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將事情簡單化, "十非法事"能造成原始佛教的根本分裂就不是件容易回答的事.IanTsai 寫:你認為十事非法或合法? 有這麼難回答嗎?
讓我們看看佛滅度後,大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對"小小戒該守或該捨的對話"
依據《長阿含經》的記載,釋尊在入滅前,對阿難交待:
當自撿心。阿難!汝謂佛滅度後,無復覆護,失所持耶?勿造斯觀,我成佛來所說經、戒,是汝護,是汝所持。
阿難!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
此處釋尊除了交待以佛所說的經戒為依護,這一重要的付囑之外,又交待了可以「捨小小戒」。
然而什麼是「小小戒」呢?阿難尊者沒有請問下去,因而造成後來認定與執行上的困難。
第一次結集時,阿難也提及釋尊在入滅前交待可以捨「小小戒」,接著迦葉對阿難質問如下:
迦葉即問:「汝欲以何為小小戒?」答言:「不知。」
又問:「何故不知?」答言:「不問世尊。」
又問:「何故不問?」答言:「時佛身痛,恐以惱亂。」
迦葉詰言:「汝不問此義,犯突吉羅,應自見罪悔過。」
阿難言:「大德!我非不敬戒,不問此義,恐惱亂世尊,是故不敢。我於是中不見罪相。敬信大德,今當悔過。」
為何迦葉這麼在意呢?因為戒條有重罪、有輕罪,今不知小小戒的範圍,每人對道德律的主觀標準有所不同,因而要捨哪些戒,會造成很大的困擾,
所以迦葉說:
眾學法為小小戒,餘比丘便言:至四波羅提提舍尼亦是小小戒,若我等以至四波羅提提舍尼為小小戒,餘比丘便復言:至波逸提亦是小小戒,若我等以至波逸提為小小戒,餘比丘便復言:至尼薩耆波逸提亦是小小戒,俄成四種,何可得定!
迦葉又特別考慮到外道會嘲笑說:釋尊一走,弟子們就不守戒了,
所以迦葉說:
若我等不知小小戒相而妄除者,諸外道輩當作是語:「沙門釋子其法如煙,師在之時所制皆行,般泥洹後不肯復學。」
因而迦葉最後宣布:
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如佛所教應謹學之。
迦葉一結集完經律,長老富蘭那(富樓那尊者)由南方而來,聽完所結集的經律內容後,認為其中有七條戒是屬於「小小戒可捨」的情形,富蘭那說:
我親從佛聞:1內宿、2內熟、3自熟、4自持食從人受、5自取果食、6就池水受、7無淨人淨果除核食之。
此處富蘭那長老提出七條戒作為小小戒,故可捨之,但是迦葉尊者不以為然,他說:
大德!此七條者,佛在毘舍離,時世飢饉,乞食難得,故權聽之。後即於彼,還更制四,至舍衛城,復還制三。
富蘭那言:「世尊不應制已還聽,聽已還制。」
迦葉答言:「佛是法主,於法自在,制已還聽,聽已還制,有何等咎!」
富蘭那言:「我忍餘事,於此七條不能行之。」
迦葉復於僧中唱言:「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如佛所教應謹學之。」
在此必須仔細釐清二位尊者的觀點:
1富蘭那舉出七條戒是小小戒,故可永久捨之,但是迦葉認為這是有條件的暫時捨之而已,因為當時的毘舍離城鬧飢荒,乞食難得,所以暫時捨之,後來環境改善,乞食易得,釋尊又再要求遵守此七條戒。故知小小戒是機動的戒,要依時空的變化來取捨。
2富蘭那認為佛陀不應該「制已還聽,聽已還制」;迦葉則認為佛陀有一切智,於法自在,知道何時該捨、何時該取,要依時空的變化來取捨,所以沒有過失。
3富蘭那認為南方該地環境不良,所以仍將以七條戒是小小戒而捨之(仍局部施行於在該地)。
4迦葉仍以大局為重,所以重申:「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
在這聲明裡,其實迦葉為後世的「小小戒可捨」預留了空間,因為佛陀已制訂「小小戒可捨」,所以有些戒在後來某時空下變為小小戒時,就可捨;另一方面迦葉也使後人不能將佛已制訂的任何一條戒永遠棄捨,因為在某時空下佛所制訂的所有戒條,可能又變為全不是小小戒,而全不可捨。
大迦葉的觀點:在佛陀剛剛逝去的這一特殊時期,會內五百僧眾共同認定佛陀所制訂的戒條都不是「小小戒」,因而都不可捨,也沒有違背「小小戒可捨」的規定,
如此一方面佛弟子們不會因佛陀的入滅而鬆懈,一方面也免除了外道的譏嫌。
以迦葉的大智慧未嘗不知佛陀「小小戒可捨」的用意,他和富樓那尊者的對答,不外釐清「小小戒可捨」的實際用意,同時也以七條戒的取捨,給在不同時空下的後人有一具體的範例。
末學認為["十非法事"]
一、可以蓄鹽於角器中。
二、可以於規定時間後經二指量之時間內繼續進食。
三、可以在它村再次乞食。
四、可以在同一教區內之居院個別舉行布薩。
五、預測能得到應到之比丘之同意,則雖不足規定人數之出席,仍可舉行羯摩。
六、可以隨順和尚阿闍黎之常息。
七、可以飲食未經攪拌之乳。
八、可以食用未發酵之椰子汁。
九、可以縫製無貼邊之坐具。
十、可以接受金銀。
除了第十項是非法,其餘九項就須看當時的時空背景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