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造作,不管是粗重或細微,不管有沒有後續的行為,都是意行。建議法友還是先去把關鍵用語意義查清楚再來解釋比較好,否則很難討論下去。
解讀經文不要只靠自己的理解,因為自己並不是最強的。這些佛法的名詞也不是現在才有,何不去看看過去其他人是怎麼解釋的?
什麼是「業」?
將“行”說成是“身、口、意行”是佛經明文所載,我當然不能反對。但是如何理解,你就不能不允許我有個人的看法。
“行”是“身、口、意行”只是外在的表現,內在的實質是很細微難察的。也正是如此,佛又說“十二緣起”甚深。
這裏可以有幾個展開:
1)“身、口、意行”是“行”說的太籠統、太簡單了,試問:佛覺悟後,有沒有“身、口、意行”呢?顯然是有的,但是佛還有沒有“心的造做”呢?顯然是沒有的。
2)在觀“十二緣起”中的“無明緣行”的時候,是觀“身、口、意行”還是觀造成“身、口、意行”後面的“心的造做”呢?當然是觀“心的造做”。因為這時候,你在四禅,沒有了“身、口、意行”,但是,還有“心的造做”。
3)佛要走路,也會先有“要走路的意念”,但是,這不是我要討論的“心的造做”。不是所有的“意念”都是“意行”,同樣,佛說法,也要先有開口的“意念”,這也不是我要討論的“心的造做”。
“行”是“身、口、意行”只是外在的表現,內在的實質是很細微難察的。也正是如此,佛又說“十二緣起”甚深。
這裏可以有幾個展開:
1)“身、口、意行”是“行”說的太籠統、太簡單了,試問:佛覺悟後,有沒有“身、口、意行”呢?顯然是有的,但是佛還有沒有“心的造做”呢?顯然是沒有的。
2)在觀“十二緣起”中的“無明緣行”的時候,是觀“身、口、意行”還是觀造成“身、口、意行”後面的“心的造做”呢?當然是觀“心的造做”。因為這時候,你在四禅,沒有了“身、口、意行”,但是,還有“心的造做”。
3)佛要走路,也會先有“要走路的意念”,但是,這不是我要討論的“心的造做”。不是所有的“意念”都是“意行”,同樣,佛說法,也要先有開口的“意念”,這也不是我要討論的“心的造做”。
其實,關于“無明滅行滅”這個問題我也是前不久才有了一個新的理解。所以在經、論上沒有充分的准備,但也不是完全不依靠經、論自己瞎想。
我是這樣想的:
佛有“身、口、意行”,我也有“身、口、意行”,但是佛沒有了“身、口、意行”背後的“心的造作”,而我還有“身、口、意行”背後的“心的造作”。這“心的造作”到底是什麽呢?
這要從我和佛的區別是什麽去找,那就是“十結”:“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
當中,“身見、戒取、疑”是屬于“見惑”,且“初果”斷了“三結”一樣還有“無明行”。而“貪欲、瞋恚、色貪、無色貪、慢、無明”屬于“貪、恚、癡”,
同時,在雜阿含四七四中,佛說:“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阿難白佛言。世尊。雲何漸次諸
行止息。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
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
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
時。色想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
息。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非想
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想
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阿難白佛。世尊。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再有,佛接著特別強調,以上幾個方面的諸行止息不算什麽,最重要的是下面他要談到的:
佛告阿難。復有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
上止息。如是止息。於餘止息無過上者。阿
難白佛。何等為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
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佛告阿難。
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
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
餘止息無過上者。
所以,我大致想到,“無明滅行滅”的真正含義就在這上面所涵蓋的“貪、恚.癡”的永久性止息當中,而不是其它的諸行的止息,因為其它的諸行的止息後還會現起,而“貪、恚.癡”的永久性止息是不會再現起的,同時,它就是我和佛的差別。
我是這樣想的:
佛有“身、口、意行”,我也有“身、口、意行”,但是佛沒有了“身、口、意行”背後的“心的造作”,而我還有“身、口、意行”背後的“心的造作”。這“心的造作”到底是什麽呢?
這要從我和佛的區別是什麽去找,那就是“十結”:“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
當中,“身見、戒取、疑”是屬于“見惑”,且“初果”斷了“三結”一樣還有“無明行”。而“貪欲、瞋恚、色貪、無色貪、慢、無明”屬于“貪、恚、癡”,
同時,在雜阿含四七四中,佛說:“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阿難白佛言。世尊。雲何漸次諸
行止息。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
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
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
時。色想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
息。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非想
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想
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阿難白佛。世尊。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再有,佛接著特別強調,以上幾個方面的諸行止息不算什麽,最重要的是下面他要談到的:
佛告阿難。復有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
上止息。如是止息。於餘止息無過上者。阿
難白佛。何等為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
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佛告阿難。
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
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
餘止息無過上者。
所以,我大致想到,“無明滅行滅”的真正含義就在這上面所涵蓋的“貪、恚.癡”的永久性止息當中,而不是其它的諸行的止息,因為其它的諸行的止息後還會現起,而“貪、恚.癡”的永久性止息是不會再現起的,同時,它就是我和佛的差別。
1. 五蘊中的行跟無明緣行的行都是指「口行、身行、意行」。
2. 無明緣行中的「行」特別有「造作」、「意志」的含義,用來說明「行」的性質。例如,同樣是說話(口行),有正語與非正語的差別。語言表達的單位是句子(sentence),而單一詞彙在不同句子的前後文脈絡(context)中的用法與意義也會有所變化,因此,將單一詞彙或單字從一篇經文中抽離開來就會產生理解的困難。
3. 無明緣行的「行」也就是想要這個、不想要那個,因為無明,帶著執取、由貪嗔癡所帶動的行為。「行」與「色受想識」受到執取的污染,是「五取蘊」,在苦聖諦中「五取蘊」就是苦。
4. 「苦滅」是指貪嗔癡不再生起,條件是「無明滅」──對於四聖諦完全的直接的知道、看到、自證、自知、沒有任何疑惑。一旦看見四聖諦、心中就升起「明」,同時「無明」就熄滅了,例如一旦你「知道」某件事,那心中的「不知道」的狀態就消失了。此時身口意三行是清靜的,是契合八正道的身口意行。
2. 無明緣行中的「行」特別有「造作」、「意志」的含義,用來說明「行」的性質。例如,同樣是說話(口行),有正語與非正語的差別。語言表達的單位是句子(sentence),而單一詞彙在不同句子的前後文脈絡(context)中的用法與意義也會有所變化,因此,將單一詞彙或單字從一篇經文中抽離開來就會產生理解的困難。
3. 無明緣行的「行」也就是想要這個、不想要那個,因為無明,帶著執取、由貪嗔癡所帶動的行為。「行」與「色受想識」受到執取的污染,是「五取蘊」,在苦聖諦中「五取蘊」就是苦。
4. 「苦滅」是指貪嗔癡不再生起,條件是「無明滅」──對於四聖諦完全的直接的知道、看到、自證、自知、沒有任何疑惑。一旦看見四聖諦、心中就升起「明」,同時「無明」就熄滅了,例如一旦你「知道」某件事,那心中的「不知道」的狀態就消失了。此時身口意三行是清靜的,是契合八正道的身口意行。
1)“行”:按照佛教通俗的用法,就是正在發生的(帶有“貪、恚.癡”烙印的)“造作”。如果用在“無明緣行”上面,指“身、口、意行”沒有任何問題,因為在這裏,已經預先設定了“無明”的存在。什麼是「業」?
2)“行”:如果是指身心的“活動”,用在普通人身上和用在佛和聖者的身上是不一樣的。因為佛已經完全沒有了“無明”也就完全沒有了(帶有“貪、恚.癡”烙印的)“造作”。那麽,顯然“無明緣行”對于佛是不適用的。
但是如果要用“無明滅行滅”,那麽,必然要用另一個詞來描述佛的“身、口、意行”,用“清靜行”或者用其它的。
3)“業”和“行”:“業”通常和“業報”用在一起。
個人傾向于用“業”來指已經發生的(帶有“貪、恚.癡”烙印的)“造作”,因為只有(帶有“貪、恚.癡”烙印的)“造作”,才會帶來“生、死”的後果,也就是“業報”。並且,個人認為,關于“業”和“業報”的探討不適宜過深,以免偏離“滅苦”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