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面對的覺知是在第一階段的練習以前,不能放下是非的兩極化觀念,怎麼進行修行?在身體覺知到氣感後,對於一般的屈辱是不會在意的,因為很清楚人的情緒反應,但對於他人惡意的言語攻擊在反應上至少會比第一階段練習前強烈一倍以上,當受到惡意屈辱,妄念是怎樣跑的你知道嗎?第一的反應便是不自覺的在腦中升起任何可以攻擊對方或污辱對方的想法然後衝動的想要去進行,但相對的在該階段,意志的強度有能力去伏住那些妄念不會真的去作,當那些妄念跑了一會,才會發現理智(覺)的出現,當理智(覺)的出現才有辦法去覺去懺悔,依接受到的惡意情緒不同而妄念維持的時間長短不一.
而修行的過程一開始妄念出現的速度遠比理智(覺)快,且容易,而在覺後不斷的放下妄念後漸漸的兩者出現的速度會慢慢的拉近,而當拉近到出現的速度一致,那麼才有能力在當下覺知,當有辦法去覺知當下的妄念,那樣好的練習機會怎麼會不去面對呢?
淫欲對於修行到底有何殺傷
希拉:peacecila 寫:記得很早以前就有網友迷惑地問過類似的問題。
我講兩個故事,這是不同的兩位禪師真實的師生問答記錄:
1、
學生問:「老師,只要有正念就是修行,對吧?」
禪師:「對。」
學生又問:「那麼,只要我有正念地抽煙,就應該是在修行吧?」
禪師回答:「如果你有正念,你就不會想抽煙。」(正念強過想抽煙的欲念)。
2、
學生問:「老師,可不可以一邊修行,一邊看電視?」
禪師:「可以,如果你可以做到『聽只是聽,看只是看』。」
請問第二個故事的出處?
有兩個問題要釐清:1.學生所謂的修行是指什麼樣的修行?2.「聽只是聽,看只是看」的意思是什麼?
我很好奇:大家對這個故事所傳達的意義沒有疑問嗎?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1、動中禪。upasaka 寫: 學生問:「老師,可不可以一邊修行,一邊看電視?」
禪師:「可以,如果你可以做到『聽只是聽,看只是看』。」
希拉:
請問第二個故事的出處?
有兩個問題要釐清:1.學生所謂的修行是指什麼樣的修行?2.「聽只是聽,看只是看」的意思是什麼?
我很好奇:大家對這個故事所傳達的意義沒有疑問嗎?
2、覺知「觸」的「生與滅」。
這是以前去參加「隆波 通」指導的「動中禪」,有些時間會開放禪修學生問問題,學生常常都會問些怪問題,這類問答常常都會造成哄堂大笑的結果,算是上課的樂趣之一。
年代有點久遠了,我憑印象寫下的,也有點擔心描述的情境故事會有點走樣就是了。因為,「動中禪」強調「動中修行」,強調「覺性」(有時候也稱作「正念」),強調在「生活中修行」,但前提一定要有很強的正念或覺性,這其中一定也有「定」的成份,總之,「動中禪」認為這禪法本身是「定慧雙修」的禪法。
學生問這類問題,其想法就有點像有人說「可以一邊作愛一邊覺知」這樣子,但禪師的回答,基本上還是不贊同,但也沒有直接去反對,就舉了經典的故事,這故事的來源應該是南傳那位急著找佛陀問佛法,最後被牛撞死的修行者。我記得「隆波 通」(通老長)最後回答要結束時,有很謹慎的強調說:「這是經典說的,不是我說的。」---他指的是最後那句話:「聽只是聽,看只是看」。--我也覺得應該不會有人想用這種方式去看電視。
但是,奇怪,這故事常看到南傳書籍述說,可是,查了雜阿含經後,卻發現應該是同一篇經文,但內容卻大不相同。看來,以後遇到這種經文記載的故事都應該查證一下,雜阿含302經是這怎麼說的:
「……
佛告迦葉。若受即自受者。我應說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則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復與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說。若不因自他。無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說。離此諸邊。說其中道。如來說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阿支羅迦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時。阿支羅迦葉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於正法.律心得無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壽作優婆塞。證知我
阿支羅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阿支羅迦葉辭世尊去不久。為護犢牸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
……」
佛使比丘的「一問一智慧」曾解釋過這段經句的意義:
「如何修習不執著」
http://www.buddhason.org/books/bds/4
另外,以下這篇研究文章則是在「例17」提到相關的經句南北傳對照研究:
「從巴利經文檢視對應的《雜阿含經》經文」
{2006年9月29日發表於南華大學「第一屆巴利學與佛教學研討會」
溫宗堃)
http://bbs.gxsd.com.cn/redirect.php?tid ... o=lastpost
摘錄如下:
例17:
《雜阿含經.312經》
【雜阿含經】[64]
佛告摩羅迦舅:「若眼未曾見色,汝當欲見,於彼色起欲、起愛、起念、起染著不?」答言:「不也。世尊!」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如是說。佛告摩羅迦舅。善哉!善哉!摩羅迦舅,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
【相應部】[65]
「摩羅迦子!你以為如何——對於那些未見過、以前未曾見、現在未見到、且你未想過會見到的眼所識色,你會有欲、貪或愛嗎?」「尊者!不會的。」…耳所識聲…鼻所識香…舌所識味…身所觸…意所觸法…。「摩羅迦子!關於見、聞、覺、識之法,見時,將僅是見;聞時,將僅是聞;覺時,將僅是覺;識時,將僅是識…
在《雜阿含經.312經》裡,摩羅迦舅請佛陀略說法要,以便讓他能依所聞教,獨處修行;佛陀反問他幾個問題後,便教導他修行的要訣。上引文,即是佛陀反問的問題。此中,「若眼未曾見色,汝當欲見」裡的「汝當欲見」,語意並不明朗,影響吾人對整段漢譯經文的解讀。與此句相對應的《相應部》經文,記作「未見過、以前未曾見、現在未見到,且你未想過會見到的色」,此句的語意,較《雜阿含經》的譯文清晰明白,有助於我們掌握此段《雜阿含經》經文所要表達的義涵。
關於佛陀所教導的修行要訣,《雜阿含經》的譯文「見,以見為量」,傾向直譯,而不易理解。依據對應的巴利經文diṭṭhamattaṃ,「以見為量」的意思,是「僅是見」或「僅是所見」。[66]如此,依據巴利經文可知:佛陀在此所傳達的修行要訣,是六根接觸六塵時,讓見只是見,聞只是聞、覺只是覺[67]、識只是識;或者說,讓所見只是所見,所聞只是所聞,所覺只是所覺,所識只是所識。進一步言,佛陀是教導,在六根對六塵時,應保持正念,如實觀察,而不令邪見、煩惱有機可趁的意思。
「如何修習不執著」
http://www.buddhason.org/books/bds/4
另外,以下這篇研究文章則是在「例17」提到相關的經句南北傳對照研究:
「從巴利經文檢視對應的《雜阿含經》經文」
{2006年9月29日發表於南華大學「第一屆巴利學與佛教學研討會」
溫宗堃)
http://bbs.gxsd.com.cn/redirect.php?tid ... o=lastpost
摘錄如下:
例17:
《雜阿含經.312經》
【雜阿含經】[64]
佛告摩羅迦舅:「若眼未曾見色,汝當欲見,於彼色起欲、起愛、起念、起染著不?」答言:「不也。世尊!」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如是說。佛告摩羅迦舅。善哉!善哉!摩羅迦舅,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以識為量。
【相應部】[65]
「摩羅迦子!你以為如何——對於那些未見過、以前未曾見、現在未見到、且你未想過會見到的眼所識色,你會有欲、貪或愛嗎?」「尊者!不會的。」…耳所識聲…鼻所識香…舌所識味…身所觸…意所觸法…。「摩羅迦子!關於見、聞、覺、識之法,見時,將僅是見;聞時,將僅是聞;覺時,將僅是覺;識時,將僅是識…
在《雜阿含經.312經》裡,摩羅迦舅請佛陀略說法要,以便讓他能依所聞教,獨處修行;佛陀反問他幾個問題後,便教導他修行的要訣。上引文,即是佛陀反問的問題。此中,「若眼未曾見色,汝當欲見」裡的「汝當欲見」,語意並不明朗,影響吾人對整段漢譯經文的解讀。與此句相對應的《相應部》經文,記作「未見過、以前未曾見、現在未見到,且你未想過會見到的色」,此句的語意,較《雜阿含經》的譯文清晰明白,有助於我們掌握此段《雜阿含經》經文所要表達的義涵。
關於佛陀所教導的修行要訣,《雜阿含經》的譯文「見,以見為量」,傾向直譯,而不易理解。依據對應的巴利經文diṭṭhamattaṃ,「以見為量」的意思,是「僅是見」或「僅是所見」。[66]如此,依據巴利經文可知:佛陀在此所傳達的修行要訣,是六根接觸六塵時,讓見只是見,聞只是聞、覺只是覺[67]、識只是識;或者說,讓所見只是所見,所聞只是所聞,所覺只是所覺,所識只是所識。進一步言,佛陀是教導,在六根對六塵時,應保持正念,如實觀察,而不令邪見、煩惱有機可趁的意思。
我將之前第2個問答修掉兩個字,不過,意思應該還是沒什麼改變。upasaka 寫:如果第二個故事希拉引述無誤,那麼我不贊同通長老這樣回答學生。他應該明確地、斬釘截鐵地回答學生的發問才對。牽涉到禪修技術的問題,尤其在眾人之前實在不該出現語意矛盾的回答。
2、
學生問:「老師,可不可以一邊修行,一邊看電視?」
禪師:「如果你可以做到『聽只是聽,看只是看』。」
通長老的回答風格是這樣沒錯,他引述的經句應該還是傳統的意思,沒有特別的個人見解。不過,後來發生在通長老身上有關於「不持金錢戒」的相關問題--來自南傳的通長老其個人並不排斥直接收取在家信徒的金錢供養。對照上文通長老的回答方式,這件事的確是反映出通長老的回答與實際的言行。這曾經對我造成很大的困擾,但我最後選擇相信佛陀的教導,就放下了這件事。如果有人誤以為自己可以做到「聽只是聽,看只是看」,他當然可能會做一些佛陀反對的事。
第1個故事,是取材自「阿姜 放」的「熄滅之時」,由於當時手邊沒有書,所以我記錯了故事內容,現在將內容重key如下,「熄滅之時」p16頁:
一位年輕人與阿姜 放討論到第五條不飲酒的戒:「由於大多數人在喝酒時失去正念,所以佛陀禁酒,是吧?但是如果你留心地喝,那無妨,是不是呢?師父!」
「如果你真的留心,」他回答:「在一開始你就不會喝!」。
==========================================================
從回答問題的方式,不難看出,「通長老」的確不像「阿姜 放」這麼地嚴格與直接,我相信這都會反映在現實生活中。
假設有兩種文字,一種是你不懂的遠古文字,另一種是你熟悉的繁體中文字
然後敍述著前方有狼群出現極危險請勿前進,當你看著你所不懂的遠古文字,你會有所反應嗎?而當你看見中文字的敍述,你自動的會開始去聯想然後引發各種情緒甚至恐懼的反應.
同樣的假設有兩種語言,一種是你聽不懂的遠古話語,另一種是你熟悉的國語,同樣是述說著前方有狼群出現極危險請勿前進,當你聽著你所不懂的遠古話語,你會有所有反應嗎?而當你聽見國語述說著前方有狼群出現極危險請勿前進,你一樣會自的開始去聯想然後引發各種情緒甚至恐懼的反應.
同樣的當你的定力可以在當下覺知到你所見的所聽見的當下,身體所起的反應,又有能力去釋放,而且當每種情緒或思想的反應是在當下深刻的覺知過後,那麼那些反應再度出現時會一次一次的淡化,而當淡化到一定的程度,那麼可以做到聽只是聽,看只是看,那意謂著不對境起反應,但依然保持寧靜清楚的覺知.
然後敍述著前方有狼群出現極危險請勿前進,當你看著你所不懂的遠古文字,你會有所反應嗎?而當你看見中文字的敍述,你自動的會開始去聯想然後引發各種情緒甚至恐懼的反應.
同樣的假設有兩種語言,一種是你聽不懂的遠古話語,另一種是你熟悉的國語,同樣是述說著前方有狼群出現極危險請勿前進,當你聽著你所不懂的遠古話語,你會有所有反應嗎?而當你聽見國語述說著前方有狼群出現極危險請勿前進,你一樣會自的開始去聯想然後引發各種情緒甚至恐懼的反應.
同樣的當你的定力可以在當下覺知到你所見的所聽見的當下,身體所起的反應,又有能力去釋放,而且當每種情緒或思想的反應是在當下深刻的覺知過後,那麼那些反應再度出現時會一次一次的淡化,而當淡化到一定的程度,那麼可以做到聽只是聽,看只是看,那意謂著不對境起反應,但依然保持寧靜清楚的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