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特別提醒,『增上心』一詞是有特定涵意的外來語,不容胡亂解釋。在原始佛教的修學體系裡,增上心學居於三學(戒、定、慧)之中,以增上戒學為基礎,因此中阿含一二八經先演說五戒,然後才教導念佛、念法、念僧、念戒。這在雜阿含847~850經裡,稱為『諸天天道』(持戒、生天之法)。
佛陀說法的慣例就是如此,尤其是對在家人說法,會先說持戒、佈施、生天之道,使其歡喜;對於身心柔軟,堪受正法者,才會接著演說四聖諦、八正道...。中阿含一二八經中的聞法者是優婆塞,因此佛陀教他們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在南傳的Kalama Sutta裡,由於聞法者不是佛弟子,因而佛陀不教他們念佛法僧戒,改教他們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種生天之因。 對象不同,原理無二。
中阿含一二八經與Kalama Sutta這兩篇經中的說法對象都是在家人,佛陀也都演說了實用的善法,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佛法的體系裡,正法涵攝善法,但僅僅善法並不能等同於正法。要斷除三結,證得初果,聞法得法的程度必須是在正法的level,而不是善法level。
在家人能否質疑或否定比丘的教導?
不用『近行定』也可以,就說白話一點吧。那是已經接近初禪,淺嚐離欲之樂的心意狀態。Mahanama 寫:又出來近行定了,阿含裏什麽時候提到過近行定的?
我本來就沒說過四增上心就是四禪,但我要提醒你『增上心』一詞是有特定涵quote="shanguan"]繪挭嚏Cshanguan 寫:如果這裡的四增上心不是四禪,你就不要和禪定再去攀關係 。如果按照經上說的持五戒修四念的方法修,當然可以成就初果。
不好意思。三結是身見、疑、戒禁取,不是什麼『不善』、『污穢』。如果連佛法的基本常識都視而不見,討論下去就沒意思了。shanguan 寫:心中有不善.穢污.愁苦.憂戚亦復得滅,這裡的不善、污穢不能是三結?
初果的成就尚未企及心解脫,無論惡欲或善欲,一定會有,否則何必要初果?一開始就是二果、三果了。這個你也不懂?還是無論如何,你就是要瞎掰下去? [/quote]shanguan 寫:初果還有欲,但不會有惡欲,也就是在三結存在的前提下的欲,初果還會有惡欲麽?
經中根本就沒有說四不壞淨和禪定有什麽關係,你就不要牽強附會了。
你說增上心有特定内涵,就說説是什麽特定内涵吧,反正你的創造發明我已經領教多次了。
三結難道是還是善的,清淨的不成?
你說初果有惡欲,就舉例説明吧。
增上心又變成了增上心學了,你可真會創造發明。你那個原始佛法體系是出自哪裏的?Mahanama 寫:在此特別提醒,『增上心』一詞是有特定涵意的外來語,不容胡亂解釋。在原始佛教的修學體系裡,增上心學居於三學(戒、定、慧)之中,以增上戒學為基礎,因此中阿含一二八經先演說五戒,然後才教導念佛、念法、念僧、念戒。這在雜阿含847~850經裡,稱為『諸天天道』(持戒、生天之法)。
佛陀說法的慣例就是如此,尤其是對在家人說法,會先說持戒、佈施、生天之道,使其歡喜;對於身心柔軟,堪受正法者,才會接著演說四聖諦、八正道...。中阿含一二八經中的聞法者是優婆塞,因此佛陀教他們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在南傳的Kalama Sutta裡,由於聞法者不是佛弟子,因而佛陀不教他們念佛法僧戒,改教他們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種生天之因。 對象不同,原理無二。
中阿含一二八經與Kalama Sutta這兩篇經中的說法對象都是在家人,佛陀也都演說了實用的善法,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佛法的體系裡,正法涵攝善法,但僅僅善法並不能等同於正法。要斷除三結,證得初果,聞法得法的程度必須是在正法的level,而不是善法level。
我已經說過多次了,初果也可以升天,凡夫也可以升天,但一個是聖人,一個是凡夫。不能因爲升天就都把他們當作凡夫。四不壞淨裏裏的法寶難道不是正法?
呵呵,終于要借助大乘法師了。增上心可以用作定,但也可以不用作定。比如在經中用來表示四不壞淨。Mahanama 寫:增上心是『定』,而增上心學就是『定學』。這是佛法的基本常識,你可以去查閱佛學辭典或者向善知識求證,甚至去問稍有學養的大乘法師也行。shanguan 寫:增上心又變成了增上心學了,你可真會創造發明。你那個原始佛法體系是出自哪裏的?初果有機會生天,但不是生天的就是初果。shanguan 寫:我已經說過多次了,初果也可以升天,凡夫也可以升天,但一個是聖人,一個是凡夫。不能因爲升天就都把他們當作凡夫。四不壞淨裏裏的法寶難道不是正法?
【增上心】
1、強盛的心。
2、定心的別名,因定心的勢力很強盛
我沒有說生天的都是初果,但你以爲生天的就必定是凡夫。
不是借助大乘法師,而是『增上心』這個名詞的意思,稍涉佛學者莫不知之,即使大乘人也一樣。我不確定你是真不知還是在議論中為免墮於負處而強作不知,只好建議你去多方查證。shanguan 寫:呵呵,終于要借助大乘法師了。增上心可以用作定,但也可以不用作定。比如在經中用來表示四不壞淨。
這樣的比附正好說明了所謂的『四不壞淨』其實是『四壞淨』,因為無論心有多麼強盛、定力有多麼強盛,都是有為法,終歸壞滅。shanguan 寫:【增上心】
1、強盛的心。
2、定心的別名,因定心的勢力很強盛
生天的當然未必是凡夫,但以為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得了增上心(定心)就是證得初果者,必是未見諦的凡夫,即使生到了天上也一樣。shanguan 寫:我沒有說生天的都是初果,但你以爲生天的就必定是凡夫。
我何時將中阿含一二八經中的四增上心與四禪挂起鉤來?事實上,我不但未作此說,而且曾強調這四個隨念只能得到所謂的近行定。一再提到四禪的是你,而不是我,不信你可以回頭把每一個貼文再仔細看一看。shanguan 寫:本來我也知道增上心一般用作定的解釋,但你先引用阿含經裏的關於四不壞淨的增上心的定義,又牽強附會的和四禪挂起鈎來,這在邏輯上叫做偷換概念,違背了同一律。
經典定義了什麼?中阿含一二八經根本就沒提到什麼『四不壞淨』,而雜阿含的不壞淨相應裡幾篇內容較詳實的經文,如雜阿含847~850經,也明明白白說出念佛、念法、念僧、念戒是『諸天天道』。我知道你又要說初果也會生天,甚至誣指我認為生天的就是凡夫,但這樣耍嘴皮子沒意思。在佛陀的教導裡,生天善法與解脫道的分際清楚得很。經律中描述初果,都有一些制式的文字,而不會用『諸天天道』概括之,何況證得初果只是有機會受生在欲界天,但不是一定生天。shanguan 寫:阿含裏的關於四不壞淨的四增上心並不是禪定,這是經典的定義,不是我說的。
誰偷換了概念?把中阿含一二八經的四增上心解讀為對佛法僧戒的信心的是你,又不是我 。難不成你現在又主張對佛法僧戒的信心與『四不壞淨』無關?:lol:shanguan 寫:你一直在偷換概念,經上說的是四不壞淨,而不是四不壞心。是指對佛法僧戒的信不會退失,如果沒有心,根本就不存在什麽四不壞淨的問題。
初果不是也會生天,而是有可能生天。初果的特性是不墮惡趣,必然趣向涅槃,但不一定生天。無論生天與否,都不會影響他朝止息生滅的方向前進。shanguan 寫:得了四不壞淨的初果不是凡夫,但也會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