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佛教的一些看法,也許與你不同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回覆文章
頭像
a38515
文章: 48
註冊時間: 2005-12-30, 08:00

我對佛教的一些看法,也許與你不同

文章 a38515 » 2008-10-24, 11:14

对于印度的解脱文化,我始终都感到无比的震撼,这是人类对自身心灵解脱追求的巨大成就.
对于佛陀,我认为他在解脱文化中是一个最接近真理的人.因为他揭示"苦",告诉我从"苦"中解脱的方法与道路.
我知"苦",因为我经历了太多心灵上的折磨,我急需从"苦"中解脱,得到心灵的宁静.
凭借自己的学习,凭借自己逻辑\科学辨证法基础的分析,在浩如烟海的三藏中终于找到了个人认为最接近解脱之道的经典------<<杂阿含>>.(特指其中的四诵)
但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我不认为佛教掌握了一切真理,其实佛陀也脱离不了时代的局限性,他同样接受了古印度宗教的观点,如人在各道中轮回、修行者有各种神通、天上有伟大的转圣轮王、有巨大的须弥山等,冷静的人都难以接受的描述常在经典中出现。无论是一次次下凡反复称赞佛陀的天人还是可手抚日月、脚不粘地的阿罗汉或经常在天上开战的帝释天、阿修罗我一律视为神话,哪怕这些出自佛陀之口(但已无法考证是否为后人添加,四颂中这些神话是很少的)。
有两样我是未敢立即否定的的,即轮回和神通,毕竟人的精神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必须靠自我的验证了.
佛陀不认为因为是他说的,就是对的,必须要经过思考与体验,这同样是佛陀宝贵的精神遗产.
关于大小乘的争论,由于时空的轮转已经数千年,分裂已经无可弥补,但如果除去与原始佛法不共的地方,我是可以接受这个大乘观点的:法无大小,心有高低,
佛与阿罗汉解脱是毫无区别的,关键的是佛陀是无师自证,于无法处得法并宣扬正法的,这就限定了声闻是无法成佛的,
但,一个称号那么重要吗?如果认为一个人在自己解脱的时候奉献自己的力量(发心并实践)象佛陀一样宣扬正法,那么称之为菩萨又何妨?不可否认,不是每个罗汉都有兴趣\能力\口才等机缘为更多人的解脱贡献力量的,
这样的人在解脱的时候称之为佛又何妨呢?因为大乘认为佛是解脱的最高境界(觉行圆满),并不看重无师自证,于无法处得法的.
所以关键是大乘是否能抛弃伪法回到八正道的正法中来,关于无关解脱的称号等问题倒可以搁置的,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不相信轮回,佛法的修行还有意义吗?我觉得通过自己的修行(从安般那念到四念处),认为佛陀所言不需,它使我从来没有这清醒的观察了解自己的身心,第一次掌握了自己,心灵也达到了难以言表的宁静,这便是现在眼前最大的利益。
世尊说正法律,现见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因缘,即身观察缘自觉知。 ----与你共勉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10-24, 13:35

隨喜法友的分享。
輪回和神通並不是佛陀所教導的重點,如法友所說,是回過頭來重新正視這個一直被忽略的身心實像。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08-10-27, 13:09

a38515 寫:但,一个称号那么重要吗?如果认为一个人在自己解脱的时候奉献自己的力量(发心并实践)象佛陀一样宣扬正法,那么称之为菩萨又何妨?不可否认,不是每个罗汉都有兴趣\能力\口才等机缘为更多人的解脱贡献力量的
“不可否認,不是每個羅漢都有興趣\能力\口才等機緣為更多人的解脫貢獻力量的”,是嗎?有些阿羅漢是這樣的嗎:沒有興趣為更多人的解脫貢獻力量,沒有能力為更多人的解脫貢獻力量,沒有口才為更多人的解脫貢獻力量?你甚至明確地說這是“不可否認”的,請問,你能提供實例證明有些阿羅漢是這樣的嗎?

頭像
ganenshizun
文章: 28
註冊時間: 2008-10-18, 08:00

Re: 我對佛教的一些看法,也許與你不同

文章 ganenshizun » 2008-11-08, 13:25

a38515 寫:对于印度的解脱文化,我始终都感到无比的震撼,这是人类对自身心灵解脱追求的巨大成就.
对于佛陀,我认为他在解脱文化中是一个最接近真理的人.因为他揭示"苦",告诉我从"苦"中解脱的方法与道路.
我知"苦",因为我经历了太多心灵上的折磨,我急需从"苦"中解脱,得到心灵的宁静.
凭借自己的学习,凭借自己逻辑\科学辨证法基础的分析,在浩如烟海的三藏中终于找到了个人认为最接近解脱之道的经典------<<杂阿含>>.(特指其中的四诵)
但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我不认为佛教掌握了一切真理,其实佛陀也脱离不了时代的局限性,他同样接受了古印度宗教的观点,如人在各道中轮回、修行者有各种神通、天上有伟大的转圣轮王、有巨大的须弥山等,冷静的人都难以接受的描述常在经典中出现。无论是一次次下凡反复称赞佛陀的天人还是可手抚日月、脚不粘地的阿罗汉或经常在天上开战的帝释天、阿修罗我一律视为神话,哪怕这些出自佛陀之口(但已无法考证是否为后人添加,四颂中这些神话是很少的)。
有两样我是未敢立即否定的的,即轮回和神通,毕竟人的精神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必须靠自我的验证了.
佛陀不认为因为是他说的,就是对的,必须要经过思考与体验,这同样是佛陀宝贵的精神遗产.
关于大小乘的争论,由于时空的轮转已经数千年,分裂已经无可弥补,但如果除去与原始佛法不共的地方,我是可以接受这个大乘观点的:法无大小,心有高低,
佛与阿罗汉解脱是毫无区别的,关键的是佛陀是无师自证,于无法处得法并宣扬正法的,这就限定了声闻是无法成佛的,
但,一个称号那么重要吗?如果认为一个人在自己解脱的时候奉献自己的力量(发心并实践)象佛陀一样宣扬正法,那么称之为菩萨又何妨?不可否认,不是每个罗汉都有兴趣\能力\口才等机缘为更多人的解脱贡献力量的,
这样的人在解脱的时候称之为佛又何妨呢?因为大乘认为佛是解脱的最高境界(觉行圆满),并不看重无师自证,于无法处得法的.
所以关键是大乘是否能抛弃伪法回到八正道的正法中来,关于无关解脱的称号等问题倒可以搁置的,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不相信轮回,佛法的修行还有意义吗?我觉得通过自己的修行(从安般那念到四念处),认为佛陀所言不需,它使我从来没有这清醒的观察了解自己的身心,第一次掌握了自己,心灵也达到了难以言表的宁静,这便是现在眼前最大的利益。
世尊说正法律,现见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因缘,即身观察缘自觉知。 ----与你共勉

师兄有这样的见解已经比在佛门里多年的人要强太多了。不过没有轮回,佛陀就没有必要教导我们如何从生死轮回中解脱,也不会有佛陀在菩提树下顺逆观察十二因缘而悟道了。没有轮回,那么所有的人不用学习佛陀的教导,都会自然解脱---死亡了便解脱了如果没有轮回。对很多有福报的人来说就可以年轻的时候快快乐乐享受五欲,年老的时候轻轻松松的解脱。你觉得如何呢?

頭像
dhammacitta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08-12-01, 08:00

文章 dhammacitta » 2008-12-01, 20:51

我並不覺得輪迴要看成前世今世後世的三世。
世只是時間,任何人觀察過身心狀況,都很容易的看到自己身心情緒的輪迴。
這時心平靜,但有個怨親說一句話或不對你說話,心就轉向起瞋,有善緣的會遇上善知識,或許是朋友或許是書本的一句話,瞋心又轉往平靜,一陣又遇上什麼高興事,就快樂忘憂的,接著又平淡了。

那些令人情緒上落的人與事,心若不超越,人雖不同,事也不同,但一遇上,就起情緒的,這己是輪迴。

念頭也是如此在那裡兜圈子的。
無須以知識理解輪迴,用心體會一下前次起情緒的情況與今次起情緒的情況,會知道下次你同樣會如此起情緒,但功夫不夠時,還是會起。不起只是壓抑着。因未滅,緣未完,就住在輪迴中!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12-01, 22:08

dhammacitta 寫:我並不覺得輪迴要看成前世今世後世的三世。
世只是時間,任何人觀察過身心狀況,都很容易的看到自己身心情緒的輪迴。
這時心平靜,但有個怨親說一句話或不對你說話,心就轉向起瞋,有善緣的會遇上善知識,或許是朋友或許是書本的一句話,瞋心又轉往平靜,一陣又遇上什麼高興事,就快樂忘憂的,接著又平淡了。

那些令人情緒上落的人與事,心若不超越,人雖不同,事也不同,但一遇上,就起情緒的,這己是輪迴。

念頭也是如此在那裡兜圈子的。
無須以知識理解輪迴,用心體會一下前次起情緒的情況與今次起情緒的情況,會知道下次你同樣會如此起情緒,但功夫不夠時,還是會起。不起只是壓抑着。因未滅,緣未完,就住在輪迴中!
此說善。其實,相關的觀念,我也是這般理解與運用,並在生活中觀察體會,很有意思,意有所會、智慧生起,如此般的體悟積少成多,有時去除執著與煩惱的效果也很不錯。

不過,若認真引經據典,有一半會被批,放下即是。生活中實用得到比較重要。想那禪坐,不用說觀來生可不可行,光是「宿智通」,那定力的要求,一般人的戒行與定力的配合根本都難以企及。還不如於生活中以「少定少慧」切實地體會煩惱之生滅變異,於修行的積累增上不無小補。

頭像
redredkiss
文章: 209
註冊時間: 2007-03-27, 08:00

文章 redredkiss » 2008-12-02, 01:52

看到法友的討論,我想到了自己在打坐時候的感覺,就是念頭的紛紛擾擾。每一個現在的念都會成為過去,每一個即將到來的念都會成為現在,又成為過去。可真的沒有一個念是自己能控制的,即便你跟著一個念去思考,還會有其他的念摻雜進來。這時候真的有些體會到了一些苦,因為我連自己的念都無法做主。
說道觀察身的無常、病、老等等,卻總是執著於下一秒,我會好起來,總會相信明天會更好。雖然這并非“不善”,因為這是從世間來說的,但與佛陀所說的觀無常可能相差千里吧。
至於對輪回的觀察,如果一個念的生滅都成為輪回,我感覺好像太簡單了,有點類似大乘的禪機,這是我個人的淺見,理解錯誤請見諒。但是按希拉前輩所說,作為修行的前提也不失一種方法,可以積累自己對生滅的觀察,或許量變成為質變也是可能,而并沒有脫離佛陀所說的隨時保持正念吧。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