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人將自己的文章在不同地方發表,一向都是直接刪除,沒有例外。但是其他法友引用他人已發表的文章另開新題並發個人意見,則沒有重複發文的問題。BUDD 寫:你以為學阿含比大乘接近佛法? 其實是接近說一切有部!!
現傳雜阿含與相應部分別為說一切有部與分別說部末派的傳本,
及增一阿含為大眾部末派,另中阿含為說一切有部傳本,
長阿含為分別說系法藏部,此外別譯雜阿含為分別說系飲光部的傳本,
除增一阿含傳自大眾末派,其它皆出於上座部,
而增一阿含中也正是有大乘觀點於其中的.
因此,不論南北傳的阿含教典,都是帶有相當部派色彩的.
如果要拿一經所說來做為標準,其作法就要值得議論了.
因此末學不贊同一部分人專扣住"原始教典"的大帽子來非議大乘.
如要說最接近佛陀一代時教的核心,那只有雜阿含的修多羅部分.
但這只能說是大迦葉集團所重視的教法,
不能就說那是佛陀一代時教的全部.
上座部重律,大眾部重法,
因此對不斷集出的經典,上座部的態度並不像大眾部那樣不斷的擴編,
上座部在法方面以阿含為本,少立新的經典,而專於法義的分別,
相信他們對於新出經典的態度是保守而嚴格的,
反之,大眾部則較開放.並不是說經典只在大眾部傳出,
而是每個部派都有經典集出,但審定的態度不同.
從阿羅漢不如佛圓滿的爭論來看, 這是不限於大眾部的,
上座部也是同樣承認的,只是稟持態度不同.
如說一切有部的大毗婆沙論就說到有染污無知與非染污無知,
阿羅漢但滅染污無知,佛二者皆滅.
具異部宗輪論說,佛與二乘是同一解脫,但聖道不同,
這樣的看法是從說一切有部和分別說系的法藏部開始的.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在大乘經出現之前,佛陀觀已被各部派熱烈的討論著,
而隨著不斷集出之本生,譬喻,因緣出現,"菩薩道"開始被提出來,
這並不是大乘經出現才有的說法.
你以為學阿含比大乘接近佛法?
你以為學阿含比大乘接近佛法?
摩訶男 寫:
『教團分裂』或『破裂僧團』的涵意不先搞清楚,這個議題無從討論,而這又必須先明白『同戒共住』的原理
『同戒共住』真的那麼難理解嗎? 而你們真的做到 『同戒共住』了嗎?梵摩那 寫:摩訶男法友說得不錯,大乘人很難理解「同戒共住」,同時也不了解僧團會議的重要性,他們總是以為和尚應該住在深山老林長養聖胎,謹守叢林規則百丈清規,哪有什麼閒時開會?
我看不見得,讓我們來看看梵摩那的帖來評論.
梵摩那 寫:大眾部之所以分裂,記載在各部律典的《七百犍度中》,這部分的內容大致都相同,究其原因,就是大眾部為了偷雞,竟然將戒律做私下的解釋,例如最嚴重的不持金銀戒,大眾部發明了將水注入缽中,讓俗人的正常供養無法入缽,不得已只好給錢,
這個「不得已」是俗人的不得已,卻被大眾部解釋為理所當然,當作是例外的狀況取得金錢供養,這是欺騙自己的行為,律部是不能容許的。
但是,即便是大眾部在事實的行為上與解釋上偷雞,大眾部還是害怕背負破裂僧團的罪名,所以在大眾部所傳下的《摩訶僧祇律》當中,沒有修改包括金錢戒等諸項戒律的內容,完全維持原意,甚至七百犍度也照記不誤,畢竟那是共同僧團的重要會議記錄,改了會抓包,這點不需要自欺欺人。
原始佛教還沒有分裂前,不論是上座部或大眾部都是『同戒共住』在一起.看看梵摩那的帖子,她將大眾部形容得有如偷雞摸狗的宵小,
基於『同戒共住』那上座部也清高不到那裡,
而事實是如此嗎? 末學不認為是事實.
梵摩那可以肆無忌憚的誣衊原始佛教的聖賢僧, 基於『同戒共住』末學看不到這網站的法友出來糾正或制止,看到的是幫腔.包庇.
這就是妳們所謂的『同戒共住』嗎?
說得一丈,不如做得一尺。吹噓造假不如安心做個正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