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ato 寫:
potato 寫:在預流階段,我們聽聞的正法是四聖谛,四聖谛包括了八支聖道、“涅槃”法義,而對于一個以“入流”爲目標的預流行者來說,八支聖道隨順于涅槃,這是“應有之義”啊!正如housyang法友說的,“於「內正思惟」的次第中,對於完成聖道的目標、以及苦滅道跡,也已經過如理的思惟”,八支聖道隨順于涅槃,這是預流行者在第三支如理作意時就可以理解的法義,這是“應有之義”。--那麽,在預流的第四支這樣“再加以提示”和注意,有必要嗎?
看來,論書的這個解釋,是偏離了“焦點”。這個解釋看起來“合理”,但是,這個解釋同樣也如freshman法友說的那樣:不“深入”。
八支聖道隨順于涅槃,這是預流行者在第三支如理作意時就可以理解的法義,
這是“應有之義”。那麽,在預流的第四支“法隨法行”,要解決的就不再是“法”與“法”之間的關系,而應當是
修行者與“法”的關系。第二支聽聞正法,第三支如理作意,然後
在第四支修行者對于“法”要怎麽做?這才是第四支的“焦點”所在。
前面解的不錯!但是這裡有點意見!第一個「法」和第二個「法」應該意義不一樣!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四預流支內容: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思惟),法隨法行。』
─1、『親近善士』:親近的善士,當然是四雙八輩之流。
─2、『聽聞正法』:正法就是『四聖諦』。
─3、『如理作意(思惟)』:就是從根源或源頭去用心思惟。
根源或源頭在那裡?
當然是『苦的根源」,即「五蘊」。
當然是『苦集的根源」,即「對五蘊之愛及當來有的愛,喜貪俱,到處充滿著對五蘊的歡喜」。
當然是『苦滅的根源』,即「對五蘊之愛及當來有的愛,喜貪俱,到處充滿著對五蘊的歡喜,消失、消滅、永盡無餘」。
當然是『至苦滅之道的根源』,即『八聖道支』─正見、正誌、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4、『法隨法行』:這裡大家歧見最多!
第一個「法」,應該是「方法或辦法」,也就是「實踐的步驟」;
而,
第二個「法」,其實就是『四聖締』;
所以,
「隨法」就是隨順著『四聖締』的次序(苦→苦集→苦滅→至苦滅之道)。
而,
『法隨法行』就是隨順著『四聖締』的次序(苦→苦集→苦滅→至苦滅之道)去「實踐的步驟」,而此「實踐的步驟」就是『八聖道支』─正見、正誌、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大家可以參考相應部 SN 50 之[五]
.............................................................................................................................
※ 時世尊對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曰:
「舍利弗!預流支、預流支之謂者,舍利弗!以何為預流支耶?」
舍利弗:
「大德!親近善士為預流支,聽聞正法為預流支,如理作意為預流支,法隨法行為預流支。」
世尊:
「善哉!舍利弗!善哉!舍利弗!親近善士為預流支,聽聞正法為預流支,如理作意為預流支,法隨法行為預流支。
世尊:
「舍利弗!謂流、流者,舍利弗!以何為流耶?」
舍利弗:
「大德!八支聖道為流也,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
世尊:
「善哉、善哉!舍利弗!八支聖道為流,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住、正念、正定是。
世尊:
「舍利弗!謂預流者、預流者,舍利弗!以何為預流者耶?」
舍利弗:
「大德!成就此八支聖道者,名之為預流者,某甲名、某甲姓之具壽。」
世尊:
「善哉!善哉!舍利弗!成就此八支聖道者,名之為預流者,某甲名、某甲姓之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