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清凈心法友:佛教認識一個事物的標準方法就是從它的特點、功能、表現方式和生起的近因四個方面著手。前面說過,名法生起一定有所緣境,這是它的一個特點。所以我們觀察名法的所緣境只是認識他的全貌的一個方面。在阿比達摩中也有用一個識的所緣境來區分的情況,比如說有分心、結生心、死亡心是同一個東西,就是因為他們的所緣境是一樣的(當然還有心所也是)。我舉妄念的例子只是因為大家比較熟悉。純粹以識為所緣境的最好例子就是識無邊處,這時候就和色法無關了,但這種境界可能超越大多數人的想象。
當然我必須承認,就自己粗淺的經驗看到的識是不是只是心生色法還不清楚。比如有人說看到識象泡泡一樣炸開,我有次的經驗看到的是由遠而近的一串珠子,近處的珠子一閃打開就成了占據全空間的立體的一幕景象,幾個人在桌邊說話聊天,聲音圖像如跟真實生活一樣。第一幕瞬間就滅掉,第二個珠子又一閃打開,但內容和前面毫無關係。就這樣一個接一個。知道這是識在運作,但是所看到這些有形有相的東西,到底是識產生的心生色法還是就是識本身就無法確定。是不是象我們在室內看到窗外樹葉搖動就知道颳風了,雖然是看到了風,但并不是直接看到形成風的分子運動。不過我想修識無邊處的人,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沒有色法,心所緣的就是識而已。
當然除了所緣境外,名法還包括和識同時生起的心所法,平時的情緒感覺就是很多心所法的表現,這是很容易直接觀察的。比如我們想起一件事,心裡很高興,喜樂就容易直接覺察到,當然這就不是那種看到一個有形有相的東西的感覺。
要如何徹見無常,又如何真的由徹見無常降低對五蘊的執取?
Rostov 法友討論一直關心的是觀生滅怎么斷煩腦,你也參加過葛印卡的內觀禪修,下面一段禪修報告可能對你有所啓發:
“一次打坐的時候,意識到念頭升起來了,立刻用平等觀一照,念頭就消失了。從這以後,我試著把平等觀用在各個地方,比如打坐的時候,會有不耐煩的情緒産生(這個情緒在修行的時候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就在兩乳之間的心中升起,不在大腦),這時候用平等觀一照,馬上這情緒就消失了,後來腳被蚊子咬了發癢,我控制著不隨自己的習氣去撓它,而用平等觀去覺察它,馬上癢也消失了。 到第九天,我把平等觀用在很多地方,發現它威力巨大,不禁心中害怕,因爲你喜歡一個人、一個東西,或者不喜歡一個人、一個東西的感情,都可以用平等觀將它照沒,這樣下去用在生活上會非常地淩厲無情,那怎麽得了?就在這天晚上,葛印卡老師開示最後一天的修行項目,是修“慈悲觀”,靜坐在那裏,將自己修行來的安甯、清靜、對痛苦地解脫,一一觀想,分享給無量衆生,讓他們都從輪回之苦中解脫出來。 真是上妙無比的法藥啊!平等觀是淩厲無情地對治自己的習氣和煩惱的,它在起用的時候,隻限制在自己的身體之內,而慈悲觀則將一切衆生變成自己的親人!”
http://bbs17.xilu.com/cgi-bin/bbs/view? ... message=38
這裡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在煩惱生起的剎那觀照它,它就滅了,這就是一個生滅。當然這要有比較好的定力和敏銳的觀照力才行。 在十二緣起中,我們下手處是在“六入處緣觸、處緣受”這裡。佛經中講了,如實觀照,則觸滅,觸滅則受滅,乃至於純大苦聚集滅。這是講的剎那緣起,上述經驗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印證這種如實觀照的力量。 馬哈希尊者在《內觀基礎》中緣起的部分也講得很清楚。
但是我們講佛法的具體問題,不能脫離修行次第來講。 如相應部12:23中說:【諸比丘!何爲如實知見之緣耶?當謂“是三摩地。”諸比丘!我說三摩地是有緣而非無緣。】如果既沒有安止定,也沒有剎那定,要如實智見是不可能的。 清凈道論是講在心清凈的基礎上才有見清凈。
“一次打坐的時候,意識到念頭升起來了,立刻用平等觀一照,念頭就消失了。從這以後,我試著把平等觀用在各個地方,比如打坐的時候,會有不耐煩的情緒産生(這個情緒在修行的時候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就在兩乳之間的心中升起,不在大腦),這時候用平等觀一照,馬上這情緒就消失了,後來腳被蚊子咬了發癢,我控制著不隨自己的習氣去撓它,而用平等觀去覺察它,馬上癢也消失了。 到第九天,我把平等觀用在很多地方,發現它威力巨大,不禁心中害怕,因爲你喜歡一個人、一個東西,或者不喜歡一個人、一個東西的感情,都可以用平等觀將它照沒,這樣下去用在生活上會非常地淩厲無情,那怎麽得了?就在這天晚上,葛印卡老師開示最後一天的修行項目,是修“慈悲觀”,靜坐在那裏,將自己修行來的安甯、清靜、對痛苦地解脫,一一觀想,分享給無量衆生,讓他們都從輪回之苦中解脫出來。 真是上妙無比的法藥啊!平等觀是淩厲無情地對治自己的習氣和煩惱的,它在起用的時候,隻限制在自己的身體之內,而慈悲觀則將一切衆生變成自己的親人!”
http://bbs17.xilu.com/cgi-bin/bbs/view? ... message=38
這裡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在煩惱生起的剎那觀照它,它就滅了,這就是一個生滅。當然這要有比較好的定力和敏銳的觀照力才行。 在十二緣起中,我們下手處是在“六入處緣觸、處緣受”這裡。佛經中講了,如實觀照,則觸滅,觸滅則受滅,乃至於純大苦聚集滅。這是講的剎那緣起,上述經驗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印證這種如實觀照的力量。 馬哈希尊者在《內觀基礎》中緣起的部分也講得很清楚。
但是我們講佛法的具體問題,不能脫離修行次第來講。 如相應部12:23中說:【諸比丘!何爲如實知見之緣耶?當謂“是三摩地。”諸比丘!我說三摩地是有緣而非無緣。】如果既沒有安止定,也沒有剎那定,要如實智見是不可能的。 清凈道論是講在心清凈的基礎上才有見清凈。
感謝metta法友所分享的內觀實例和熱心的回應。
末學在這些理論上都知道了,事實上如果認真參加十日禪的禪修者,這些都會知道的。而且末學確實實際上也經歷過內觀的用處,如法友所指出的實用。
但,深層的習氣煩惱貪慾束縛卻未見根除。對於生起瞬間的煩惱,確實能關照它的生,但沒有辦法控制這股驅使的力量,只能看著被驅使,而後煩惱自然消失。 凡鬧事消失了,但不是根除了,被驅使,也無力停止。一開始以為觀察不夠深入和熟練,所以不斷加強練習,只是一直觀察感受"生起滅去而已",但未見明顯離欲。並不像佛陀所敘述"漸向離欲"而輕鬆的感覺。
以前,介紹一堆朋友去內觀,長期觀察,改變者甚微,多半參加完感覺很好,但真的實際改變甚微。
不知法友實際狀況如何?
經過這幾天長思,看看大家所提,以及和善知識討論,有些感想。
經這些因緣,末學粗淺的了解緣起法了,同時也了知無常之因,在此分享。
眼、色因為"緣"而聚,緣聚時則眼、色就相互影響而變了("因"因為"緣聚"而相互影響改變了),而改變後的眼、色(改變後的因)則產生"緣"的變化(因為"因"變了,"緣"跟著改變),而改變之"緣"繼續改變前因。如此因、緣輾轉相聚相互影響改變。 任何一切都不能獨立分割出來,彼此互依互影響而變化無停止。
這之中無法主宰,只有因緣聚合而生,生而改變。 如果認為有什麼滅去了,那就是先有一個所謂認知上的"實有"在滅去,事實上只是因緣改變了而已。 而先前所謂認知上的"實有",就是我們習慣看事情的方法,以"我見"的角度看事情,但若以"因緣觀"的角度來看,就只是因緣不斷在改變而已。
舉例,拳頭張開為手掌,以我見之角度,會覺得,拳頭滅去了,手掌生了,但是事實上卻是形成拳頭的因緣變成形成手掌,而非拳滅掌生。
拳滅掌生的概念會引發一個問題,"拳頭去哪裡了","手掌由何而生"。於是引發常斷二見。
練習因緣觀,則開始顯著的感受到離欲的啟動,因為看事情的角度,開始由"我見觀"的角度改為觀因緣變化,即使不處於禪修狀態,也是自然而然的看的到這事實。
知道緣起,控制主宰的妄想就漸漸鬆動了,變動之苦(五蘊苦)也清晰可見,有苦之成因真的是"貪",不再是知識上的理解,而是知道因緣變化的敗壞之法,只要想抓它,它就已經不是自己所抓的那樣了,因為抓取本身就已經改變因緣了。
末學正在加緊練習中,因為發現生活處處都是因緣法,敗壞法。
期許法道路上前進的朋友一起努力。
末學在這些理論上都知道了,事實上如果認真參加十日禪的禪修者,這些都會知道的。而且末學確實實際上也經歷過內觀的用處,如法友所指出的實用。
但,深層的習氣煩惱貪慾束縛卻未見根除。對於生起瞬間的煩惱,確實能關照它的生,但沒有辦法控制這股驅使的力量,只能看著被驅使,而後煩惱自然消失。 凡鬧事消失了,但不是根除了,被驅使,也無力停止。一開始以為觀察不夠深入和熟練,所以不斷加強練習,只是一直觀察感受"生起滅去而已",但未見明顯離欲。並不像佛陀所敘述"漸向離欲"而輕鬆的感覺。
以前,介紹一堆朋友去內觀,長期觀察,改變者甚微,多半參加完感覺很好,但真的實際改變甚微。
不知法友實際狀況如何?
經過這幾天長思,看看大家所提,以及和善知識討論,有些感想。
經這些因緣,末學粗淺的了解緣起法了,同時也了知無常之因,在此分享。
眼、色因為"緣"而聚,緣聚時則眼、色就相互影響而變了("因"因為"緣聚"而相互影響改變了),而改變後的眼、色(改變後的因)則產生"緣"的變化(因為"因"變了,"緣"跟著改變),而改變之"緣"繼續改變前因。如此因、緣輾轉相聚相互影響改變。 任何一切都不能獨立分割出來,彼此互依互影響而變化無停止。
這之中無法主宰,只有因緣聚合而生,生而改變。 如果認為有什麼滅去了,那就是先有一個所謂認知上的"實有"在滅去,事實上只是因緣改變了而已。 而先前所謂認知上的"實有",就是我們習慣看事情的方法,以"我見"的角度看事情,但若以"因緣觀"的角度來看,就只是因緣不斷在改變而已。
舉例,拳頭張開為手掌,以我見之角度,會覺得,拳頭滅去了,手掌生了,但是事實上卻是形成拳頭的因緣變成形成手掌,而非拳滅掌生。
拳滅掌生的概念會引發一個問題,"拳頭去哪裡了","手掌由何而生"。於是引發常斷二見。
練習因緣觀,則開始顯著的感受到離欲的啟動,因為看事情的角度,開始由"我見觀"的角度改為觀因緣變化,即使不處於禪修狀態,也是自然而然的看的到這事實。
知道緣起,控制主宰的妄想就漸漸鬆動了,變動之苦(五蘊苦)也清晰可見,有苦之成因真的是"貪",不再是知識上的理解,而是知道因緣變化的敗壞之法,只要想抓它,它就已經不是自己所抓的那樣了,因為抓取本身就已經改變因緣了。
末學正在加緊練習中,因為發現生活處處都是因緣法,敗壞法。
期許法道路上前進的朋友一起努力。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metta法友,你好。
從你的回覆來看,應當是修行相當有進展的。但似乎沒有指導老師。
我這裡有兩位帕奧禪師的華人出家弟子的聯繫方式,如有需要,我會提供給你的。有這兩位尊者都接受禪修報告,其中一位尊者有時還會在線接受提問。
從你的回覆來看,應當是修行相當有進展的。但似乎沒有指導老師。
我這裡有兩位帕奧禪師的華人出家弟子的聯繫方式,如有需要,我會提供給你的。有這兩位尊者都接受禪修報告,其中一位尊者有時還會在線接受提問。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應該就是。leeyc2 寫:幾位法友所說的[生滅]英譯是不是ㄧ些法師講的the arising and the passing away?metta 寫:..。我主要参看的《阿比达摩概要精解》中的定义,无常就是生灭变化,同时注意到象《大般涅盘经》等经典也有这个意思,而且在马哈希尊者的禅法实际修行中更强调观生灭,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明确。 这么根据经论和现代的法师讲解确定了无常所指的就是生灭变化,这样的意思就正好和“常”相反,英文的无常impermanent 也正好和常permanent是反义词,你这里提到的巴利文annicca 和nicca也正好是这样。
末學曾經也是這樣理解《大般涅盤經》的,並且也認為《念處經〉中的生滅就是要我們觀到諸法的撒哪撒哪的生滅。 等到確實觀到了諸法的撒哪撒哪的生滅後,最後,連這個“生滅”都滅盡了,就是見到nirvana了。
這在末學看來,就不是一個低級的錯誤了。因為,這種的理解確實有部分經論的支持。特別是在南傳佛教當中。
但是,我仍然相信這是一個錯誤。我沒有很充分的理由,或者說,我沒有那末多的時間來做這件事。
我就簡單地談一談好了。
1)這只是一種特殊的境界,在行者“生滅”-“生滅”-“生滅”,最後,連這個“生滅”都滅盡了的時候,實際上,這時候是一種無意識的狀態。
這和見法時候的清醒、知法見法、得法眼淨是明顯不同的。
2)佛經當中,很多記載,許多普通人一聽到佛或阿羅漢的幾句話後,就當場得法眼淨。這個時候,我們誰能想象這個中間有一個“生滅”-“生滅”-“生滅”,最後,連這個“生滅”都滅盡了的過程?這樣的過程是需要很長時間的修煉才可能達到的。
3)來看觀五蘊無常,色在最前。再看觀身念處,身在最前。任何人都不可否認,色法(身體)的撒哪撒哪的“生滅”-“生滅”-“生滅”,是最難觀的。怎莫會這樣?最難的在最前?
解悟法友,“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句話的意思我理解為“生滅法已經滅盡不生了,涅槃是樂”,也就是指佛陀入滅,不受後有,涅槃是樂的意思。
另外,將涅槃理解為什么都沒有,這是不對的。如果認為,觀察到涅槃時,系無意識狀態,則更不對了。因為,一般人說的無意識狀態實際是南傳佛教所說的墮入有分心的狀態,這與以涅槃為所緣的道智和果智是相差甚遠的。而絕不是處於無意識的、類似於深度睡眠的狀態,是相當清醒的精神狀態。
至於你提到的第二點,南傳佛教一般認為今世不同與佛世時,那樣的利根者已經相當罕見了;
另外,色法的無常也並非最難觀察,相反,南傳佛教認為心法的觀察才最難,因為它們的變化太快了,你還來不及注意到它,它就已經滅去了,這要求有相當的定力,相當的慧力,才能密切觀察的。
另外,將涅槃理解為什么都沒有,這是不對的。如果認為,觀察到涅槃時,系無意識狀態,則更不對了。因為,一般人說的無意識狀態實際是南傳佛教所說的墮入有分心的狀態,這與以涅槃為所緣的道智和果智是相差甚遠的。而絕不是處於無意識的、類似於深度睡眠的狀態,是相當清醒的精神狀態。
至於你提到的第二點,南傳佛教一般認為今世不同與佛世時,那樣的利根者已經相當罕見了;
另外,色法的無常也並非最難觀察,相反,南傳佛教認為心法的觀察才最難,因為它們的變化太快了,你還來不及注意到它,它就已經滅去了,這要求有相當的定力,相當的慧力,才能密切觀察的。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回覆leeyc2 法友:是的。有時用rise and fall。英文版的《阿比達摩概要精解》“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中解釋:The characteristic of impermanence is the mode of rise and fall and change, that is, reaching non-existence after having come to be. p.346.
其實我覺得英文裡面無常和生滅幾乎就是同義詞了。但是在漢傳佛教里由於常人對無常的理解是基於“世事無常”這樣的概念,很多時候就理解成不可預料,甚至有人問無常的觀念是否和科學定律比如能量守恒矛盾?但佛教中的無常的精確定義就是指生滅變化,就沒有矛盾。佛教承認規律性的存在,講緣起法等等都是規律。
其實我覺得英文裡面無常和生滅幾乎就是同義詞了。但是在漢傳佛教里由於常人對無常的理解是基於“世事無常”這樣的概念,很多時候就理解成不可預料,甚至有人問無常的觀念是否和科學定律比如能量守恒矛盾?但佛教中的無常的精確定義就是指生滅變化,就沒有矛盾。佛教承認規律性的存在,講緣起法等等都是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