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3)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1-11, 13:08

skc4211 寫:「比丘們,任何人如果修習四念處,只要七年,便可望得到兩種果証之一:當生証得阿羅漢,或者,如果還有一些餘蘊,就會証得阿那含(不還者)。姑且不說七年—任何人如果修習四念處,只要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就可望得到兩種果証之一‥‥;姑且不談一年—任何人如果修習四念處,只要七個月‥‥,六個月‥‥,五個月‥‥,四個月‥‥,三個月‥‥,二個月‥‥,一個月‥‥,半個月就可望得到兩種果証之一‥‥;姑且不談半個月—任何人如果修習四念處,只要一週,便可望得到兩種果証之一:當生証得阿羅漢,或者,如果還有一些餘蘊,就會証得阿那」含(不還者)。」

由此段經文內的時間記載,後學有疑惑,為什麼大成就者稀?
1)內觀的傳承是不是已經斷了?
2)還是行者個別的修持出了問題?
最近都在研究阿姜布拉姆的書,在書中阿姜布拉姆針對大念處經的翻譯提到了法友關心的問題2的解答,另外針對法友關心的問題1,在此,我也會提供一些相關的個人見聞與見解。

首先,先來看大念處經的經文:

諸此丘!此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正道,體證涅槃之惟一道路,此即四念處。

四者何耶?於此諸比丘!比丘安住於身,循身觀察,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安住於受,隨觀感受,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安住於心,隨觀心識,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安住於法,隨觀諸法,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大念處經,性空法師的譯文)

阿姜布拉姆在「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116頁寫到:「參考註釋書的解釋,(去除世間的貪愛與憂愁)這句話其實是指『暫時去除五蓋』。」…「意味修習念處觀的先決條件是先去除五蓋!」…「暫時去除五蓋是禪那的功能,」

同書115頁:「許多佛教徒,無論出家或在家,雖然已完成多次禪修閉關,卻依然尚未覺悟。請別責怪佛陀!我們應重新檢視佛陀的承諾:『若人【如此】修習念處七日……』無法出現覺悟的原因是,他們並非以正確的方式修習念處。」

同書136頁:「佛陀承諾任何努力修習四念處者,都將會在七日之內達到不來果或阿羅漢果。也許現在你才了解,為何許多禪修者會感到失望,因為他們已遠遠超出七日卻依然未覺悟。如我先前所說,原因是他們並未遵照佛陀的指示修習念處。」

同書73頁:「在精進修行下,你能體驗到不動的正念,那是完全專注在一件事上、非常清晰又敏銳的正念,佛陀說這已經達到第四禪的高峰,這是正念的頂點,在此你體驗到完全的等捨,此時的你純然覺知且不動,那是最強的正念。一旦體驗到這個層次的正念,你就會知道無需禪那就能達到覺悟的想法是多麼可笑。因為如果缺乏這種強大的正念,你將無法達到強力的『觀』。」

---------------------------------------------------------------------------------------------------------
以下純粹個人看法:

你就會知道無需禪那就能達到覺悟的想法是多麼可笑。」---如果不瞭解自己的修習體系,很多自認純修內觀的「乾觀行者」,看到這裏大概都會覺得有被這句話的話鋒掃到的感受。這裏個人稍微解釋一下,修習禪定有三個「時間過程」都處在「暫時去除五蓋」的狀態,這三個「時間過程」是:
1、接近禪定時。
2、禪定中。
3、剛出定不久時。
適合「修觀」的兩個時間過程是1、3,這兩個時間過程都可以稱為「近行定(接近禪定)」,但1比較不穩定,一般有能力入定者都在3才進行「修觀」。有些教導內觀的禪師解釋純修內觀所建立起的「正念」,其「剎那定」力可以達到「近行定」的程度--意謂這種「剎那定」力程度足夠的話,也有「暫時去除五蓋」的作用。有些內觀禪師表達,這種「剎那定」力隨著內觀的開展,其定力也會加深,譬如初禪到四禪都有「近行定」,「剎那定」力的開展,也會依照「內觀」的程度加深時,其「剎那定」力增強的程度與需求上也會有類似四禪近行定的開展。

對照雜阿含四六四經的說法:「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似乎不論是阿姜布拉姆或其他內觀禪師的說法,都有了合理的依據與解釋。但現實是殘酷的,修行必須親力親為且親身體驗,不管是依據何種途徑修行,若真的不行的話,其實倒也不妨嘗試其它傳承的修行途徑。

每隔一陣子,佛教界也都會掀起一陣陣的禪修流行熱潮,譬如,現代流行內觀,舉凡學習原始佛法都不免搜羅各種修習內觀的「資料、老師、同修」(這不是開玩笑的,真的是這樣),參考他們的修行經驗親試一番,但有些人真的是辛苦修行內觀後,卻有效果不若傳說如此之好的感嘆與懷疑,遇到這種狀況,不妨試試另外一種「由止修觀」的順序,而且是經文推介的「正式順序」,也是導致佛陀覺悟的「正式順序」。因此,個人強薦阿姜布拉姆的這本書給有心走這條「由止修觀」途徑的法友們閱讀,這條路徑不見得會比較困難,也許有些人還會覺得這條路徑走得比純修內觀那條還來得輕鬆愉快。
---------------------------------------------------------------------------------------------------------
由此段經文內的時間記載,後學有疑惑,為什麼大成就者稀?內觀的傳承是不是已經斷了?

大成就者以現代來說其實也不算少,譬如,以「阿姜曼」來說,如果認為「阿姜曼」真的是「阿羅漢」,以「阿姜曼」這位「阿羅漢」來說,在泰國一帶至少分出十支以上的法脈,「阿姜查」這一系被認同為其中的一支,而「阿姜查」底下分出的法脈更多,比較特別的是「西方比丘」這支法脈,在西方聞名的有「阿姜蘇美多」、「阿姜布拉姆」…等等。如果認為緬甸的「雷迪大師」、「馬哈希」是「阿羅漢」,「烏巴慶」是「大成就者」,這三者的法脈流傳也很廣,目前橫跨東西兩方,但處在「邊地」(遠離佛法的區域)者實在不容易聽到這些清晰的「法音」與「大成就者」的相關傳聞。不論是「雷迪大師」、「馬哈希」或泰緬一帶歷代高僧的諸多宣傳佛法的著作,以目前累積的作品數量來說,由於泰緬文均非強勢語言,已被翻譯成中文者,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像這樣的情況,又怎麼有機會認識到這些高僧大德的成就呢?我曾經站在泰國一些「書店」內的宗教書籍區域,看著書面上那些陌生的高僧臉孔與佛法書籍,不免望書興嘆:「這麼多的佛法著作,可惜卻不通泰文。」

由於,原始佛法西傳,目前西方的「大成就者」也已經開花結果,累積的作品數量也有一些,但翻譯成中文著作的也尚是少數,未來期望中國語文這一區有天也能像西方一樣開花結果,出現中文一系的「大成就者」並寫出中文的佛法者作以加速原始佛法在中國語文一帶在這個時代能夠盡快接續上阿羅漢的聖者傳承。

頭像
ychlin
文章: 83
註冊時間: 2005-09-07, 08:00

文章 ychlin » 2008-01-13, 22:49

peacecila 寫: 最近都在研究阿姜布拉姆的書,在書中阿姜布拉姆針對大念處經的翻譯提到了法友關心的問題2的解答,另外針對法友關心的問題1,在此,我也會提供一些相關的個人見聞與見解。

首先,先來看大念處經的經文:

諸此丘!此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正道,體證涅槃之惟一道路,此即四念處。

四者何耶?於此諸比丘!比丘安住於身,循身觀察,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安住於受,隨觀感受,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安住於心,隨觀心識,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安住於法,隨觀諸法,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大念處經,性空法師的譯文)

阿姜布拉姆在「禪悅--快樂呼吸十六法」116頁寫到:「參考註釋書的解釋,(去除世間的貪愛與憂愁)這句話其實是指『暫時去除五蓋』。」…「意味修習念處觀的先決條件是先去除五蓋!」…「暫時去除五蓋是禪那的功能,」
-
這本書我也剛好看完。僅提供同樣是性空法師翻譯的「大念處經」另一段經文:
==============
心 念處 (Cittānupassanā 心隨觀念處)
復 次,諸比 丘!比丘如何安住於心,隨觀心識?
於 此,諸比 丘!比丘心貪欲時,了知:心貪欲;心無 貪欲時,了 知:心無貪欲。心瞋恨時,了知:心瞋恨; 心無瞋恨 時,了知:心無瞋恨。心愚癡時,了知: 心愚癡; 心無愚癡時,了知:心無愚癡。心收縮時, 了知:心 收縮;心渙散時,了知:心渙散。心廣 大 時,了知: 心廣大;心不廣大時,了知:心不廣大。 心有上 時,了知:心有上;心無上時,了知:心 無 上。心專注 時,了知:心專注;心不專注時,了知: 心不專 注。心解脫時,了知:心解脫;心未解脫時, 了知:心 未解脫。
如 是,比丘安 住於心,觀照內心;安住於心,觀照外 心;安住於 心,觀照內外心。安住於心,隨觀生法; 安住於 心,隨觀滅法;安住於心,隨觀生滅法。
於 是「有心」 之念現起,唯有正念與覺照,無所依而住, 不再貪著 世間之任何事物。
諸 比丘!此即 比丘安住於心,隨觀心識。
法念處(Dhammānupassanā 法隨觀念處)
一、 五蓋 (Nīvaraṇa)
復次,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法,隨觀諸法?
在 此,諸比 丘!比丘安住於法,隨觀諸法,即依五蓋 觀察諸法。
諸 比丘!比丘 如何安住於法,依五蓋觀察諸法?
諸 比丘!比丘 內心有貪欲時,了知:我內心有貪欲; 內心無貪 欲時,了知:我內心無貪欲。了知未生之 貪欲生起, 了知已生之貪欲滅盡,了知已滅盡之貪欲, 於未來不 再生起。
內心有瞋恨時,了知:我內心有 瞋恨;內心 無瞋恨時,了知:我內心無瞋恨。
了知未 生之瞋恨生 起,了知已生之瞋恨滅盡,了知已滅盡之 瞋恨,於未 來不再生起。
內心有昏沉睡眠時,了知: 我內心有 昏沉睡眠;內心無昏沉睡眠時,了知: 我 內心無昏沉 睡眠。了知未生之昏沉睡眠生起,了知已 生之昏沉睡 眠滅盡,了知已滅盡之昏沉睡眠,於未來 不再生起。
內心有掉舉追悔時,了知:我內心有掉舉 追悔;內心 無掉舉追悔時,了知:我內心無掉舉追 悔。 了知未生 之掉舉追悔生起,了知已生之掉舉追悔滅 盡,了知已 滅盡之掉舉追悔,於未來不再生起。
內心 有疑惑時, 了知:我內心有疑惑;內心無疑惑時,了 知:我內心 無疑惑。了知未生之疑惑生起,了知已生 之疑惑滅 盡,了知已滅盡之疑惑,於未來不再生起。
如 是,比丘安 住於法,觀照內法;安住於法,觀照外 法;安住於 法,觀照內外法。安住於法,隨觀生法; 安住於 法,隨觀滅法;安住於法,隨觀生滅法。
於 是「有法」 之念現起,唯有正念與覺照,無所依而住, 不再貪著 世間之任何事物。諸比丘!此即比丘安住 於法,依五 蓋觀察諸法。
==============

從以上經文可知,如果如阿姜布拉姆所說

「意味修習念處觀的先決條件是先去除五蓋!」

是正確的,那麼上述大念處經中的「心念處」與「法念處」中的「了知心貪欲」、「了知心嗔恨」、「依五蓋觀察諸法」是不可能的。

祝福法友們 平靜 安詳 快樂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1-14, 01:56

ychlin 寫: 從以上經文可知,如果如阿姜布拉姆所說

「意味修習念處觀的先決條件是先去除五蓋!」

是正確的,那麼上述大念處經中的「心念處」與「法念處」中的「了知心貪欲」、「了知心嗔恨」、「依五蓋觀察諸法」是不可能的。

祝福法友們 平靜 安詳 快樂
這聽起來像是一道矛盾題,因為這樣講起來,好像沒有任何定力的人最適合「觀五蓋」了,但有可能嗎?這又不是「身念處」而是「心念處」與「法念處」的階段了,如果說,一般初學者連修習「身念處」都覺得艱困,豈有「心念處」與「法念處」反倒變得容易的道理?更何況,那些強調內觀也有定力--號稱「剎那定」--的禪師又該如何修習「觀五蓋」呢?身邊如果有禪修老師的話,那麼先問問禪修老師的看法或見解,這一定有些深入的論說是一般初學者比較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1-14, 02:10

也許是因為都看到了相同的註釋書,查了一些資料,連性空法師都有相同的觀念與見解:

學禪定要習慣用功,每天要熱誠的不離所緣,每天用功,深入無散亂心的境界。若習慣於清淨的境界,就容易起觀。若不知觀法,也不容易,若智根高,(定)可自學,觀則需善知識;修定、修觀條件是「心清淨」、無散亂,心清淨就是沒有五蓋,要處理五蓋,若我們的心仍與五欲相應,那就無法深入禪定。
…………
佛又比喻無五蓋的心為乾淨的水,可以見到水底,若有貪欲蓋,心的水就有染,嗔蓋像心水滾沸,亦不見底,無法入禪定,無法如實觀。

摘自「止觀的過程」(性空法師):
http://tw.myblog.yahoo.com/mbs-newslett ... &l=f&fid=6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1-14, 02:38

ychlin 寫: 那麼上述大念處經中的「心念處」與「法念處」中的「了知心貪欲」、「了知心嗔恨」、「依五蓋觀察諸法」是不可能的。
法友,阿姜布拉姆的書中有提到相關的解釋在書中的132頁,但現在你還是發出了問題。推測有幾個原因:
1、作者沒有特別詳細的解釋。
2、可能沒注意閱讀,所以不知道他已經作出了解釋。
3、可能有注意到但看不懂阿姜布拉姆的解釋。

關於這個課題,對於阿姜布拉姆的解釋方式,由於缺乏這方面的實修與實證經驗,個人暫時持保留態度。其實,同樣的問題,至少在半年前,也曾問過另外一位指導老師,但已經不太記得當時那位指導老師到底是如何回答。

頭像
ychlin
文章: 83
註冊時間: 2005-09-07, 08:00

文章 ychlin » 2008-01-14, 19:47

peacecila 寫:
ychlin 寫: 那麼上述大念處經中的「心念處」與「法念處」中的「了知心貪欲」、「了知心嗔恨」、「依五蓋觀察諸法」是不可能的。
法友,阿姜布拉姆的書中有提到相關的解釋在書中的132頁,但現在你還是發出了問題。推測有幾個原因:
1、作者沒有特別詳細的解釋。
2、可能沒注意閱讀,所以不知道他已經作出了解釋。
3、可能有注意到但看不懂阿姜布拉姆的解釋。

關於這個課題,對於阿姜布拉姆的解釋方式,由於缺乏這方面的實修與實證經驗,個人暫時持保留態度。其實,同樣的問題,至少在半年前,也曾問過另外一位指導老師,但已經不太記得當時那位指導老師到底是如何回答。
我再一次看了p.132,阿姜布拉姆完全沒有說明如何「依五蓋觀察諸法」。這是我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

基於佛陀提出的四大教法,當一個受人尊敬的法師的說法「可能」不依經說,此時對於法師的說法持保留的態度是對的。

其次,如實觀察如實知「五蓋(惡不善法)」的生起、滅去與五蓋不再生起,就是在內心如實知「四正勤」的確立、這也是在內心如實知八聖道與七覺支的一部份在心中被確立起來,而且是透過心念處與法念處的練習由行者親見已經建立而能自證自知。其餘「大念處經」經文依此類推。

以上淺見供您參考。

祝福法友們 平靜 安詳 快樂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1-29, 18:59

ychlin 寫:
其次,如實觀察如實知「五蓋(惡不善法)」的生起、滅去與五蓋不再生起,就是在內心如實知「四正勤」的確立、這也是在內心如實知八聖道與七覺支的一部份在心中被確立起來,而且是透過心念處與法念處的練習由行者親見已經建立而能自證自知。其餘「大念處經」經文依此類推。
以下是個人對於「觀五蓋」的理解,這個理解的啟發來自於阿姜查對於「戒定慧」的開示,但實務上的應用,假設以我個人來做的話,應該會跟「阿姜布拉姆」的說法與處理方式有些不一樣,大致如下:

不管人們怎麼介定所謂的「定力」到底是指「近行定」、「剎那定」或其它什麼、什麼「定」…等等,但實務上,觀五蓋時,任何「定力」都恰好要不多不少地適足以「支持」當時的「慧力」兩者合作之下,當五蓋出現時,修行者不會被「五蓋」所迷,「定慧」兩者的力量必須剛好強過「五蓋」一些,當「定慧」皆太強的時候,「五蓋」不可能有生存的空間;「五蓋」必定會在「定慧」兩者的力量比較弱的「間隙」中發生,這就形成「五蓋」的「生滅」現象。若定力過強,慧力弱,那麼,五蓋也不可能被觀察到,因為這時的「五蓋」會被連續性的「定力」所鎮壓住。

結論:

「觀五蓋」不能刻意觀察,「定慧」適當平衡不是過強的狀況下,才剛好可以觀察到「五蓋」的「生滅」現象。「五蓋」的生滅現象,其實是因為「定慧」不是太強的狀況下「五蓋」在「定慧」的夾縫中求生存的短暫現象。「定慧」過弱,則修行者必定淹沒在五蓋的洪流下,這時也不可能有能力觀察「五蓋」。若以「心念相續」的原理來說,若不見「五蓋」之生滅,即表示「定慧」過弱;相反,「定慧」過強的狀況下,「五蓋」要不是暫時被鎮壓,就是被徹底消滅了。

至於,需不需要特意修定的考量,那視乎修行者的個人條件而定。不管是講究純內觀,還是先修定後修慧的方式,都必須要徹底瞭解修行原理,並且衡量自身的狀況下而個別處理無法一概而論。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9-04-25, 10:44

peacecila 寫:你就會知道無需禪那就能達到覺悟的想法是多麼可笑。」---如果不瞭解自己的修習體系,很多自認純修內觀的「乾觀行者」,看到這裏大概都會覺得有被這句話的話鋒掃到的感受。
南傳佛教的通說認為相應部因緣相應第70經裡的慧解脫者就是所謂的「純觀行者」,意思就是他們純修毗婆舍那,完全沒有禪那的成就。若我記得不錯,前述那篇南傳經文說的是他們沒有任何神通成就,也沒有四無色定的成就,並未說他們連初禪的定力也不具備。這篇經文的註釋書才說慧解脫者沒有任何禪那成就,而這種說法卻與漢譯雜阿含三四七經相符合。摩訶僧祇律卷17的記載與因緣相應第70經大致相同。 :lol: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