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到一個問題,大乘佛教主要是要教人成佛,一旦大乘佛教徒發了成佛之願,應該百分之百可以肯定無法證初果,因為初果最多七次人天受生,七次受生的期間內應該是不可能累積足夠的波羅密成佛.
問題是這樣,假設某個大乘佛教徒一開始發願成佛,後來接觸到南傳佛教決定證阿拉漢求快速涅槃,捨棄原本的成佛願,請問之前那個成佛願會阻礙證果嗎?
到底要多強的願才會不可改變?是要遇到活著的佛授記才是夠強的願嗎?是不是除了佛授記的願以外,都能反悔之前的發願呢?
請教諸位看法,謝謝!
發願與果證的關係
Re: 發願與果證的關係
這取決於對「輪迴的厭惡」與「滅苦的決心」。siongui 寫:最近想到一個問題,大乘佛教主要是要教人成佛,一旦大乘佛教徒發了成佛之願,應該百分之百可以肯定無法證初果,因為初果最多七次人天受生,七次受生的期間內應該是不可能累積足夠的波羅密成佛.
問題是這樣,假設某個大乘佛教徒一開始發願成佛,後來接觸到南傳佛教決定證阿拉漢求快速涅槃,捨棄原本的成佛願,請問之前那個成佛願會阻礙證果嗎?
到底要多強的願才會不可改變?是要遇到活著的佛授記才是夠強的願嗎?是不是除了佛授記的願以外,都能反悔之前的發願呢?
請教諸位看法,謝謝!
中國大乘佛教似乎離不開『神通、感應、持咒、誦經、拜懺...』,
這些“『著』在『相』上的修行”。
末學的感想是這些都是有一點類似入禪定、出禪定的作用。
入禪定的時候 -> 有如石頭壓草(草暫時的不生長了),貪嗔痴暫時的抑制了、憂悲惱苦暫時的停止了。
再者,
出禪定的時候 -> 有如石頭一拿開(草又開始生長了),貪嗔痴再度生起、憂悲惱苦又來了。
看來中國大乘佛教似乎並不真正“在行住坐臥『有覺有觀』從『心』上修行”
而是“『著』在『相』上修行。”
試問以
(1) 中國大乘佛教金剛經 經文:
...
須菩提,於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
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
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 ^^^^
...
來檢驗
(2)“拜佛、塑像、念佛、心咒”法門
^^ ^^ ^^^^ ^^^^
是否已經發現(1)、(2)之間的自相矛盾了!
末學曾經看過有一位善知識具體駁斥北傳中國大乘佛教行者的不具正見,
如下:
我只知道...
北傳中國大乘佛教長期以來,只要你願意念佛、願意相信有一個阿彌陀佛以滅你的罪。
你可以不用辛苦的修行而直接往生佛國淨土,你就可以證得不退轉位。
那如果真的是這樣...
北傳的菩薩怎不省事一點,把所有的眾生的業,全都帶到你們所謂的佛國淨土?
那不是更好、更可以顯出你們中國大乘佛教的偉大嗎?
不要再給一切眾生輪迴,那不是更慈悲嗎?
我從北傳轉到南傳,我感動的不是佛的保佑,或是佛給我什麼。
而是他指出了一條道路給我,
我只知道,這條通往涅槃的路是要我自己去走,
就好像我內心的貪瞋痴要靠我自己去除,沒有一個人有辦法可從我內心去除貪瞋痴。
當我看到一堆北傳人,口念阿彌陀佛、心想阿彌陀佛,很偉大、很慈悲。
但是你們怎麼不想想,世尊教授了我們的解脫法。
從古至今你們這堆,所謂大乘行者,學了那麼多咒語、外道法,
你們那一個真正去了解阿含的本意呢?
我想你們應該也不屑學這所謂的二乘吧?
當然你要怎麼拜那是你家的事,
但身為一個佛弟子,也只能祝福你,早日具足正見、早證涅槃。
這些“『著』在『相』上的修行”。
末學的感想是這些都是有一點類似入禪定、出禪定的作用。
入禪定的時候 -> 有如石頭壓草(草暫時的不生長了),貪嗔痴暫時的抑制了、憂悲惱苦暫時的停止了。
再者,
出禪定的時候 -> 有如石頭一拿開(草又開始生長了),貪嗔痴再度生起、憂悲惱苦又來了。
看來中國大乘佛教似乎並不真正“在行住坐臥『有覺有觀』從『心』上修行”
而是“『著』在『相』上修行。”
試問以
(1) 中國大乘佛教金剛經 經文:
...
須菩提,於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
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
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 ^^^^
...
來檢驗
(2)“拜佛、塑像、念佛、心咒”法門
^^ ^^ ^^^^ ^^^^
是否已經發現(1)、(2)之間的自相矛盾了!
末學曾經看過有一位善知識具體駁斥北傳中國大乘佛教行者的不具正見,
如下:
我只知道...
北傳中國大乘佛教長期以來,只要你願意念佛、願意相信有一個阿彌陀佛以滅你的罪。
你可以不用辛苦的修行而直接往生佛國淨土,你就可以證得不退轉位。
那如果真的是這樣...
北傳的菩薩怎不省事一點,把所有的眾生的業,全都帶到你們所謂的佛國淨土?
那不是更好、更可以顯出你們中國大乘佛教的偉大嗎?
不要再給一切眾生輪迴,那不是更慈悲嗎?
我從北傳轉到南傳,我感動的不是佛的保佑,或是佛給我什麼。
而是他指出了一條道路給我,
我只知道,這條通往涅槃的路是要我自己去走,
就好像我內心的貪瞋痴要靠我自己去除,沒有一個人有辦法可從我內心去除貪瞋痴。
當我看到一堆北傳人,口念阿彌陀佛、心想阿彌陀佛,很偉大、很慈悲。
但是你們怎麼不想想,世尊教授了我們的解脫法。
從古至今你們這堆,所謂大乘行者,學了那麼多咒語、外道法,
你們那一個真正去了解阿含的本意呢?
我想你們應該也不屑學這所謂的二乘吧?
當然你要怎麼拜那是你家的事,
但身為一個佛弟子,也只能祝福你,早日具足正見、早證涅槃。
Re: 發願與果證的關係
邏輯上,證不了初果,那也成不了佛,如依友教的理論也沒有初果的位階,真不知道為什麼友教又說小乘是基礎?這些矛盾,難怪許多部派主張友教的菩薩都是凡夫菩薩siongui 寫:最近想到一個問題,大乘佛教主要是要教人成佛,一旦大乘佛教徒發了成佛之願,應該百分之百可以肯定無法證初果,因為初果最多七次人天受生,七次受生的期間內應該是不可能累積足夠的波羅密成佛.
“發願成佛”這個說法,是邏輯不通的胡說。“佛”是自覺者的名號,喬達摩是先得自覺,而後有這個名號,而不是先“發願成佛”,而後得自覺。即以喬達摩爲例,在他得自覺之前,他也就是“發願覺悟”吧,怎麽可能“發願成佛”呢?siongui 寫:最近想到一個問題,大乘佛教主要是要教人成佛,一旦大乘佛教徒發了成佛之願,應該百分之百可以肯定無法證初果,因為初果最多七次人天受生,七次受生的期間內應該是不可能累積足夠的波羅密成佛.
問題是這樣,假設某個大乘佛教徒一開始發願成佛,後來接觸到南傳佛教決定證阿拉漢求快速涅槃,捨棄原本的成佛願,請問之前那個成佛願會阻礙證果嗎?
到底要多強的願才會不可改變?
“發願成佛”,在邏輯上就是說不通的、可笑的。那麽立基于此的那些所謂“大乘修行”,還有什麽可說的呢?
Re: 發願與果證的關係
、siongui 寫:最近想到一個問題,大乘佛教主要是要教人成佛,一旦大乘佛教徒發了成佛之願,應該百分之百可以肯定無法證初果,因為初果最多七次人天受生,七次受生的期間內應該是不可能累積足夠的波羅密成佛.
問題是這樣,假設某個大乘佛教徒一開始發願成佛,後來接觸到南傳佛教決定證阿拉漢求快速涅槃,捨棄原本的成佛願,請問之前那個成佛願會阻礙證果嗎?
到底要多強的願才會不可改變?是要遇到活著的佛授記才是夠強的願嗎?是不是除了佛授記的願以外,都能反悔之前的發願呢?
請教諸位看法,謝謝!
法友你好!這個問題,帕奧禪林的華人比庫馬欣德尊者早有論述,您可搜索《上座部佛教的菩薩道思想》,文中有十分詳盡的解說。
誠如之前法友所述,教人發願成佛,是一種十分不負責任的做法。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本人都已經偏離了佛陀的正法、沒有證得任何果位,當然無法教弟子如何證果。只能教人發一個遙不可及、無法驗證的意願。
想要成為菩薩,那就必定要得到佛陀的親自授記。所以說,現在的人已經沒有機會走上永不退轉的菩薩之道了。
至於自己發的願,當然不算數!佛陀時代都有很多人發願于未來世成佛呢,可得到佛陀授記的也就只有寥寥幾人。因為佛陀觀察到有些人的意願不夠強烈,將來是會退轉的。
anicca寫到:
“想要成為菩薩,那就必定要得到佛陀的親自授記。所以說,現在的人已經沒有機會走上永不退轉的菩薩之道了。
至於自己發的願,當然不算數!佛陀時代都有很多人發願于未來世成佛呢,可得到佛陀授記的也就只有寥寥幾人。因為佛陀觀察到有些人的意願不夠強烈,將來是會退轉的。”
請問法友,哪里的經文有說“想要成為菩薩,那就必定要得到佛陀的親自授記。佛陀時代都有很多人發願于未來世成佛呢,可得到佛陀授記的也就只有寥寥幾人。因為佛陀觀察到有些人的意願不夠強烈,將來是會退轉的。”。
我很少研究經典,法友如果知道,就引用出來看看。依我個人的思路,佛陀是不會授記他的弟子成佛,這樣的思想和大乘菩薩道的思想沒有區別。不用改個名稱叫《上座部佛教的菩薩道思想》。
“想要成為菩薩,那就必定要得到佛陀的親自授記。所以說,現在的人已經沒有機會走上永不退轉的菩薩之道了。
至於自己發的願,當然不算數!佛陀時代都有很多人發願于未來世成佛呢,可得到佛陀授記的也就只有寥寥幾人。因為佛陀觀察到有些人的意願不夠強烈,將來是會退轉的。”
請問法友,哪里的經文有說“想要成為菩薩,那就必定要得到佛陀的親自授記。佛陀時代都有很多人發願于未來世成佛呢,可得到佛陀授記的也就只有寥寥幾人。因為佛陀觀察到有些人的意願不夠強烈,將來是會退轉的。”。
我很少研究經典,法友如果知道,就引用出來看看。依我個人的思路,佛陀是不會授記他的弟子成佛,這樣的思想和大乘菩薩道的思想沒有區別。不用改個名稱叫《上座部佛教的菩薩道思想》。
法友你好:yunshui 寫: 請問法友,哪里的經文有說“想要成為菩薩,那就必定要得到佛陀的親自授記。佛陀時代都有很多人發願于未來世成佛呢,可得到佛陀授記的也就只有寥寥幾人。因為佛陀觀察到有些人的意願不夠強烈,將來是會退轉的。”。
我很少研究經典,法友如果知道,就引用出來看看。依我個人的思路,佛陀是不會授記他的弟子成佛,這樣的思想和大乘菩薩道的思想沒有區別。不用改個名稱叫《上座部佛教的菩薩道思想》。
以下引文來自末學手頭暫有的經典
燃燈最勝者,記別善慧時,無量劫之後,此者當成佛。
此者之生母,彼名為摩耶,父名為淨飯,此者名瞿曇。——《小部 四八六 喜法者》(漢譯南傳經藏元亨寺版)
(燃燈)佛睜五色凈光之眼,見臥泥土上之善慧行者,佛以意識探向未來:“此行者決心成佛而臥此處,然行者之願望能否達成?”佛知:“行者此後經四阿僧祇十萬劫,將成名謂瞿曇佛。”——《小部 本生經 因緣譚總序》(漢譯南傳經藏元亨寺版)
我們的佛陀是由燃燈古佛授記的,這一點,有太多的經典能夠佐證,無論大乘或者南傳皆是如此。佛陀授記有能力成就佛道者,這是諸佛常法。因此,“佛陀是不會授記他的弟子成佛”Busted
////////////////////////////////////////////
南傳主要還是著力于現世的解脫,其菩薩道思想占的比重也的確不大,主要收錄于《小部》的《本生經》、《佛種姓經》和《所行藏經》及其批註之中。所占比率雖低,但文字量仍是蔚為壯觀,當代的菩薩道行者依此修行,逐步圓滿十種巴拉密。
根據這些經典的記載,要想被佛陀授記成為菩薩,必須具備八個條件:
⑴、他必須是人;
⑵、他必須是男性;
⑶、修行圓滿至可在那世證悟阿拉漢果;
⑷、遇見在世的佛陀;
⑸、他必須出家成為一位佛教比丘,或相信業因
與果報的沙門;
⑹、他必須成就四禪八定與五神通等聖德;
⑺、增上行,有能夠完全地奉獻自己的生命給佛
陀的極強誠意;
⑻、擁有不畏任何艱難去成就佛果的極強善欲。
關於北傳菩薩道和南傳菩薩道的諸多異同,在下實在無力說明太多,還是建議您搜索尊者的文章!
///////////////////////////////////
至於我們的佛陀住世時,弟子發心成就佛道等事,在下是在聽聞馬欣德尊者開示時得知。這又是一個很長的故事,還牽扯到一位從中東來緬甸的禪修者的過去世。天色已晚,您若是有興趣,容我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