不再提供 下一生的燃料
不再以貪愛為食 而供養下一生~~
不再產生足以 有下一生的業力 力量~~
因為你已經徹知四聖締
你對任何事情 都不會產生貪嗔癡的心
然後等著入般涅槃 ~~ 這就是 終點
(我的文章裡面 常常忘了打標點符號 請見諒QQ)
我再打一篇 . 原因是 你回文裡面提到 佛陀說 食 與 不食
的經文~~~ 我想再解釋清楚一點~~~
佛陀說 五蓋以何為食
意思是 這五種心的生起 是因為過去造作的因
佛陀用 [食]來比喻 , 有時候 佛陀用 [燃燒] 來比喻
意思是 過去心造作的[因] = 食物 = 生起 = 燃料
就是各種行為的延續力 也就是 kamma [業]
就像我之前說的比喻 當你對 ipad產生貪愛
之後就會生起 不善的結果 = 很想買 ipad的貪慾心生起
------------------------------
第二 :
培養專注的心 將會無「五蓋」,即「五蓋」之「不食」
因為你造了 安般念的善業
你讓心 培養了 專注 安靜 的能力
當專注 安靜的心越來越集中 越來越強
五蓋就會越來越弱~~
佛陀就比喻為 [不食]
------------------------------
而且佛陀 也建議了幾種方法來對抗 五蓋
意思是
如果你打座 或平常保持正念
但 貪慾特別強 常常生起 到不堪其擾~~~
請使用 [不淨觀] 或 [無常想]
這是一種 佛陀建議的 [最佳 解決方案]
另外四種也是這樣~~
當妳常常使用這些[解決方案]
可以幫助你除去 這些很粗的五蓋
當然最好不要同時 處理兩種
最好慢慢一次處理一種就好
處理完 再慢慢處理第二種 第三種
處理到越來越細 就升起的 [力道] 越來越小
也就是 你的四念處 [正念] [力道] 越來越強
五蓋也越來越弱~~~
所以稱為五蓋~~ 當你 正念越來越強
那五種心 就不能蓋住你
你的心將呈現 煩惱少 清淨 快樂 知足 少欲 離欲 離嗔 的狀態
是一種 穩定 力道 強大 集中 的正念~~~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
當你生活開始複雜 ~~ 開始上班 處理事情
正念會變弱...
除非運氣好 有一天 四果心生起 ..
.. 五蓋就會全斷光
你想生起 都無法生起 !!
那就很爽了~~~因為你已經完全的滅苦
不再有下一生~~~
不再提供 下一生的燃料
不再以貪愛為食 而供養下一生~~
不再產生足以 有下一生的業力 力量~~
因為你已經徹知四聖締
你對任何事情 都不會產生貪嗔癡的心
然後等著入般涅槃 ~~ 這就是 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