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在今生解脫生死?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lxd127
文章: 297
註冊時間: 2006-12-18, 08:00

文章 lxd127 » 2009-07-25, 16:39

關於受。
兩處的受並無太大的差別。只是有時以三受說(根據受的素質),有時以六受說(根據受的起因)而已。
但是,這個地方可能會有差別。在緣起法裡的識,不涉及道心、果心、唯作心。所以,關於受,也可能不包括與這三類心俱生的受。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頭像
lxd127
文章: 297
註冊時間: 2006-12-18, 08:00

文章 lxd127 » 2009-07-25, 16:55

關於識。
五蘊裡的識,包括了一切心識。
緣起法裡兩次提及識。
1、緣行有識。佛陀在論教裡解釋:這裡的識是指32種世間果報心。“識蘊”除包括了此處的“識”,還包括了善心、不善心、唯作心、道心、果心。這些識的共同特點是不屬於世間業行的果報,所以未包括在“識”內。
2、緣識有名色。這裡的識是指‘果報識’及前世的‘業識’兩者。“業識”就是指善心和不善心兩種。所以,此處的識與識蘊的差別是,此處的識不包括道心、果心、唯作心三種。

這是識的差別。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頭像
lxd127
文章: 297
註冊時間: 2006-12-18, 08:00

文章 lxd127 » 2009-07-25, 17:11

關於無明與痴。
根據阿毗達摩,癡是無明(avijja)的同義詞。其特相是心盲目或無智(abbana,不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的真實性);作用是覆蔽或不能徹知目標的真實性;現起是沒有正見或心昏暗;近因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ara,即作意目標為常、樂、我、淨等)。應知這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源。

但是,我個人的理解上,還是認為存在一定的差別。只是個人理解,未見聖典依據,僅供參考。
癡,在阿毗達摩裏,是心所之一,也就是行蘊之一。所以,它應該是現行的。而無明,則可以是現行的,也可以是隨眠的(即:潛伏的)。
舉個例子說吧!雖然初禪正受的凡夫,內心裏只有慧心所,而不可能同時存在癡心所,但這個凡夫此刻仍是未徹悟四聖諦的,他此刻仍是不能通達四聖諦的,因此,他此刻仍是無明凡夫。也就是仍有潛伏的無明存在。

這是它們的差別。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頭像
shopping
文章: 174
註冊時間: 2004-09-24, 08:00

文章 shopping » 2009-07-25, 20:10

(二九八)如是我聞。一時。
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緣起法法說.義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緣起法法說。
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緣起法法說。

云何義說。謂緣無明行者。
彼云何無明。
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
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
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
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
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
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
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
分別緣起。皆悉不知。
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
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
是名無明。

緣無明行者。
云何為行。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
......................


無明必須到達四果才能滅!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9-07-25, 21:09

lxd127 寫:那我就簡略的講一下好了。
我先解釋“色”的差別。
在五蘊裡的色蘊,包括了一切究竟色法,總共有28種究竟色。其中四種是四大元素,也就是地、水、火、風,其他的是所造色。所造色中有14種是有自性的,叫做完成色,還有10種是抽象的,叫做不完成色。
佛陀在經教裡解釋緣起法裡的色時,所用的詞句與解釋五蘊裡的色是一樣的。但在論教裡,佛陀更進一步的指出,緣起法中的色,是指業生色。
業生色,是根據色法的起因,對色法進行的一種分類。也就是指因業而生的色法,一共有18種。這18種是:地、水、火、風、色、香、味、食、眼、耳、鼻、舌、身、男性根、女性根、命根、心色、空界。這18種色以外的色法是什麼呢?只有10種色,它們是:聲、身表、語表、色輕快、色柔軟、色適業、色積集、色相續、色老性、色無常性。這10種色裡,只有聲是完成色,其餘9種均是不完成色。
另外,在人類的結生時,業生色法只包括下面的這12種業生色,它們是:地、水、火、風、色、香、味、食、身、男性根(或女性根)、命根、心色。

這就是色的差別。
難怪以空為名的大乗會崛起。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lnwang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5-12-30, 08:00

文章 lnwang » 2009-07-27, 00:19

是不是,識住于色,色增長。這個就是 業生色?

還有,四大不一定都是業生色吧。
換句話說,色蘊不是業生色,色取蘊才是業生色。

是這樣嗎?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9-07-27, 08:24

lnwang 寫:是不是,識住于色,色增長。這個就是 業生色?

還有,四大不一定都是業生色吧。
換句話說,色蘊不是業生色,色取蘊才是業生色。

是這樣嗎?
對於色蘊不應採取分別觀,會導至有"元素"和"元素的特性"這些概念出現。
這些都是含有"起源"的概念。任何一法都是在因緣中才有此"現象",且亦在因緣中才有此"特性"。並非本來就有某些"元素",具有某些"特性","組合成"某某形象的。

另外,識住於名色,而名色增長,是指: 對識起貪愛,而驅使根追逐境,而識增長,而根追逐境的過程,食四食,而亦使名色增長。 此不能單單看色增長的。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yggdrasils
文章: 38
註冊時間: 2009-04-12, 08:00

文章 yggdrasils » 2009-07-27, 18:26

rostov 寫:
對於色蘊不應採取分別觀,會導至有"元素"和"元素的特性"這些概念出現。
這些都是含有"起源"的概念。任何一法都是在因緣中才有此"現象",且亦在因緣中才有此"特性"。並非本來就有某些"元素",具有某些"特性","組合成"某某形象的。
感謝法友解惑,末學曾略讀過南傳阿毗達摩一書,對於書中色蘊的說法感到有些疑慮,如究竟色法,有自性,這不禁讓我懷疑起元素的說法,確實帶有永恆存在實體的概念在。

而法友您提到觀察色蘊不應該採分別觀,那對於在實修上,應該採取怎樣的作為呢?又此說法可質疑南傳阿毗達摩的權威性嗎?

另佛對於色蘊的說法只提到四大,就不再延伸下去是何因緣造成四大?這是否告知我們對於解脫,不必要將色蘊分析到極微,只需知道色蘊也是由此因緣和合的四大造成,對於用認識論來建立極微的概念,是對解脫沒有幫助的。

頭像
lxd127
文章: 297
註冊時間: 2006-12-18, 08:00

文章 lxd127 » 2009-07-27, 21:03

lnwang 寫:是不是,識住于色,色增長。這個就是 業生色?

還有,四大不一定都是業生色吧。
換句話說,色蘊不是業生色,色取蘊才是業生色。

是這樣嗎?
其實,如果要詳細的解釋,會花許多時間,如果您能直接看《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就能比較系統的了解它了。
不過,我還是簡略的講一下。
色法的生起之因,被分為四種:業、心、食、時節。
地、水、火、風、色、香、味、食,這八種,可以生起於上面四種因的任何一種。所以,四大種也可以是心生色、食生色、時節生色。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頭像
lnwang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05-12-30, 08:00

文章 lnwang » 2009-07-27, 23:38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看過。

不是說要用律和經來檢驗嗎?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