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胎的問題
大概是我的表達方式不當,所以讓不少法友誤會了。類似這種事,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也是符合佛法教導的關鍵:避免「殺意」--「強烈的意欲要對象死亡」。
以這個案例而言,如果站在醫學的角度,只是為了「治病」,在「治病」當中雖然會出現「二選一」的狀況,當然在這種不得已的狀況,參與的醫護人員其實並沒有人「意欲」胎兒死亡,父母也沒有「意欲」胎兒死亡的意思,大家的觀念與心態都完全正確就避過了一場災難,否則這最後絕對都是一場災難----事後每個人都心情不安,以後禪修的時候才會發現這種不安的回憶是一種障阻,在禪修中特別明顯地顯現。
事實上,在未持戒前一般人都有一種很奇怪的「殺生」傾向:心理上呈現一種好像有什麼問題就是要「殺了對方才能解決問題」的衝動傾向,須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都是平常大大小小的事件所積累的錯誤業行,正確地持守「不殺生戒」正是解決這種錯誤業行傾向的有效方法。
假設真正瞭解「不殺生戒」的精神,根本就不會問這種問題,瞭解就知道怎麼處理,所以就沒什麼詢問的必要,但不瞭解就會問。這個案例,有些問題還值得探討,譬如「胎兒畸形」,如果不危害母體是否有移除的必要性……。所以,參與這類死刑活動的執刑者在事前一定要審慎地評估。
另外,有必要的話,也可以反過來善用正確的持戒觀念來安撫掉悔不安的心境,因為如果真的依照戒相來判斷並沒有犯戒,那麼雖然發生了因病而拿掉胎兒,失去孩子的悲劇,但透過一次次地省思戒行,心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就不會因此而覺得不安了。
以這個案例而言,如果站在醫學的角度,只是為了「治病」,在「治病」當中雖然會出現「二選一」的狀況,當然在這種不得已的狀況,參與的醫護人員其實並沒有人「意欲」胎兒死亡,父母也沒有「意欲」胎兒死亡的意思,大家的觀念與心態都完全正確就避過了一場災難,否則這最後絕對都是一場災難----事後每個人都心情不安,以後禪修的時候才會發現這種不安的回憶是一種障阻,在禪修中特別明顯地顯現。
事實上,在未持戒前一般人都有一種很奇怪的「殺生」傾向:心理上呈現一種好像有什麼問題就是要「殺了對方才能解決問題」的衝動傾向,須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都是平常大大小小的事件所積累的錯誤業行,正確地持守「不殺生戒」正是解決這種錯誤業行傾向的有效方法。
假設真正瞭解「不殺生戒」的精神,根本就不會問這種問題,瞭解就知道怎麼處理,所以就沒什麼詢問的必要,但不瞭解就會問。這個案例,有些問題還值得探討,譬如「胎兒畸形」,如果不危害母體是否有移除的必要性……。所以,參與這類死刑活動的執刑者在事前一定要審慎地評估。
另外,有必要的話,也可以反過來善用正確的持戒觀念來安撫掉悔不安的心境,因為如果真的依照戒相來判斷並沒有犯戒,那麼雖然發生了因病而拿掉胎兒,失去孩子的悲劇,但透過一次次地省思戒行,心境自然就會安定下來,就不會因此而覺得不安了。
- devotional
- 文章: 45
- 註冊時間: 2007-09-29, 08:00
「戒律」與「戒禁取(見)」兩者不能相提並論,也不能混為一談。當一個人完全都不犯戒的時候,也無法判斷這人是不是聖者,這就是「戒律」與「戒禁取(見)」的差異之一。
個人認為有關「殺、盜、淫、妄」這四戒,都不是「小小戒」攝持與否的討論範圍,所以在這個主題之下,也不宜混為一談。以前翻過所有律典有關於五百結集的記載,有些內容就提到,因為對於「小小戒」的範圍不確定,就有部份的僧眾認為「四波羅夷」(殺、盜、淫、妄)戒也屬於「小小戒」,應該可以廢除,當然,這樣永遠都不會有人被逐出僧團了。基本上,這四戒也可以廢除的話,僧人的言行就沒有什麼素質與標準可言,比俗人更加不如,由於狀況過於混亂,上座長老才說出了「一律不得更動」的「勸誡」---其實說穿了,這個「勸誡」也沒什麼約束力量。
有興趣的話,相關的文章探討在這裏:
制戒十利和小小戒可捨的探討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 ... 15268.html
個人認為有關「殺、盜、淫、妄」這四戒,都不是「小小戒」攝持與否的討論範圍,所以在這個主題之下,也不宜混為一談。以前翻過所有律典有關於五百結集的記載,有些內容就提到,因為對於「小小戒」的範圍不確定,就有部份的僧眾認為「四波羅夷」(殺、盜、淫、妄)戒也屬於「小小戒」,應該可以廢除,當然,這樣永遠都不會有人被逐出僧團了。基本上,這四戒也可以廢除的話,僧人的言行就沒有什麼素質與標準可言,比俗人更加不如,由於狀況過於混亂,上座長老才說出了「一律不得更動」的「勸誡」---其實說穿了,這個「勸誡」也沒什麼約束力量。
有興趣的話,相關的文章探討在這裏:
制戒十利和小小戒可捨的探討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 ... 15268.html
倒是第一次注意到這件事:Mahanama 寫: 四波羅夷也屬於小小戒的主張,應該不是出於參與五百結集的比丘吧?我記得那是六群比丘的言論。
四分律 (卷54) T22, p0967b
--------------------------------------------------------------------------------
法。時阿難得阿羅漢已。即說偈言
多聞種種說 常供養世尊
已斷於生死 瞿曇今欲臥
時諸比丘。從毘舍離往王舍城作如是言。我等先當作何等。為當先治房舍臥具。先論法毘尼耶。皆言。先當治房舍臥具。即便治房臥具。時大迦葉以此因緣集比丘僧。中有陀醯羅迦葉作上座。長老婆婆那為第二上座。大迦葉為第三上座。長老大周那為第四上座。時大迦葉。知僧事即作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集論法毘尼。白如是。時阿難即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大迦葉言。我親從佛聞。憶持佛語。自今已去。為諸比丘捨雜碎戒。迦葉問言。阿難汝問世尊不。何者是雜碎戒。阿難答言。時我愁憂無賴失。不問世尊。何者是雜碎戒時諸比丘皆言。來我當語汝雜碎戒。中或有言。除四波羅夷。餘者是雜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事。餘者皆是雜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事二不定法。餘者皆是雜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事二不定法三十事。餘者皆是雜碎戒。或有言。除四波羅夷乃至九十事。餘者皆是雜碎戒。時大迦葉告諸比丘言。諸長老。今者眾人言各不定。不知何者是雜碎戒。自今已去。應共立制。若佛先所不制。今不應制。佛先所制。今不應卻。應隨佛所制而學。時即共立如此制限
討論戒律,要注意的是不要落入於兩難處境,其實在這世界中兩難處境是極少遇到的,不能夠以片面的兩難處境來套用到一般人的觀念想法上,然後作出某些批判。
最明顯的兩難處境就是,萬一你的老婆與你的媽媽同時要掉下必死的懸崖,你先救一個人,另一個人"一定"就會摔死,這樣你先救誰?
其實這類的問題是屬於那種問題本身就有很大的錯誤的問題,不該以這種問題的答案去推論判斷批判別人的價值觀,這類問題對於心智較遲鈍一點的人甚至會令其造成心理障礙。
就以病理來看,子宮外孕可能只是自然流產,也可能演變成危險,畸形兒則是有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可能死胎,也可能順利出生......,這都些情況有十分複雜的各種可能,解決方法與醫學判斷上的處理方式也因此有很多考量與不同,我想非醫學專業人員很難判斷到最終是什麼程度才能算是兩難處境,一句話就把情況套入兩難處境並不客觀,而且提出這樣的論點要注意自己的思想方式,是不是有點小問題。
每個醫生都有權力自己選擇要抱持什麼樣對生命的態度去行醫,也要為這樣的態度承擔起後果,婦產科醫生本著專業知識,若是在尊重生命的觀念下,以最大的努力與意願來幫助母子倆都能存活,不憑父母的主觀意願去執行墮胎的殺生行為,我想就沒有外人能夠去責難這樣一位醫生的醫德,甚至他的內在程度。
最明顯的兩難處境就是,萬一你的老婆與你的媽媽同時要掉下必死的懸崖,你先救一個人,另一個人"一定"就會摔死,這樣你先救誰?
其實這類的問題是屬於那種問題本身就有很大的錯誤的問題,不該以這種問題的答案去推論判斷批判別人的價值觀,這類問題對於心智較遲鈍一點的人甚至會令其造成心理障礙。
就以病理來看,子宮外孕可能只是自然流產,也可能演變成危險,畸形兒則是有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可能死胎,也可能順利出生......,這都些情況有十分複雜的各種可能,解決方法與醫學判斷上的處理方式也因此有很多考量與不同,我想非醫學專業人員很難判斷到最終是什麼程度才能算是兩難處境,一句話就把情況套入兩難處境並不客觀,而且提出這樣的論點要注意自己的思想方式,是不是有點小問題。
每個醫生都有權力自己選擇要抱持什麼樣對生命的態度去行醫,也要為這樣的態度承擔起後果,婦產科醫生本著專業知識,若是在尊重生命的觀念下,以最大的努力與意願來幫助母子倆都能存活,不憑父母的主觀意願去執行墮胎的殺生行為,我想就沒有外人能夠去責難這樣一位醫生的醫德,甚至他的內在程度。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