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某些經文的看法雖然很難有一個完全的共識,但是不表示不能有個大致的共識。
法友連directed的翻譯都可以解釋成指導的,明明是在說明禪支的內容卻說不是。這又不是什麼千古玄經,譬如觀內身、外身、內外身這種吵到現在還在吵的問題。連這種單純的經文都可以這樣解釋,那要討論下去是真的很困難的。
巴利原文翻譯成英文或中文,閱讀時本來就是需要多參考一些版本,以防誤會經文意義。不同版本雖然在一些特定地方有點小差異,但是不會有這種根本上的大差異。
請教在根本禪二三禪中可以進行禪思法義嗎?
其實這些問題可以用兩個方向來談比較不會引起誤會。
一、四禪(安止定)中是否可以修觀?
二、修觀時是否能得定?或者說,修觀時是能否得到與四禪安止定或近行定類似的特質,即心一境性及降伏五蓋。
第一個,我沒看過經典有這樣的說法。
第二個,經典上也沒看到這種說法。馬哈希法師在《清淨智論》的心清淨節有一些說明,我個人認為可以讀一讀。
簡單說就是修觀時,每一個毗婆奢那心可被稱為「僅住剎那」的定,這樣的定力(剎那定),就與近行定有相等的力量。剎那定定力夠強時,不斷轉起的剎那心一境性,不會被五蓋所擊敗,心能固定不動,如安止定一般。
這個部份我個人只是文字上的理解,無法深入討論,只是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分這兩個方面來談,有興趣的人可以跟台北南山放生寺請這本巴漢對照的書。
一、四禪(安止定)中是否可以修觀?
二、修觀時是否能得定?或者說,修觀時是能否得到與四禪安止定或近行定類似的特質,即心一境性及降伏五蓋。
第一個,我沒看過經典有這樣的說法。
第二個,經典上也沒看到這種說法。馬哈希法師在《清淨智論》的心清淨節有一些說明,我個人認為可以讀一讀。
簡單說就是修觀時,每一個毗婆奢那心可被稱為「僅住剎那」的定,這樣的定力(剎那定),就與近行定有相等的力量。剎那定定力夠強時,不斷轉起的剎那心一境性,不會被五蓋所擊敗,心能固定不動,如安止定一般。
這個部份我個人只是文字上的理解,無法深入討論,只是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分這兩個方面來談,有興趣的人可以跟台北南山放生寺請這本巴漢對照的書。
我也有同感。但是我不會說對方“對佛經持不嚴肅態度。”Dogbert 寫:連這種單純的經文都可以這樣解釋,那要討論下去是真的很困難的。
畢竟,我花了三年的時間走出《清靜道論》的不良影響,我知道這種影響對一個真心尋求佛法的人意味著什麽。
恕我直言,您錯了。Dogbert 寫:巴利原文翻譯成英文或中文,閱讀時本來就是需要多參考一些版本,以防誤會經文意義。不同版本雖然在一些特定地方有點小差異,但是不會有這種根本上的大差異。
受到《清靜道論》的嚴重影響,菩提比丘才會象那個樣子的翻譯。因爲菩提比丘的那一系是非常尊從《清靜道論》的。所以這個一點也不奇怪。同時,菩提比丘自己也說:seems(似乎) to imply(暗示) he has reached the second jhana.說明了他也不能肯定。
而 Thanissaro Bhikkhu正是不滿意《清靜道論》對于止、觀的解釋(這可以從他的文章中明顯看出來),也不滿意菩提比丘對于《sn47.10》的解讀,他們才會重新翻譯很多菩提比丘早已翻譯的經文(包括了這篇經文),同時,針對《sn47.10》還特地在翻譯後,給出了具體而詳細的說明:
1)“這只是一種權宜之計”。(a short term strategy for the practical disarming of the mind's defense mechanisms)
2) 這種“權宜之計”所被采用的像(畫面)(image)最有可能是佛陀。
從上可以看出,他們倆派對于《sn47.10》如何解讀是非常不同的,而我本人,在經過了三年的苦苦探索後,認定Thanissaro Bhikkhu在這個問題上是對的(指止、觀和四禅的關系等等)。
你可以參考MN121和122經。
MN122.8 ...... (講初禪到四禪)That is how a bhikkhu steadies his mind internally, quiets it, brings it to singleness, and concentrates it.
9 Then he gives attention to voidness internally. While he is giving attention to voidness internally, his mind does not enter into voidness internally or acquire confidence, steadiness, and decision. when that is so, he understands thus: 'while I am giving attention internally, my mind does not enter into voidness internally or acquire confidence, steadiness, and decision.' In this way he has full awareness of that.
He gives attention to voidness externally...
10 Then that bhikkhu steady his mind interally, quiet it, bring it to singleness, and concentrate it on that same sign of concentration as before. Then he give attention to voidness internally. While he is giveng attention to voidness internally, his mind enters into voidness internally and acquires confidence, steadiness, and decision. ...
注意這裡的紅字部分,正是說明前面初禪到四禪是同一個相(sign,注意是單數)。 上面是菩提比丘的翻譯,還可以參考另外一個翻譯:
http://www.metta.lk/tipitaka/2Sutta-Pit ... ata-e.html
而譚尼莎比丘的翻譯讀起來有點含糊,但是這一句"When that is the case, he should get the mind steadied right within, settled, unified, & concentrated in his first theme of concentration." 的意思還是一致,只是他用的不是sign 而是theme, 這樣「相」的意思就不很明顯。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 ... .than.html
注意版主引用的sn47.10 經根本不是譚尼莎比丘譯的。
MN122.8 ...... (講初禪到四禪)That is how a bhikkhu steadies his mind internally, quiets it, brings it to singleness, and concentrates it.
9 Then he gives attention to voidness internally. While he is giving attention to voidness internally, his mind does not enter into voidness internally or acquire confidence, steadiness, and decision. when that is so, he understands thus: 'while I am giving attention internally, my mind does not enter into voidness internally or acquire confidence, steadiness, and decision.' In this way he has full awareness of that.
He gives attention to voidness externally...
10 Then that bhikkhu steady his mind interally, quiet it, bring it to singleness, and concentrate it on that same sign of concentration as before. Then he give attention to voidness internally. While he is giveng attention to voidness internally, his mind enters into voidness internally and acquires confidence, steadiness, and decision. ...
注意這裡的紅字部分,正是說明前面初禪到四禪是同一個相(sign,注意是單數)。 上面是菩提比丘的翻譯,還可以參考另外一個翻譯:
http://www.metta.lk/tipitaka/2Sutta-Pit ... ata-e.html
而譚尼莎比丘的翻譯讀起來有點含糊,但是這一句"When that is the case, he should get the mind steadied right within, settled, unified, & concentrated in his first theme of concentration." 的意思還是一致,只是他用的不是sign 而是theme, 這樣「相」的意思就不很明顯。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 ... .than.html
注意版主引用的sn47.10 經根本不是譚尼莎比丘譯的。
又查了一下,譚尼莎比丘對相(巴利文的nimitta)一詞的翻譯就是theme,對比MN20的不同譯本和巴利原文就可以看出這點。 菩提比丘用的sign,我認為這是最好的譯法,在accesstoinsight網頁上譚尼莎比丘同時並行列出了soma Thera 的譯本,其中用的是object,也還比較容易明白。譯成 theme, 用於禪修還說得過去, 但是在講死亡心的時候,業相、趣相的相字(nimitta)如果譯作theme就不恰當。
MN20 整篇都是講如何專注於恰當的相以獲得禪定。 在SN46:51中, 講如何培養定覺支時也說得十分明了:There are, bhikkhus, the sign of serenity, the sign of nondispersal: frequently giving careful attention to them is the nutriment for the arising of the unarisen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concentration and for the fulfilment by development of the arisen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concentration (比丘,有寂止(禪)相,有不散亂(禪)相,反覆精心對這類相作意,就能滋養定覺支:沒有定覺支時,能使定覺支生起;已有定覺支時,能使定覺支進一步發展而至圓滿。 )
這裡和前面提到的只是講禪相的一部份經文, 毫無疑問地就是通過專注一個相(sign)培養定力,成心一境性得定。很多地方沒有講具體是什麼相,如這裡引用過的經文。 在MN121中講了兩種具體的相,一個是以森林取相,一個是以地取相。 《清靜道論》講十遍,也就是講了十種具體的相。
MN20 整篇都是講如何專注於恰當的相以獲得禪定。 在SN46:51中, 講如何培養定覺支時也說得十分明了:There are, bhikkhus, the sign of serenity, the sign of nondispersal: frequently giving careful attention to them is the nutriment for the arising of the unarisen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concentration and for the fulfilment by development of the arisen enlightenment factor of concentration (比丘,有寂止(禪)相,有不散亂(禪)相,反覆精心對這類相作意,就能滋養定覺支:沒有定覺支時,能使定覺支生起;已有定覺支時,能使定覺支進一步發展而至圓滿。 )
這裡和前面提到的只是講禪相的一部份經文, 毫無疑問地就是通過專注一個相(sign)培養定力,成心一境性得定。很多地方沒有講具體是什麼相,如這裡引用過的經文。 在MN121中講了兩種具體的相,一個是以森林取相,一個是以地取相。 《清靜道論》講十遍,也就是講了十種具體的相。
(1)
MN 121. 122分別是『小空經』與『大空經』,是佛陀教導如何藉由『空』掉與超越一切「想」──從鄉鎮、人、王國等「想」、到「森林想」、「地想」、「空無邊處想」、「無所有處想」、「識無邊處想」、「非想非非處想」等,直到超越(空掉)「想受滅處」,達到諸漏皆斷───換言之,正如佛陀所說──『視這世界(外與內兩個世界)一切為空』。
(2)
MN 20是『想念止息經』,相當於「四正勤」的練習。這是一篇非常實用的教導,當我們心中出現伴有貪愛等不善法的「想」時,應該如何止息這些「想」。
我無意參與有關『清淨道論』相關的爭論,只是想提供不同的想法供參考。佛陀曾提出四大教法,告訴他的弟子們要將聽到的教導與「經文」(不是論典)做比對,經過審慎的經文比對之後才可以接受。其次,不管有沒有經文可以比對,『卡拉瑪經』的教導也可以協助我們。
總之,先放開既有之看法,仔細閱讀經文的全部而不是只看其中的一段或者一個字,或許會有不同的理解吧。
祝 法友 平靜 安詳 快樂
MN 121. 122分別是『小空經』與『大空經』,是佛陀教導如何藉由『空』掉與超越一切「想」──從鄉鎮、人、王國等「想」、到「森林想」、「地想」、「空無邊處想」、「無所有處想」、「識無邊處想」、「非想非非處想」等,直到超越(空掉)「想受滅處」,達到諸漏皆斷───換言之,正如佛陀所說──『視這世界(外與內兩個世界)一切為空』。
(2)
MN 20是『想念止息經』,相當於「四正勤」的練習。這是一篇非常實用的教導,當我們心中出現伴有貪愛等不善法的「想」時,應該如何止息這些「想」。
我無意參與有關『清淨道論』相關的爭論,只是想提供不同的想法供參考。佛陀曾提出四大教法,告訴他的弟子們要將聽到的教導與「經文」(不是論典)做比對,經過審慎的經文比對之後才可以接受。其次,不管有沒有經文可以比對,『卡拉瑪經』的教導也可以協助我們。
總之,先放開既有之看法,仔細閱讀經文的全部而不是只看其中的一段或者一個字,或許會有不同的理解吧。
祝 法友 平靜 安詳 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