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理解雜阿含經中的[住身念處]?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1-06-03, 19:09

1.kāyagatā sati 中的kāya(身)是否只有一種解釋?比如說身體(physical body)呢?佛經上的[身]也未必都可解說成身體吧?

2.法友所提的雜阿含1171經(節錄):

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 、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 ,於可意法則不求欲,不可意法則不生厭。是故比丘!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

是說多[住身念處]kāyagatāsati,注意:不是說修或住[身身觀念]喔!看看前後文的脈絡,大家能不好奇想問:為何不是用後面的ajjhattaṃ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而是用kāyagatāsati?(法友不是也認為應該和法法觀念處有關嗎?..)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1-06-03, 21:35

upasaka 寫:
leeyc2 寫:婆羅門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善攝一切心法。住身念處者。則是我弟子。隨我教者。云何為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攝持一切心法。住身念處。如是。比丘。身身觀念。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復如是。是名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善攝心法。住四念處
法友是不是要表達法友認為藍字與紅字的意涵相同?我認為二者意涵相同。不過這樣的解法必須要對抗大量的傳統典籍
能不能請師兄再多講一些?或者給一些提醒?謝謝!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1-06-04, 11:24

potato 寫:
leeyc2 寫:2.從雜阿含623經的內容,加上相應部出現的kāyagatā sati ,可知[住身念處]可能不能看成誤譯,也不會是指[身身觀念處],反而可能是針對kāyagatā sati 的一種善巧表達
的確有這樣的詞語表述情形:“住身念處”,不是指于身隨觀身而住。《雜阿含》255經說的“住身念處”,就不是指于身隨觀身而住,這個“身念處”其實是于內六入處、外六入處修習隨觀:……

還有《雜阿含》1176經的“不住身念處”,1171經的“堅柱者,譬身念處”,與255經都是同樣的含義。……。由此看來,《雜阿含》中說到的“身念處”有兩種不同的含義,一種是指于身隨觀身,另一種不是,應當依據經文的具體內容來理解。
leeyc2 寫:2.法友所提的雜阿含1171經(節錄):

六眾生者,譬猶六根;堅柱者,譬身念處。若善修習身念處,有念 、不念色,見可愛色則不生著,不可愛色則不生厭。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 ,於可意法則不求欲,不可意法則不生厭。是故比丘!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

是說多[住身念處]kāyagatāsati,注意:不是說修或住[身身觀念]喔!看看前後文的脈絡,大家能不好奇想問:為何不是用後面的ajjhattaṃ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而是用kāyagatāsati?(法友不是也認為應該和法法觀念處有關嗎?..)
俺提到1171經,是說1171經的“堅柱者,譬身念處”“當勤修習,多住身念處”,與255經都是同樣的含義:于內六入處、外六入處修習正念。所以俺按《大念處經》的內容,說1171經的“住身念處”與“于法隨觀法”有關;俺也沒有說它是“住[身身觀念]”哦!

即使《雜阿含》255經、1176經、1171經的“身念處”(可能)是對kāyagatā sati的“善巧”翻譯(《雜阿含》是從梵語翻譯),《雜阿含》這幾篇對“身念處”的解說,與MN119對“身行念”(kāyagatā sati)的解說也還是不一樣的!前者是于內六入處、外六入處修習正念,而後者在內容和次第上是另一套修習方法。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1-06-04, 13:10

potato 寫:]
即使《雜阿含》255經、1176經、1171經的“身念處”(可能)是對kāyagatā sati的“善巧”翻譯(《雜阿含》是從梵語翻譯),《雜阿含》這幾篇對“身念處”的解說,與MN119對“身行念”(kāyagatā sati)的解說也還是不一樣的!前者是于內六入處、外六入處修習正念,而後者在內容和次第上是另一套修習方法。
對啊!如果kāyagatā sati的kāya就是指身體(physical body)的話,為何這幾經所說內容似乎並非單單指向身體或[身身觀念處]呢?

稍微查了一下kāyagatā sati或kāyagatāsati,至少出現在雜阿含623.1144.1170.1171等經,看看這幾經中相關的部份或許有助於釐清其意義吧?

ps.中阿含81念身經和MN119的差異不小,也有可能是對kāyagatā sati的理解,尤其是對kāya理解不同所致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1-06-05, 12:22

potato 寫:不跟SN對照,僅就623經的經文來看,前文與後文不相對應,這段經文本身可能就有問題。(1)說“住身念處”,(2)說怎樣“住身念處”;經過解說(“身身觀念 [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受、心、法法觀念住,亦複如是。”)之後,(3)說這樣稱爲“住四念處”。結語(3)“是名住四念處”,與解說的內容是對應的;但是,與前文(1) (2)不相對應。

對照解說的內容,以及結語(3)“是名住四念處”,前文(1) (2)應當改爲“若有……,住四念處者,”“云何……,住四念處?”這樣這段經文才通順。 :roll:
從《雜阿含》623經前面部分的比喻來看,大意是守護根門、攝持心念,這與255經、1176經、1171經述說的法義類同。因此,可以參照255經、1176經、1171經來理解623經這個“身念處”,這樣比623經後文的解說更“合理”(符合名詞概念、語句語意的邏輯)、恰當吧。
leeyc2 寫:對啊!如果kāyagatā sati的kāya就是指身體(physical body)的話,為何這幾經所說內容似乎並非單單指向身體或[身身觀念處]呢?
potato 寫:MN119,它的大意是說,修習、廣修習“身行念”,有大果、大功德:(1)所謂修習“身行念”,是修習身念處(于身隨觀身),並可以成就禅定。(2)“修習、廣修習身行念,所有明分之諸善法亦在彼中”。俺的理解是:“身行念”(kāyagatā sati )是以身念處(于身隨觀身)爲總攝的修習法,可以隨之成就所有明分之諸善法(所有明分之諸善法,當然也有四念處!)。(3)修習、廣修習“身行念”,可期待此等十功德:……。
與《大念處經》、MN119比較來看,《雜阿含》255經、1176經、1171經的“身念處”內容可以說是“自成一體”吧。

從MN119“身行念”(kāyagatā sati)述說的內容和次第來看,這個“身”(kāya)是指色身、physical body。而“身行”(kāyagatā)是一個動態的概念,“身”要有名法的參與支持才成其爲“身行”,所以這篇經把修習于身隨觀身而成就四階禅定都作爲“身行念”的內容。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1-06-05, 22:18

leeyc2 寫:
upasaka 寫: 法友是不是要表達法友認為藍字與紅字的意涵相同?我認為二者意涵相同。不過這樣的解法必須要對抗大量的傳統典籍
能不能請師兄再多講一些?或者給一些提醒?謝謝!
關於kāyagatāsati我了解的不會比法友多。

我認為雜阿含的「住身念處」與相應部的kāyagatāsati在經文所描述的內涵還沒什麼差別(當然外延必然相同),中阿含81念身經和MN119等等註釋經對其內涵描述開始有了變化。如法友所說,可能是對kāyagatāsati的理解,尤其是對kāya理解不同所致。另一個可能是,南傳傳承禪修操作技術的時候做了調整。當然這只是猜測,實情如何則非我所能了解。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wsykm
文章: 141
註冊時間: 2010-04-18, 08:00

文章 wsykm » 2011-07-04, 16:33

我的理解:

1:身念處的身指色身。

2:雜623持油鉢之喻意重在對前五根(身體)的守護,故經文在喻后僅收筆于“住身念處者”。

3:念住,無非是對心意的覺照與把控。身語意中,意為根、為源而身語為端、為顯。三者雖各有別,實則渾然一體。所以,四個念處僅是下手處和著重點有別,原理跟作用卻完全相同。因此,經文說身念處即等同講四念處,換言之,四念處里是一而四、四而一的關係。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