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德,麻煩進來看看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lxd127
文章: 297
註冊時間: 2006-12-18, 08:00

文章 lxd127 » 2010-05-23, 22:07

我再囉嗦兩句:
如果將下面的四句經文,完全理解為四種眾生的主觀態度,將產生幾個問題:
經文:
1、若色一向是苦、非樂、非隨樂、非樂長養、離樂者,衆生不應因此而生樂著。
2、以色非一向是苦、非樂、隨樂、樂所長養、不離樂,是故衆生于色染著,染著故系,系故有惱。
3、若色一向是樂、非苦、非隨苦、非憂苦長養、離苦者,衆生不應因色而生厭離。
4、以色非一向樂、是苦、隨苦、憂苦長養、不離苦,是故衆生厭離于色,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

按眾生主觀方式的略譯:
1、如果眾生認為色一向是苦,那麼,眾生不應因為色而生起樂著。
句式為(如果…那麼…)
2、因為眾生認為色並非一向是苦,所以,眾生因色而起樂著。
句式為(因為…所以…)
3、如果眾生認為色一向是樂,那麼,眾生不應因為色而生厭離。
句式為(如果…那麼…)
4、因為眾生認為色非一向是樂,所以,眾生於色生厭離。
句式為(因為…所以…)

存在的問題:
1、語法上的問題:
(1)上述第1、3兩句中的“眾生認為”完全沒有原文的支持,屬於強行增加的;
(2)上述第2、4兩句在經文裡是“以…故…”的句式,所以應當被譯作“因為…所以…”,於是,這裡的“眾生認為”也完全沒有依據。

2、經文安排上的問題:如果把四種情況完全解讀為眾生的主觀態度,則佛陀於此並非談及五蘊的實際情況,但是,這一經在阿含中屬於《陰相應》、在尼柯耶中屬於《蘊相應》,看完這一經後,仍不能了解五陰(五蘊)在這方面的實際情況,仍不了解佛陀對此的觀點,並不合情理。

3、常理上問題:原來一位版主根據眾生得解脫的因緣,推斷出五蘊的實際情況,說:五蘊非一向樂,五蘊是一向苦。這在邏輯上並非完全是抵觸的,非一向樂可以包括兩種情況:一向苦、有苦有樂。但是,通常的理解是“有苦有樂”。就好像說,“這人並非一直是富有的”,大家多數會理解為“這人現在是富有的,而過去曾很貧窮”,雖然邏輯上也可以理解為“這人一直就很貧窮”。但是,如果這樣解讀,是不合常理的。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10-05-24, 02:27

lxd127 寫: 版主:
這裡的樂、苦,應當被理解為“易受執取的特點、表現、狀態”、“易受厭離的特點等”
經典裡也講到,五蘊均是有好、醜、勝、劣、細、粗等差別。這裡的好、勝、細就是樂;醜、劣、粗就是苦。
下面以色舉例:
我們的色身有年輕、強壯、活力、健康的時候,這就是色有樂,非一向苦;然而,我們的色身也有衰老、虛弱、僵化、重病的時候,這就是色有苦,非一向樂。
如果按照你的解釋:
「這裡的樂、苦,應當被理解為“易受執取的特點、表現、狀態”、“易受厭離的特點等”。」
就表示並非色真有「實質」上的「苦樂」可言,而是出於「執取」的緣故,才導致「色有苦樂」之說。那麼,這執取是如何發生的呢?依照你讀經的理解,你要不要說說看,佛陀是怎麼說這執取是如何發生的呢?

「我們的色身有年輕、強壯、活力、健康的時候,這就是色有樂,非一向苦;然而,我們的色身也有衰老、虛弱、僵化、重病的時候,這就是色有苦,非一向樂。」

以佛陀的「解脫知見」來判斷,你覺得佛陀會認同「色有樂,非一向苦」這種論點嗎?或者說,依你對於原始佛法的理解來說,你會認為身為解脫者的佛陀會有這樣的執取嗎?

頭像
lxd127
文章: 297
註冊時間: 2006-12-18, 08:00

文章 lxd127 » 2010-05-24, 12:50

peacecila 寫:以佛陀的「解脫知見」來判斷,你覺得佛陀會認同「色有樂,非一向苦」這種論點嗎?或者說,依你對於原始佛法的理解來說,你會認為身為解脫者的佛陀會有這樣的執取嗎?
我說到的色有樂、色有苦,是指色法所表現出的一些特點。這些特點是以一般人樂於接受的或不樂於接受的區分。前面,我用到“執取”和“厭離”,是對一般的凡夫或有學聖埏而言的。

現在,我的用詞進行這樣的修改,可以適用於一切有情。包括無學聖者在內的任何人。

如果他們生病了,他們是否希望得到醫治呢?他們是否希望得到健康?他們覺得自己有病痛好些,還是無病痛、而保持健康好些?他們希望自己的身體、皮膚發生潰爛好些,還是希望自己的色身、皮膚保持無病?難道答案並不明顯?難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會因回答者是聖者或凡夫而有差別?

根據聖典的記載證明,並不需要有任何執取,他們仍是可以希望“現法樂住”的。“現法樂住”中的“法”是指什麼呢?就是五蘊啊。五蘊一向是苦,能有“樂住”嗎?

五蘊所表現的各種狀態,根據一般有情的意願作這樣的劃分,有情希望得到的那些五蘊的表現,是五蘊的樂味、甘味;所不希望的,是五蘊的苦味、患難。

三位版主,這樣講過以後,能明白嗎?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10-05-24, 14:36

peacecila 寫:
lxd127 寫:
根據聖典的記載證明,並不需要有任何執取,他們仍是可以希望“現法樂住”的。“現法樂住”中的“法”是指什麼呢?就是五蘊啊。五蘊一向是苦,能有“樂住”嗎?

五蘊所表現的各種狀態,根據一般有情的意願作這樣的劃分,有情希望得到的那些五蘊的表現,是五蘊的樂味、甘味;所不希望的,是五蘊的苦味、患難。
經文的「味」,上文中已經談過,並非指「樂味」,麻煩請不要誤導初學者,那是犯大過的行為。現在是怎樣,經文的名詞解釋都是自己說了算嗎?---我會直言批評說這是在「硬拗」。

「現法樂住」的解釋,我會再仔細查看一下經文,因為讀過雜阿含經的關係,有時候不是很信任別人的解釋---如果並非出自經文根據而是個人化的隨意解釋時,我會特別小心注意。

頭像
siongui
文章: 122
註冊時間: 2010-03-25, 08:00

文章 siongui » 2010-05-24, 14:43

lxd127 寫: 我說到的色有樂、色有苦,是指色法所表現出的一些特點。這些特點是以一般人樂於接受的或不樂於接受的區分。前面,我用到“執取”和“厭離”,是對一般的凡夫或有學聖埏而言的。

現在,我的用詞進行這樣的修改,可以適用於一切有情。包括無學聖者在內的任何人。

如果他們生病了,他們是否希望得到醫治呢?他們是否希望得到健康?他們覺得自己有病痛好些,還是無病痛、而保持健康好些?他們希望自己的身體、皮膚發生潰爛好些,還是希望自己的色身、皮膚保持無病?難道答案並不明顯?難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會因回答者是聖者或凡夫而有差別?

根據聖典的記載證明,並不需要有任何執取,他們仍是可以希望“現法樂住”的。“現法樂住”中的“法”是指什麼呢?就是五蘊啊。五蘊一向是苦,能有“樂住”嗎?

五蘊所表現的各種狀態,根據一般有情的意願作這樣的劃分,有情希望得到的那些五蘊的表現,是五蘊的樂味、甘味;所不希望的,是五蘊的苦味、患難。

三位版主,這樣講過以後,能明白嗎?
根據我的理解,無學阿拉漢聖者已經永遠斷滅所有的煩惱跟貪愛,
無學阿拉漢聖者是不會有任何"希望",因為希望本質是貪愛,
凡夫會希望身體健康無病,但無學聖者即使病痛纏身,也不會如此希望,
以上是我的觀點,請指教.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10-05-24, 14:44

lxd127 寫:
如果他們生病了,他們是否希望得到醫治呢?他們是否希望得到健康?他們覺得自己有病痛好些,還是無病痛、而保持健康好些?他們希望自己的身體、皮膚發生潰爛好些,還是希望自己的色身、皮膚保持無病?難道答案並不明顯?難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會因回答者是聖者或凡夫而有差別?
當然會有差別,因為凡夫執著於「色身」而「聖者」不會。聖者的出發點只是為了維持色身得以繼續弘法渡世---在因緣許可的情況下。一位解脫聖者他並不會強求色身如何、如何。有些真正的修行人生病了,甚至不怎麼治療的。不妨看看經文中「阿那律尊者」生重病時,以四念處克服身惱的經文,文中甚至沒提到任何的治療。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10-05-24, 16:39

lxd127 寫:根據聖典的記載證明,並不需要有任何執取,他們仍是可以希望“現法樂住”的。“現法樂住”中的“法”是指什麼呢?就是五蘊啊。五蘊一向是苦,能有“樂住”嗎?

五蘊所表現的各種狀態,根據一般有情的意願作這樣的劃分,有情希望得到的那些五蘊的表現,是五蘊的樂味、甘味;所不希望的,是五蘊的苦味、患難。

三位版主,這樣講過以後,能明白嗎?
佛法名詞都有特定的解釋,當一個名詞意義弄錯時,整段經文都會跟著解讀錯誤,或是用很奇怪的方式使用這些名詞。

譬如你說味是甘味、苦味,這樣的解釋是有問題的。以色來說,「以色因緣而生的喜樂」是色味。「色是無常、苦、變易法」是色患。

色的苦是被佛陀歸類在色患這裡,而不是色味。而你卻把色味說成有甘味、苦味。我想這是望文生義,以為既然有甘味,就有苦味。而且還把患、離兩個獨立的名詞合起來使用,寫成「患離」,這兩個意義可是完全不同。

再來,你把現法樂住的法解釋為五蘊也有問題。現法有兩種解釋或用法,一是今生。二是當前的狀態,也就是樂住於當前的狀態。

解釋為今生,就是今生就得樂住。解釋為當前的狀態時,通常現法樂住前後都會有代表這個人成就的說明。譬如,得四增上心,現法樂住。

這個現法樂住的法,我看不出來它怎麼會變成五蘊。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0-05-24, 17:06

lxd127 寫:3、常理上問題:原來一位版主根據眾生得解脫的因緣,推斷出五蘊的實際情況,說:五蘊非一向樂,五蘊是一向苦。這在邏輯上並非完全是抵觸的,非一向樂可以包括兩種情況:一向苦、有苦有樂。但是,通常的理解是“有苦有樂”。就好像說,“這人並非一直是富有的”,大家多數會理解為“這人現在是富有的,而過去曾很貧窮”,雖然邏輯上也可以理解為“這人一直就很貧窮”。但是,如果這樣解讀,是不合常理的。
由這一段文字看來,法友的邏輯知識有瑕疵。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IanTsai
文章: 355
註冊時間: 2006-09-12, 08:00
來自: 高雄市

文章 IanTsai » 2010-05-24, 19:12

upasaka 寫: 由這一段文字看來,法友的邏輯知識有瑕疵。
他如果知道學佛要念理則學,或是集合論。大概就會比較收斂一些...
他大概也不知道,世界上數學最強的民族是哪裡...

頭像
lxd127
文章: 297
註冊時間: 2006-12-18, 08:00

文章 lxd127 » 2010-05-24, 20:32

好了。我已經講得夠多了。
如還不能理解,又真誠希望討論,可去我的博客。
這個問題,我不在這裡回覆了。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