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麻煩了,除了Parinibbana外,還有Mahaparinibbana,看來無餘涅槃似乎還不究竟呢。runsun 寫:當然有差別,所以才立出有余涅槃,和無余涅槃。
如果沒有任何的差別,就沒有必要設立這兩個詞。
關於靠推論智認識過去世以及他人名色無常性的問題
最後由 Mahanama 於 2010-07-30, 14:37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 redredkiss
- 文章: 209
- 註冊時間: 2007-03-27, 08:00
那只能說,這是你自己來判斷的,而非經典的咯。runsun 寫:漏字,在巴利文裏面是asava,這是一個多義詞,除了煩惱之外,還有指缺陷的,非圓滿的,痛處的流出的意思。redredkiss 寫: 我讀的經典少,關於這兩種說法在經典哪裡有解釋呢?麻煩告訴末學一下,好去學習。
佛陀當時用的語言不是中文,請不要用單純中文的角度去考慮。
佛身有asava,這裡的asava,意思是不圓滿的,缺陷的。
明白了嗎?
滅盡諸asava,這裡的asava,意思是煩惱。
舉例來說,大乘的大乘,與阿含中的大乘,非一個大乘,在中文翻譯中使用了同一個詞,但是在巴利文或者英譯的經典中,這兩個並非同一詞。當說大乘的時候,是摩訶衍那,阿含中是最上乘。那麼換過來說,同一個中文的漏字,我不會去用同一個解釋,那麼經典中是否有不同的說法呢?沒有經典的證明,只能靠自己想像,因為它是多意詞,所以此處可以用這個,他處可以用另外一個?
看看,你們的那套說辭又來了:我們閱讀經典,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解釋。runsun 寫:我們閱讀經典,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解釋,經典確實很明確的記載了阿羅漢自殺的狀況,而且不是一個兩個,我們應該更加客觀的去看待。freshman 寫: 你說的情況,因為沒有原始的文本可以分析,不過,就以你上文來說,佛和其他的阿羅漢自己決定自己的壽命,並不是因為身苦未盡,而求更圓滿的解脫。
至於因為重病而自殺的。又可以分成兩類:
1)因為會退失而自殺的,基本可以肯定不是阿羅漢。
2)因為不願給自己和他人惹麻煩的,主動選擇謝世的阿羅漢,也不是因為身苦未盡,而求更圓滿的解脫。
在我看來,就像是這樣:
同時有兩個房間供他們選擇,一個幹凈一個腌臜。他們不過是選擇那個更幹凈一點的房間而已。不值得大驚小怪,更不能推論出:死後的阿羅漢更圓滿。
第一個問題,瞿低迦尊者在自殺之前,並不是退失阿羅漢,而其實是退失禪定,心解脫這個詞被一些人誤解了,而它在經典的其他地方常常和禪定聯繫起來。
第二個問題,闡提比丘的用刀自殺,經典確實描述的是闡陀無法忍受病痛,“尊者阐陀言:“我今身病,极患苦痛,难可堪忍。所起之病,但增无损,唯欲执刀自杀,不乐苦活。”,我們不應該憑空加入自己的主觀解釋,說闡陀比丘是不想給他人惹麻煩。
而關於舍利弗,大愛道比丘尼的主動自殺問題,只是因為知道佛陀要般涅槃,於是自己選擇先般涅槃。這裡和是否忍受病痛沒有關係。
我上面明明說了:你沒有提供具體的文本,只是就你泛泛而談的情況而大概的議論。怎末論到你來說我隨意解釋經典?
現在,既然你提到了具體的人,瞿低迦尊者和尊者闡陀,來論證你的論點:身苦也是苦聖碲之苦,阿羅漢不能忍受此苦而自殺。
那就讓我們來仔細分析分析:
1)瞿低迦尊者的自殺,是和身苦有關系嗎?你倒是找出來看看。到底是誰在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解釋。【雜阿含經】第1091經有那句話提到了:身苦難忍?
2)尊者闡陀倒是的確說了身苦難忍,你又是如何看出他自殺的時候是阿羅漢的?到底是誰在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解釋。
在這個論壇至少有三個人說我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解釋經典,而這三個人都是尊崇南傳論藏的,這是不是能夠說明點什末呢?
你在忽悠我吧?Mahanama 寫:各種語言裡,一字多義是常態,巴利語不例外;不過,Asava 作為佛教術語時,它的涵意就是指身見、戒禁取見、疑...乃至無明(十結)。三界智長老所著的Buddhist Dictionary對此有明確的定義。簡單的說,有學就是有漏,無學就是無漏。光查巴利語詞典不夠,要看佛教辭典才行。這就好比你想看懂英文的醫學刊物,用一般的英文辭典是不夠的。runsun 寫:漏字,在巴利文裏面是asava,這是一個多義詞,除了煩惱之外,還有指缺陷的,非圓滿的,痛處的流出的意思。
佛陀當時用的語言不是中文,請不要用單純中文的角度去考慮。
看看三界智尊者的Buddhist Dictionary
&sava
: (lit: influxes), 'cankers', taints, corruption's, intoxicant biases. There is a list of four (as in D. 16, Pts.M., Vibh.): the canker of sense-desire (k&m&sava), of (desiring eternal) existence (bhav&sava), of (wrong) views (di&&h&sava), and of ignorance (avijj&sava). A list of three, omitting the canker of views, is possibly older and is more frequent in the Suttas , e.g. in M. 2, M. 9, D. 33; A. III, 59, 67; A. VI, 63. - In Vibh. (Khuddakavatthu Vibh.) both the 3-fold and 4-fold division are mentioned. The fourfold division also occurs under the name of 'floods' (ogha) and 'yokes' (yoga).
Through the path of Stream-Entry, the canker of views is destroyed; through the path of Non-Returning, the canker of sense-desire; through the path of Arahatship, the cankers of existence and ignorance. M. 2 shows how to overcome the cankers, namely, through insight, sense-control, avoidance, wise use of the necessities of life, etc. For a commentarial exposition, see A&&has&lin& Tr. I, p. 63f: II, pp. 475ff.
Kh&&&sava, 'one whose cankers are destroyed', or 'one who is canker-free', is a name for the Arahat or Holy One. The state of Arahatship is frequently called &savakkhaya, 'the destruction of the cankers'. Suttas concluding with the attainment of Arahatship by the listeners, often end with the words: "During this utterance, the hearts of the Bhikkhus were freed from the cankers through clinging no more" (anup&d&ya &savehi citt&ni vimucci&s&ti).。
色身有漏,和色身無常,是不同的。這是廢話,色無常,佛身也不例外。runsun 寫:佛身有asava,這裡的asava,意思是不圓滿的,缺陷的。
明白了嗎?
你以為部派佛教那些人全是傻瓜,竟然不知道色身無常,圍繞這個論題各自在論書當中辯論???
[/quote]
再來看看你的另一個充分證據:
[二二] 第一 重擔
一~二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重擔、擔者、取擔、舍擔,且諦聽!
四 諸比丘!以何為重擔耶!
應名為五取蘊。以何為五耶?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諸比丘!此名為重擔。
...........
八 世尊如是說。如是說已,師善逝更說曰:
(一) 重擔是五蘊
擔者名士夫
世間取擔苦
舍擔為安樂
看到了嗎?前面說重為五取蘊。後面說重擔是五蘊.明顯說明:這裏的五蘊就是五取蘊的省略.
你犯了一個斷章取義的錯誤。在同一經文當中,有這樣的句子:runsun 寫: 我們再來看一個充分證據
《相应部.犍度篇.第三重担品》:“若色之灭、息、没者,则苦灭、病息、老死没,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請問,阿羅漢在世的時候,色已經滅了嗎?受想行識已經滅了嗎?
根據經文的意思,很明顯在說如果色受想行識沒有滅,苦就沒有滅,只有色受想行識滅了,苦才滅。
[二二] 第一 重擔
一~二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重擔、擔者、取擔、舍擔,且諦聽!
四 諸比丘!以何為重擔耶!
應名為五取蘊。以何為五耶?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諸比丘!此名為重擔。
...........
八 世尊如是說。如是說已,師善逝更說曰:
(一) 重擔是五蘊
擔者名士夫
世間取擔苦
舍擔為安樂
看到了嗎?前面說重為五取蘊。後面說重擔是五蘊.明顯說明:這裏的五蘊就是五取蘊的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