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末學想就教諸大德。原始佛教似乎以四無量心為終始,而大乘佛教才講發菩提心
在網路上找到以下文章,可否為末學指引正誤 謝謝
要說明「發菩提心」當先明菩提是何義,菩提者梵文稱為bodhi,意譯為覺者,乃斷絕世間煩惱法而成就涅槃之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等,故菩提有三種---有阿羅漢菩提、有辟支佛菩提、有佛菩提。何以無菩薩菩提?菩薩雖有大智慧,諸煩惱習氣未盡,故不名菩提,若菩薩能修至八地菩薩位即有等阿羅漢菩提。而佛菩提最高,是無上究竟,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即無上正等正覺。有菩提智者應能柔順忍,能得無生忍(對境心無住或言心不相應),因他們得無學位、智慧清淨無垢,故名為菩提、覺智。
在菩提道路上有五種不同體悟菩提道者,一者名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海中發心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此是因中說果。二者名伏心菩提,能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多(度到彼岸法門)。三者名明心菩提,能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能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是為得般若波羅蜜多行相。四者名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五者名無上菩提,坐道場中斷煩惱習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在上述菩提道中的五層次階段,第一是初發心菩提,亦是指善心者發菩提心,為求無上菩提而發心,成無上正等正覺之佛道,故您問的發菩提心是指第一階段的發心菩提,是無菩提之果,但已有菩提之因,故說因中說果。
發菩提心後當勤修心養性,定要能降伏諸煩惱,且能配合行諸波羅蜜多,即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波羅蜜多,是為伏心菩提。在此階段廣行布施,結諸善因緣;然後去受戒,以戒為師,依戒規範自身行為;進而修忍辱法,轉外境給修行人的種種誣逆之法。再進而以精進心,內外兼修,得禪定及般若智等,這是所謂第二伏心菩提。
在伏心過程中對世間相已能了知,對諸佛法及世間諸法,知道本末是何意義,本者空無,末者心有所執成世間相。心一入世間相時,對世間法的總相、別相(差別相)等都能瞭解,然後依法而修,得諸法實相,亦得畢竟清淨心,此後以般若智度到彼岸,這是第三的明心菩提。
當得明心菩提後認真修行,即能開悟自心,悟後真修時,以願力、方便智度到彼岸,依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但亦不著般若波羅蜜,如此斷滅一切微細煩惱,得不動地菩薩位,進而入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故稱出到菩提,是為第四菩提道路。
菩薩道後於如來地中,斷微微細煩惱,得三身(法身、化身、報身)、四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並得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最後證得一切智、道相智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第五無上菩提。
請問原始佛教怎麼看待發菩提心這件事?
原始佛教認爲諸法“緣起”,無所謂“本末”。若說有“本”,則諸法爲“本起”,不是“緣起”,此非原始佛教之正說。一般所說的“開悟”,在原始佛教來說是證得“初果”,初果是斷除三結(身見、戒禁取、疑),並沒有一個什麽“自心”可開悟的。skytalker 寫:在伏心過程中對世間相已能了知,對諸佛法及世間諸法,知道本末是何意義,本者空無,末者心有所執成世間相。心一入世間相時,對世間法的總相、別相(差別相)等都能瞭解,然後依法而修,得諸法實相,亦得畢竟清淨心,此後以般若智度到彼岸,這是第三的明心菩提。
當得明心菩提後認真修行,即能開悟自心,悟後真修時,以願力、方便智度到彼岸,依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但亦不著般若波羅蜜,如此斷滅一切微細煩惱,得不動地菩薩位,進而入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故稱出到菩提,是為第四菩提道路。
樓主可想而知,由于在這些最基礎的理論上的差別,原始佛教與大乘教之間是可能相互“圓融”的麽?所以,沒有必要問原始佛教怎麼看待“發菩提心”。大乘教的起步是“發菩提心”;在這裏我可以告訴你的是,原始佛教學習的起步是:親近善男子、聽聞正法。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摩訶衍友教經常曲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下:
1.
聲聞阿羅漢雖然因地行佈施、持戒、修四無量心種種,仍然不以菩薩
稱之,是因為沒有發「菩提心」,沒有發上求佛道之心,沒有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2.
只有佛可以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含有無上之義,而聲聞聖
弟子可稱得「三菩提」,不含無上之義。
3.
尋漢譯<雜阿含經>,佛陀在自稱時,多是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在稱聖弟子時,多是稱「三菩提」。
回答
:
這些說法,都不正確,首先,《雜阿含六一經》:
「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
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
後究竟苦邊。」
《雜阿含五七一經》:
「尊者摩訶迦語長者言。當知此者皆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集.不放
逸生.不放逸轉。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長者。此
及餘功德。一切皆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
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餘道品法。」
由此兩經便可證明聲聞聖弟子便正趣三菩提,更何況是阿羅漢?並且
,依尊者摩訶迦所說,可以知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語,並
非是只有佛可以稱之。然而,有部分的學人認為,《雜阿含六三五經
》有一句:
「如淨眾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羅漢.得辟支佛.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因此,便認為以上列舉依然不足以證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語
可以適用於阿羅漢,或是「三菩提」只適用於聲聞聖弟子,並且認為
本經文說明了菩提有三種高低,然而:
1.除六一等經的證據外,佛亦自稱阿羅漢。
2.三菩提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兩者,於經中是時有互換使用的情形
,譬如:
《雜阿含七五八經》佛說:
「我自覺成三菩提之所記說。」
又《雜阿含七二七經》:
「佛告阿難。唯精進。修習多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例子在相應部也是一樣的,如,SN47.12,佛說:
「大德!於未來世將為應供、正等覺者、一切之世尊,為斷心之隨煩
惱--使慧羸弱、及斷滅五蓋,系心於善四念處,如實修習七覺支,以
現等覺、無上正等覺。」
3.《雜阿含六三五經》並無對應的巴利經文,因此,較難釐清此句經
文是否在表達「菩提」有三種深淺程度的智慧,不過,如果能夠瞭解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語的原意,就不會錯認「三菩提有三種深
淺程度的差別」。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巴利文是「anuttara sammasambodhi」,
漢譯有時是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但此句原本含意則為:
3.1)Anuttara,巴利文,形容詞,是 an + uttara 的附合語,其含
意有:
A. 沒有比....更優的
B. 沒有比....更好的
C. 不能比較的
D. 獨一無二的
E. 傑出的
見 Sn 234 (= adhikassa kassaci abhavato KhA 193), 1003; Dh 2
3, 55 (= asadisa appatibhaga DhA I.423); Pv IV.35 2 (dhamma)
; Dhs 1294; DA I.129; PvA 1, 5, 6, 18, etc.
3.2)sammasambodhi是 samma+sambodhi的附合字
samma 含意是
A. 在感嘆詞時,為在日常生活中的稱呼語,"嗨"
B. 在不變化詞時,徹底的、正確的、正確的道路、正確無誤
C. 其他用法:鐃鈸
sambodhi,陰性詞,含意是
至高的教化、至高的啟示
所以sammasambodhi是「正確而至上之教化」
見D I.156; II.155; Dh 89=S V.29; Sn 478; S I.68, 181; A II.1
4; It 28, 42, 117; SnA 73.
3.3) 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實是「再也沒有比『正確而至
上之教化』還有更好的」的意義。
基本上,sammasambodhi 本身就是「正確而至上之啟迪」,一般是把
它翻譯成「三菩提」或「三藐三菩提」,這「至上之啟迪」又有翻譯
成「無上正覺」或是「正覺」,而anuttara是「沒有比....更優的」
的意義而用來形容「三菩提」的,因此本句是表示佛法的至上啟迪或
是教化是最好的意思。
許多人認為菩提有高淺,但若瞭解字源本意,就會清楚明白的知道「
sambodhi」就是「至上〈高〉之啟迪〈教化〉」的意思。既然如此
,「sambodhi」這一字本身就是最高級〈以語言文法來說〉,是不能
解讀成有高淺之分別的。換句話說,《雜阿含六三五經》的內容並不
是在表達三種聖者的菩提高淺,而是在劃分三種不同類別的聖者,當
然,我們同意佛陀是無上的,但並不能因此就說「sambodhi」之上還
有個「至上」,這除了不符文法之外更不合邏輯,相信這個道理,有
智慧的人必能瞭解。
摩訶衍友教經常曲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下:
1.
聲聞阿羅漢雖然因地行佈施、持戒、修四無量心種種,仍然不以菩薩
稱之,是因為沒有發「菩提心」,沒有發上求佛道之心,沒有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2.
只有佛可以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含有無上之義,而聲聞聖
弟子可稱得「三菩提」,不含無上之義。
3.
尋漢譯<雜阿含經>,佛陀在自稱時,多是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在稱聖弟子時,多是稱「三菩提」。
回答
:
這些說法,都不正確,首先,《雜阿含六一經》:
「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
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
後究竟苦邊。」
《雜阿含五七一經》:
「尊者摩訶迦語長者言。當知此者皆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集.不放
逸生.不放逸轉。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長者。此
及餘功德。一切皆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
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餘道品法。」
由此兩經便可證明聲聞聖弟子便正趣三菩提,更何況是阿羅漢?並且
,依尊者摩訶迦所說,可以知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語,並
非是只有佛可以稱之。然而,有部分的學人認為,《雜阿含六三五經
》有一句:
「如淨眾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羅漢.得辟支佛.得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因此,便認為以上列舉依然不足以證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語
可以適用於阿羅漢,或是「三菩提」只適用於聲聞聖弟子,並且認為
本經文說明了菩提有三種高低,然而:
1.除六一等經的證據外,佛亦自稱阿羅漢。
2.三菩提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兩者,於經中是時有互換使用的情形
,譬如:
《雜阿含七五八經》佛說:
「我自覺成三菩提之所記說。」
又《雜阿含七二七經》:
「佛告阿難。唯精進。修習多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例子在相應部也是一樣的,如,SN47.12,佛說:
「大德!於未來世將為應供、正等覺者、一切之世尊,為斷心之隨煩
惱--使慧羸弱、及斷滅五蓋,系心於善四念處,如實修習七覺支,以
現等覺、無上正等覺。」
3.《雜阿含六三五經》並無對應的巴利經文,因此,較難釐清此句經
文是否在表達「菩提」有三種深淺程度的智慧,不過,如果能夠瞭解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語的原意,就不會錯認「三菩提有三種深
淺程度的差別」。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巴利文是「anuttara sammasambodhi」,
漢譯有時是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但此句原本含意則為:
3.1)Anuttara,巴利文,形容詞,是 an + uttara 的附合語,其含
意有:
A. 沒有比....更優的
B. 沒有比....更好的
C. 不能比較的
D. 獨一無二的
E. 傑出的
見 Sn 234 (= adhikassa kassaci abhavato KhA 193), 1003; Dh 2
3, 55 (= asadisa appatibhaga DhA I.423); Pv IV.35 2 (dhamma)
; Dhs 1294; DA I.129; PvA 1, 5, 6, 18, etc.
3.2)sammasambodhi是 samma+sambodhi的附合字
samma 含意是
A. 在感嘆詞時,為在日常生活中的稱呼語,"嗨"
B. 在不變化詞時,徹底的、正確的、正確的道路、正確無誤
C. 其他用法:鐃鈸
sambodhi,陰性詞,含意是
至高的教化、至高的啟示
所以sammasambodhi是「正確而至上之教化」
見D I.156; II.155; Dh 89=S V.29; Sn 478; S I.68, 181; A II.1
4; It 28, 42, 117; SnA 73.
3.3) 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實是「再也沒有比『正確而至
上之教化』還有更好的」的意義。
基本上,sammasambodhi 本身就是「正確而至上之啟迪」,一般是把
它翻譯成「三菩提」或「三藐三菩提」,這「至上之啟迪」又有翻譯
成「無上正覺」或是「正覺」,而anuttara是「沒有比....更優的」
的意義而用來形容「三菩提」的,因此本句是表示佛法的至上啟迪或
是教化是最好的意思。
許多人認為菩提有高淺,但若瞭解字源本意,就會清楚明白的知道「
sambodhi」就是「至上〈高〉之啟迪〈教化〉」的意思。既然如此
,「sambodhi」這一字本身就是最高級〈以語言文法來說〉,是不能
解讀成有高淺之分別的。換句話說,《雜阿含六三五經》的內容並不
是在表達三種聖者的菩提高淺,而是在劃分三種不同類別的聖者,當
然,我們同意佛陀是無上的,但並不能因此就說「sambodhi」之上還
有個「至上」,這除了不符文法之外更不合邏輯,相信這個道理,有
智慧的人必能瞭解。
- yggdrasils
- 文章: 38
- 註冊時間: 2009-04-12, 08:00
文中說「不符文法之外更不合邏輯」BBCALL 寫: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巴利文是「anuttara sammasambodhi」,
漢譯有時是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但此句原本含意則為:
3.1)Anuttara,巴利文,形容詞,是 an + uttara 的附合語,其含
意有:
A. 沒有比....更優的
B. 沒有比....更好的
C. 不能比較的
D. 獨一無二的
E. 傑出的
見 Sn 234 (= adhikassa kassaci abhavato KhA 193), 1003; Dh 2
3, 55 (= asadisa appatibhaga DhA I.423); Pv IV.35 2 (dhamma)
; Dhs 1294; DA I.129; PvA 1, 5, 6, 18, etc.
3.2)sammasambodhi是 samma+sambodhi的附合字
samma 含意是
A. 在感嘆詞時,為在日常生活中的稱呼語,"嗨"
B. 在不變化詞時,徹底的、正確的、正確的道路、正確無誤
C. 其他用法:鐃鈸
sambodhi,陰性詞,含意是
至高的教化、至高的啟示
所以sammasambodhi是「正確而至上之教化」
見D I.156; II.155; Dh 89=S V.29; Sn 478; S I.68, 181; A II.1
4; It 28, 42, 117; SnA 73.
3.3) 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實是「再也沒有比『正確而至
上之教化』還有更好的」的意義。
基本上,sammasambodhi 本身就是「正確而至上之啟迪」,一般是把
它翻譯成「三菩提」或「三藐三菩提」,這「至上之啟迪」又有翻譯
成「無上正覺」或是「正覺」,而anuttara是「沒有比....更優的」
的意義而用來形容「三菩提」的,因此本句是表示佛法的至上啟迪或
是教化是最好的意思。
許多人認為菩提有高淺,但若瞭解字源本意,就會清楚明白的知道「
sambodhi」就是「至上〈高〉之啟迪〈教化〉」的意思。既然如此
,「sambodhi」這一字本身就是最高級〈以語言文法來說〉,是不能
解讀成有高淺之分別的。換句話說,《雜阿含六三五經》的內容並不
是在表達三種聖者的菩提高淺,而是在劃分三種不同類別的聖者,當
然,我們同意佛陀是無上的,但並不能因此就說「sambodhi」之上還
有個「至上」,這除了不符文法之外更不合邏輯,相信這個道理,有
智慧的人必能瞭解。
但巴利原文就在「至上」的「sammasambodhi」自己加了「無法更好」的「Anuttara」
原文就寫了「無法更好(無上)的至上....」
何來「至上」無法添加「無上」?
畢竟原文就這樣寫了
- yggdrasils
- 文章: 38
- 註冊時間: 2009-04-12, 08:00
依據南傳菩薩道記載菩提分為三種
(1)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覺(sammasambodhi):
此菩提是四道智連同一切知智。在此,正等正覺者沒有依靠導師,而是自己證得徹知四
聖諦 的四個道智。除了能斷除內心的煩惱之外,它也能斷除過去世的習氣(vasana)
。一切知是明瞭一切值得瞭解之事。
(2)辟支菩提(paccekabodhi):
此菩提是指無師自通地證得徹知四聖諦的四個道智。
(3)聲聞菩提或弟子菩提(savakabodhi):
此菩提是指必需依靠導師(佛陀)的幫助才能證得徹知四聖諦的四個道智。
---------
以上所述無誤的話,那麼聲聞證果弟子,是不應該會有"三藐"的稱呼,不知道在巴利文中是如何描述聲聞證果弟子
(1)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覺(sammasambodhi):
此菩提是四道智連同一切知智。在此,正等正覺者沒有依靠導師,而是自己證得徹知四
聖諦 的四個道智。除了能斷除內心的煩惱之外,它也能斷除過去世的習氣(vasana)
。一切知是明瞭一切值得瞭解之事。
(2)辟支菩提(paccekabodhi):
此菩提是指無師自通地證得徹知四聖諦的四個道智。
(3)聲聞菩提或弟子菩提(savakabodhi):
此菩提是指必需依靠導師(佛陀)的幫助才能證得徹知四聖諦的四個道智。
---------
以上所述無誤的話,那麼聲聞證果弟子,是不應該會有"三藐"的稱呼,不知道在巴利文中是如何描述聲聞證果弟子
下面這部中部經典看似佛陀否定自己有一切智而只有三明,不知實情如何
七一 婆蹉衢多三明經
北傳 沒有此經。
本經是釋尊對婆蹉姓之普行者(外道出家行者)說佛教之三明,勝過婆羅門之三明(三
吠陀。)其三明者,即憶宿命智、天眼智、漏盡智。--------------------------------------------------------------------------------
中部經典二 二六0
第三品 普行者品
第七十一 婆蹉衢多三明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毘舍離域之大林重閣講堂。爾時,有婆磋姓之普行者,定居在普
行者園之耶伽芬多利伽。是時,世尊晨著衣,執持衣缽,入毘舍離城行乞。爾時,
世尊有[此念]:「於毘舍離城行乞尚早,讓予往普行者園耶伽芬多利伽一婆蹉姓之
普行者處!」於是,世尊往訪普行者園耶伽芬多利伽一婆磋姓之普行者。婆蹉姓之普
行者遙見世尊來、見世尊已,言:「師尊!世尊善來,師尊!善來世尊。師尊!終於
安排來此也。師尊!世尊請坐此所設之座。」世尊即坐於所設之座,婆磋姓之普行者
482 亦取一卑座,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婆磋姓普行者白世尊曰:
「世尊!予如是聞:沙門瞿曇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也,以認完全之知見,自稱
『予之行、住、眠、寤,常時現起不斷知見也。』世尊!沙門瞿曇是一切知者,一
切見者,以認完全之知見,自稱:「予之行、住、眠、寤,常時現起不斷知見也。」
如是說者,世尊!彼等對世尊是實語者耶?抑或以非真實誣謗世尊耶?又對於法以
語適法者耶?又同行者,種種議論時,應不至被訶責耶?」[世尊曰]:「婆蹉!沙門
瞿曇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以認完全之知見,自稱:「予之行、住、眠、寤常時現
起不斷知見也。」如是語者,彼等對予是非真實語,彼等以不實,虛偽而誹謗予也。」
[婆蹉曰:]「世尊!我等如何記說者,則對世尊是真實語,對世尊非以不實誣謗者,
且對於法語適法者,而同行者種種議論時,不至被訶責耶?」[世尊曰:]「婆蹉!
於記說『沙門瞿曇有三明者。』則對予是語真實者,非以不實誹謗予,且對法是語
適法者,而同行者種種議論時,應不至被訶責也。婆蹉!若予隨意則可,憶念種種
宿命,即如:『一生、二生……乃至……如是憶念一一之相、及詳細狀況之種種宿
命。婆蹉!若予隨意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諸有情之生、死、卑賤、高貴、美、醜、
幸、不幸……乃至……了知[諸有情]隨其業。婆蹉!予實由滅諸漏,於現法自知、
自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而安之住。』婆蹉!記說:『沙門瞿曇有三明者。』
483 則對予是真實語,非以不實誹謗予者,且對於法,以語適法者,而同行者之種種議
論時,應不被訶責也。」
如是說已,婆蹉姓之普行者白世尊曰:「卿瞿曇!是否實有任何在家者不捨斷在
家之結,於身壞命終時,得苦之邊際[證阿羅漢果]否?」[世尊曰:]「婆蹉!實
無有任何在家者不捨斷在家之結,于身壞命終時得此聖果者也。」[婆蹉曰: 「卿
瞿曇!有任何在家者不捨斷在家之結,身壞[命終]昇天者否?」[世尊曰:]「婆
蹉!在家者不捨斷在家之結,身壞昇天者,不祇百、不祇二百、不祇二百、不祇四
百、不祇五百,乃至更多也。」[婆蹉曰:]「卿瞿曇!有任何邪命外道,于身壞命
終時證涅槃聖果者否?」[世尊曰:]「婆蹉!任何邪命外道,身壞命終無有終盡苦
彼岸者也。」[婆蹉曰:]「卿瞿曇!有任何邪命外道,身壞為昇天者否?」[世尊曰:]
「婆蹉!實從此[以前]彼九十一劫,予憶之;予不證知任何邪命外道是昇天者,但
除一人,然彼亦為1業論者,作業論者也。」[婆蹉曰:]「卿瞿曇,如是,此外道
所依處是空,對昇天亦為落空耶?」[世尊曰:]「婆蹉!然,如是,彼外道所依之
境[是空],昇天亦為空也!世尊說此已,婆蹉姓之普行者喜悅世尊之所說,歡喜信
受。
七一 婆磋衢多三明經 二六三
--------------------------------------------------------------------------------
七一 婆蹉衢多三明經
北傳 沒有此經。
本經是釋尊對婆蹉姓之普行者(外道出家行者)說佛教之三明,勝過婆羅門之三明(三
吠陀。)其三明者,即憶宿命智、天眼智、漏盡智。--------------------------------------------------------------------------------
中部經典二 二六0
第三品 普行者品
第七十一 婆蹉衢多三明經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住毘舍離域之大林重閣講堂。爾時,有婆磋姓之普行者,定居在普
行者園之耶伽芬多利伽。是時,世尊晨著衣,執持衣缽,入毘舍離城行乞。爾時,
世尊有[此念]:「於毘舍離城行乞尚早,讓予往普行者園耶伽芬多利伽一婆蹉姓之
普行者處!」於是,世尊往訪普行者園耶伽芬多利伽一婆磋姓之普行者。婆蹉姓之普
行者遙見世尊來、見世尊已,言:「師尊!世尊善來,師尊!善來世尊。師尊!終於
安排來此也。師尊!世尊請坐此所設之座。」世尊即坐於所設之座,婆磋姓之普行者
482 亦取一卑座,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婆磋姓普行者白世尊曰:
「世尊!予如是聞:沙門瞿曇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也,以認完全之知見,自稱
『予之行、住、眠、寤,常時現起不斷知見也。』世尊!沙門瞿曇是一切知者,一
切見者,以認完全之知見,自稱:「予之行、住、眠、寤,常時現起不斷知見也。」
如是說者,世尊!彼等對世尊是實語者耶?抑或以非真實誣謗世尊耶?又對於法以
語適法者耶?又同行者,種種議論時,應不至被訶責耶?」[世尊曰]:「婆蹉!沙門
瞿曇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以認完全之知見,自稱:「予之行、住、眠、寤常時現
起不斷知見也。」如是語者,彼等對予是非真實語,彼等以不實,虛偽而誹謗予也。」
[婆蹉曰:]「世尊!我等如何記說者,則對世尊是真實語,對世尊非以不實誣謗者,
且對於法語適法者,而同行者種種議論時,不至被訶責耶?」[世尊曰:]「婆蹉!
於記說『沙門瞿曇有三明者。』則對予是語真實者,非以不實誹謗予,且對法是語
適法者,而同行者種種議論時,應不至被訶責也。婆蹉!若予隨意則可,憶念種種
宿命,即如:『一生、二生……乃至……如是憶念一一之相、及詳細狀況之種種宿
命。婆蹉!若予隨意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諸有情之生、死、卑賤、高貴、美、醜、
幸、不幸……乃至……了知[諸有情]隨其業。婆蹉!予實由滅諸漏,於現法自知、
自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而安之住。』婆蹉!記說:『沙門瞿曇有三明者。』
483 則對予是真實語,非以不實誹謗予者,且對於法,以語適法者,而同行者之種種議
論時,應不被訶責也。」
如是說已,婆蹉姓之普行者白世尊曰:「卿瞿曇!是否實有任何在家者不捨斷在
家之結,於身壞命終時,得苦之邊際[證阿羅漢果]否?」[世尊曰:]「婆蹉!實
無有任何在家者不捨斷在家之結,于身壞命終時得此聖果者也。」[婆蹉曰: 「卿
瞿曇!有任何在家者不捨斷在家之結,身壞[命終]昇天者否?」[世尊曰:]「婆
蹉!在家者不捨斷在家之結,身壞昇天者,不祇百、不祇二百、不祇二百、不祇四
百、不祇五百,乃至更多也。」[婆蹉曰:]「卿瞿曇!有任何邪命外道,于身壞命
終時證涅槃聖果者否?」[世尊曰:]「婆蹉!任何邪命外道,身壞命終無有終盡苦
彼岸者也。」[婆蹉曰:]「卿瞿曇!有任何邪命外道,身壞為昇天者否?」[世尊曰:]
「婆蹉!實從此[以前]彼九十一劫,予憶之;予不證知任何邪命外道是昇天者,但
除一人,然彼亦為1業論者,作業論者也。」[婆蹉曰:]「卿瞿曇,如是,此外道
所依處是空,對昇天亦為落空耶?」[世尊曰:]「婆蹉!然,如是,彼外道所依之
境[是空],昇天亦為空也!世尊說此已,婆蹉姓之普行者喜悅世尊之所說,歡喜信
受。
七一 婆磋衢多三明經 二六三
--------------------------------------------------------------------------------
如果知道一切皆為因緣相互干涉影響的現況的話,就不會說出"知道一切"這種蠢話。
當我們所謂"認知"時,就已經影響改變了所認知的事物,而且本身也改變了。因為,認知是靠六根六境相互影響生起六識後的心理作用。
這時,因緣改變所呈現的已經不是我們所"認知"的那件事物。
更精確的說,沒有一件"不變的事物"讓我們去"認知"。
不管 佛陀時代,之前或之後,總不乏有自稱"知道一切"的人出現,這些人不懂得自我限縮言論,不是因無知而傲慢,不然就是欺世盜名。
而 佛陀,將言論限縮於現實的經驗,並教導可達到的滅苦次第,並不參予如十四無記的無意義哲學討論。
看了這篇,更加深自己對 佛陀智慧的崇敬,及對其實語的敬佩。
當我們所謂"認知"時,就已經影響改變了所認知的事物,而且本身也改變了。因為,認知是靠六根六境相互影響生起六識後的心理作用。
這時,因緣改變所呈現的已經不是我們所"認知"的那件事物。
更精確的說,沒有一件"不變的事物"讓我們去"認知"。
不管 佛陀時代,之前或之後,總不乏有自稱"知道一切"的人出現,這些人不懂得自我限縮言論,不是因無知而傲慢,不然就是欺世盜名。
而 佛陀,將言論限縮於現實的經驗,並教導可達到的滅苦次第,並不參予如十四無記的無意義哲學討論。
看了這篇,更加深自己對 佛陀智慧的崇敬,及對其實語的敬佩。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