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善欲?惡欲?初果滅了哪些惡欲?(2)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anfayin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06-08-26, 08:00

文章 sanfayin » 2006-12-25, 23:03

見法後就生起了四不壞淨的心敢快懺悔! :wink: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25, 23:09

預流(梵srota -a^panna ,巴sota^panna ),音譯為須陀洹。分為預流向、預流果二種:(1)預流向(梵srota^patti -pratipannaka ,巴sota^patti-pat!ipannaka ),即指入見道時,初見四聖諦之理,得無漏清淨智慧眼(又作清淨法眼、淨法眼、法眼淨)之階位。又因其直至預流果,不墮於三惡趣,故又稱無退墮法。但因此位之聖者尚未證入其果位,故不稱果,而稱為向,蓋取其趣向於初果之義。(2)預流果(梵srota^panna ,巴sota^panna ),又稱初果,指斷盡三界之見惑(八十八使),預入聖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無漏聖道(或聖者)之階位。

頭像
lkjh
文章: 649
註冊時間: 2005-06-24, 08:00

文章 lkjh » 2006-12-26, 00:18

sanfayin 寫:有一人原本想要去偷一家主人的東西,他就接機留宿一晚後來他發現主人很和善很好客,後來這個人放棄了想偷竊的念頭,還向主道歉!請問這個人在法律上有犯偷盜嗎??
法律上還沒開始偷應該不算.但戒律是犯了

頭像
lkjh
文章: 649
註冊時間: 2005-06-24, 08:00

文章 lkjh » 2006-12-26, 00:28

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須深見法,得法,覺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
  (須深)稽首佛足,白佛言:
  「世尊!我今悔過!我於正法中,盜密出家,是故悔過。」

法眼淨不是初果.但度疑是初果了吧.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26, 07:26

度疑也不一定是。

  (六)徧知智——法住智

  他這樣的瞭解:於過去由業緣而生的諸蘊,已在彼處而滅;由
  於過去的業緣而於此有生起別的諸蘊;但沒有一法是從過去有而
  來於此有的。於此有由於業緣而生的諸蘊將滅,於再有(來世)別
  的(諸蘊)將生;自此有亦無一法將去於再有。
  譬如諷誦,不是從阿闍梨之口而入於弟子之口,但不能說不是
  由於他的諷誦之緣,而於弟子之口起了諷誦。又如(病者的)使者
  所飲的咒水並未入於病者的腹中,但不能說不是由於此緣而得治
  病。亦如對鏡化妝他的面,並未施於鏡中的面像,但不能說不是
  由於此緣而得知其化妝。(譬如從燈點燈)並非從這一盞燈芯上的
  燈焰跑走另一盞的燈芯上面去,但不能說不是由於此緣而生那一
  燈芯的燈焰。如是沒有任何一法是從過去有而轉移至此有,亦不
  從此有而轉移至再有的,但不能說不是由於過去有的蘊、處、界之
  緣而生此世(的蘊處界),或由此世的蘊、處、界之緣而生再有的蘊、
  處、界的。
  譬如意界之後的眼識,
  不自彼處來,但在彼後生,
  同樣的,結生之時是由心相續而起,
  前心破壞了,後心繼之生。
  他們沒有中間者,也無有間斷,
  沒有一物是從死心來,但生於結生。
  如是以死及結生而知一切法者,曾經增加了以一切行相而把握名色之緣的智,善斷十六種的疑惑。不但如此,並且斷了「關於疑師」等的八種疑惑及鎮伏了六十二種惡見。如是應知以種種的方法而把握名色之緣及越度了關於三世的疑惑所建立的智為「度疑清淨」,同時「法住智」、「如實智」、「正見」也是這度疑清淨的同義語。即所謂:「由無明之緣而有行為緣生。這兩者都是緣生,把握此緣的智為法住智」。
  「憶念無常者,於何等法如實知見?如何成為正見?從何而善見一切諸行為無常?斷何等的疑惑?憶念苦及無我者,於何等法如實知見?……乃至斷何等的疑惑?憶念無常者,於相如實知見,因此而言正見。如是由彼而善見一切諸行為無常,斷除對於彼等的疑惑。憶念苦者,於轉起如實知見。憶念無我者,於相及轉起如實知見,因此名為正見。如是由彼而善見一切諸法為無我,斷除對於彼等的疑惑。而如實智,正見,度疑的此等三法是異義異文,或為一義而異文?而如實智、正見、度疑的此等三法是一義而異文」。
  由此(如實之)智而具觀者,於佛教中名為得入息者(聖果)、得建立者(聖道)、決定至者及小須陀洹。

度疑的初向在這裡叫做“小須陀洹”。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12-26, 08:21

lkjh 寫:須深證得初果的時候應該同時就完成戒行了吧,發露懺悔而講出來還需要一點點時間.見道的人無說謊動機,無動機妄語罪不能成立喔.
賊住之身不得戒,他完具了什麼戒行?事實上,他是因為證得初果,當下就看清了自己行為上的重大污點,於是立刻向佛陀發露悔過。你似乎和善觀一樣,都不認為冒充比丘,混入僧團就是在欺騙。分辨善惡竟然這麼難,真是怪事!我搞不懂你們的道德邏輯。 :lol: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12-26, 08:32

shanguan 寫:度疑的初向在這裡叫做“小須陀洹”。
小須陀洹是經典裡的用語嗎?佛陀可曾授記某人證得小須陀洹、某人證得大須陀洹? :lol: :lol: :lol:
事實上,原始聖典中,都是斷了身見結、法眼清淨後,才『度諸狐疑』、『度諸疑惑』,這種人已經是初果。當然!這是純依正知見的立場來看,才會如此清爽。如果『三結盡』、『四不壞淨』繼續夾纏不清,那就麻煩了。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26, 08:50

Mahanama 寫:賊住之身不得戒,他完具了什麼戒行?事實上,他是因為證得初果,當下就看清了自己行為上的重大污點,於是立刻向佛陀發露悔過。你似乎和善觀一樣,都不認為冒充比丘,混入僧團就是在欺騙。分辨善惡竟然這麼難,真是怪事!我搞不懂你們的道德邏輯。 :lol:
你一直搞不清戒和律的區別,所謂的不得戒乃是大乘常說的相似佛法。一個人是不是做到五戒難道還需要他人來證明麽?須深是成爲初向後懺悔而完具戒。單單有動機並不犯戒,這樣的基本道理都不懂?

小須陀洹是初向的一種叫法,實際上就是具有了法住智的人。須深一經裏特別提到法住智和涅磐智的關係,須深也是先有法住智的,這樣的人就是初向。

你的意思是一定要佛授記才能証果?我看佛在你那裏成了救世主了。這種因爲沒有佛陀授記就不能成爲初向的説法也是你自以爲的正知見麽?

我前面已經講過了,三結被鎖定的次序是:身見、疑、戒禁取,度了身見、疑的人還不一定沒有了戒禁取,所以當然還不是初果.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26, 09:10

lkjh 寫:須深證得初果的時候應該同時就完成戒行了吧,發露懺悔而講出來還需要一點點時間.見道的人無說謊動機,無動機妄語罪不能成立喔.
你說得對。

須深在聼法的過程中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但縂不能馬上打斷佛陀的話就懺悔吧?摩訶男連這個基本做人的道理都不懂。不知道現有思想再有語言的表現,而是一說出話了懺悔才算認識錯誤,所以當時我問他,如果一個人犯了錯誤認識到錯誤沒有找到別人懺悔,他就還在犯錯誤麽?可見在摩訶男心裏,佛陀的神性其實非常大。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12-26, 10:28

sanfayin 寫:見法後就生起了四不壞淨的心敢快懺悔! :wink:
懺悔不必與四不壞淨牽扯上關係。現實生活中,我看過一些非佛教徒犯了錯,一樣能反省悔過。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