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有必要加入「取」字成「五取蘊」嗎?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7-24, 01:03

再有就是:

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的問題,如果認真地說道如來,確實是非常難以表述的。 比如說:生死已盡,按照常理來說,應該就是“不再有生死”了。但是,文中後面又說:故有問世尊。如來若有.若無.若有無.若非有非無後生死。不可記說


最後的總結語是:不可記說。連“不再有生死”這樣的判斷都是不對的。

那末,只有死後的如來才“甚深廣大。無量無數。不可記說”嗎?答案是很顯然的:在世的如來,也是“甚深廣大。無量無數。不可記說”的。這在阿含中是有經可查的。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0-07-24, 01:23

lxd127 寫:五取蘊是指受到執取的五蘊。而不是有執取的五蘊。如:色取蘊並不能解釋為有執取的色蘊,而是受到執取的色蘊。
1.很高興有法友把討論方向導到這裡:何謂[五取蘊]?
英譯中的確有一種就是翻成 five aggregates affected by clinging的

2.我覺得經上(雜阿含46經SN22:79)提到色.受乃至識時,都明顯用動詞去解釋,這個地方是不是也值得留意呢?
註:
Because it is afflicted, it is called form. ..Because it feels, it is called feeling. ..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 ... .than.html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7-24, 04:18

不好意思,是我自己記錯了.

剛剛查了一下,雜阿含當中,說的最多的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只有347經是說: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7-24, 06:05

freshman 寫: .......
那末,只有死後的如來才“甚深廣大。無量無數。不可記說”嗎?答案是很顯然的:在世的如來,也是“甚深廣大。無量無數。不可記說”的。這在阿含中是有經可查的。
"Then, Anuraadha, since in this very life the Tathaagata is not to be regarded as really and truly existing, is it proper for you to declare of him: 'Friends, he who is a Tathaagata... can be described otherwise than in these four ways...'?"
----SN 22. 86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 ... .wlsh.html


SN 22.86: Anuradha Sutta — Anuraadha is Caught Out/To Anuradha {S iii 116; CDB i 936} [Walshe | Thanissaro]. Ven. Anuradha learns that if you can't even locate the Tathagata in space when he's sitting right in front of you, how can you ever hope to answer questions about his fate after death?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 ... .html#sn22

看到這些,大家會不會覺得震驚呢?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10-07-24, 09:15

其實沒啥可震驚的 :lol: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0-07-24, 10:42

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五蘊當中的識蘊,阿毗達摩裏面的心即是這種定義。
另外一種,是受想行識四蘊的總稱,類似于我們平常所說的意識。
以上兩種都是無常苦無我的,絕對不是一個心的本體。
所以你承認五蘊不等於四蘊?兩者混為一談不會造成誤會嗎?
你的意思看來是說阿羅漢死後五蘊是否滅盡不起是個不應該討論的無記的問題。
我完全不同意這個觀點。相反,我認為認識到阿羅漢死後是五蘊滅盡不起是必須要清楚的,是建立正見的重點內容之一。
如果不清楚這個,也很容易產生類似五蘊涅槃不二,以及法身長存那種錯誤思想。
我的帖子到底什麼地方有「五蘊涅槃不二,以及法身長存那種錯誤思想」這種思想?
而且既然五蘊是苦,而解脫是徹底滅苦,又怎麼能有代表苦的五蘊呢?這個問題難倒還不清楚嗎?
所以你承認阿羅漢是此生煩惱滅盡,而不受後有嗎?

頭像
yunshui
文章: 311
註冊時間: 2009-08-06, 08:00

文章 yunshui » 2010-07-24, 13:54

Runsun寫到:說五取蘊和五蘊的區別,主要是爲了區分是否有貪愛執取,而這正是凡夫和聖者的區別。經典說五取蘊是純大苦聚,而不說五蘊是純大苦聚是有道理的。
法友可以引出經典的文字對照嗎。個人觀點,五蘊即是純大苦聚。五取蘊和五蘊只是翻譯者的文法使用不同,二者的意思是一樣的。

下面的經文只是單純的說到了色、受、想、行、識,沒有明确使用五取蘊或五蘊。

《雜阿含經卷三 陰相應 (三) 60( 六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集趣道,及有
身集滅道。雲何有身集趣道?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
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故愛樂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
苦,如是純大苦聚生。如是受、想、行、識,(亦如是)廣說,是名有身集趣道。比丘!有身集趣道,
當知即是苦集趣道。雲何有身集滅道?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
知故,于色不樂,不歎,不著,不住;不樂,不歎,不著,不住故,彼色愛樂滅,愛樂滅則取滅,取滅
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滅。如色,受、想、行、識亦如是,是名有身滅
道迹。有身滅道迹,則是苦滅道迹,是故說有身滅道迹”。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7-24, 17:14

leeyc2 寫:
lxd127 寫:五取蘊是指受到執取的五蘊。而不是有執取的五蘊。如:色取蘊並不能解釋為有執取的色蘊,而是受到執取的色蘊。
1.很高興有法友把討論方向導到這裡:何謂[五取蘊]?
英譯中的確有一種就是翻成 five aggregates affected by clinging的
這個正是導致錯見的根源所在。因為這裏蘊含了另一個偽命題:

五蘊是指沒有受到執取的五蘊,比如說:阿羅漢的五蘊。

這個思路一定要封死。否則的話,會帶瞎無數人。

無論佛說五蘊還是五取蘊主要是在向凡夫說法,是為了令其導向解脫,是一個方法論(如何修)上的問題。

反過來說,如果,佛說五取蘊是指受到執取的五蘊。而阿羅漢的五蘊是沒有受到執取的五蘊。這主要是個知識層面上的問題。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7-24, 17:24

學過英文的朋友,體會一下這個(只可意會,很難言傳):

I am done with 色====色已盡。

阿羅漢:所作已辦,梵行已立。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0-07-24, 21:10

yunshui 寫:
下面的經文只是單純的說到了色、受、想、行、識,沒有明确使用五取蘊或五蘊。
如果參考雜阿含71經,可明顯看出其中苦.苦集.苦滅.苦滅道的脈絡,就相當於轉法輪經中的四聖諦,其他地方或說世間~雜阿含1307經,或說有身(薩迦耶Sakkaya)~雜阿含71經.,或說重擔~雜阿含73經或說苦~SN22.104,都說的五取蘊(五受陰);總之,四聖諦的第一聖諦~苦聖諦所說的:五取蘊是苦 ,很值得注意(供參考)

註:雜阿含71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有身?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云何有身集?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5)著,是名有身集。云何有身滅?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是名有身滅。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滅道跡。是名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轉法輪經SN56.11或雜阿含379經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