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04, 21:54

阿羅漢沒有未來世和“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悉皆消滅。”是一個意思。

阿羅漢活著的時候還有老病死。這個你都不知道?

是時。王波斯匿與世尊辦種種飲食。觀世尊食竟。王更取一小座。在如來前坐。白世尊曰。云何。世尊。諸佛形體皆金剛數。亦當有老.病.死乎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大王語。如來亦當有此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數。父名真淨。母名摩耶。出轉輪聖王種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7-08-05, 15:55

shanguan 寫: 阿羅漢活著的時候還有老病死。這個你都不知道?
但阿羅漢活著的時候並沒有「老病死」苦,看懂了嗎?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05, 17:09

老病死就是苦,難道還有不是苦的老病死?

今我如是。得古僊人道.古僊人逕.古僊人跡。古僊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

這裡老病死后加了苦字麽?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7-08-05, 17:16

凡夫沒有“心解脫”,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老、病、死”=“老、病、死”苦。兩者綁在了一起

阿羅漢已經“心解脫”,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老、病、死”不=“老、病、死”苦。兩者松開了。
:lol: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05, 17:28

老病死作爲苦和心解脫有什麽關係?

老病死本來就是身苦,“心解脫”正好説明不是“身解脫”,所以心解脫照樣會有老病死苦。

不然,何來阿羅漢因身苦而自殺的事例?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7-08-05, 17:42

shanguan 寫: 緣起法說的此有故彼有正如父母子女的關係一般。
解釋一下,這個比喻錯在那裏。

其實,緣起法在理解之前,一定要記牢「緣起法則」,經證如下:

1、雜阿含335經
「俗數法(緣起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2、雜阿含358經
「云何增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增法。云何滅法。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減法。」

另外一篇詳細解釋緣起法各支名義的經文(雜阿含298經),很奇怪的是在「法說」部份這句「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卻被略而不提。

由於善觀沒記牢「緣起法則」用了錯誤的比喻卻誤認為用對了。當善觀用「父母子女」的比喻在「此起故彼起」的時候可以說得通,但在「此滅故彼滅」的時候就會說不通了,理由很簡單就是善觀一直掛在口中的「父母死亡,子女不會死亡」。如果比喻是正確,那麼就必須證明「緣起法則」--「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錯在何處?

那麼有沒有適當的比喻可以說明「緣起法則」呢?有的,就是「鑽木取火喻」,「火」是從由何而生呢?是那根「鑽木棍」生起來的?還是「木柴」生出來的?正確的答案當然是「鑽木棍」與「木柴」不斷地摩擦而產生,這說明了--「此有故彼有」。火在木柴上燃燒後,當火柴燒盡後,火也就滅了,「火滅」其實是因為「木柴」(燃料)燒盡的緣故,這說明了--「此滅故彼滅」。

附註:雜阿含358經是比較「奧妙難懂」的一經,它說了一個很特殊的「內觀」景象:「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這種內觀景象一般人無法理解。這種「不實而生」的內觀景象就像在問「火」是那裏來的一樣?其實都是「依緣而生」的無常現象。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05, 18:03

此滅故彼滅沒有錯。

因爲這裡的此滅故彼滅,用父母子女的例子來説,就是如果父母死去了,那麽也不會有子女產生,這裡的滅,是不再產生的意思。

此和彼在這裡可以用因和果來代替,沒有因當然不會有果產生,但這並不能推導出因變成果后滅去,果也要同時滅去。

注意這裡的“故”,那就表明是個因果關係。

無明滅,則于此無明相共的行自然也不會產生,但不是說不和無明在一起的八正道行也滅去了。注意十二因緣裏的“行”的特殊含義。

你的一個錯誤是認爲十二因緣的每一支同時存在,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沒有先後了,十二因緣隨便怎麽排列都可以了。這可能麽?

335經說的“此陰滅已。異陰相續。”是關鍵,希望引起重視。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7-08-05, 18:14

現在討論十二因緣,往往抓住無明一支做文章。

如果要他們全部的闡述一下十二因緣的生起和還滅,那就會洋相百出了。

比如名色緣六入是什麽意思?

生滅則老死滅是什麽意思。

如果按照佛陀對生老死的定義,當下緣起論者根本就不能自圓其説。

頭像
yangzaming1
文章: 116
註冊時間: 2007-05-18, 08:00

文章 yangzaming1 » 2007-08-05, 20:30

shanguan 寫:現在討論十二因緣,往往抓住無明一支做文章。

如果要他們全部的闡述一下十二因緣的生起和還滅,那就會洋相百出了。

比如名色緣六入是什麽意思?

生滅則老死滅是什麽意思。

如果按照佛陀對生老死的定義,當下緣起論者根本就不能自圓其説。
謝謝各位法友的討論,放了一天假,回來看了好高興,其實也沒什洋相百出
那麼嚴重啦。大家對經文的解釋不同而以,討論就是要思想的交流,實際拿
出例子和想法,不惡意的批評,顯示學佛人的氣度,對吧!

我終於了解父母子女喻的問題在那了,善觀法友的想法如果是當下緣起的話
就說的通。但用在三世緣起上就不通了,為什呢?
當下緣起論:父母喻過去身,子女喻當下和未來的父母,子女喻未來,這樣
就說的通了。(因過去身和現在身可在同一世)
三世緣起論:父母喻上一世,子女喻當世和未來世的父母,子女喻未來,這
樣就不通了。(因上一世的父母怎和現在世的子女同一世)。
而你的說法是用來通三世的,所以才說比喻不對。

之前就有討論過了,當下的身心(生住異滅),也是有生老死的同義(個人覺的),六入如果只當六根入,也沒人說你錯但就不能用在當下緣起。

阿含經是佛陀針對不同人所說而集合而來的,覺的有些名詞如果用來相通
相比較,像會出現一些問題(個人覺的,也可能自已學識不夠)

頭像
yangzaming1
文章: 116
註冊時間: 2007-05-18, 08:00

文章 yangzaming1 » 2007-08-05, 20:58

shanguan 寫:老病死就是苦,難道還有不是苦的老病死?

今我如是。得古僊人道.古僊人逕.古僊人跡。古僊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

這裡老病死后加了苦字麽?
這點我就比較認同大家的說法了,"老病死"是身的狀態,言"痛" 不言"苦"
痛是第一枝箭,苦是第二枝箭,佛法是滅第二枝箭"苦",滅不了第一枝箭
而以上那段經文的後面
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
全部的用意是佛陀了解了十二支和四聖諦的相關連性。十二支本來就是
生老死後面沒苦了(憂悲惱苦都是講心的狀態)

以佛學來講是不一樣的,但如以日常用語來講的話可能就不用分的那麼
嚴謹了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