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蘊不見啦?rostov 寫:因緣現象升起,根本沒有主動被動。
相互影響的狀況,根本不能分主被動!
請問觸視心法還是色法?? 我應該怎麼來了解觸??
1.訊息的初始接受:
訊息接受的最初階段,例如:眼睛看到的事物,耳朵聽到的聲音,觸摸到的感覺等感官訊息,一般人對這些訊息只能產生非常籠統、模糊的印象,就被後續心行淹沒了。
2.選擇性知覺:
人們會從剎那、剎那所聽到、看到、摸到或嗅、或嚐所接收到無數的訊息,選擇性知覺會使人注意力專注在一列刺激中最重要或最強的刺激上,個人也會依天生傾向去選擇想要注意的事物。
3.增加注意細節:
人們若對該對象有進一步興趣,或因它對感官的刺激夠強,注意力就會增強,而再注意其細節。
4.與觀察者過去類似記憶搜尋、比對:
此時人們注意力不止注意該對象的特徵,更將現在對它的認知與自己過去的類似記憶作比對。
5.聯想、認知:
人們透過聯想力,將它與另一個記憶中較熟悉的東西聯結在一起,拼湊出一個與觀察者更具關聯性的認知概念。
6. 經驗歸納、抽象思考:
這時由於經驗歸納加強了抽象思考,雖然認知更複雜、廣泛,但是由於觀察者感情的偏好、智力的不同,加上一廂情願的想法,它摻入不少錯誤的雜質,其可信度其實已經產生偏差。
.....................................................................................................
無明愚癡與自我角度的篩撿、評估:(無明觸)
當我們觸對時心行落入概念與想法卻不知事物的實相(緣生),誤以為事物具有恆常的實體,誤以為有自我或靈魂的存在,這些概念讓人們做出或產生嚴重偏差的決策,生死輪迴之因(無明觸)即發生在日常觸對中。
訊息接受的最初階段,例如:眼睛看到的事物,耳朵聽到的聲音,觸摸到的感覺等感官訊息,一般人對這些訊息只能產生非常籠統、模糊的印象,就被後續心行淹沒了。
2.選擇性知覺:
人們會從剎那、剎那所聽到、看到、摸到或嗅、或嚐所接收到無數的訊息,選擇性知覺會使人注意力專注在一列刺激中最重要或最強的刺激上,個人也會依天生傾向去選擇想要注意的事物。
3.增加注意細節:
人們若對該對象有進一步興趣,或因它對感官的刺激夠強,注意力就會增強,而再注意其細節。
4.與觀察者過去類似記憶搜尋、比對:
此時人們注意力不止注意該對象的特徵,更將現在對它的認知與自己過去的類似記憶作比對。
5.聯想、認知:
人們透過聯想力,將它與另一個記憶中較熟悉的東西聯結在一起,拼湊出一個與觀察者更具關聯性的認知概念。
6. 經驗歸納、抽象思考:
這時由於經驗歸納加強了抽象思考,雖然認知更複雜、廣泛,但是由於觀察者感情的偏好、智力的不同,加上一廂情願的想法,它摻入不少錯誤的雜質,其可信度其實已經產生偏差。
.....................................................................................................
無明愚癡與自我角度的篩撿、評估:(無明觸)
當我們觸對時心行落入概念與想法卻不知事物的實相(緣生),誤以為事物具有恆常的實體,誤以為有自我或靈魂的存在,這些概念讓人們做出或產生嚴重偏差的決策,生死輪迴之因(無明觸)即發生在日常觸對中。
我有一個這樣的經驗,去年的冬天是蠻冷的,穿著厚重的衣物,我在電腦前面專心的看著某個文章,這時手想放在大腿上面,我的右手小指碰到了衣服的角落,在接觸的剎那以為是接觸到某種動物,感到恐怖驚慌,觸電般的速度將手收回來,整個碰觸到驚嚇收手不到一秒鐘的時間。emilyku 寫:1.訊息的初始接受:
訊息接受的最初階段,例如:眼睛看到的事物,耳朵聽到的聲音,觸摸到的感覺等感官訊息,一般人對這些訊息只能產生非常籠統、模糊的印象,就被後續心行淹沒了。
2.選擇性知覺:
人們會從剎那、剎那所聽到、看到、摸到或嗅、或嚐所接收到無數的訊息,選擇性知覺會使人注意力專注在一列刺激中最重要或最強的刺激上,個人也會依天生傾向去選擇想要注意的事物。
3.增加注意細節:
人們若對該對象有進一步興趣,或因它對感官的刺激夠強,注意力就會增強,而再注意其細節。
4.與觀察者過去類似記憶搜尋、比對:
此時人們注意力不止注意該對象的特徵,更將現在對它的認知與自己過去的類似記憶作比對。
5.聯想、認知:
人們透過聯想力,將它與另一個記憶中較熟悉的東西聯結在一起,拼湊出一個與觀察者更具關聯性的認知概念。
6. 經驗歸納、抽象思考:
這時由於經驗歸納加強了抽象思考,雖然認知更複雜、廣泛,但是由於觀察者感情的偏好、智力的不同,加上一廂情願的想法,它摻入不少錯誤的雜質,其可信度其實已經產生偏差。
.....................................................................................................
無明愚癡與自我角度的篩撿、評估:(無明觸)
當我們觸對時心行落入概念與想法卻不知事物的實相(緣生),誤以為事物具有恆常的實體,誤以為有自我或靈魂的存在,這些概念讓人們做出或產生嚴重偏差的決策,生死輪迴之因(無明觸)即發生在日常觸對中。
心參與曲解這個觸的時間非常快速
在極短的時間內,身接觸,心受曲解並生起恐懼連中二箭,身受如觸電般反應,又如第三箭。
雖然在知識上透過思維並不認為有個自我,但被嚇到卻是是因為潛在"自我" ,十結的說明"自我愛"有各種層次,如果要把欲界的貪、嗔煩惱收拾,怎麼算是有妥善收拾煩惱?
我問的是觸支,謝謝你的解說,您說 : 有種對觸的理解,認為它只能被解釋為“接觸”,這種解釋被《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否定,您可以指出來在那嗎? 謝謝^^lxd127 寫:“觸”有兩種:
一種是六塵(即外六處)中的“觸”,實際上是指“所觸”,依南傳阿毗達摩,它只是“身”門的對象,它只是地、火、風三界,所以,它屬於色法。
另一種“觸”出自於緣起法,就有如just24法友所說,經典中只是依觸生起的根門、以舉例的方法解釋了這裡的“觸”,南傳阿毗達摩、清淨道論進一步將其解釋為“心所”,被列入行蘊之中,所以屬於名法。另外,有種對觸的理解,認為它只能被解釋為“接觸”,這種解釋被《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否定,我目前尚未見到支持這種解釋的文獻。
下面的內容引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五)緣於六處,觸生起:在此‘觸’(phassa)是指與果報心相應的觸心所。觸是心、諸心所及目標‘前來相聚於’(sangati)六處當中之一處。生起於眼處的觸名為‘眼觸’。它是眼淨色、色所緣及眼識之相聚於一處。其他的耳觸等也同樣地依靠各自的處生起。‘意觸’則是與除了雙五識之外的二十二果報心相應的觸。由於觸必須有處才能生起,所以說觸緣於六處而生起。
——第八章:緣之概要
一、觸(phassa):巴厘文phassa(觸)源自動詞phussati,意為‘去碰’,但不應把觸理解為只是色法在撞擊身根。事實上它是一個心所,通過它心得以‘接觸’目標,而啟動了整個心路過程。對於諸巴厘注疏所採用的四種鑒別法,觸的特相是‘接觸’;作用是撞擊,即導致目標與識撞擊;現起是識、依處與目標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現于諸門之境。
——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所以,在緣起法裡,“觸”是指心所,是名法。
(五)緣於六處,觸生起:在此‘觸’(phassa)是指與果報心相應的觸心所。觸是心、諸心所及目標‘前來相聚於’(sangati)六處當中之一處。生起於眼處的觸名為‘眼觸’。它是眼淨色、色所緣及眼識之相聚於一處。其他的耳觸等也同樣地依靠各自的處生起。‘意觸’則是與除了雙五識之外的二十二果報心相應的觸。由於觸必須有處才能生起,所以說觸緣於六處而生起。
——第八章:緣之概要
一、觸(phassa):巴厘文phassa(觸)源自動詞phussati,意為‘去碰’,但不應把觸理解為只是色法在撞擊身根。事實上它是一個心所,通過它心得以‘接觸’目標,而啟動了整個心路過程。對於諸巴厘注疏所採用的四種鑒別法,觸的特相是‘接觸’;作用是撞擊,即導致目標與識撞擊;現起是識、依處與目標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現于諸門之境。
——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所以,在緣起法裡,“觸”是指心所,是名法。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觸--是根、境、識的因緣相關的運作而已
古時候生物科學不發達,對意識過程的了解確實可以依靠禪定的能力來獲得,所以祖師大德會於論述中提及他們對心行的理解。
但現代醫學、生物科技早已對大腦、神經元、神經傳導素的運作、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有了詳細的研究,資料取得容易,早已不再神祕,值得我們學佛人去詳細理解,我們會發現並印證這些運作真的『只是根、境、識的因緣相關的運作』而已,「觸」有色法也有心法。
大腦的結構包括邊緣、皮質二大系統,認知心理學家艾曼紐說:「99%的認知行為是潛意識的。」我們所做的事情,大都在覺察之外,能被我們『意識』到的是例外不是常規,但它卻是那麼「真實」的讓我們覺知到,使得意識層面的想法,成為似乎是唯一的想法,可是它並不是唯一的,不過是很少數的,因為從邊緣系統傳向皮質系統,神經訊息的流量其實遠大於皮質流向邊緣系統,從視丘到杏仁核的路徑比到意識的皮質短很多,邊緣系統佔有快速、量大的單向優勢,形成反應的主導,所以當我們受到驚嚇,才能夠做出迅速、立即的反應。
更有趣的是:神經元互相聯繫時,會產生來回傳達同類訊息的習慣,因此對於那些極少數能讓我們覺知到的意識層面想法,也不用太相信它們告訴『我』們的故事。
……………………………………..請參考簡單的大腦結構說明:
一、邊緣系統:負責潛意識運作,邊緣系統又稱哺乳類的腦,是無意識的、自動化的、本能的。主要構造包括:
1、視丘:訊息中繼站,各種訊息整合傳送至各區處理。
2、下視丘:身體自動調節中心,是引發行為的慾望如食欲、性等基本生理需求的控制中心。
3、基底核:包括尾狀核、殼核、蒼白球
是長期經驗累積的自動化思想及重覆學習而變成的自動化行為之處理。
4、海馬迴:長期記憶之儲存,尤其是空間之記憶、方向感。
5、杏仁核:情緒記憶,特別是恐懼、憤怒。
二、皮質系統:是有意識知覺的、是耗能的、是非自律的。分四區
1、枕葉:視覺、臉孔辨識
2、頂葉:觸覺、動作、方向、物體辨認
3、顳葉:聲音、語言之理解表達
4、額葉:運動,總指揮,思考概念之形成,計畫之執行、溝通、學習、
組織、道德、自我等認知功能。
但現代醫學、生物科技早已對大腦、神經元、神經傳導素的運作、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有了詳細的研究,資料取得容易,早已不再神祕,值得我們學佛人去詳細理解,我們會發現並印證這些運作真的『只是根、境、識的因緣相關的運作』而已,「觸」有色法也有心法。
大腦的結構包括邊緣、皮質二大系統,認知心理學家艾曼紐說:「99%的認知行為是潛意識的。」我們所做的事情,大都在覺察之外,能被我們『意識』到的是例外不是常規,但它卻是那麼「真實」的讓我們覺知到,使得意識層面的想法,成為似乎是唯一的想法,可是它並不是唯一的,不過是很少數的,因為從邊緣系統傳向皮質系統,神經訊息的流量其實遠大於皮質流向邊緣系統,從視丘到杏仁核的路徑比到意識的皮質短很多,邊緣系統佔有快速、量大的單向優勢,形成反應的主導,所以當我們受到驚嚇,才能夠做出迅速、立即的反應。
更有趣的是:神經元互相聯繫時,會產生來回傳達同類訊息的習慣,因此對於那些極少數能讓我們覺知到的意識層面想法,也不用太相信它們告訴『我』們的故事。
……………………………………..請參考簡單的大腦結構說明:
一、邊緣系統:負責潛意識運作,邊緣系統又稱哺乳類的腦,是無意識的、自動化的、本能的。主要構造包括:
1、視丘:訊息中繼站,各種訊息整合傳送至各區處理。
2、下視丘:身體自動調節中心,是引發行為的慾望如食欲、性等基本生理需求的控制中心。
3、基底核:包括尾狀核、殼核、蒼白球
是長期經驗累積的自動化思想及重覆學習而變成的自動化行為之處理。
4、海馬迴:長期記憶之儲存,尤其是空間之記憶、方向感。
5、杏仁核:情緒記憶,特別是恐懼、憤怒。
二、皮質系統:是有意識知覺的、是耗能的、是非自律的。分四區
1、枕葉:視覺、臉孔辨識
2、頂葉:觸覺、動作、方向、物體辨認
3、顳葉:聲音、語言之理解表達
4、額葉:運動,總指揮,思考概念之形成,計畫之執行、溝通、學習、
組織、道德、自我等認知功能。
末學個人體會,了解『觸』的最佳時機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觸』發生當下現觀了。
即便是有身體的苦受或者是心理的苦受時,都是我們可以觀察『觸』的最佳時機,了解痛苦的感覺(痛覺-身識)和痛苦的情緒(憂傷或失意-心受)主要的的功能就只是為了示警,有痛覺或情緒其實是很單純的因緣狀態,有時失去痛覺才是麻煩的開始。
例如:麻瘋病人常見的肢體殘缺、失明等情形,其實這些創傷並不是麻瘋桿菌直接造成的。麻瘋桿菌只會侵害人類的神經系統,造成病人「痛覺」的喪失,因此,麻瘋病人不會覺得痛,不會覺得酸,不會覺得累!他們會將手伸入烈火之中,他們會用已經受傷的腳跑步,他們會長時間維持錯誤的姿勢,因為,他們根本不會痛。就是因為傷口不痛,所以,他們根本不自覺要照顧傷口,即便是化膿、紅腫也全無知覺,因此他們會不斷受傷造成肢體殘缺。
還有當我們在蠻荒莽林遇到毒蛇的時候,立即產生的情緒是恐懼,有了這種恐懼的示警,它能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驅動我們判斷是要奮勇對抗或立即逃走。或者當一個人遭受言語或肉體侵犯時,會產生憂傷或失意的痛苦,這種感覺也是一種預警,好讓我們能用對抗或避走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免於過度的傷害,如果對這些精神上的痛苦麻痺毫無知覺,那後果也將是糟糕的。
修行並不是要讓人修到無痛覺、或對精神精神上的痛苦不加分別,反而是要我們對身心的痛苦確實現見,了解這些身心現象都是因緣生、不圓滿的、苦的、完全無法掌控的,進一步產生厭離心,才會確實執行斷除五蘊身心再生的實際行動。
即便是有身體的苦受或者是心理的苦受時,都是我們可以觀察『觸』的最佳時機,了解痛苦的感覺(痛覺-身識)和痛苦的情緒(憂傷或失意-心受)主要的的功能就只是為了示警,有痛覺或情緒其實是很單純的因緣狀態,有時失去痛覺才是麻煩的開始。
例如:麻瘋病人常見的肢體殘缺、失明等情形,其實這些創傷並不是麻瘋桿菌直接造成的。麻瘋桿菌只會侵害人類的神經系統,造成病人「痛覺」的喪失,因此,麻瘋病人不會覺得痛,不會覺得酸,不會覺得累!他們會將手伸入烈火之中,他們會用已經受傷的腳跑步,他們會長時間維持錯誤的姿勢,因為,他們根本不會痛。就是因為傷口不痛,所以,他們根本不自覺要照顧傷口,即便是化膿、紅腫也全無知覺,因此他們會不斷受傷造成肢體殘缺。
還有當我們在蠻荒莽林遇到毒蛇的時候,立即產生的情緒是恐懼,有了這種恐懼的示警,它能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驅動我們判斷是要奮勇對抗或立即逃走。或者當一個人遭受言語或肉體侵犯時,會產生憂傷或失意的痛苦,這種感覺也是一種預警,好讓我們能用對抗或避走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免於過度的傷害,如果對這些精神上的痛苦麻痺毫無知覺,那後果也將是糟糕的。
修行並不是要讓人修到無痛覺、或對精神精神上的痛苦不加分別,反而是要我們對身心的痛苦確實現見,了解這些身心現象都是因緣生、不圓滿的、苦的、完全無法掌控的,進一步產生厭離心,才會確實執行斷除五蘊身心再生的實際行動。
emilyku 寫:古時候生物科學不發達,對意識過程的了解確實可以依靠禪定的能力來獲得,所以祖師大德會於論述中提及他們對心行的理解。
但現代醫學、生物科技早已對大腦、神經元、神經傳導素的運作、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有了詳細的研究,資料取得容易,早已不再神祕,值得我們學佛人去詳細理解,我們會發現並印證這些運作真的『只是根、境、識的因緣相關的運作』而已,「觸」有色法也有心法。
大腦的結構包括邊緣、皮質二大系統,認知心理學家艾曼紐說:「99%的認知行為是潛意識的。」我們所做的事情,大都在覺察之外,能被我們『意識』到的是例外不是常規,但它卻是那麼「真實」的讓我們覺知到,使得意識層面的想法,成為似乎是唯一的想法,可是它並不是唯一的,不過是很少數的,因為從邊緣系統傳向皮質系統,神經訊息的流量其實遠大於皮質流向邊緣系統,從視丘到杏仁核的路徑比到意識的皮質短很多,邊緣系統佔有快速、量大的單向優勢,形成反應的主導,所以當我們受到驚嚇,才能夠做出迅速、立即的反應。
更有趣的是:神經元互相聯繫時,會產生來回傳達同類訊息的習慣,因此對於那些極少數能讓我們覺知到的意識層面想法,也不用太相信它們告訴『我』們的故事。
近代還有fMRI 的幫助科學家能夠在活人腦中找到"知性與感性方面找到生理上的解釋",我曾經還在一本書上看到有位心理科學家引用數位邏輯來說明腦細胞的運作,我思故我在變成我思故腦在,這是笑話啦,科學家也沒這麼笨,也了解自我很難成立,那對佛教來說腦就是識? 這樣佛教就打包收攤了。
科學家雖然也說沒有"自我",與佛教不同的是佛教以無我來說明輪迴,有輪迴生死佛教的解脫之道成為世上最尊貴的,如果沒有生死輪迴呢? 佛教的價值在那? 跟其他宗教有差異嗎?
另外我舉的例子並不是透過邊緣系統的例子,科學家設計的理論架構在有限的實驗範圍中得到因果關係,科學家品質也不不盡相同,有的甚至不能突破有"自我"的思維,也並不是每一個都是唯物論者,更不用說設計的理論架構超過生理的範圍會招來異樣眼光。
這樣的解釋並沒有為佛教帶來好處,我還因為這些科學資料讓我對佛教信心全失。
有許多人有神祕經驗,像我就有三個神祕經驗其中兩個,一就在禪堂遇過有他心通的人,他很精準,二也曾經在朋友家看過很奇特的景象,有個東西在夜裡在大約10:30左右,空中飛行半透明的沒有光亮,我看著它一分多鐘,那是不是也請科學家解釋一下?
憑藉這些經驗現在是信心拉確定,確定拉信心。
抱歉我十分討厭引述科學的解釋來解釋佛教,如果真的對科學實驗了解就知道它十分侷限,必定規定了某個範圍,在這樣的條件下來找因果關係。您的回答很特別,用科學解釋我不完全接受,我只想問緣起的觸支的意涵,原因是佛陀講要先知道法住智的內容,感謝你及許多師父學友給了珍貴的解答。
lxd127 寫:下面的內容引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五)緣於六處,觸生起:在此‘觸’(phassa)是指與果報心相應的觸心所。觸是心、諸心所及目標‘前來相聚於’(sangati)六處當中之一處。生起於眼處的觸名為‘眼觸’。它是眼淨色、色所緣及眼識之相聚於一處。其他的耳觸等也同樣地依靠各自的處生起。‘意觸’則是與除了雙五識之外的二十二果報心相應的觸。由於觸必須有處才能生起,所以說觸緣於六處而生起。
——第八章:緣之概要
一、觸(phassa):巴厘文phassa(觸)源自動詞phussati,意為‘去碰’,但不應把觸理解為只是色法在撞擊身根。事實上它是一個心所,通過它心得以‘接觸’目標,而啟動了整個心路過程。對於諸巴厘注疏所採用的四種鑒別法,觸的特相是‘接觸’;作用是撞擊,即導致目標與識撞擊;現起是識、依處與目標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現于諸門之境。
——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所以,在緣起法裡,“觸”是指心所,是名法。
另外,有種對觸的理解,認為它只能被解釋為“接觸”,這種解釋被《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否定,我目前尚未見到支持這種解釋的文獻。
有否定嗎? 沒有阿?? 觸是心所法可以被接受
您說:
有種對觸的理解,認為它只能被解釋為“接觸”,這種解釋被《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否定??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有這麼否定嗎 ?? 這句話的意思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