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能否質疑或否定比丘的教導?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19, 16:06

Mahanama 寫:我都已經確認了『四不壞淨』的本來面目,還要說什麼『聖戒成就』?事實上,到現在你也說不清『聖戒』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十結是煩惱,戒律是學處,你把它們裝在一只碗裡,你到底在扯什麼? :lol:
你確認的所謂本來面目只是你一個人的邪見而已。聖戒是什麽我已經說過了,你沒有看見?那就是八正道裏的正語正業所說的七戒。

十結的斷除和戒律的成就沒有關係?你認爲可以有沒有成就聖戒的阿羅漢?
你把戒律和智慧割裂開,得出了可以有惡慾惡行的初果或阿羅漢,這就是你扯出來的結論。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19, 16:11

在佛法裏,戒斷惡行,慧斷煩惱,此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可以說,戒是斷結的基礎。有戒不一定斷結,斷結必定有戒。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12-19, 17:08

shanguan 寫:惡欲就是想殺盜婬妄的心,有了惡欲,雖然不一定就有殺盜婬妄的行爲,但早晚會有,只要條件成熟。
人有性器官,雖然不一定就會行淫,但早晚會有,只要條件成熟。 :lol: :lol: :lol: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19, 17:18

有性器官就一定要行婬?

那麽死人也會行婬了。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12-19, 17:19

shanguan 寫:你確認的所謂本來面目只是你一個人的邪見而已。聖戒是什麽我已經說過了,你沒有看見?那就是八正道裏的正語正業所說的七戒。
你一會兒五戒,一創兒七戒,究竟聖戒的內容是什麼?
shanguan 寫:十結的斷除和戒律的成就沒有關係?你認爲可以有沒有成就聖戒的阿羅漢?你把戒律和智慧割裂開,得出了可以有惡慾惡行的初果或阿羅漢,這就是你扯出來的結論。
我並沒有將它們割裂開來,這裡的問題是你根本就弄不清法次法向;已經一再提醒你初果斷的煩惱不包括『欲』,你就是不開竅。我何時說過『可以有惡欲惡行的初果或阿羅漢』這種鬼話?這若非你自己的知見一塌糊塗,就是在故意歪纏。有惡欲就一定有惡行,這是誰教導你的?如果是這樣,我們持戒幹什麼?莫非你其實是調達的門徒,受持的是"心戒"或者你也相信『萬法唯心』這一套?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19, 17:23

事實上,對初果的説明可以從不同的方面來説,比如初果不會落三惡道,所以初果必定不會做能導致三惡道的惡行,這個惡行就是戒的對象。

如果惡慾沒有斷除,就像在色界無色界的凡夫,雖然他們暫時沒有了惡慾,但還是會墮落的三惡道,只有斷除了惡慾的初果才不會落三惡道。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19, 17:29

七戒是聖戒,五戒不是聖戒,但要成就聖戒必須要在有五戒的前提下,五戒可能坏,成就的聖戒不會坏,看不懂麽?

我說過初果斷的煩惱裏有慾麽?我前面的帖子你看不懂?我說初果斷的是惡,自然也不會有帶有惡的慾,但可以有善慾。

你最好看看犯五戒的幾個條件,其中之一就是有意為之,這就是惡慾。沒有惡慾,即便有身口的行爲,也不犯戒,這難道是調達說的?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19, 17:37

三結難道不是心裏的煩惱,而是身口的惡行?

佛告長者。世間有二種福田。何等為二。學及無學。即說偈言

 世有學無學  大會常延請
 正直心真實  身口亦復然
 是即良福田  施者獲大果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或有法從身滅。不從口滅。或有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或有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云何法從身滅。不從口滅。比丘者。有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著身。諸比丘見已。訶彼比丘。賢者。不善身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身。賢者。可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彼於後時。捨不善身行。修習善身行。是謂法從身滅。不從口滅

云何法從口滅。不從身滅。比丘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著口。諸比丘見已呵彼比丘。賢者。不善口行充滿.具足受持。何為著口。賢者。可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彼於後時。捨不善口行。修習善口行。是謂法從口滅。不從身滅

云何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增伺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如是諍訟.恚恨.瞋纏.不語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惡欲.惡見。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是謂法不從身口滅。但以慧見滅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2-19, 17:54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國西園林中毘舍佉講堂。彼大迦葉。於日沒時。從禪定起。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如來初始制戒之時。極為尟少。修行者多。今日何故。制戒轉增。履行者少。佛告迦葉。如是如是。眾生命濁。結使濁。眾生濁。劫濁。見濁。眾生轉惡。正法亦末是故如來。為諸弟子。多制禁戒。少有比丘。能順佛語。受持禁戒。諸眾生等。漸漸退沒。譬如金寶漸漸損減。乃至相似金出。如來正法。亦復如是。漸漸損減。像法乃出。像法出故。正法滅沒。迦葉當知。譬如海中所有船舫。多載眾寶。船必沈沒。如來教法。亦復如是。以漸滅沒。如來正法。不因地沒。亦非水火風之所壞。若我法中。生於惡欲行惡威儀。成就眾惡。法言非法。非法言法。非是毘尼說言毘尼。犯說非犯。非犯說犯。輕罪說重。重罪說輕。如斯之事。出於世者。皆由像法句味相似。令佛正法。漸漸滅沒。迦葉當知。有五因緣。能令法滅。一切咸共。忘失章句。善法退轉。何等為五。不恭敬佛。不尊重佛。不供養佛。不能至心歸命於佛。然復依止佛法而住。不敬法。不尊重法。不供養法。於正法中。不能至心。然依法住。不恭敬戒。不尊重戒。不供養戒。不能至心持所受戒。然依戒住。不恭敬教授。不尊重教授。不供養教授。不能至心向教授者。以不恭敬尊重供養。亦不至心向教授故。然復依此教授而住。於同梵行佛所讚者。不恭敬。不尊重。不供養。不能至心禮拜問訊。然猶依彼而得安住。迦葉以此上來五因緣故。能令正法。漸漸滅沒。衰退忘失。迦葉復有五因緣故。能令正法。久住於世不沒不退。不忘不失。何等為五。恭敬世尊。尊重於佛。供養於佛。常能至心歸依於佛。於法於戒。及以教授。同梵行者。亦應供養恭敬尊重至心向之。以此五種善因緣故。能使正法久住於世。不沒不退。不忘不失。以是義故。應當恭敬佛法教授同梵行者。諸比丘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周那。惡欲者與非惡欲為對。害意瞋者與不害意瞋為對。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與梵行為對。增伺.諍意.睡眠.調.貢高.疑惑者與不疑惑為對。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與慚愧為對。慢者與不慢為對。增慢者與不增慢為對。不多聞者與多聞為對。不觀諸善法者與觀諸善法為對。行非法惡行者與行是法妙行為對。妄言.兩舌.粗言.綺語.惡戒者與善戒為對。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與善慧為對

周那。或有法黑。有黑報。趣至惡處。或有法白。有白報。而得昇上。如是。周那。惡欲者。以非惡欲為昇上。害意瞋者。以不害意瞋為昇上。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者。以梵行為昇上。增伺.諍意.睡眠.調.貢高.疑惑者。以不疑惑為昇上。瞋結.諛諂.欺誑.無慚.無愧者。以慚愧為昇上。慢者。以不慢為昇上。增慢者。以不增慢為昇上。不多聞者。以多聞為昇上。不觀諸善法者。以觀諸善法為昇上。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昇上。妄言.兩舌.粗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昇上。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昇上

這些都看看。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6-12-19, 18:07

MOSHENGREN 寫:诸贤!若望弟子知不善、不善之根;知善、知善之根者,如是之圣弟子具正见、其见正直、对于法绝对持净信,则达此正法者也。
  诸贤!如何是不善?如何是不善之根本?如何是善?如何是善之根本?
  曰:诸贤!杀生是不善,不与而取是不善,邪淫是不善,妄语是不善,两舌是不善,粗恶语是不善,绮语是不善,悭贪是不善,嗔恚是不善,邪见是不善,此乃谓不善。
  诸贤!如何是不善之根本?曰:贪是不善之根本,嗔是不善之根本,痴是不善之根本,此谓不善之根本。
所以,煩惱和不善業是能放在一起的.
初果有沒有“貪、嗔、癡”?

“貪、嗔、癡”是不善之根本。

初果有沒有欲界的“貪、嗔、癡”?

初果有沒有不善(惡)欲不是很明顯嗎?
:roll: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