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念的害處不是說了麽:『違於法,不樂於法』,我沒有繼續加以闡述的必要。有些話對大學生說起來很容易,對小學生解釋起來就不容易,因爲校學生自身理解能力不夠故,我不想一直向小學生解釋大學的概念。
我可以説是個佛教原教旨主義者,什麽是對的,看經典就是。
可以討論對經典的理解,但不要在經典外在搞什麽創舉,如大乘一般。
內觀(2)
动中禅论四念住:shanguan 寫:四念處的内容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知道了就具有正念了麽?顯然不是。
甚至還有人還要創新新的念處内容,搞出什麽内觀禪、動中禪來,居然還會有一些人趨之若鶩,可見建立正見真的很難。
四念住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以及法念住。这是将心安住于观察身体、感受、心意及念头。现在有四样东西,如何去练习呢?动中禅就是「四合一」的方法,透过觉知自己的动作,将觉性培养起来后,就以大的觉性将当下的身、受、心、法看得清清楚楚。以大的觉性,同时掌握四念住。因此,动中禅是一个「四合一」的方法,是一条修行的快捷方式。因此,为了看清我们的身心实相,为了照见我们的五蕴,为了达成四念住,就要时时刻刻培养我们的觉性。当我们觉性尚未培养起来之前,不要急着去观察感受及心念,因为弱的觉性会被感受等拉着跑,会卷入其中而不自觉。因此,正确的方式是,要先培养出持续不断的觉性。
缅甸孙伦大师论四念住:
事实上,四念住:身、受、心、法,并不是个别生起的。它们是一起生起的。当禅修者念住于接触的醒觉时,身、受、心、法四个念住都包含在内了。对其中之一保持念住时,同时也念住于其它三个念处了。就好像一杯饮料当中有水、柠檬、糖、盐四种成分。当中一种成分较重时,我们就称之为多水的、酸的、甜的、咸的等等。当感觉占优势时,我们就称之为受念住;当心占优势时,我们就称之为心念住等等。
缅甸唐卜陆西亚多尊者论四念住:
为迅速获得正定,佛陀教导身念处做为基本的禅修方法。因此,不断地审视观想身体的构成部分,是趣向解脱的理想禅修方法。
如果能够全神贯注在身念处,就不必特别努力去练习另外三个念处,即受念处、心念处与法念处。身念处是主要的禅修方法,它能自动帮助你练习另外三种念处。事实上,当练习深化之后,自然会发现四念处并不是独立作用,它们必定同时生起。
shanguan 此人没有一点修行四念住的体验,只是带着邪见参加了一次Goenka老师的内观。由于他的邪见作怪,因此没有取得应有的体验。反而到处贬低内观。
修行四念住是有次第的,绝大多数方法都是从身念处下手。培养出大的觉性后,再在其他三个念处展开。
shanguan 在前面说他的修行方法是观“四圣谛”。读过“四念住”的人都知道,在大念住经中,四圣谛只是法念住的一个部分。 没有身念住作基础,法念住怎么修哪?
shanguan 的这种方法没有传承,除了佛陀,他也没有老师。他始终对他的方法遮遮掩掩,不肯说出详细的细节。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的这个方法就是个三无产品(没有传承,没有老师,没有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