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原始佛教的几個問題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9-10-09, 19:58

dzftlbqc 寫:那你就拿出南傳巴利語佛典的成書年代來吧,那最早也是在佛音進行改造加工完成之後的西元五世紀。北傳的梵文佛典自從西元一世紀前後就開始傳入中國了,比佛音的年代早好幾百年。
不是梵文佛典,而是梵語佛典。典型的例子就是先前提過的四分律傳入中土的因緣。佛陀耶舍並不是帶著一部用梵文寫錄的四分律來中土,而是把梵語四分律藏全部背誦下來,到了中土後,再口誦出來,然後與當時的漢僧協力譯成漢文。 :lol:

頭像
housyang
文章: 107
註冊時間: 2005-06-05, 08:00

文章 housyang » 2009-10-09, 21:28

「天馬行空」式的對文獻考古?就算是學術論證也應該嚴謹些吧?
為了替論壇衝點人氣?瞎纏爛打?實在看不出跟佛法友何關聯,為何不移到留言板去各自亂掰,比較不傷大雅吧。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9-10-09, 21:35

dzftlbqc 寫:既然佛陀認為應該使用當地語言傳佈教法,那麼佛音把斯裏蘭卡文字佛典轉譯成古印度方言的作法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是轉譯還是轉寫?巴利三藏在錫蘭最初也是以口誦,後來寫成書面,用的雖是Sinhalese,但讀出來還是原音呈現。
dzftlbqc 寫:這不是正好違背了佛陀的教導嗎?並且南傳一直在各國信徒中推銷巴利語,這種作法有利於弘傳佛法嗎?
南傳並沒有推銷巴利語,斯里蘭卡的BPS(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出版的絕大多數是英文書。讀了譯本,想追根究底的人自然會想學一點巴利語,它何須推銷? :lol:

頭像
dzftlbqc
文章: 91
註冊時間: 2009-07-15, 08:00

文章 dzftlbqc » 2009-10-10, 12:23

古代漢語一字多義的情況普遍存在,指代、引申等,用法多得很。如果你只能照搬字典讀古文,那你恐怕很難都讀懂。你自己怎麼沒有在字典中查到十二因緣中的“行”是身語意所造之業呢?你怎麼在字典中沒有查到“色、受、行、想、識”的意思呢?真是機械呆板得可以!

傳入中土的佛典大多是梵文佛典,你不要老是拿四分律藏這一部來以偏概全。並且即使是口誦也是很快就在中土形成中文,變為文字傳承,而不會像南傳那樣用外國方言口口相傳數百年。

“Sinhalese”就是南傳根據玄奘著《大唐西域記》提到的僧伽羅國的梵名“Sim!hala”而創造出的巴利語寫法,所以我才在文中用“基本上真實的記載”這一說法,因為南傳為了給源起找一個佐證,就把錫蘭島與僧伽羅國掛起了鉤,於是在三十年前的巴利語佛典中寫成“把歷來口傳心受的巴利語佛典第一次翻譯成僧伽羅(即斯裏蘭卡)文字並刻寫在銅片和貝葉上。”此處用的是“翻譯”一詞,如果是你所說的“寫成書面”“原音呈現”,那何必用“翻譯”這個詞呢?為什麼不直接寫成“把歷來口傳心受的巴利語佛典第一次刻寫在銅片和貝葉上”呢?

並且我在前面已經說了,把佛教傳入斯里蘭卡的是古印度文盲,絕不可能是阿育王的上座部子女而是低種姓大眾部僧侶的考證依然成立,不受影響。還有,用外國方言口口相傳的傳承在長達數百年的變遷中出現錯誤遺漏的嚴重程度也是大家可想而知的。而且南傳在用外國方言口口相傳了數百年之後能夠於西元前29年將其翻譯成斯里蘭卡文字並刻寫在銅片和貝葉上的作法其實是符合佛陀在語言上“入鄉隨俗”的教導的。如果按照摩訶男的說法,就是沒有翻譯成斯里蘭卡文字而繼續使用外國方言,那反而違背了佛陀在語言上“入鄉隨俗”的教導,不是嗎?至於佛音是轉譯還是轉寫成古印度方言,其作法都是違背佛陀在語言上“入鄉隨俗”教導的,不是嗎?

還有,你怎麼不向大家解釋一下:南傳三十年前出版的“島史”等古籍與現在出版的“島史”等古籍關於佛典在斯里蘭卡第一次結集等歷史記載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難道南傳古籍的內容還能“與時俱進”日新月異嗎?

拆東牆補西牆是沒有用的,總會在這裏或是那裏露出馬腳!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9-10-10, 13:14

dzftlbqc 寫:古代漢語一字多義的情況普遍存在,指代、引申等,用法多得很。如果你只能照搬字典讀古文,那你恐怕很難都讀懂。你自己怎麼沒有在字典中查到十二因緣中的“行”是身語意所造之業呢?你怎麼在字典中沒有查到“色、受、行、想、識”的意思呢?真是機械呆板得可以!
佛教並非誕生於中土,佛法中所說的色、受、想、行、識都是外來語,它們的真義究竟為何,要看巴利語辭典。 :lol:
dzftlbqc 寫:傳入中土的佛典大多是梵文佛典,你不要老是拿四分律藏這一部來以偏概全。並且即使是口誦也是很快就在中土形成中文,變為文字傳承,而不會像南傳那樣用外國方言口口相傳數百年。
外語若不經翻譯,口誦就能很快形成中文,翻譯社都該關門了。事實上,漢字是表意文字,而不是記錄語音的符號,因此傳入中土的梵語佛典無法原音流傳下來。涉略過真言宗的人就知道,要想用標準的梵語讀出陀羅尼,至少要看羅馬拼音,中文本子不行。 :lol:

至於你質疑南傳數百年間用口誦傳承聖典,那就沒辦法了,那是印度的傳統,而且南傳佛教保存了世上最完整的經、律、論三藏,口誦並不比手寫遜色。 :lol: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9-10-10, 13:21

佛陀的確聽隨國俗言音所解誦習佛經,但僧團必有自己的語言,這是出於共住所需。

原音呈現聖典有其必要性。北傳大乘由於只有中文譯本,梵語原典沒留下來,過到有疑義之處,難以查考,因此中國人二千年來基本上是以瞎子摸象的方式接觸佛教。 :lol: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9-10-10, 14:10

dzftlbqc 寫:古代漢語一字多義的情況普遍存在,指代、引申等,用法多得很。如果你只能照搬字典讀古文,那你恐怕很難都讀懂。你自己怎麼沒有在字典中查到十二因緣中的“行”是身語意所造之業呢?你怎麼在字典中沒有查到“色、受、行、想、識”的意思呢?真是機械呆板得可以!
機械呆版用對地方是可以成就很多事的。 :wink:

話說回來,「素」這個字你不查字典,你要從哪裡去查這個字的意義?你說說看吧!莫非你有第一次結集的梵文版本可以參照?有就拿出來,我等很久了。別裝作沒看到,我會一直提醒你,直到你告訴大家為止。

另外一提,我已經提醒你要注意翻譯者的年代,可惜你好像根本不在意。翻譯者那個年代雖然已經有紙,但是並不普及,甚至一直到唐代,作畫用的材料也還不是紙張,主要還是生絹。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這個部份的經文有可能是背誦者或翻譯者自己加上去的。何況第一次結集時的印度根本沒有養蠶織布的技術,更沒有紙張,當然也沒有毛筆,你要用什麼東西來書寫梵文?(話說你到現在還是拿不出第一次結集是用梵文紀錄的證據)

所以讀經不可以機械呆版的只從經文去判斷真假,歷史常識還是需要的。 :wink:

頭像
dzftlbqc
文章: 91
註冊時間: 2009-07-15, 08:00

文章 dzftlbqc » 2009-10-10, 14:17

前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佛陀的語言政策是“入鄉隨俗”,南傳的古印度方言(巴利語)佛典首先在語言政策上就違背了佛陀的教導。

在沒有發明文字並書寫出來之前,“口誦傳承”在任何國家都是傳統,在中國也是傳統。如果南傳在傳入之初就把古印度方言翻譯成斯里蘭卡語再口傳才算沒有違背佛陀的教導並勉強符合你聲稱的那個所謂的“印度傳統”(雖然印度並沒有你聲稱的那個所謂傳統),不是嗎?

“色、受、行、想、識”是對梵文的意譯而不是音譯,如果意譯是外來語,那“世界”、“智慧”等等是不是外來語?你即使把那個巴利語辭典看上一千遍、用巴利語的標準發音讀上一萬遍,不翻譯出中文意思,你照常搞不懂是什麼意思,不是嗎?斯里蘭卡僧侶也同樣如此,即使用巴利語的標準發音把巴利語三藏讀上十萬遍百萬遍,不翻譯出斯里蘭卡文字意思,他們照常搞不懂是什麼意思。並且斯里蘭卡僧侶也不是古印度人,他們的傳授者佛音又死了一千多年了,還不是盲人摸象,他們搞出來的巴利語辭典真的那麼原汁原味嗎?能夠把大眾部僧侶佛音的原意表達出來嗎?還有,告訴你,你那個什麼標準發音的說法,在佛典裏是被佛陀呵斥的外道言論。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9-10-10, 14:35

dzftlbqc 寫:前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佛陀的語言政策是“入鄉隨俗”,南傳的古印度方言(巴利語)佛典首先在語言政策上就違背了佛陀的教導。
沒有違背,因為僧團並沒有禁止用其他的語言弘法。2000年去泰國參訪時,所見到的一般開示是用泰語,但僧中有來自英國的比丘,其開示則是用英語。
dzftlbqc 寫:在沒有發明文字並書寫出來之前,“口誦傳承”在任何國家都是傳統,在中國也是傳統。如果南傳在傳入之初就把古印度方言翻譯成斯里蘭卡語再口傳才算沒有違背佛陀的教導並勉強符合你聲稱的那個所謂的“印度傳統”(雖然印度並沒有你聲稱的那個所謂傳統),不是嗎?
不是這樣的。還沒發明文字前,人類一般用畫圖、結繩等方式表意記事。印度的語言成熟得很早,梵語甚至是印歐語系之祖,但佛時的書寫工具不發達,同時印度傳統重視口誦,因此早期的聖典都未形諸文字。關於印度人重視口誦甚於書面,你不妨實地找印度的宗教學者或瑜伽行者求證一番。
dzftlbqc 寫:“色、受、行、想、識”是對梵文的意譯而不是音譯,如果意譯是外來語,那“世界”、“智慧”等等是不是外來語?你即使把那個巴利語辭典看上一千遍、用巴利語的標準發音讀上一萬遍,不翻譯出中文意思,你照常搞不懂是什麼意思,不是嗎?斯里蘭卡僧侶也同樣如此,即使用巴利語的標準發音把巴利語三藏讀上十萬遍百萬遍,不翻譯出斯里蘭卡文字意思,他們照常搞不懂是什麼意思。並且斯里蘭卡僧侶也不是古印度人,他們的傳授者佛音又死了一千多年了,還不是盲人摸象,他們搞出來的巴利語辭典真的那麼原汁原味嗎?能夠把大眾部僧侶佛音的原意表達出來嗎?還有,告訴你,你那個什麼標準發音的說法,在佛典裏是被佛陀呵斥的外道言論。
有些外來語是沒辦法意譯的,因此英文文獻裡每見以拼音直接引用,然後再於註解處加以詳細解釋。日文有假名,也可以這麼做。中文就麻煩了,由於漢字是表意文字,外來語經過漢譯後,其原意往往被誤解。『禪』宗就是個例子。

好了!你說了這麼多,畢竟拿不出第一結集使用梵文的證據,而且現在又說出原汁原味這句話,我建議你離開這裡,去尋求你真正需要的幫助。這個論壇不適合你。請吧! :lol: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