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舉例,而是明擺在眼前的事實。有關身念處,南傳的大念處經(長部22經)一開始就是念住於呼吸,而北傳的念處經(中阿含98經)則是先念住於行、住、坐、臥。它們誰說得對?理由何在?shanguan 寫:你能否舉例説明哪個關鍵點明顯不同?
內觀(2)
動中禪並沒有建立宗派,動中禪只是開展出一套不同的四念住的方法。動中禪並沒有要學人一定要用這種方法學習,有人問通長老說為什麼你不用經典上已知的觀呼吸來教導?通長老回答說:動中禪這個方法他可以保證以及教導他人,別的方法他無法保證。又說:若沒有人承傳這禪修方法,動中禪的承傳就斷絕了。shanguan 寫:心取什麽業處要根據自己的根性選擇,身受心法都可以。
如果動中禪是經典中有的,爲何要另外拿出來建立宗派呢?
事實上,我並沒有說動中禪等不好,而是反對那種刻板的單一的不顧學人根性的統一模式的教導。
不要以為每個人都要用觀呼吸來成就,你不也說,要根據自己的根性選擇。用什麼方法成就,就用你成就的方法教導他人,這就是為什麼世間會有許多不同的禪修方法,我們必需尊重這些方法,你不行並不代表別人也不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 」
這段話若是只這樣看,真的看不出"當取自心相"是甚麼.
誤解可能是唯心方面的.可是阿含不可能討論這個.
若彼比丘愚癡、不辯、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
看到這,心裡大致有譜了.應該是有關念住上的.
.................................
比丘亦復如是,身身觀念住,斷上煩惱,善攝其心,內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上心法現法樂住,得所未得安隱涅槃。
果然是與四念住有關的.
不過這樣仍找不出答案.
...............
譬如廚士黠慧、聰辯,善巧方便供養尊主,能調眾味──酸、鹹、酢、淡,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眾味以應其心,聽其尊主所欲之味,數以奉之。尊主悅已,必得爵祿、愛念、信重。如是黠慧廚士,善取尊主之心。
這裡的比喻就是用來解釋 善取自心相
當取自心相就可白話的解釋為 應當要照顧看緊好自己的心意.
不要讓心意片刻離開了照顧看緊.
若用" 正智繫念住" 就更容易懂了.
Mahanama法友 這樣解釋還行吧.
這段話若是只這樣看,真的看不出"當取自心相"是甚麼.
誤解可能是唯心方面的.可是阿含不可能討論這個.
若彼比丘愚癡、不辯、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
看到這,心裡大致有譜了.應該是有關念住上的.
.................................
比丘亦復如是,身身觀念住,斷上煩惱,善攝其心,內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上心法現法樂住,得所未得安隱涅槃。
果然是與四念住有關的.
不過這樣仍找不出答案.
...............
譬如廚士黠慧、聰辯,善巧方便供養尊主,能調眾味──酸、鹹、酢、淡,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眾味以應其心,聽其尊主所欲之味,數以奉之。尊主悅已,必得爵祿、愛念、信重。如是黠慧廚士,善取尊主之心。
這裡的比喻就是用來解釋 善取自心相
當取自心相就可白話的解釋為 應當要照顧看緊好自己的心意.
不要讓心意片刻離開了照顧看緊.
若用" 正智繫念住" 就更容易懂了.
Mahanama法友 這樣解釋還行吧.
很多年沒看經了.我有問題或疑慮時才翻閱.剛剛翻閱比對南北的念處經.我直覺上比較喜愛南傳的.也較白話易懂.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 看到這個眼睛就亮了.Mahanama 寫:不是舉例,而是明擺在眼前的事實。有關身念處,南傳的大念處經(長部22經)一開始就是念住於呼吸,而北傳的念處經(中阿含98經)則是先念住於行、住、坐、臥。它們誰說得對?理由何在?
北傳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
南傳
世尊如是曰:「諸比丘!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得真理,為證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處。
我是以南傳念處經做為學習.北傳的經文 .我覺得像在讀中國古文.
念住於行、住、坐、臥 一定要做 .這含括生活中的各種動作.乞食,吃飯,經行,休息,躺臥 這些是念住於當下的身體動作.同時觀察覺知這是無常,苦,非我,非我所的.一整天做起來非常辛苦.一個粗心不留意就忘失念住.要熟練穩固的建立身念處,這是不可缺乏的.
靜坐時,念住於出入息只是其一方法,也可以觀察身體各部位或法念處,若選擇要念住於出入息,靜坐時會較為適宜.
南傳的經文所述
諸比丘!於此,比丘往森林,往樹下,往空閒處而結跏趺坐身正直,思念現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或長入息,而知:「我在長入息,」又長出息者,知:「我在長出息。」
這不是誰先誰後的問題.也不存在對錯.就看你知不知道這麼做的用意與了不了解一個比丘的工作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