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
Dogbert
- 文章: 2782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Dogbert » 2007-10-15, 07:41
所以直心承認,未證初果、疑結、疑蓋未斷前,對於法的「純淨信心」是不可能存在的嗎?這樣問可不可以讓直心老實回答問題?
另外,直心說的「慢蓋」又是出自哪部經?我好像沒什麼印象有在經典看過這個名詞。
-
建山明
- 文章: 1082
-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由 建山明 » 2007-10-15, 18:27
freshman 寫:3)其實,佛的教法簡單得多,也有效的多。只是現在沒有很多人願意切實去做。比如說:正知。佛說:“走,則知道走;坐,則知道坐;站,則知道站....”,如果有人真的去這樣訓練自己三天,他應該就知道什麼是“正知”了。這可能比看其它的定義要好些。
這話說到點子上了。隨喜讚歎。
-
Honesty
- 文章: 339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Honesty » 2007-10-15, 21:11
Dogbert 寫:
另外,直心說的「慢蓋」又是出自哪部經?我好像沒什麼印象有在經典看過這個名詞。
呵呵各位法友真的很抱歉,末學記錯五蓋了,記成貪嗔癡慢疑等惡法,五蓋是貪,嗔,睡眠(昏沉),悼舉(不安動搖),疑。這樣才對,所舉的例子該由五蓋的悼舉不安來現起諸般惡法轉深才對,看來末學對不善法與惡法沒有仔細的分析觀察,才會犯這樣的錯,多謝D版主指正,末學會好好檢討改進的。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
leeyc2
- 文章: 548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leeyc2 » 2007-10-15, 22:21
回到雜阿含616經:
...於身身觀住。不能除斷上煩惱。不能攝取其心。亦復不得內心寂靜。不得勝妙正念正知。亦復不得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本所未得安隱涅槃。是名比丘愚癡.不辦.不善。不能善攝內心之相而取外相。自生障閡.
>>請問ㄧ下:這裡的[勝妙]正念正知,有沒有特別的意思呢?...
-
freshman
- 文章: 2208
-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由 freshman » 2007-10-16, 02:42
leeyc2 寫:請問ㄧ下:這裡的[勝妙]正念正知,有沒有特別的意思呢?...
本來末學是沒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末學自知沒有完全理解616經。為了活躍討論,企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就試作根據自己的心得來略說一二吧:
古人把“正念正知”放在一起可能是有道理的。在我看來,它們是不能分離的一體倆面。如果分開了,就只能叫“念住”和“知道”,而不能叫“正”了。
如果只修習“念住”,那麽“定點專註”也可以做到,而“知道”的強度可以較弱。如果強調“知道”,好象也必須要有個對象,“知道”什麽?怎樣“知道”?
這或許也可以用“調味”來比喻,要
平衡用“心”,恰到好處時,才能叫“正念正知”。
同時,“正念正知”也是需要
從弱到強地培養的。一開始的時候,“走時知道走、站時知道站...”只能說是最簡單的“正念正知”。等到證了阿羅漢了,那就是最後的最圓滿的“正念正知”了:
身得止息樂 心得善解脫
無為無所作
正念不傾動
了知一切法 不起諸亂覺(正知)
愛恚睡眠覆 斯等皆已離(一○九二)
在這個過程當中(指從“走時知道走”到證阿羅漢),“正念正知”都是不可缺少的,比如說,在第四禪時,是“舍念清靜”等等。
“四念處”的修習,也可以說成是“正念正知”的修習或培養的過程。
從以上幾個方面來看,在某些時候,用“勝妙”兩字來修辭“正念正知”是不是就好理解了呢?
-
Dogbert
- 文章: 2782
-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由 Dogbert » 2007-10-16, 10:24
Honesty 寫:呵呵各位法友真的很抱歉,末學記錯五蓋了......
那個只是個小問題,我的主要問題是,直心承認未證初果、疑結、疑蓋未斷前,對於法的「純淨信心」是不可能存在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