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是經驗、實證主義,強調「所知」的對象是指現實身心的一切法,亦即是經驗性的對象。 佛陀說到一切法,即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來類攝,離開了這些只是『言說』罷了。
例如:「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雜阿含三一九經),所以對於十二支中的『觸』也該由根、境、識具足時來觀察〈當下〉,莫但有言說。
所以形而上的玄想與建構,臆想的神話世界,在 佛陀強調經驗主義的態度中都會自然的消弭於無形,被佛陀歸類成無記。但科學或醫學觀察結果並非形而上的,故是值得參考的,尤其是有助於身觀念住。
十二因緣的關係展現是真實的『現實身心的一切』,我們唯有透過『現實身心的一切』方始有如實的觀察與體悟。
請問觸視心法還是色法?? 我應該怎麼來了解觸??
emilyku 寫:佛陀是經驗、實證主義,強調「所知」的對象是指現實身心的一切法,亦即是經驗性的對象。 佛陀說到一切法,即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來類攝,離開了這些只是『言說』罷了。
例如:「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雜阿含三一九經),所以對於十二支中的『觸』也該由根、境、識具足時來觀察〈當下〉,莫但有言說。
所以形而上的玄想與建構,臆想的神話世界,在 佛陀強調經驗主義的態度中都會自然的消弭於無形,被佛陀歸類成無記。但科學或醫學觀察結果並非形而上的,故是值得參考的,尤其是有助於身觀念住。
十二因緣的關係展現是真實的『現實身心的一切』,我們唯有透過『現實身心的一切』方始有如實的觀察與體悟。
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二法 眼對色、耳聞聲..... 不要說佛陀講的這些我每一個都觀察到,還有很多我都不太清楚,哪有能力別立一切法? 我想SA-319經中這個外道一定比我優秀,要是我佛陀每次一針見血的訓斥,就可能會說: 你得用功點。這樣訓話才精準。
心理科學的說法我還蠻熟的,實驗因到果之間都會有範圍,這才是問題,fMRI 可以看到死亡的過程或解釋輪迴嗎? 可以解釋我看到的嗎? 這才是重點。
我的經驗沒有告訴我有沒輪迴,那時候我想到要質疑佛陀的說法也要質疑科學家的說法。
我也只是陳述我所經驗到的,我也沒有要你相信我阿,沒有跟您講形而上的玄想,也沒有講要一個實驗結果合乎"一切"範圍。
從古自今都有經驗主義,還有聽過一位法師說天主教徒禪定中見到聖母瑪利亞,法師笑問為什麼不是觀音?
新版的唯識學也是修出來的阿,新版唯識學教主寫的阿含經意思還完全不一樣呢 .
如果要從科學來肯定佛教,那對佛陀的信心是有問題的,疑不是必要的,疑不必然是理性的一種心態,把那些心理學資料想成內觀....有時候會帶來錯覺,沒觀到以為是觀到。
科學的方法是有價值,科學的結論可能要稍微想一想...
誠如您所言...所以啊,能凸顯「有身」就有苦 ,就一定苦,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它何時想要發作,由不得人,藉由這些醫學知識〈與親友的抗癌慘痛經歷〉更能提醒我來日不多,依末學讀經的體會: 佛陀教導比丘修身念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確認「有五蘊就是苦」。Dogbert 寫:你可以心平氣和的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癌細胞的活動,但是這癌細胞若是在你自己身上,你修身念處時就會發現,用顯微鏡觀察癌細胞的這個科學的觀察,對修身念處一點幫助都沒有。emilyku 寫:但科學或醫學觀察結果並非形而上的,故是值得參考的,尤其是有助於身觀念住。
十二因緣的關係展現是真實的『現實身心的一切』,我們唯有透過『現實身心的一切』方始有如實的觀察與體悟。
因為人們對『樂』的吸引力,相對於苦來說並非那麼強烈與迫切,有些人天生知足對「樂」可有可無。所以用『極樂世界的吸引力』來勸說處於現代的我們去修行,效果其實並非那麼好。〈由:盛行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時代多半屬於困苦的時代,可知〉
但若能增進我們體會『苦』的迫切、緊急關頭、大火在燒,如同枯枝,在大火中片刻即成灰燼,才會想尋求出離的可能。
當然每一個人的想法、狀況不同,而修身念住的附帶產物也可以讓身心平靜、健康,於經典裡也多處提及。
所以依四念住修七覺支好處很多,歷來大師都強烈推薦與勸修,末學前面的幾則發言僅是表達:對『觸』的認識採「即身觀察」的重要,並未對qoo123法友有批評之意,反而認為這一主題是一個很實際的切身問題。
心的苦受對於多聞聖弟子而言是一種失敗而不是一種功能喔,請多指教emilyku 寫: 即便是有身體的苦受或者是心理的苦受時,都是我們可以觀察『觸』的最佳時機,了解痛苦的感覺(痛覺-身識)和痛苦的情緒(憂傷或失意-心受)主要的的功能就只是為了示警,有痛覺或情緒其實是很單純的因緣狀態,有時失去痛覺才是麻煩的開始。
還有當我們在蠻荒莽林遇到毒蛇的時候,立即產生的情緒是恐懼,有了這種恐懼的示警,它能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驅動我們判斷是要奮勇對抗或立即逃走。或者當一個人遭受言語或肉體侵犯時,會產生憂傷或失意的痛苦,這種感覺也是一種預警,好讓我們能用對抗或避走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免於過度的傷害,如果對這些精神上的痛苦麻痺毫無知覺,那後果也將是糟糕的。
多聞聖弟子,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不生愛樂—見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惱苦生。心不隨轉惱苦生已,得不恐怖、障閡、顧念、結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