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意識?識蘊的極限與涅槃的關係?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yunshui
文章: 311
註冊時間: 2009-08-06, 08:00

文章 yunshui » 2011-08-27, 09:16

serendipity 寫:前面已經引述《雜阿含經》說明,證得「不受後有」時,即「無身」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二八九)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繋我我所


「無身」就沒有「我‧我所」
「無身」就沒有「五蘊」

無「我‧我所」,無「五蘊身」
這就是 涅槃
經文裏沒有說‘「無身」就沒有「五蘊」 ’。
依這樣的邏輯,活著的阿羅漢沒有「五蘊」了。

頭像
serendipity
文章: 303
註冊時間: 2011-02-13, 08:00

文章 serendipity » 2011-08-27, 14:08

yunshui 寫:經文裏沒有說‘「無身」就沒有「五蘊」 ’。
依這樣的邏輯,活著的阿羅漢沒有「五蘊」了。
沒有了六根,你如何運作出五蘊?

這是最基本的佛法,你竟然不懂!!

頭像
serendipity
文章: 303
註冊時間: 2011-02-13, 08:00

文章 serendipity » 2011-08-27, 14:14

雜阿含經(第十二卷‧295)
此身非汝所有。亦非餘人所有。謂六觸入處。本修行願。受得此身。
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彼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正思惟觀察。

有此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所謂此有故。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是名有因有緣世間集。

謂此無故。六識身無。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無。謂此無故。無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證得「不受後有」,便無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
「五蘊」生起的源頭已斷,因此不可能再有五蘊

頭像
serendipity
文章: 303
註冊時間: 2011-02-13, 08:00

文章 serendipity » 2011-08-27, 14:22

為什麼沒有了「身」,就不可能有「五蘊」?

因為「識」已經無「住處」


佛説長阿含經卷第十(13)
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

頭像
serendipity
文章: 303
註冊時間: 2011-02-13, 08:00

文章 serendipity » 2011-08-27, 14:42

serendipity 寫:
yunshui 寫:經文裏沒有說‘「無身」就沒有「五蘊」 ’。
依這樣的邏輯,活著的阿羅漢沒有「五蘊」了。
沒有了六根,你如何運作出五蘊?
「五蘊」是怎麼來的?
由「六根」「六塵」「六識」三和合 而來的
如果沒有「六根色身」,就無「根塵識」三和合為「五蘊」


雜阿含經卷第三(68 )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緣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頭像
yunshui
文章: 311
註冊時間: 2009-08-06, 08:00

文章 yunshui » 2011-08-27, 14:52

serendipity 寫:雜阿含經(第十二卷‧295)
此身非汝所有。亦非餘人所有。謂六觸入處。本修行願。受得此身。
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彼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正思惟觀察。

有此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所謂此有故。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是名有因有緣世間集。

謂此無故。六識身無。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無。謂此無故。無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證得「不受後有」,便無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
「五蘊」生起的源頭已斷,因此不可能再有五蘊

你引用的經文和你所說的話不一樣。
經文沒有說‘證得「不受後有」,便無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
這只是你的奇怪邏輯。
請問一個在世的阿羅漢是不能感知世間的一切了嗎,那麽他怎麽教導佛法。

頭像
serendipity
文章: 303
註冊時間: 2011-02-13, 08:00

文章 serendipity » 2011-08-27, 15:26

yunshui 寫:你引用的經文和你所說的話不一樣。
經文沒有說‘證得「不受後有」,便無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
這只是你的奇怪邏輯。
「謂此無故。六識身無。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無。謂此無故。無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紅字部份就是「不受後有」。
意思很清楚。為什麼你看不出來?...這是你的問題
請問一個在世的阿羅漢是不能感知世間的一切了嗎,那麽他怎麽教導佛法
你意思是說,自己現在要跟著吸毒,才能教人戒毒嗎?
你的邏輯才是大有問題

頭像
yunshui
文章: 311
註冊時間: 2009-08-06, 08:00

文章 yunshui » 2011-08-27, 17:39

serendipity 寫:
yunshui 寫:你引用的經文和你所說的話不一樣。
經文沒有說‘證得「不受後有」,便無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
這只是你的奇怪邏輯。
「謂此無故。六識身無。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無。謂此無故。無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紅字部份就是「不受後有」。
意思很清楚。為什麼你看不出來?...這是你的問題
請不要亂解經文。
‘證得「不受後有」,便無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 那是你個人的觀點,經文裏沒有這樣說。
我提出質疑,你非得硬撐。

佛陀在覺悟後,沒有入滅之間,請問此段時間的佛陀沒有「五蘊」了,那麽佛陀怎麽可能感覺到背痛?

頭像
serendipity
文章: 303
註冊時間: 2011-02-13, 08:00

文章 serendipity » 2011-08-27, 17:53

yunshui 寫:請不要亂解經文。
‘證得「不受後有」,便無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 那是你個人的觀點,經文裏沒有這樣說。
我提出質疑,你非得硬撐。

佛陀在覺悟後,沒有入滅之間,請問此段時間的佛陀沒有「五蘊」了,那麽佛陀怎麽可能感覺到背痛
雜阿含經(第十二卷‧295)
此身非汝所有。亦非餘人所有。謂六觸入處。本修行願。受得此身。
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彼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正思惟觀察。

有此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所謂此有故。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是名有因有緣世間集。

謂此無故。六識身無。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無。謂此無故。無有當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陀告訴別人「此身非汝所有」。表示佛陀已經證得「此身」非自己所有。

「此身」非自己所有。代表,我無此身
既然無此身,何來你所說的,會有來自此身的苦受或樂受?

所以,你的知見全都違背佛陀的教導

頭像
serendipity
文章: 303
註冊時間: 2011-02-13, 08:00

文章 serendipity » 2011-08-28, 00:57

證得「不受後有」的阿羅漢已經沒有「色身」的苦樂觸受。
所以祂們才能輕鬆地以 入火光三昧方式將自己肉身自焚而「入滅」


別譯雜阿含經卷第一(初誦第一‧15)
世尊。我於今者欲入涅槃。唯願世尊。聽我滅度。如是三請。佛告陀驃。汝入涅槃。我不遮汝。時陀驃比丘於如來前。作十八種變。踊身虚空。即於東方。現四威儀。青黄赤白。種種色像。或現爲水。或現火聚。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現大身。滿虚空中。或復現小。履水如地。履地如水。南西北方。亦復如是。作是事已。即於空中。入火光三昧。火炎熾然。如大火聚。即入涅槃。無有遺燼。猶如4酥油一時融盡。
爾時世尊即説偈言
譬如熱鐵  椎打星流 散已尋滅
莫知所至  得正解脱 亦復如是
已出煩惱  諸欲淤泥 莫能知彼
所趣方所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