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yunshui法友的解說。五下分結之一的“欲貪”(五欲)是“感官的欲望”(參見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6263),那麽“意”對于“法”的貪就是“非感官的欲望”。yunshui 寫:意 法 意識這三者個人理解是心法.
佛陀在解說五欲時,沒有提到'法'.因為那是心的範疇,與法對應的'意'也是心的範疇.
提個問題——意根到底指什麼?
wsykm 寫:請教各位法友,意根具體是指什麽?它和意識有什麽區別?投胎的到底是意根還是意識呢?
如果把“意根”理解爲非色法。“『意識』緣于『意根』與『法』相碰而產生”,其實就是給“意根”下一個相對的定義。這些都屬于心的範疇,佛法是按其相對的作用而施設不同的名相,如果要問“意根具體是指什麽?”還是要在“意觸”三事中作相對的理解。接下來的就是實修的事了。bigboll 寫:『意識』是由於『意根』與『法』相碰所產生的。
這些話說得語氣過分強烈了。帖子不能編輯,只能這樣了,不好意思。potato 寫:你把“輪回”問題想來想去,想不通。你那麽樂于去想這個問題,非要把這個問題“想”明白了才接受佛法嗎?爲什麽不把想的時間用來禅修,去作如實的觀察呢?你害怕投入禅修會使你無謂地損失世俗的利益嗎?
還是嘗試做一些實修吧。想、思考,對于理解佛法,作用是很有限的哦。
但是,這種解說與現代科學對大腦的研究成果明顯有矛盾啊(http://wenku.baidu.com/view/46a2aeaedd3 ... cd2c4.html)。對這樣的矛盾,該怎麽解釋呢?potato 寫:同意yunshui法友的解說。五下分結之一的“欲貪”(五欲)是“感官的欲望”(參見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6263),那麽“意”對于“法”的貪就是“非感官的欲望”。
是啊,在《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三章:雜項之概要,“作用之概要”分析各種不同的心執行了十四種作用,這些作用把從生到死、從死到生過程中的心流“完整”地連起來。你認爲這些理論知識對“輪回”的解釋夠不夠詳細呢?wsykm 寫:不過,對於結生與有分這類所謂【微細心法】,個人體會不深,也許是修為不夠吧,所以期望能者指教。
如果沒有實修實證,看了這些理論知識,仍然只能想像一下“輪回”是怎麽回事:是死亡心“飛過去”變成結生心嗎?
“當某個目標撞擊根門時,有分心即會被中止,而活躍的心路過程也就生起,以識知該目標。一旦心路過程結束,有分心就會即刻再生起,直到下一個心路過程發生為止。”有分心“是離心路過程心,屬於心路過程之外的心”,那麽有分心是如何緣起的呢?
大腦是身體的組成部分,是色法。potato 寫: 但是,這種解說與現代科學對大腦的研究成果明顯有矛盾啊(http://wenku.baidu.com/view/46a2aeaedd3 ... cd2c4.html)。對這樣的矛盾,該怎麽解釋呢?
意和意識是大腦的功能,是心法。
佛陀沒有用腦和法來對應,而是用意和法來對應。
沒看懂,具體指什麽矛盾呢?potato 寫:但是,這種解說與現代科學對大腦的研究成果明顯有矛盾啊(http://wenku.baidu.com/view/46a2aeaedd3 ... cd2c4.html)。對這樣的矛盾,該怎麽解釋呢?potato 寫:同意yunshui法友的解說。五下分結之一的“欲貪”(五欲)是“感官的欲望”(參見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6263),那麽“意”對于“法”的貪就是“非感官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