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以及當初的釋迦族出身的眾多比丘面對釋迦族的滅族之禍的時候,法友難道不覺得比之緬僧面對國計民生問題還要嚴重很多很多很多嗎?法友細細去想一想,為什麼當初的僧團可以忍的住?
正法的淪沒與僧團的墮落其實很容易看出來,這不是說勸不勸的住的問題,也不是少數的害群之馬的問題,就像曾經討論過的,是像法正法消長的問題,如果連這樣嚴重的錯誤,都能被理所當然的表現出來,不論是僧團內部的默許或無力阻止,還是居士(供養者)對僧團的錯誤期待,都很清楚的顯示像法的興盛與正法的淪沒已經十分嚴重,僧俗兩者是一個整體的運轉架構,當僧團與居士的整個正道的架構都已經崩潰逆轉,就只會越來越糟糕,不會越來越好,法爾如是,當中的情況有識者當能自行推演判斷,正法的聲聞聖賢傳承遠從古印度至今並不是幾年幾世代的事情,此消彼長,如此長遠的世代興替,如此險惡的濁欲世俗,結果如何是非常明顯了,正知見越清晰,真實就會看的越清楚,因為智慧的緣故。
PS:如果從正法的觀點來看,緬僧的政治抗議行為,就不是賭博了,因為無論是哪種結果,都輸的一蹋糊塗了,原因如上面所說的(所以說嚴重錯誤的行為,一定有悲慘的後果)。
(末學這篇發言,較敏銳的法友就會看出來是末學的結論了,因為是呼應末學這主題的首篇發言,希望正確的觀念知見能夠利益追尋正法實踐正法的有心人)
請問在原始佛教的角度, 出家人應該參與政治活動嗎?
- yangzaming1
- 文章: 116
- 註冊時間: 2007-05-18, 08:00
沒錯,末學也覺的無解的地方,時空背景不太相同,沒有什前例可循(還是Mahanama 寫:在還沒有主權國家的古代,一地出現暴君苛政,僧團只要遷移至其他安樂處即可。麻煩的是在現代世界,這一套行不通。即使你是比丘,要進入其他的佛教國家,也一樣要辦簽證。緬甸僧團實在是無處可逃,才會走上街頭。你要說這是過問政治,我倒認為這是求生存,否則為何泰國僧團不上街頭?為何西方國家的僧團從來都不上街頭?
個人學淺還沒看過),也不是每個人都是阿羅漢可看開生存的問題。
在雜阿含有一經也有提到一個未証阿羅漢的比丘要被人殺前不是叫那殺手
等他一個晚上,努力証得了四果後才被殺的嗎?
有一法友有說過先還俗在來抗爭,好像是一個折衷的方法吧!不要讓人覺的
僧團好像除了修行之外還多了一項工作(感覺怪怪的)。
請問在原始佛教的角度, 出家人應該參與政治活動嗎?
什麽叫“參與政治活動”?應該首先界定一下。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倆種情形要區分開來分析:
1)是以此為職(主)業,以此為謀生或謀利為目的(包括為自己或為團體謀利)。
2)只是在某個重要的歷史關頭或時機,參與其中,表達自己的意願,試圖影響某個事件,並不是以此為職(主)業。
在第一種情況下,顯然是不應該的。出家人應該以解脫,出世間法為目的,為職(主)業,其它的,包括弘法,教人解脫都是副業,更何況是“參與政治活動”?當然不應該。
在第二種情況下,事情就有些復雜了。這就有一個“適時、適地、適當”的考量。一般地來說,是可以並且應該的。這不只是指“參與政治活動”,甚至更廣泛,出家人應該積極地影響世俗生活。
佛陀就是這樣做的:在他證悟後,他沒有立即般涅般,而是去各地遊行,講法,建立僧團、制訂戒律、管理僧團,直接地影響了世俗生活。在人類的歷史上留下了巨大的印記。
佛陀當初為了阻止釋迦族的滅族之禍,三次坐在毗流離王大軍行進必經的路上,這當然就是在用他的方式來影響甚至參與其中。
所以說,佛教徒不是不可以參與世俗(包括政治)活動,關鍵是“適時、適地、適當”的考量。
什麽叫“參與政治活動”?應該首先界定一下。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倆種情形要區分開來分析:
1)是以此為職(主)業,以此為謀生或謀利為目的(包括為自己或為團體謀利)。
2)只是在某個重要的歷史關頭或時機,參與其中,表達自己的意願,試圖影響某個事件,並不是以此為職(主)業。
在第一種情況下,顯然是不應該的。出家人應該以解脫,出世間法為目的,為職(主)業,其它的,包括弘法,教人解脫都是副業,更何況是“參與政治活動”?當然不應該。
在第二種情況下,事情就有些復雜了。這就有一個“適時、適地、適當”的考量。一般地來說,是可以並且應該的。這不只是指“參與政治活動”,甚至更廣泛,出家人應該積極地影響世俗生活。
佛陀就是這樣做的:在他證悟後,他沒有立即般涅般,而是去各地遊行,講法,建立僧團、制訂戒律、管理僧團,直接地影響了世俗生活。在人類的歷史上留下了巨大的印記。
佛陀當初為了阻止釋迦族的滅族之禍,三次坐在毗流離王大軍行進必經的路上,這當然就是在用他的方式來影響甚至參與其中。
所以說,佛教徒不是不可以參與世俗(包括政治)活動,關鍵是“適時、適地、適當”的考量。
- devotional
- 文章: 45
- 註冊時間: 2007-09-29, 08:00
看了各位的意见,在下觉得正反两面的意见都存在。不外乎是出家人应不应该参与政治活动。
在下的意见是如果为了民生而覆钵抗议的话,在下觉得这是佛陀一直倡导的慈悲心。本人倾向于dogbert的说法。这不是政治。佛陀成道之后也没有忘了自己的祖国不是吗?
在聚福院的印度佛教史,有一段是这样来描述佛陀的。
释尊是位国际主义者,对军阀的争雄,根本不表同情。「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俱舍,卧觉寂静乐」,这是佛陀对侵略者著名的教训。释尊悲悯众生如一子心境,因种族歧视,互相侵略,国陷民生悲惨,痛心众生自残,而有别辟坦途的必要!释尊倡佛教的解脱论,没有忽略世间。正确的出世观,配合世间净化。释尊倡种族平等论,消除种族间的歧视、对峙、非法压廹。抨击野心者侵略的残杀,鼓吹无诤的和平。组织大智大悲自由集团,就是社会的自由族。和平共存,多少予当时纷争的印度以有效的救济。一切活动,从伦理的宗教出发。释尊没有忽略人间,更没有忘记祖国。那些以为信佛出家,不问朝政及国家民族的存亡者,无疑是佛的叛众。
释尊出家,不但常被外人视为小乘学者,也常误为消极厌离。释尊出家目的,是不忍人世残酷的杀戮,不忍贫农的胼手胝足而不温饱。在佛本行经太子观耕故事中,可明白看出。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种种的苦恼与缺陷,是佛教观察的对象。人类爱欲刚强的自私,父母、儿女、兄弟,都在揣度私利,互相诽毁,这种情况扩大,就是民族国家的侵占掠夺。佛陀所说的苦,不只老死,解脱目的,勘破自我爱取,以改变自我的业力净化。
在下请教各位师兄,北传佛教有所谓的回向之说,请问原始佛教有没有这样的说法呢?在下想帮助缅甸的僧侣以及人民,但现今阶段,救援物资肯定送不到。请问还有什么样的方式呢?
在下的意见是如果为了民生而覆钵抗议的话,在下觉得这是佛陀一直倡导的慈悲心。本人倾向于dogbert的说法。这不是政治。佛陀成道之后也没有忘了自己的祖国不是吗?
在聚福院的印度佛教史,有一段是这样来描述佛陀的。
释尊是位国际主义者,对军阀的争雄,根本不表同情。「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俱舍,卧觉寂静乐」,这是佛陀对侵略者著名的教训。释尊悲悯众生如一子心境,因种族歧视,互相侵略,国陷民生悲惨,痛心众生自残,而有别辟坦途的必要!释尊倡佛教的解脱论,没有忽略世间。正确的出世观,配合世间净化。释尊倡种族平等论,消除种族间的歧视、对峙、非法压廹。抨击野心者侵略的残杀,鼓吹无诤的和平。组织大智大悲自由集团,就是社会的自由族。和平共存,多少予当时纷争的印度以有效的救济。一切活动,从伦理的宗教出发。释尊没有忽略人间,更没有忘记祖国。那些以为信佛出家,不问朝政及国家民族的存亡者,无疑是佛的叛众。
释尊出家,不但常被外人视为小乘学者,也常误为消极厌离。释尊出家目的,是不忍人世残酷的杀戮,不忍贫农的胼手胝足而不温饱。在佛本行经太子观耕故事中,可明白看出。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种种的苦恼与缺陷,是佛教观察的对象。人类爱欲刚强的自私,父母、儿女、兄弟,都在揣度私利,互相诽毁,这种情况扩大,就是民族国家的侵占掠夺。佛陀所说的苦,不只老死,解脱目的,勘破自我爱取,以改变自我的业力净化。
在下请教各位师兄,北传佛教有所谓的回向之说,请问原始佛教有没有这样的说法呢?在下想帮助缅甸的僧侣以及人民,但现今阶段,救援物资肯定送不到。请问还有什么样的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