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hman 寫:“四念處”的方法可能比“調味”還要難以教授,因為,用來“調味”的調料雖然很多,畢竟總有了約定俗成的名詞,分量也可以用“一勺、倆勺....”來定。可是,“四念處”的方法,尤其是“心念處”就難了,沒有現成的約定俗成的名詞來說,就是借用了一個外道婆羅門的名詞來說,涵義又不盡相同。所以,每個詞中都要加一個“正”字,以顯示區別。
在“調味前必須先知道每一種食材、調味料的特性以及使用方式,才有辦法在不同的情形去做取捨增減,”,這種思路是很自然的。freshman 寫:說實話,末學對於這樣的方向會不會有圓滿的結果是有懷疑的。
古人早就在這麼做了,看一看自從“阿比達磨”以來的那麼多的名相解釋。無非就是想把“每一種食材、調味料的特性以及使用方式”固定下來。現在的很多大師也是這樣做的:先向學人解釋清楚:什麼是“念住”、“正知”等等。
末學的思路和這些稍微不同。原因有:
1)佛不這樣說法。有沒有人在經裏面看過佛說:“念住”的定義是....;“正知”的定義是....,好象沒有。一定要說有,也只是簡單枚舉,而不能說成是定義:
"And what is the faculty of mindfulness? There is the case where a monk, a disciple of the noble ones, is mindful, highly meticulous, remembering & able to call to mind even things that were done & said long ago.(SN 48:10)
2)這樣做(指在“調味前必須先知道每一種食材、調味料的特性以及使用方式),忽略了“火候”這個因素。
很多“食材、調味料”不是現成的,比如說:“正知”。它本身就是一道菜,做過它的人可能有“正知”這種心理特征,其他的人就沒有。“正念”也是一樣。即使有,純度、程度也不一樣。在程度不一樣的人群中,定義這樣東西,末學認為是不太可能的。
3)其實,佛的教法簡單得多,也有效的多。只是現在沒有很多人願意切實去做。比如說:正知。佛說:“走,則知道走;坐,則知道坐;站,則知道站....”,如果有人真的去這樣訓練自己三天,他應該就知道什麼是“正知”了。這可能比看其它的定義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