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中的我
Re: 迷失中的我
這是階段,人們還在尋找自己的路時,會比較會選擇會徬徨,過了這段時間後,心靈安定下來後,就不會再迷失,會回到自己正在走的路上,安穩的一步一步向前。這就像是一個人要找目的地時,會對"方向"產生疑問,不知道自己走的對還是錯,當他確定是對的以後,就會安心的走。boy650623 寫:我一直在思考當五蘊止息了,這就是我要追求的嗎?
但不同的是,學佛者安心的走,是否一定要確定目的地是對的呢?想找到目的地才能安心的向前,這在佛法上其實是迷思,當一個人沒有"我"時,未來真的還有目的地的存在嗎?涅槃的境界是不是人想要的呢?這個問題又掉進了"我"的執迷中。
我們想要什麼?選擇什麼?在起點上我們會小心的計較,但明白了佛法以後,就知道止息貪瞋痴就是學佛的重點,明白了無我的真諦,還會有自己想要的嗎?還會有所選擇嗎?還有自己的未來嗎?那個未來在止息到一個程度後,就沒有人會去想它了,我們只會把眼光放在每一剎那不斷升起的貪瞋痴上,那個修正工程大到我們無暇去分思,更何況業餘修行的人們,在一天中能提起正念的時間又有多久?
而涅槃的境界,請把它留給只把佛法當作學問的人去想像吧,或者等到自己越來越有智慧時,大概不用想就會明白那是什麼,現在不用浪費時間了。
要如何正觀五蘊呢..?
知道和體驗到是兩回事,體驗到和做到也是兩回事,所以必須依次第修行,
最好先找到善知識指導,才能了解法次(順序)法向(目的),
末學有幸接觸兩位善知識的開示,還有朋友實修四念處的經驗談
大概把末學所知道修行方法,整理出來,分享大家..
由於禪修是修行最快的工具,所以用禪修來修四念處,內容以北傳雜阿含經為主
北傳禪修的完整流程:
初禪(靜坐入初禪),初禪而住(行住坐臥都在初禪中),向初果,初果
二禪(靜坐入二禪),二禪而住(行住坐臥都在二禪中),向二果,二果
三禪(靜坐入三禪),三禪而住(行住坐臥都在三禪中),向三果,三果
四禪(靜坐入四禪),四禪而住(行住坐臥都在四禪中),向四果,四果
四念處出入息內觀禪:
四念處分為十六階(四四法)
每一階就像階梯,滿足後就會察覺到到下一階的現象
身念處: 參考雜阿含八一○經
(1)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
(2)覺知出入息的長呼吸,短呼吸善學。(若長若短)
(3)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
(4)身行休息出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入息念學。
受念處: 參考雜阿含八○三經
(1)覺知喜。
(2)覺知樂。
(3)覺知心行。
(4)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心念處: 參考雜阿含八○三經
(1)覺知心。
(2)覺知心悅。
(3)覺知心定。
(4)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法念處: 參考雜阿含八○三經
(1)觀察無常。
(2)觀察斷(貪)。
(3)觀察無欲。
(4)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註:善學-->做到如實覺知-->也就是確實清楚的觀察到,發生的現象及全部過程
身念處第一階: 自然地觀察呼吸(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
修行四念處的開始,就是先培養專注力,選擇一個所緣(專注對象),
一般是以鼻孔或附近,作為所緣,因為可以清楚感覺呼吸的進出,
只要持續訓練,培養正知正念,就能觀察到出入息長,出入息短,
進而到下一階..
第二階: 覺知出入息長,出入息短(覺知出入息的長呼吸,短呼吸善學)
一開始禪修時,自然的呼吸,注意鼻孔氣息的進出,
熟悉後會覺知吸氣時,胸腔擴大;呼氣時,胸腔縮小,這就是觀察到出入息短,
經過長時間的注意呼吸,會覺知吸氣時,腹部擴大;呼氣時,腹部縮小,這就是觀察到出入息長,
這時吸氣時注意力由鼻孔跟隨氣息到腹部,呼氣時由腹部跟隨到鼻孔,
呼吸從第一階的"點"(專注的一般定),進步到第二階的"線"(四念處的動態所緣),
持續訓練下去,會發現身體開始有脈動或搖動或刺刺的種種感覺,準備進到下一階..
第三階: 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呼吸遍滿全身)
由於長時間的訓練出入息,到了純熟的地步,身體也開始有種種現象出現,各人感覺不一定,
大致上有所謂八觸境界,以朋友的實修經驗,先開始有身體輕輕搖晃的感覺;然後皮膚刺刺的,
好像用很細的針刺,但是不會痛;也有冷熱的感覺交替;這些都是隨著注意呼吸而出現的,
再來就是脈動的感覺,有如像電療一樣,不斷的震動抽搐,呼吸到那裡,脈動到那裡,
感覺按摩般的舒服,這是由點-->線-->面的呼吸,所以是呼吸遍滿全身,
持續訓練下去,呼吸愈來細長,身體輕鬆,內心柔軟平靜,念頭清楚覺知一切現象及全部過程,
準備進到下一階..
第四階: 身行休息出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入息念學(覺知輕鬆柔軟明覺,達到初禪)
在這一階段,只要禪坐大約半小時內,會開始出現脈動現象,隨著脈動遍滿全身,
會覺知身體由開始坐的沈重感,屁股的壓迫感,轉變愈來愈輕的感覺,彷彿沒有重量,
朋友平時都坐在地板上,他說本來地板很硬,後來好像坐在軟墊上,很有彈性..
呼吸愈來愈細長,吸氣大約一分鐘,呼氣也是,沒有控制下,身體自動長呼吸..
觀察心跳,像慢動作一樣跳動,一分鐘大約5~6下..
全身也愈來愈熱呼呼,手掌腳掌都是紅紅的..舌抵上顎時,口水不斷分泌,好像流不停..
本來坐姿有點駝背,現在吸氣時,脊椎旁的兩條筋,像自動充氣一樣,使背部自然挺直,
呼氣時,會有點漏氣,使背部微微駝一點..
很多很多現象,難以說完
隨著身體輕飄飄,喜悅的感覺如泉水般湧出,他比世界上的任何快樂還要快樂,
由於他是做水電工作,說話有點粗魯,他說假設男女欲樂的高潮是"一"
那這種喜悅大概是十倍左右,就像波浪一樣,喜悅升起,愈來愈舒服,時間長達幾十分鐘,
再慢慢下滑,一段時間,又再升起,週而復始..
朋友說每天坐大概兩小時,三個月左右達到第四階,
接下來他在這階段停很長的時間,無法進道上昇,
末學就和他去找台南的善知識,才知道他已到達第四階,出現輕安,也完成初禪
不過他太專注於出入息,雖然有觀察到現象,但是沒有觀察全部過程,
這樣不是修"出世間禪",而是修世間禪(專注定)
所以再從第一階修起,不只觀察現象也要觀察全部過程,
(朋友事後說,他當時湧現一陣陣的喜悅,一波接一波,持續3天才消退)
朋友對善知識說他知道該怎麼做了,善知識馬上對他說你開法眼了,
不再墜入三惡道,繼續精進..
接下來觀察全部過程,什麼因,什麼緣,會造成這種現象,
總共有12種現象:
(1)呼吸長,(2)呼吸短,(3)呼吸粗,(4)呼吸細-->風大的現象
(5)身體動,(6)重,(7)輕,(8)刺或癢-->地大的現象
(9)身體冷,(10)熱-->火大現象
(11)身體滑或滋潤,(12)澀-->水大的現象
覺知色身存在,是地大
覺知色身冷熱,是火大
覺知色身氣息,支撐,是風大
覺知唾液不斷分泌,體液流動是水大
要在行,住,臥都能達到初禪,這就是初禪而住,第四階就滿足了
註:初禪-->有尋(尋找一個所緣,一般是呼吸作所緣)有伺(隨伺於所緣,覺知現象及過程);
離欲界的惡不善法(五蓋),而生喜樂
知道和體驗到是兩回事,體驗到和做到也是兩回事,所以必須依次第修行,
最好先找到善知識指導,才能了解法次(順序)法向(目的),
末學有幸接觸兩位善知識的開示,還有朋友實修四念處的經驗談
大概把末學所知道修行方法,整理出來,分享大家..
由於禪修是修行最快的工具,所以用禪修來修四念處,內容以北傳雜阿含經為主
北傳禪修的完整流程:
初禪(靜坐入初禪),初禪而住(行住坐臥都在初禪中),向初果,初果
二禪(靜坐入二禪),二禪而住(行住坐臥都在二禪中),向二果,二果
三禪(靜坐入三禪),三禪而住(行住坐臥都在三禪中),向三果,三果
四禪(靜坐入四禪),四禪而住(行住坐臥都在四禪中),向四果,四果
四念處出入息內觀禪:
四念處分為十六階(四四法)
每一階就像階梯,滿足後就會察覺到到下一階的現象
身念處: 參考雜阿含八一○經
(1)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
(2)覺知出入息的長呼吸,短呼吸善學。(若長若短)
(3)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
(4)身行休息出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入息念學。
受念處: 參考雜阿含八○三經
(1)覺知喜。
(2)覺知樂。
(3)覺知心行。
(4)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心念處: 參考雜阿含八○三經
(1)覺知心。
(2)覺知心悅。
(3)覺知心定。
(4)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法念處: 參考雜阿含八○三經
(1)觀察無常。
(2)觀察斷(貪)。
(3)觀察無欲。
(4)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註:善學-->做到如實覺知-->也就是確實清楚的觀察到,發生的現象及全部過程
身念處第一階: 自然地觀察呼吸(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
修行四念處的開始,就是先培養專注力,選擇一個所緣(專注對象),
一般是以鼻孔或附近,作為所緣,因為可以清楚感覺呼吸的進出,
只要持續訓練,培養正知正念,就能觀察到出入息長,出入息短,
進而到下一階..
第二階: 覺知出入息長,出入息短(覺知出入息的長呼吸,短呼吸善學)
一開始禪修時,自然的呼吸,注意鼻孔氣息的進出,
熟悉後會覺知吸氣時,胸腔擴大;呼氣時,胸腔縮小,這就是觀察到出入息短,
經過長時間的注意呼吸,會覺知吸氣時,腹部擴大;呼氣時,腹部縮小,這就是觀察到出入息長,
這時吸氣時注意力由鼻孔跟隨氣息到腹部,呼氣時由腹部跟隨到鼻孔,
呼吸從第一階的"點"(專注的一般定),進步到第二階的"線"(四念處的動態所緣),
持續訓練下去,會發現身體開始有脈動或搖動或刺刺的種種感覺,準備進到下一階..
第三階: 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呼吸遍滿全身)
由於長時間的訓練出入息,到了純熟的地步,身體也開始有種種現象出現,各人感覺不一定,
大致上有所謂八觸境界,以朋友的實修經驗,先開始有身體輕輕搖晃的感覺;然後皮膚刺刺的,
好像用很細的針刺,但是不會痛;也有冷熱的感覺交替;這些都是隨著注意呼吸而出現的,
再來就是脈動的感覺,有如像電療一樣,不斷的震動抽搐,呼吸到那裡,脈動到那裡,
感覺按摩般的舒服,這是由點-->線-->面的呼吸,所以是呼吸遍滿全身,
持續訓練下去,呼吸愈來細長,身體輕鬆,內心柔軟平靜,念頭清楚覺知一切現象及全部過程,
準備進到下一階..
第四階: 身行休息出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入息念學(覺知輕鬆柔軟明覺,達到初禪)
在這一階段,只要禪坐大約半小時內,會開始出現脈動現象,隨著脈動遍滿全身,
會覺知身體由開始坐的沈重感,屁股的壓迫感,轉變愈來愈輕的感覺,彷彿沒有重量,
朋友平時都坐在地板上,他說本來地板很硬,後來好像坐在軟墊上,很有彈性..
呼吸愈來愈細長,吸氣大約一分鐘,呼氣也是,沒有控制下,身體自動長呼吸..
觀察心跳,像慢動作一樣跳動,一分鐘大約5~6下..
全身也愈來愈熱呼呼,手掌腳掌都是紅紅的..舌抵上顎時,口水不斷分泌,好像流不停..
本來坐姿有點駝背,現在吸氣時,脊椎旁的兩條筋,像自動充氣一樣,使背部自然挺直,
呼氣時,會有點漏氣,使背部微微駝一點..
很多很多現象,難以說完
隨著身體輕飄飄,喜悅的感覺如泉水般湧出,他比世界上的任何快樂還要快樂,
由於他是做水電工作,說話有點粗魯,他說假設男女欲樂的高潮是"一"
那這種喜悅大概是十倍左右,就像波浪一樣,喜悅升起,愈來愈舒服,時間長達幾十分鐘,
再慢慢下滑,一段時間,又再升起,週而復始..
朋友說每天坐大概兩小時,三個月左右達到第四階,
接下來他在這階段停很長的時間,無法進道上昇,
末學就和他去找台南的善知識,才知道他已到達第四階,出現輕安,也完成初禪
不過他太專注於出入息,雖然有觀察到現象,但是沒有觀察全部過程,
這樣不是修"出世間禪",而是修世間禪(專注定)
所以再從第一階修起,不只觀察現象也要觀察全部過程,
(朋友事後說,他當時湧現一陣陣的喜悅,一波接一波,持續3天才消退)
朋友對善知識說他知道該怎麼做了,善知識馬上對他說你開法眼了,
不再墜入三惡道,繼續精進..
接下來觀察全部過程,什麼因,什麼緣,會造成這種現象,
總共有12種現象:
(1)呼吸長,(2)呼吸短,(3)呼吸粗,(4)呼吸細-->風大的現象
(5)身體動,(6)重,(7)輕,(8)刺或癢-->地大的現象
(9)身體冷,(10)熱-->火大現象
(11)身體滑或滋潤,(12)澀-->水大的現象
覺知色身存在,是地大
覺知色身冷熱,是火大
覺知色身氣息,支撐,是風大
覺知唾液不斷分泌,體液流動是水大
要在行,住,臥都能達到初禪,這就是初禪而住,第四階就滿足了
註:初禪-->有尋(尋找一個所緣,一般是呼吸作所緣)有伺(隨伺於所緣,覺知現象及過程);
離欲界的惡不善法(五蓋),而生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