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進行精勤禪思=沒有「正精進」?freshman 寫:對,這是「放逸」,沒有「正精進」.peacecila 寫:放輕鬆,什麼都不做,算不算「放逸」呢?
放輕鬆,什麼都不做,這樣就沒有「正精進」嗎?
理由:他沒有進行精勤禪思
如何知道證初果?
一、見道者必經四加行,煖即是信,由信入而至斷疑,中間經過忍,此Dogbert 寫:這個其實叫做守護根門,跟見道沒有必然的關係。fatsiba 寫:再例如,眼見春宮影片、祼女圖、實際女體之裸裎於眼前,此時無任何貪淫習氣反應,則為忍可也。
忍可於三界外境而不再落入懷疑勝劣之分別中,這就是見道的境界。
雜阿含1165經裡,婆蹉國王優陀延那問尊者賓頭盧,為何新學年少比丘能夠修持梵行,純一清淨。尊者賓頭盧前幾個答案婆蹉國王優陀延那都不滿意,最後尊者賓頭盧說:
「如世尊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告諸比丘。汝等應當守護根門。善攝其心。若眼見色時。莫取色相。莫取隨形好。增上執持。若於眼根不攝斂住。則世間貪.愛.惡不善法則漏其心。是故此等當受持眼律儀。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乃至受持意律儀。」
這跟你網站裡說的「貪嗔癡亦是梵行」矛盾得很啊?這裡的梵行看起來比較清白一些。
忍就是忍可於外境而無疑,不再懷疑五塵之義理,亦不再迷惑、懷
疑他人之法塵。
我舉守護根門的方式,是在說明它們的用法是一樣的。若不觸六塵,
又怎能判斷當下用心是否已見道?所以舉彼例而說明之,賢聖相差只
是定慧有深淺之別罷了。所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見道人觸六塵而無疑,餘有學觸六塵則薄貪、無貪,無學人觸六塵
則無無明。從無疑、薄貪、無貪至無無明,都是同一個方法,以不
再分別、執著之心而無所住,其差別在定慧深淺而已。
二、貪嗔癡亦是梵行
這要從二方面來說。
(1)從理上說
a.
悟因緣其性空,畢竟無生。如人於遙遠處見高山,雖未曾到過,
但以所悟為基,若能實行,必定能至。煩惱與梵行俱是因緣所生
法,其性空故,所以說煩惱即梵行。
b.
煩惱(三毒)與自在(梵行),是為一體,如手之兩面,若無煩惱
何有自在?如阿羅漢不自說得阿羅漢果,是謂阿羅漢。何以故?眾
生顛倒,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故。阿羅漢不再顛倒,既無顛倒,知本
來無塵界,所以無塵界可出,亦無所得,以無所得故,是謂阿羅漢
。
(2)從事上說
深入禪定,能覺識流如瀑,至不流時,知本來無生,知妄作用時,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煩惱與梵行亦復如是,皆如昨夢,夢中行善
與造惡,於醒寤人又有何異?
令心柔軟善法義,令口安祥善法言,令身篤實善法行。部落格:http://fatsiba.blogspot.com
若人入香室,久染則有香味,吾人之習氣養成亦如是。如煙癮者,不是Dogbert 寫:初果斷身見,身見可以靠強烈的信心來斷除嗎?依我看,三藏都背熟了,而且百分之百相信它,但沒有實際的禪修實證還是沒用。
就算是這個信心等於五根的信根好了,沒有俱足其他四根的人,能稱為初果嗎?
出生即有此癮,必經不斷的薰習才得。
已見道人,明悟因緣法,不再懷疑「凡有緣起,必皆止息」之理,由此
悟而「種斷惑種子入習氣中」之故,以此已種習,上品當生能斷三毒,
中品返還人間三五生,下品返還人間七生則必能斷思惑。
至於禪定力,雖定深而不開慧,則亦須輪迴無量劫。以三界由貪愛所織
之故,不斷貪愛乃至不斷疑,以習氣中無離欲之少分,至壽盡時,必墮
輪迴,亦不能預知何劫有出塵界之時。(無出離因之故)
令心柔軟善法義,令口安祥善法言,令身篤實善法行。部落格:http://fatsiba.blogspot.com
能不能請你把所質疑的重點再說明白一些?freshman 寫:可不可以認為【雜阿含經】第855經當中的“晝夜禪思,精勤修習(發起,過程,結果)包括了“正精進”、“正念”、“正定”?
例如:
1.入流者,具備八正道的所有道支嗎
2.證初果後仍可能有放逸的情形嗎(這點似乎沒有太大歧見吧?)
3.不放逸heedfulness等於八正道中的正精進Right effort(正方便)嗎~~說實在,這兩項很難等同起來
4.或者說初果的放逸主要是在於正精進的不圓滿???
5.還是針對雜阿含855經這一段有意見或疑問:
若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成就而不上求,不於空閑林中,若露地坐,晝夜禪思,精勤修習勝妙出離,饒益隨喜;彼不隨喜已歡喜不生,歡喜不生已身不猗息,身不猗息已苦覺則生,苦覺生已心不得定。心不得定者,是聖弟子名為放逸。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亦如是說~~註
6.其他:如 先A修習八正道才能證初果嗎?B還是相反?C是世俗或聖出世間的?
>>>或者這樣一步一步來,大家才比較可能有更有效的討論吧?
註.SN55.40 對應的一段
Content with that verified confidence in the Awakened One, he does not exert himself further in solitude by day or seclusion by night. For him, living thus heedlessly, there is no joy. There being no joy, there is no rapture. There being no rapture, there is no serenity. There being no serenity, he dwells in pain. When pained, the mind does not become centered. When the mind is uncentered, phenomena do not become manifest. When phenomena are not manifest, he is reckoned simply as one who dwells heedlessly.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 ... .than.html
>>>這一段未必一定是針對已證初果的人說的喔!其中對佛.法.僧.戒的信心是分開說的,....或許可以看看SN55.20~~~>我要休息了,讓其他法友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