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
ancestry
- 文章: 27
- 註冊時間: 2010-04-21, 08:00
文章
由 ancestry » 2010-04-25, 19:12
我覺得佛教的梵行,在內是指不貪、不嗔、不癡,在外是指不殺、不盜、不淫,阿羅漢貪嗔癡盡,故稱梵行已立。
-
upasaka
- 文章: 547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upasaka » 2010-04-28, 16:31
《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p268~269提到:
1.只有佛陀才有能力判斷別人「是」哪種果位,我們只能判斷別人「不是」哪種果位。作者以四不壞淨+斷三結作為判斷別人是否已證初果的基本徵象。二果(含)以上則必須具備初果的基本徵象再加上那個果位的必要徵象。
2.另外,作者根據AN3.12說,入流是一個事件,因此入流者(初果)應能指出它發生的時間與地點。
關於1,可能還有討論空間。關於2,這是我第一次明確地看到這種說法,這一點值得大家參考。
再討論。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
Mahanama
- 文章: 2475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
聯繫:
文章
由 Mahanama » 2010-04-28, 16:48
upasaka 寫:2.另外,作者根據AN3.12說,入流是一個事件,因此入流者(初果)應能指出它發生的時間與地點。
關於1,可能還有討論空間。關於2,這是我第一次明確地看到這種說法,這一點值得大家參考。
再討論。
關於第二點,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不妨找一找原始佛典,看看是否有相關的證據。
-
sunrise
- 文章: 130
- 註冊時間: 2005-02-22, 08:00
文章
由 sunrise » 2010-04-28, 19:08
upasaka 寫:《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p268~269提到:
...
2.另外,作者根據AN3.12說,入流是一個事件,因此入流者(初果)應能指出它發生的時間與地點。
...
印象中,以前這討論版就有人討論(or 說)過了。
四種果位,都會記得證果的地方。
阿含經中亦有相關經文,但我忘了是那一經。
很多年前我問過通長老,他說,時間不重要,地點會記得。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0-04-28, 19:13
upasaka 寫:《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p268~269提到:
1.只有佛陀才有能力判斷別人「是」哪種果位,我們只能判斷別人「不是」哪種果位。作者以四不壞淨+斷三結作為判斷別人是否已證初果的基本徵象。二果(含)以上則必須具備初果的基本徵象再加上那個果位的必要徵象。
2.另外,作者根據AN3.12說,入流是一個事件,因此入流者(初果)應能指出它發生的時間與地點。
關於1,可能還有討論空間。關於2,這是我第一次明確地看到這種說法,這一點值得大家參考。
再討論。
我個人認為,會有這種說法的人絕對不是初果:入流是一個事件,因此入流者(初果)應能指出它發生的時間與地點。:lol:
他誤解了AN3.12經.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0-04-28, 19:19
再有,佛能判斷,阿羅漢就能判斷.
阿羅漢能判斷,三果為什麼不能?
佛能判斷也要先聽別人說出狀態才行,是嗎?(或者用他心通去了解別人的狀態也是一回事).
-
upasaka
- 文章: 547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upasaka » 2010-04-28, 22:25
sunrise 寫:upasaka 寫:《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p268~269提到:
...
2.另外,作者根據AN3.12說,入流是一個事件,因此入流者(初果)應能指出它發生的時間與地點。
...
印象中,以前這討論版就有人討論(or 說)過了。
四種果位,都會記得證果的地方。
阿含經中亦有相關經文,但我忘了是那一經。
很多年前我問過通長老,他說,時間不重要,地點會記得。
我想,以作者寫作的嚴謹度來看,作者此說應該不致於沒有根據。有沒有法友知道哪一經有相關經文?我查過AN3.12,好像沒有這方面的內容。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10-04-28, 23:07
我記得在阿含中有相關的經文,不過一時也找不到.
記得我當時讀到時,心裏是很有想法的,也可以說是有會心的微笑.當時我就想:一定會有人誤會這些經文,今天在網上看到這個說法,又再笑一次.
-
建山明
- 文章: 1082
-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由 建山明 » 2010-04-29, 11:28
upasaka 寫:sunrise 寫:
印象中,以前這討論版就有人討論(or 說)過了。
四種果位,都會記得證果的地方。
阿含經中亦有相關經文,但我忘了是那一經。
很多年前我問過通長老,他說,時間不重要,地點會記得。
我想,以作者寫作的嚴謹度來看,作者此說應該不致於沒有根據。有沒有法友知道哪一經有相關經文?我查過AN3.12,好像沒有這方面的內容。
《雜阿含》1130經: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于彼處,有比丘經行于彼處,四沙門果中得一一果者,彼比丘盡其形壽,常念彼處。”
如經行處,如是住處、坐處、臥處,亦如是說。如是比丘,如是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彌(拉)、沙彌(拉)尼、優婆塞、優婆夷一一四經如上說。
-
upasaka
- 文章: 547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upasaka » 2010-04-29, 12:49
謝謝建山明法友貼出的資料。
我把AN3.12的元亨版漢譯部分經文貼出如下:
諸比丘!正如是,此三者,是關於比丘應終身記憶者。云何為三耶?
諸比丘!比丘剃除鬚髮、著壞色衣、由出家而出成為無家者之處。諸比丘!此
是關於比丘應受終身記憶之第一。復次,諸比丘!比丘如實知此是苦,如實知此是集,如實知此是滅,如實知此是趣滅苦道之處,諸比丘!此是關於比丘應受終身記 憶之第二。復次,諸比丘!比丘從漏盡,至現法自知無漏心解脫、慧解脫、作證具足而住之處。諸比丘!此是關於比丘應受終身記憶之第三。
諸比丘!此等三法者, 是關於諸比丘應受終身記憶者。
上帖引述書本的作者引用此經。
大家參考。
May All Beings Be 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