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受。
兩處的受並無太大的差別。只是有時以三受說(根據受的素質),有時以六受說(根據受的起因)而已。
但是,這個地方可能會有差別。在緣起法裡的識,不涉及道心、果心、唯作心。所以,關於受,也可能不包括與這三類心俱生的受。
怎樣才能在今生解脫生死?
關於識。
五蘊裡的識,包括了一切心識。
緣起法裡兩次提及識。
1、緣行有識。佛陀在論教裡解釋:這裡的識是指32種世間果報心。“識蘊”除包括了此處的“識”,還包括了善心、不善心、唯作心、道心、果心。這些識的共同特點是不屬於世間業行的果報,所以未包括在“識”內。
2、緣識有名色。這裡的識是指‘果報識’及前世的‘業識’兩者。“業識”就是指善心和不善心兩種。所以,此處的識與識蘊的差別是,此處的識不包括道心、果心、唯作心三種。
這是識的差別。
五蘊裡的識,包括了一切心識。
緣起法裡兩次提及識。
1、緣行有識。佛陀在論教裡解釋:這裡的識是指32種世間果報心。“識蘊”除包括了此處的“識”,還包括了善心、不善心、唯作心、道心、果心。這些識的共同特點是不屬於世間業行的果報,所以未包括在“識”內。
2、緣識有名色。這裡的識是指‘果報識’及前世的‘業識’兩者。“業識”就是指善心和不善心兩種。所以,此處的識與識蘊的差別是,此處的識不包括道心、果心、唯作心三種。
這是識的差別。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關於無明與痴。
根據阿毗達摩,癡是無明(avijja)的同義詞。其特相是心盲目或無智(abbana,不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的真實性);作用是覆蔽或不能徹知目標的真實性;現起是沒有正見或心昏暗;近因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ara,即作意目標為常、樂、我、淨等)。應知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
但是,我個人的理解上,還是認為存在一定的差別。只是個人理解,未見聖典依據,僅供參考。
癡,在阿毗達摩裏,是心所之一,也就是行蘊之一。所以,它應該是現行的。而無明,則可以是現行的,也可以是隨眠的(即:潛伏的)。
舉個例子說吧!雖然初禪正受的凡夫,內心裏只有慧心所,而不可能同時存在癡心所,但這個凡夫此刻仍是未徹悟四聖諦的,他此刻仍是不能通達四聖諦的,因此,他此刻仍是無明凡夫。也就是仍有潛伏的無明存在。
這是它們的差別。
根據阿毗達摩,癡是無明(avijja)的同義詞。其特相是心盲目或無智(abbana,不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的真實性);作用是覆蔽或不能徹知目標的真實性;現起是沒有正見或心昏暗;近因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ara,即作意目標為常、樂、我、淨等)。應知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
但是,我個人的理解上,還是認為存在一定的差別。只是個人理解,未見聖典依據,僅供參考。
癡,在阿毗達摩裏,是心所之一,也就是行蘊之一。所以,它應該是現行的。而無明,則可以是現行的,也可以是隨眠的(即:潛伏的)。
舉個例子說吧!雖然初禪正受的凡夫,內心裏只有慧心所,而不可能同時存在癡心所,但這個凡夫此刻仍是未徹悟四聖諦的,他此刻仍是不能通達四聖諦的,因此,他此刻仍是無明凡夫。也就是仍有潛伏的無明存在。
這是它們的差別。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二九八)如是我聞。一時。
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緣起法法說.義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緣起法法說。
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
云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
彼云何無明。
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
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
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
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
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
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
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
分別緣起。皆悉不知。
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
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
是名無明。
緣無明行者。
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
......................
無明必須到達四果才能滅!
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緣起法法說.義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緣起法法說。
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
云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
彼云何無明。
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
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
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
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
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
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
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
分別緣起。皆悉不知。
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
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
是名無明。
緣無明行者。
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
......................
無明必須到達四果才能滅!
難怪以空為名的大乗會崛起。lxd127 寫:那我就簡略的講一下好了。
我先解釋“色”的差別。
在五蘊裡的色蘊,包括了一切究竟色法,總共有28種究竟色。其中四種是四大元素,也就是地、水、火、風,其他的是所造色。所造色中有14種是有自性的,叫做完成色,還有10種是抽象的,叫做不完成色。
佛陀在經教裡解釋緣起法裡的色時,所用的詞句與解釋五蘊裡的色是一樣的。但在論教裡,佛陀更進一步的指出,緣起法中的色,是指業生色。
業生色,是根據色法的起因,對色法進行的一種分類。也就是指因業而生的色法,一共有18種。這18種是:地、水、火、風、色、香、味、食、眼、耳、鼻、舌、身、男性根、女性根、命根、心色、空界。這18種色以外的色法是什麼呢?只有10種色,它們是:聲、身表、語表、色輕快、色柔軟、色適業、色積集、色相續、色老性、色無常性。這10種色裡,只有聲是完成色,其餘9種均是不完成色。
另外,在人類的結生時,業生色法只包括下面的這12種業生色,它們是:地、水、火、風、色、香、味、食、身、男性根(或女性根)、命根、心色。
這就是色的差別。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 yggdrasils
- 文章: 38
- 註冊時間: 2009-04-12, 08:00
感謝法友解惑,末學曾略讀過南傳阿毗達摩一書,對於書中色蘊的說法感到有些疑慮,如究竟色法,有自性,這不禁讓我懷疑起元素的說法,確實帶有永恆存在實體的概念在。rostov 寫:
對於色蘊不應採取分別觀,會導至有"元素"和"元素的特性"這些概念出現。
這些都是含有"起源"的概念。任何一法都是在因緣中才有此"現象",且亦在因緣中才有此"特性"。並非本來就有某些"元素",具有某些"特性","組合成"某某形象的。
而法友您提到觀察色蘊不應該採分別觀,那對於在實修上,應該採取怎樣的作為呢?又此說法可質疑南傳阿毗達摩的權威性嗎?
另佛對於色蘊的說法只提到四大,就不再延伸下去是何因緣造成四大?這是否告知我們對於解脫,不必要將色蘊分析到極微,只需知道色蘊也是由此因緣和合的四大造成,對於用認識論來建立極微的概念,是對解脫沒有幫助的。
其實,如果要詳細的解釋,會花許多時間,如果您能直接看《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就能比較系統的了解它了。lnwang 寫:是不是,識住于色,色增長。這個就是 業生色?
還有,四大不一定都是業生色吧。
換句話說,色蘊不是業生色,色取蘊才是業生色。
是這樣嗎?
不過,我還是簡略的講一下。
色法的生起之因,被分為四種:業、心、食、時節。
地、水、火、風、色、香、味、食,這八種,可以生起於上面四種因的任何一種。所以,四大種也可以是心生色、食生色、時節生色。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