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隨念和四不坏淨在經典裏明顯屬於不同的内容。
六隨念是需要修的因上的方法,四不坏淨是建立的信心,屬於一種果上的成就,把兩者混爲一談就是一種像法。
三結的『疑』究竟是疑些什麼?(1)
(一○)中阿含七法品漏盡經第十Mahanama 寫:如果知道『滅』是什麼樣子,對四聖諦都知如真,那已經是阿羅漢了。我想,你可能是把『疑』和『無明』混為一談了。將疑結解讀為對佛、法、僧、戒的信仰不夠,自然有利於佛教的推廣,『四不壞淨』的信仰也會受到大多數在家人的歡迎,但像法畢竟是像法。我希望把『四不壞淨』還原為佛陀教導的四個簡單的業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也讓初果回復純淨的本來面目-三結盡。
“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
如真已。則三結盡。身見.戒取.疑三結盡已。得
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
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際。”
這種經文阿含中到處可見,僅僅舉上一例。
我不知道你憑何說:“如果知道『滅』是什麼樣子,對四聖諦都知如真,那已經是阿羅漢了”?
(三九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
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
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彼一切所應當
知四聖諦法。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
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
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
便。修無間等。如此章句。一切四聖諦經。應
當具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悉應當說。又
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諦。何等
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
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
無間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
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
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
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
亦如是說。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
還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何等為四。知苦
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
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
是說。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
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何等
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
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
無間等。亦如是說。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
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
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若
得無上等正覺。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
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
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
無間等。亦如是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
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種經文阿含中到處可見,再舉上一例。
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
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彼一切所應當
知四聖諦法。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
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
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
便。修無間等。如此章句。一切四聖諦經。應
當具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悉應當說。又
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諦。何等
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
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
無間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
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
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
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
亦如是說。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
還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何等為四。知苦
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
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
是說。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
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何等
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
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
無間等。亦如是說。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
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
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若
得無上等正覺。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
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
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
無間等。亦如是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
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種經文阿含中到處可見,再舉上一例。
佛說法,不會說兩套不一樣的法,而『四不壞淨』與『三結盡』明顯是兩套標準。如果你質問初果會不會於佛法僧有疑,我是否也可以質問二果、三果、四果於佛法僧會不會有疑?想必你會說初果至四果都不會於佛法僧有疑,那麼為何經典中在論述二果至四果時,隻字不提『四不壞淨』,反而是『三結盡』也見諸二果至四果?我們究竟在爭論什麼?freshman 寫:我也希望您說的是對的,那我離初果就很近了。不過這末多的經書在這裏,明顯的,您要三思啊!
本來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只是修習禪定的法門,卻演變成為『四不壞淨』,而且還是構成初果的四個要素,大有取代『三結盡』之勢,這真是佛教的不幸。我相信我不是第一個發現這個問題的人,因為三界智長老在其著作中就沒有將『四不壞淨』解讀為某種成就或要素,而只是說它們是須陀洹的人格特質。
四沙門果、辟支佛、佛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斷除煩惱,而不是建立某種不動搖的信仰。這個基本觀念沒有確立,我認為不如去信上帝好了。