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適宜閱讀的原始佛法書籍top 10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2-01, 01:59

Honesty 寫: OBA真的沒有精通止觀的人嗎?捨近求遠真的會比較好?(末學不是指自己精通止觀)
直心:
日後,舉辦會議的時候,如果認為這方面有適當的禪師人選,其實可以正式主動推薦與介紹,就算只是預先提議,列入會議參考也無妨,除非OBA不打算發展與推廣,不然,日後各式各式的人材與師友都有實際上的需求。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2-02, 04:55

「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註1)

「此是苦,吾心生眼、智、明、覺」,這是我個人簡略化的記憶法,由於生活經驗與記憶上的關係,我覺得這樣就夠了。這樣簡短的經偈竟然也可以是禪修的方式,很多人聽了只怕會覺得不以為然,甚至覺得難以理解。可是,事實上,它真的是一種「內觀覺照」的禪修方式,持續不斷地依此經文深修最終必將引發「出世間正見」。這世界上,也真的有佛教禪修士就用這麼簡短的經文與經句進行禪修,而且還取得不錯的修行體悟。

第一次看「阿姜蘇美多」解釋「四聖諦」(註2)的時候,大吃一驚,也是第一次真的「張開眼睛」真正看見這段禪修經偈,事實上,以前也不是沒看過,但一向匆匆看過不解其意。後來才瞭解,有不少經文如果沒有經過具有修行經驗的上座長老解釋,真的無法體會這麼簡短的經文本身竟然涵含著深刻的「內觀智慧」,而且,這經句本身就是一種「禪修法」,更是著實讓人意想不到。--「此苦聖諦,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生眼、智、慧、覺、明。」 (相應部英譯)

禪修時第一次「見苦」--看見苦的「實相」--相信對於第一次見苦的佛教禪修士來說,都是一次很深刻的「覺照」(內觀)經驗,而且,以前真的沒見過,所以經文說:「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其實,表達的也是第一次「見苦--看見實相」時的實際狀況:「這樣見苦--看見實相--的經驗,在這之前真的沒看過…。(話說,那些曾看過的人早就邁向解說而成為聖者了,沒看過的人才真的比較像一般正常人。)」不過,「本所未曾聞法」一般的解釋都是指「初次聽聞四聖諦」而言,但是,我懷疑這其實應該也是一種「一語雙關」的表達方法,解釋則如上所言。

「此是苦」,這裏的「苦」,指的是「由於不見五蘊無常而執取五蘊所引發的苦」,具體的生活經驗則是像:「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等等,所以經文才說:「簡言之,這些苦就是『五取蘊苦』。」所以,這裏的禪修覺照對象是「五蘊」,必須洞見五蘊無常,才能放下對於五蘊的執取,不見五蘊無常就會因執取五蘊而生苦(五取蘊苦)。很明顯,「轉法輪經」與「無我相經」、「雜阿含第一經(正觀經)」,可以說,都只是以不同的角度與方式來解釋「實相」與「解脫」兩者之間的關連性。

「轉法輪經」與「無我相經」、「慈經」(北傳缺譯),為南傳實修很重要的三篇禪修經文,南傳修行者一般都依此三經修習。後來,陸續還看過不少南傳禪師解釋「轉法輪經」的開示著作,有能力的禪師幾乎都可以洋洋灑灑寫成一本,很多人應該想都想不到,這麼短的經文,開示竟也可以寫成不算薄的一本書,可見,有些經文在禪修與體悟方面真的可以用「微言大義」來形容。不過,這些諸多解釋「轉法輪經」的開示中,最喜歡也覺得解釋上最明瞭易懂,最有實用價值的還是「阿姜蘇美多」所開示的這本「四聖諦」(註3)。

註1:
這段經偈出自「轉法輪經」(雜阿含三七九經,又稱「三轉法輪經」或「初轉法輪經」,日本佛學家考據說是「雪山派」傳承的經文。)

《相應部》相關譯文則如下:

何謂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簡言之,說五取蘊是苦。
  此苦聖諦,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生眼、智、慧、覺、明。
  此苦聖諦,當遍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生眼、智、慧、覺、明。
  此苦聖諦,已遍知,所未聞法,當正思惟,生眼、智、慧、覺、明。……


註2:
香光莊嚴雜誌59期~62期
59期: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2005/59/doctrine2.htm

英文原文開示:
http://www.buddhanet.net/4noble.htm

英文pdf版:
http://www.urbandharma.org/pdf/4nobltru.pdf

註3:
法耘出版社寄贈此書,可以函請:
http://dcph.myweb.hinet.net/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8-02-02, 19:26

peacecila 寫: 直心:
日後,舉辦會議的時候,如果認為這方面有適當的禪師人選,其實可以正式主動推薦與介紹,就算只是預先提議,列入會議參考也無妨,除非OBA不打算發展與推廣,不然,日後各式各式的人材與師友都有實際上的需求。
末學認為,OBA可能要先就"原始佛教"的定義與宗旨來做些討論,才好繼續發展與推廣下去,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行不直,名正言順畢竟是世間的常法,不然各式各樣的"指導師",是不是也涵蓋大乘佛教.密宗佛教.......的指導老師?畢竟這些人也承認雜阿含經(相應部)是他們的經典之一,也能提出他們自己對雜阿含經(相應部)的很多"額外"的看法與解釋,這樣就......................。

外道思想當初就是這樣慢慢的逐步逐步的,經由部派論師提供的"知識"平台作為入口,以"開放""參考""知識學問"的名義,逐漸在教界與人心當中壯大發展,慢慢混入原始的教義當中的,最後貶低原始佛教為"小乘",眼光短淺,沒有度量......,這雖然是歷史與心性的必然趨勢,但是一再的重複明知道的錯誤,這不是末學的習慣,知道的錯,末學就不想再犯。

不過末學要強調,末學雖然"自有立場"但沒有替各位"預設立場",只要求依世間常法來個"名正言順",想說要把OBA協會宗旨說明白弄清楚,免的誤會與不合諧一直產生,至於改不改,該怎麼改,說清楚,弄明白,這是目前最應該做的吧。

該怎麼選擇自己要走的路,與某個團體與某些人合與離,要不要能不能一起走下去,這都是每個人各自的自由選擇(包括末學自己),末學可以接受任何事實的產生與發展,因為法爾如是,因此能給予自己與別人尊重與祝福。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8-02-02, 21:36

Honesty 寫:末學認為,OBA可能要先就"原始佛教"的定義與宗旨來做些討論,才好繼續發展與推廣下去,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行不直,名正言順畢竟是世間的常法,不然各式各樣的"指導師",是不是也涵蓋大乘佛教.密宗佛教.......的指導老師?畢竟這些人也承認雜阿含經(相應部)是他們的經典之一,也能提出他們自己對雜阿含經(相應部)的很多"額外"的看法與解釋,這樣就......................。
直心,請你看清楚,希拉是要你正式主動推薦與介紹,你絮絮叨叨說這一大篇作甚?難不成你還會推薦大乘法師和密宗上師給OBA當指導老師? :lol: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8-02-02, 21:41

Mahanama 寫:難不成你還會推薦大乘法師和密宗上師給OBA當指導老師? :lol:
末學的立場很明顯,擔心的是如果協會沒有把立場說明白,只怕很多人都名不正言不順罷了,萬一像大乘來個鳩佔雀巢,站著佛陀的名義,卻行自己外道之實,怕就很不好,當然這是眾生的業,自己要承受後果,末學當然不想跟著淌混水,要及早說明白才好。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8-02-02, 21:53

Honesty 寫:末學的立場很明顯,擔心的是如果協會沒有把立場說明白,只怕很多人都名不正言不順罷了,萬一像大乘來個鳩佔雀巢,站著佛陀的名義,卻行自己外道之實,怕就很不好,當然這是眾生的業,自己要承受後果,末學當然不想跟著淌混水,要及早說明白才好。
我想你是多慮了。依我看哪!有你在,連南傳佛教的比丘都沒戲,更別說大乘了。好了!言歸正傳,是你先勸大家不用捨近求遠,希拉這才建議你在會議中推薦與介紹,怎麼現在又開始兜圈子了? :lol: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8-02-02, 22:35

Mahanama 寫: 好了!言歸正傳,是你先勸大家不用捨近求遠,希拉這才建議你在會議中推薦與介紹,怎麼現在又開始兜圈子了? :lol:
怎麼知道我到時候開會不會提出?這邊是討論區,當然是要拿一些道理出來討論,哪裡是兜圈子??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2-02, 23:05

Honesty 寫: 末學認為,OBA可能要先就"原始佛教"的定義與宗旨來做些討論,才好繼續發展與推廣下去,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行不直,名正言順畢竟是世間的常法
……
……
想說要把OBA協會宗旨說明白弄清楚,免的誤會與不合諧一直產生,至於改不改,該怎麼改,說清楚,弄明白,這是目前最應該做的吧。
……
……
協會呈送主管機關的文件之一:「原始佛教簡介」,不就是您的大作嗎?!「原始佛教簡介」一文合乎OBA的宗旨,也將「原始佛教」介紹得很好才呈送出去的,不是嗎?!現在實在有點看不懂到底又有什麼問題?!

罷了,順此因緣,還是回到本文主題,再推薦一篇適合初學者閱讀的文章,可以初步快速地認識與瞭解所謂的「原始佛教」,文章作者--「直心」--目前也是現任的版主之一,對「原始佛教」有何疑問之處,也可以直接在本版論壇與作者多多發問、研討。

註:
推薦文一篇「原始佛教簡介」:
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 ... =0&thold=0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8-02-03, 00:13

peacecila 寫:協會呈送主管機關的文件之一:「原始佛教簡介」,不就是您的大作嗎?!「原始佛教簡介」一文合乎OBA的宗旨,也將「原始佛教」介紹得很好才呈送出去的,不是嗎?!現在實在有點看不懂到底又有什麼問題?!
OBA宗旨是一直很明白,末學也一直很明白,也沒放棄努力利益法友,末學也希望每個"會友"都是因為尊重認同這個宗旨才來加入OBA,期待大家努力以此宗旨來異中求同吧。

看了一遍當初寫的文章,末學利益法友的願望與對原始佛法的知見方向依然是一樣的,只是當初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在世間的人心中去推動正法有多難多難,佛陀偉大無邊的德行與無比深邃的智慧真的不是其他眾生能夠臆測的,末學當時以為憑藉一點點從佛陀教法中修來的小小有限的智慧,就能影響改變世界與宏揚正法,那時也還沒修到能看清楚自己的無德無能,所以文章當中志氣不小(口氣很大),不過現在也能體諒當時的自己為何會如此,也多虧了過去那股衝勁與不屈的堅毅心志還有對真理永遠的堅持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02-03, 10:39

阿含解脫道次第 空海法師
詳細將阿含整理分類,有次地的導引證果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