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善欲?惡欲?初果滅了哪些惡欲?(3)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6-12-27, 22:03

seasky 寫:以上兩則是錯誤示範,重新來看 ..

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言:「今當說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曠野路邊有井,無繩、無罐得取其水。時有行人熱渴所逼,繞井求覓,無繩、無罐,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雜阿含 351 經)

尊者殊勝與尊者那羅的這段問答就足以證明,除阿羅漢外其他已見法的聖弟子也是能知見最終果證的
對。現在的問題是:法友認爲怎麽樣才算是“如實知見”涅磐呢?僅僅是“內正思維”可以辦到嗎? :)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27, 22:15

所以一個凡夫到初果的修行次第是:

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戒淨、心淨)——入流而有正見(見淨)——正志(疑蓋淨)——正語正業正命(道非道知見淨) ——正勤正念(道跡知見淨)——正定(道跡斷智淨)。

關於法次法向内容的説明,有以下經証。

佛告婆羅門。譬如明月淨分光明。色澤日夜增明。乃至月滿。一切圓淨。如是。善男子於如來法.律得淨信心。乃至正見真淨增明。戒增.施增.聞增.慧增。日夜增長。復於餘時親近善知識。聞說正法。內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化生天上。婆羅門。是故善男子譬如月

此經用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代替了法次法向,其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就是戒淨,行意善行就是心淨。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12-27, 22:18

八正道本身也有入世與出世、聖凡之分,當然正語、正業也未必就是所謂的聖戒。雜阿含七四八經是佛陀對諸比丘說的,而七車經只是尊者滿慈子與尊者舍利弗兩人的對話。這說明了『八正道』是常法、定法,而『七清淨』只是比丘個人的修行經驗。 :wink: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27, 22:28

八正道和七清淨的關係我已經說了,我也沒有對你接受它抱有希望,但可以給其他法友看。

其實七清淨來自于三學的開展,


(八二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具足戒住者。善攝持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細微罪。能生怖畏。比丘具足戒住。善攝持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細微罪。能生怖畏。等受學戒。令三學修習滿足。何等為三。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何等為增上戒學。是比丘戒為滿足。少定.少慧。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戒學。彼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決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定滿足。三昧滿足。少於慧。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學戒滿足.定滿足.慧滿足。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此經是佛說的吧。

這裡三學成了初果到阿羅漢的次序,你又有和話説?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12-27, 22:43

shanguan 寫:這裡三學成了初果到阿羅漢的次序,你又有和話説?
沒有人否定三學,但把『見清淨』放在『戒清淨』、『心清淨』之後,是有問題的。由於『八正道』與『七清淨』的差異,你們無以自解,只好先辯稱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是聖戒,七清淨中的戒清淨是凡夫戒云云,現在則是拿三學與七清淨牽合。問題是戒禁見未斷者,在持戒上就會困難叢生,更不可能清淨。倘若說先學戒(不是先有戒清淨),然後有了見清淨,問題不會這麼大。

頭像
sunrise
文章: 130
註冊時間: 2005-02-22, 08:00

文章 sunrise » 2006-12-28, 05:23

freshman 寫:不是我把四念處窄化了,是法友忘記了修習“四念處”的次序。

在你修好“身念處和受念處”之前,你根本不知道什麽是“心”和“法”。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疑問。不相信的話,你試一試,如何用您的正念去念住于“心”和“法”。它們只是你的“想和受”吧了。 8)
四念處的修習無需任何次序,都是各隨因緣所好或視需要而修習。有人初見佛陀,聽佛陀說法,聽完之後,即證初果,你想想看,這個人是依於什麼念處證果的?

你的四念處與五蘊的理解與我不太相同,且這討論本是附加於討論中的討論,但單純討論這個就偏離主題了,就此打住。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6-12-28, 06:29

本文已被版主Dogbert刪除。

說明:請加強文章內容。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28, 07:41

Mahanama 寫:沒有人否定三學,但把『見清淨』放在『戒清淨』、『心清淨』之後,是有問題的.....
你的意思是沒有正見就不能行善?

戒禁取未斷者並非不能持戒,而戒淨、心淨的意思是說做到十善業道,十善業道是人天道,很多凡夫都能做到,有何難哉?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12-28, 08:35

任何人都能持戒,但『戒清淨』不是僅指持戒吧?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28, 09:05

戒淨心淨是指的是十善是導致清淨的一個基礎,這裡的清淨指的就是涅槃。

並不是說戒淨心淨就是不退的,而是說沒有十善為基礎就不可能入流,也就是要,至少在入流前的一刹那必須做到十善,這個要求高麽?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