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是否還有真正賢聖僧伽比丘?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06-27, 07:46

那是因為供養而有所求,自然那些有求必應的附佛外道(對真理無知者),就有一堆人急著把錢送給他們.
我們自己在供僧時,能否看清自己當下供僧的意圖,內心中有所求嗎,內心中有施予的慢心嗎. 供僧後有後悔嗎,這些內心之法,如能照見,對於十個結的斷除大有助益.

這也是供僧的功德吧.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8-06-27, 10:38

布施除了單純的希望能幫助到對方外,另有所求是很自然的,問題在於你求的是什麼。一個佛弟子布施時求的是「生生世世榮華富貴」,那就讓人感覺有點「文不對題」了。

另外,這裡應該沒有人鼓勵大家布施給一個穿金戴銀腦滿腸肥的人,那位JOHN988不用急著給人戴帽子了。話說,這個發文風格讓人感覺很熟悉啊。 :wink: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6-28, 06:44

其實,這個問題是肯定的。運用所學到的佛法,有心的話,一定可以找得到。但如果只是單純想佈施證果聖人,那就不一定要鎖定個人,而是按照經典的建議,鎖定某個傳承的僧團,如果有機會集體供養佈施一處的僧團,那中獎的機率就高很多了。(中獎? :oops: 8O )關於這個話題,改天有空再來細談。

相關的討論,我覺得也不必說死。因為團體中有很多不同想法的學生,只要是向善的方向前進,應該都是合於正道。修學也有不同的階段,早期都會比較偏重佈施善行而成為後續進修的基礎,進入修學的中期後,觀念自然就會轉向戒定慧的實踐。

說實在的,以前會考慮參加某團體也是因為供僧的心願與供僧的觀念影響,所以,若要嚴格地問,也可以問為什麼一定要供養僧人,其他人不行嗎?由於平時也會佈施他人,當然,也更想進一步地佈施修行的僧人,這問題並無衝突之處。但當時也並無奢求能佈施證果聖者的想法。總之,這些過程都是一些正面的影響,到現在個人還是覺得「對供僧這件事感覺良好」,以後有機會還是會這麼做。

也許,我們已經過了那個階段,該做的當時也都做過,也算了無遺憾,後續因緣具足還可以繼續供僧,但以後就算沒再供僧也沒關係--目前這心境就是這樣。但沒經過那些階段的人,對於供僧一事或許多多少少都會覺得有點遺憾吧!

總之,有時候必須多體諒新學的心情與想法。

頭像
nigel
文章: 41
註冊時間: 2006-02-20, 08:00

如何是真供養?

文章 nigel » 2008-06-28, 22:09

如法如律的修行是真供養。
陰、界、入無我是無上的供養。
自己若有正法的因緣(自力),便一定會遇到正法或聖賢僧(外力)。所以能否遇到圣贤僧,主要取決於自己。
以末學的觀察,臺灣就有真正的圣贤僧。雖說末學無緣親自前去供養和頂禮,但卻得到了尊者的指引和加持,因緣真的是不可思議。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6-28, 23:15

peacecila 寫:總之,有時候必須多體諒新學的心情與想法。
盡可能多地指出這裏面的迷思可能更好?
可以少走彎路阿。 :)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6-29, 02:42

這個話題至少有以下倆個方面可以探討:

1)念僧和供僧是倆回事,不能搞混暸。這點摩法友已經談過暸,末學是贊同的。
2)福田的“福”可能有兩種意思。一是人天之福(世間福抱)。另一種是出世間之福。

如果是從人天之福(世間福報)的角度來看,布施給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如果是從“出世間之福”的角度來看,就只能是布施給佛教僧團暸,當然最好是賢聖僧暸。因爲只有佛教中才有“出世間之果”(參考雜阿含第1145經)。佛教是崇尚“出世間”的,所以,在衆富當中,當然是“出世間之福”最大。

再思考深入一步,如果是爲暸“出世間之福”,就必須要談到四預流支暸。

四預流支當中的“親近善士、聽聞佛法”,大致可以看成是親近僧團(當然最好是賢聖僧)。在當時的曆史背景下,也就是布施給佛教僧團,由于戒律嚴禁僧人說自己有“過人法”,所以也證明佛提倡的是“平等施”。

再來看“親近善士”,並沒有說是阿羅漢或者是四雙八士,其實能夠一步一步引導妳嚮上走的前輩都可以是善士。這在現代來說,更是如此。甚至,不一定要是僧人,在家人,佛教學者,賢聖居士都是我們要親近的善士。

從前面倆方面來說,我們都不必苦苦地去找尋賢聖僧來布施(或親近)。因爲:

1)如果是爲暸人天之福,我們就隨心之所樂去行布施(雜阿含第1145經)。

2)如果是爲暸出世間之福,我們就去“親近善士”(布施是親近的一種方便),這個善士包括暸僧人,在家人,佛教學者,賢聖居士等等。並不局限在賢聖僧裏面。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08-06-29, 05:37

布施,經典有甲:giving(巴利dAna)以及乙generosity(巴利cAga)兩個相關字

節錄SN41:10(雜阿含575經)質多長者臨終仍勸導親友修行布施喔:
Whatever there may be in our family that can be given away, all that will be shared unstintingly with virtuous ones who are of admirable character.' That's how you should train yourselves

說真的,對有德行的人行布施未必出於所謂貪圖功德的心態,也可能出於慈心.慷慨或是尊敬等等善良的心

先不說對有德之人的布施,>>我知道有人單單贈送一組印有hello kitty的小文具盒給一位貧困女童,就產生莫大的快樂,而且他說:一想起來就快樂!想到那小女孩看到hello kitty的快樂,自己就很開心, 想到那小女孩可能因此更用功讀書或者將來樂於助人就更為開心..,當然,也為自己開心(之前.當時.之後都開心)

盲目的佈施甚或和人比賽作功德或許不太好,卻也不必到害怕行善的地步吧?那麼大部份沒証果的人怎麼辦?

節錄小部.如是語經Iti 1.22; Iti 14:(會不會有人又質疑為何對比丘講作功德阿
..)
Monks, don't be afraid of acts of merit. This is another way of saying what is blissful, desirable, pleasing, endearing, charming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 ... .than.html

譚尼莎羅尊者有次演講,題目叫Generosity First,其中說:
The act of giving also [creates a sense of spaciousness in the mind], because the world we live in is created by our actions, and the act of giving [creates a spacious world]
蠻喜歡括弧裡的話,大意是說:佈施能讓我們有寬廣開闊的心胸,佈施能讓我們生活在寬廣開闊的世界之中

註:1.曾聽過一些美國法友修習佈施的經驗分享,讓我覺得佈施也是很需要學習的,未必是小事一件
2. 布施的心態不同.對象不同,和所布施的事物不同,產生的效果當然也可能不一樣,大家不妨分享一些實際經驗吧(總不會只有負面的教材吧)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7-01, 05:34

Mahanama 寫:『念僧』只是給在家人增長信樂,非謂在家人只應向四雙八士僧行佈施。佛陀教導的佈施是『平等施』,而不是只施給賢聖僧。若有人把『念僧』的內容當成供僧的準則,那恐怕是解讀法義上有了誤差。

即使在佛陀住世的時代,僧團裡也有像六群比丘這樣調皮搗蛋混日子的比丘,也沒聽說佛陀要在家人別去供養他們。出於善心而施,功不唐捐,所以別再為了佈施求福而苦苦尋覓四雙八士僧了。 :lol:
關於「平等施」,早期的文章,我有以下這樣的研究與相關經文的校義:

別譯雜阿含(一五二)經與雜阿含(九二七)經

經文解析:

這兩經相同的主題是講述何謂「優婆塞」(佛陀的男眾在家信徒)。男性在家信眾盡壽皈依三寶,就是「優婆塞」。這兩經接著講「優婆塞」應該圓滿成就的特質,如照雜阿含九二七經所言,則為「信、戒、聞、施、慧」,但若照別譯雜阿含一五二經所說,則為:「信、戒、施、慧」。

兩經皆提到「如來所」,其實,「如來所」的意思是指「如來所說的佛法」,尤其是指對「四聖諦」生信,這是我自己個人的推敲。因為「佛陀」所度的第一位在家男性信眾,當時,佛陀對他所宣說的就是「佈施、持戒、生天」…等等善法,使其心境柔軟,再宣說「四聖諦」,開其法眼。此位弟子在聽完「四聖諦」後,便對佛法生起信心,並且得證「初果」。【參照「中阿含未曾有法品郁伽長者經第七(初一日誦)」、「(三九)中阿含未曾有法品郁伽長者經第八(初一日誦)」】

另外,談到「優婆塞」施(捨)具足的時候,兩經所顯現的差異,主要則是「平等佈施」這一句話。因為,雜阿含有多篇經文提到佈施功德因不同的佈施對象而有所差異,可是當明知佈施功德有所差異時,卻勸信徒做到「平等佈施」(不要分別布施的對象?!),豈不是有點勉強,又顯得與其他經文的佈施旨意,有所衝突?所以,我個人揣測所謂「平等佈施」,應是指「生放捨心」而言,意即「生起捨心而安心的佈施」。不過,這是我個人看法!因為,我很早以前就對所謂的「平等佈施」(毫無分別的佈施)有所疑慮?所以,才會特別去查詢其他不同的譯本,看看其他的譯者或其他的部派雜阿含經版本,在這方面又是怎麼說?!

雜阿含二八○經,佛陀則是告訴頻頭城的一位婆羅門長者,如何分辨那些出家的修行者應該恭敬.尊重.禮事.供養,而那些則不應該。佛陀說,如果一位出家人於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接觸、意思法時,未離貪、未離欲、未離愛、未離渴、未離念,內心不寂靜,所行非法,所行疏澀。則如此沙門不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因為凡夫也是如此,看不到兩者有何差別之處。反之,如有出家的修行者能離貪、向著調伏貪念的方向修行。離恚…。離癡…。那麼,這樣的修行者應該恭敬.尊重.禮事.供養。

所以,從雜阿含二八○經,可以瞭解佈施或供養的對象,並不是毫無分別的,至少,從雜阿含相關經文的角度來看,應該是可以這樣理解。

註:

別譯雜阿含經
(一五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迦毘羅衛國尼拘陀林。時釋摩男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優婆塞義。唯願如來。為我敷演。佛告釋摩男。在家白衣。歸依三寶。以是義故名優婆塞汝即其人。時釋摩男。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信。佛告釋摩男。於如來所。深生信心。安住信中。終不為彼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人。不信所壞。是名優婆塞信。時釋摩男。復白佛言。云何優婆塞戒。佛告釋摩男。不殺不盜。不婬不欺。及不飲酒等。是名優婆塞戒。又問。云何施具足。佛告釋摩男。優婆塞法。應捨慳貪。一切眾生。皆悉為彼貪嫉所覆。以是義故。應離慳貪及嫉妒意。生放捨心。躬自施與。無有疲厭。是名施具足。又問。云何智慧具足。佛告釋摩男。優婆塞。如實知苦。如實知苦集。如實知苦滅。如實知苦滅道。知此四諦。決定明了。是名慧具足。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
(九二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毘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時。有釋種名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優婆塞

佛告摩訶男。在家清白修習淨住。男相成就。作是說言。我今盡壽歸佛.歸法.歸比丘僧。為優婆塞。證知我。是名優婆塞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優婆塞信具足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者。於如來所正信為本。堅固難動。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餘世間所不能壞。摩訶男。是名優婆塞信具足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戒具足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離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語.飲酒。不樂作。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戒具足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聞具足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聞具足者。聞則能持。聞則積集。若佛所說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悉能受持。摩訶男。是名優婆塞聞具足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捨具足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捨具足者。為慳垢所纏者。心離慳垢。住於非家。修解脫施.勤施.常施。樂捨財物。平等布施。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捨具足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智慧具足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智慧具足者。謂此苦如實知。此苦集如實知。此苦滅如實知。此苦滅道跡如實知。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慧具足

爾時。釋氏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作禮而去

雜阿含經

(二八○)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到頻頭城北申恕林中

爾時。頻頭城中。婆羅門長者皆聞世尊於拘薩羅國人間遊行。住頻頭城申恕林中。聞已。悉共出城。至申恕林。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頻頭城婆羅門長者。若人問汝言。何等像類沙門.婆羅門不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汝當答言。若沙門.婆羅門眼見色。未離貪.未離欲.未離愛.未離渴.未離念。內心不寂靜。所行非法。所行疏澀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如是像類比丘。不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

作是說已。當復問言。何故如此像類沙門.婆羅門。不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汝應答言。我等眼見色。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念。內心不寂靜。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彼沙門.婆羅門眼見色。亦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念。內心不寂靜。行非法。行疏澀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我於斯等求其差別。不見差別之行。是故我於斯等像類沙門.婆羅門不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

若復問言。何等像類沙門.婆羅門所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汝應答言。若彼眼見色。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念。內心寂靜。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疏澀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如是像類沙門.婆羅門所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

若復問言。何故於此像類沙門.婆羅門恭敬.尊重.禮事.供養。汝應答言。我等眼見色。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念。內心不寂靜。行非法行。行疏澀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斯等像類沙門.婆羅門離貪.離欲.離渴.離念。內心寂靜。行如法行。不行疏澀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我等於彼。求其差別。見差別故。於彼像類沙門.婆羅門所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

如是說已。若復問言。彼沙門.婆羅門有何門。有何形貌。有何相。汝等知是沙門.婆羅門離貪.向調伏貪。離恚.向調伏恚。離癡.向調伏癡。汝應答言。我見彼沙門.婆羅門有如是像類。在空閑處.林中樹下.卑床草蓐。修行遠離。離諸女人。近樂獨人。同禪思者。若於彼處。無眼見色可生樂著。無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可生樂著。若彼沙門.婆羅門有如是行.如是形貌.如是相。令我等知是沙門。婆羅門離貪.向調伏貪。離恚.向調伏恚。離癡.向調伏癡

時。諸沙門.婆羅門長者白佛言。奇哉。世尊。不自譽.不毀他。正說其義。各各自於諸入處。分別染污清淨。廣說緣起。如如來.應.等正覺說。譬如士夫。溺者能救。閉者能開。迷者示路。闇處然燈。世尊亦復如是。不自譽.不毀他。正說其義。乃至如如來.應.等正覺說

爾時。頻頭城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作禮而去。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8-07-03, 07:44

JOHN988 寫:
Mahanama 寫:『念僧』只是給在家人增長信樂,非謂在家人只應向四雙八士僧行佈施。佛陀教導的佈施是『平等施』,而不是只施給賢聖僧。若有人把『念僧』的內容當成供僧的準則,那恐怕是解讀法義上有了誤差。

即使在佛陀住世的時代,僧團裡也有像六群比丘這樣調皮搗蛋混日子的比丘,也沒聽說佛陀要在家人別去供養他們。出於善心而施,功不唐捐,所以別再為了佈施求福而苦苦尋覓四雙八士僧了。 :lol:

你的意思是附佛外道也可以供養?

怪不得附佛外道個個腦滿腸肥,穿金戴銀。
如果你打算用這種方式參予討論,那就不必了。我會把所有擾亂這裡清淨的垃圾文字刪掉。你這一套,我已經見怪不怪了,也懶得再和你講理由。 :lol:

頭像
JOHN988
文章: 6
註冊時間: 2008-06-03, 08:00

文章 JOHN988 » 2008-07-03, 08:07

內容刪除。

理由:巧言令色,諂媚奉承,內容與討論無關。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